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鬼吹灯之湘西疑陵 >

第5部分

鬼吹灯之湘西疑陵-第5部分

小说: 鬼吹灯之湘西疑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昙洌簧倌厦饕琶癖黄仍蹲咚缫颖苁溃形还锾映隼吹墓箦锬锎畔然柿粝碌谋Σ匾宦诽又劣纤罄幢蛔≡谏缴系囊┡┧取R焕炊ィ饺瞬烁星椋蚱薅艘桓鲋忠桓鲂幸剑较碌陌傩兆隽诵矶嗪檬隆?上Ш镁安怀ぃ灞芸炀妥返搅说钡亍K峭材锬锝怀霰Σ兀裨蚓鸵谰≌蛏系陌傩铡9箦锬锖ε铝郯O与乡亲们,就将清兵引至山中小屋,然后放了一把火与他们同归于尽。村人悲痛万分地聚集到山中小屋去哀吊贵妃娘娘,却发现她的尸身完好,没有一丝被烈火洗礼过的痕迹。算命先生说娘娘原本就是九天玄女转世,此番历经劫难想是已经修成正果回天上享福去了。大伙儿都说有道理,对娘娘的遗体更是不敢怠慢,乡绅捐钱、百姓出力,很快就在山腰上建成了一座娘娘坟。这个传说虽然漏洞百出,却留下了许多值得参考的信息,比如说墓主人的身份、墓室的规格以及墓室修成的大致年代等。我试着向李教授请教,想听听他的意见,不料人家看都不看我一眼。
胖子调笑道:“碰灰了吧?这老头儿牛着呢,在船上的时候连屁都没放过半个。瞧这操行,全国人民都欠他粮票。”
“你跟林芳怎么回事,从哪里找来这么一人?先前咱们不是说得好好的,要享受国际贵宾的待遇吗?”
“嘿!快别提那茬儿了,胖爷我差点儿给气死。原先已经十拿九稳的事情,全他妈的黄了。这个李教授在‘文革’时期受到过美国政府的保护,平反之后才回到国内。他以前在北京博物馆待过一段日子,听说因为态度硬、脾气臭得罪了不少人,最后被调到了成都博物馆当副科研组长,看着像右迁,实际上根本没有实权在手,只好关起门来埋头做学问。我们本来是打算利用他的关系牵线搭桥,谁曾想他居然告诉我们半个月前酉水墓已经被挖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好在后来省里来了通知,邀请李红胜教授前往娘娘坟遗址参与挖掘工作。林芳一不做二不休,厚起脸皮跟进了李教授的队伍里头,这才有了我们今天在码头上的相遇。
路过顺风客栈的时候我才想起,王大少还被撂在里头,急忙前去迎驾,他这次倒是比以往机灵了许多,看见我们跟专家团一同出现,居然什么都没问,老老实实地拎起行李就出了门。
从镇上步行至娘娘坟大概有两个小时的路程,进山之后一路上都有岗哨。郭卫国告诉我们,娘娘坟已经被省里立册保护了,上级领导对这次考古工作很重视,除了他们小队,听说还要再调一个排的人进驻挖掘现场。林芳听完之后脸都绿了,胖子悄悄地对我说:“林芳的部队被堵在边境线上,一个都没溜进来,我们花了老大的劲儿才挤进专家团的名单里头。不过照眼下的架势来看,我们这趟恐怕要打水漂。”
“你看看周围的警戒线,打水漂是肯定的。既然国家已经立册保护,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就只有一件事——如何全身而退。”
胖子颇为忧伤地看了看林芳的背影,小声嘀咕道:“我一开始也是这么劝她的。我说大不了再陪她去日本调查一下海底墓,她不听,非要跟着专家团来茶峒看一看。老胡,不瞒你说,我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胆。万一林芳同志的身份暴露了,那岂不是要倒大霉?”
“我真为你感到可耻,才几天的工夫。你居然被一个女妖精迷得神魂颠倒,失去了原本的革命立场。难道你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吗?你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兵,祖国和人民赋予你无限的希望。依我看,咱们不如当场揭穿她的真实身份,将美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昭告天下,用实际行动来捍卫祖国神圣的权益。”
“说得好听,那你刚才干吗去了?”
“我也是有心无力,万一到时候她反咬一口,把咱们的老底掀出来,那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再说了,你看那个李教授,明知林芳的身份,依然愿意帮助你们混入专家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也是一颗寄生在社会主义大动脉上的毒瘤。我打算再观察一阵子,找个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
“老胡,我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你有此等觉悟。”
“那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我。”
“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老胡,说句实在话,咱们这次到底怎么办?你心里有没有底?”
“目前的局势还算明朗。毕竟林芳真正的目标不是酉水墓,而是以此为契机找出情报部门的漏洞。换句话说,到了娘娘坟之后,咱们大可以装装样子,让外人误以为有所收获,等她完成了排查工作,这件事就算糊弄过去了,并不是一定要跟考古队产生冲突。”
胖子忙说有道理,随即甩了甩他那油光光的大背头:“李教授在船上给我们读了省里来的电报,据说这是一座明朝时候的墓,跟我们当初料想的始皇陵差了十万八千里,你说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我们对山上的情况还不了解,光猜是猜不出来什么的。至于墓主人到底是谁,以及墓室的断代工作,都要等挖开来之后才能有个说法。”
“考古真他娘的费劲,这样一看,还是摸金校尉的岗位更加适合我们这样单纯朴实的劳动人民。”
我们扯了一路,很快就来到了位于山腰上的娘娘坟遗址。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正规考古挖掘现场,举目所见,黄土遍地。因为视野要求,周围的树木都被砍成了秃桩,郭卫国指着眼前巨大的梯形陷坑自豪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娘娘坟一号墓。它是整个考古队三十多名工作人员用铁锹、箩筐,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清理出来的劳动成果。”我乘机夸赞了两句,郭卫国抿嘴微微一笑,随即换上了一副严肃的面孔,“但是根据姜队的估算,墓室底座在一千平方米以上。眼下我们清出去的封土还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按照这样的进度下去,起码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墓底。”
胖子“肏”了一声说:“哪来这么多麻烦的事,给你胖爷爷一把洛阳铲,一个晚上就能打进主墓室。”Shirley杨解释道:“专业所限,考古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工作,他们每挖一步都要做相关记录,拍照、绘图、标号、入册,一步都不能马虎。所以挖掘周期长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人家是把考古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跟求财发棺的盗墓贼完全不同。”
林芳指着一号墓西边的两座土丘问:“那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连那边的掩体都被清理掉了?”
郭卫国愣了一下,犹犹豫豫地说:“那是二号墓和三号墓,具体情况还是等考古队的负责人来解释吧,我也说不清。”
Shirley杨别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我心中会意,这两座墓可能就是问题的关键。我走上前去,故意扫视了一圈,然后半开玩笑地问:“哎?既然挖掘工作这么紧张,今天怎么不挖了?该不会大伙儿都罢工了吧?”
郭卫国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他生硬地说:“我先带你们去见姜队长,他的帐篷在营地边上,紧靠着一号墓。”
王清正见他故意逃避问题,想要上去追问,被林芳拦了下来。她转头问李教授:“依你的经验看,情况如何?”
李教授一路上都没有跟我们说过什么话,此刻我们都伸长了脖子希望能听听老专家的意见。不料他依旧板着一张冷脸,并不将我们放在眼中,领着他的学生们径直朝营地走去。
李教授的不近人情使场面大为尴尬,大部分人都跟着郭卫国去了营地。我们几个人故意拖慢了脚步,很快就跟第一团队拉开了距离。王清正见人一少,立刻憋不住了,狠声道:“姓林的,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从哪里冒出来的,你给我的消息里头半个字都没提。”
林芳双手抱肘,一边走一边说:“别说是你,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被人捷足先登的事。中国人的保密工作真是做到家了。李红胜的身份比较特殊,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我也不愿意借他之手出现在考古队。但是眼下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必须把戏演下去。”
“那我的损失怎么办?”王清正追上林芳,气势汹汹地说,“当初可是说好的,你拿人,我取财。这样下去,我回去怎么跟爷爷交代?”
我在一旁听着,心想你们两个小王八蛋果真背着我们做了私下交易。我们对林芳的了解还是太过片面,这个女人的狡猾在秘鲁的时候已经被血的教训验证过了,毫无悬念可言,怪就怪我一时心软,经不起Shirley杨左磨右泡,才会失足于此。我瞥了Shirley杨一眼,她此刻脸色也不好看,估计宰林芳的心都有了。
到了营地之后,考古队的后勤兼炊事员小钱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小钱同志长得很结实,看起来二十刚出头,他脸色红润,身上穿着一套绿军装,外头套着白大褂,手里还拎着一桶削好的土豆,说起话来速度很快,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朝气。
“你们是李教授的同事吧?”他笑眯眯地指着不远处的帐篷说,“李教授已经去找俺们队长啦。你们的帐篷老早就准备好了,各位先去歇歇脚吧,待会儿我带你们去周围转转,熟悉一下生活设施。”
这个自来熟的小炊事员很讨人喜欢,我问他:“大白天的怎么一个人都看不到,今天不用挖吗?”他摇摇头:“俺只管做饭,挖坟的事不太懂。考古队的事都是姜队长跟余师傅说了算。”
我将行李交给了胖子他们,然后对小钱说:“我有一些学术上的问题,现在迫切地需要跟姜队交流,你们队上有没有什么通行口令?万一误伤可就不好了。”
小钱点点头,偷偷跟我附耳道:“今天晚上吃土豆。”
我说:“晚上吃什么无所谓,给我口令就行。”他很认真地点头:“口令就是‘今天晚上吃土豆’。我们每天的口令都跟着炊事班的小黑板走的。这是姜队的意思,他说这个叫作大智若愚。”
Shirley杨说要跟我一块儿去,我把她拉到一边劝道:“李教授又不待见咱们,我这趟是过去听墙角,人多了反而不好办。待会儿你去找找甘掌柜的儿子图鲁姆,他一直在挖掘现场干活,接触古墓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得多,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说完,我又叮嘱胖子千万看好王大少,别让他到处惹是生非。
姜队长的帐篷离营地有一段距离,紧贴着梯形坑。看来此人对工作一定充满了热情,连睡觉都要挨在坟墓边上。我回头看了一眼,确定小钱他们已经离开,周围也没见到其他工作人员,便放心大胆地朝姜队长的帐篷走去。不过,当我路过梯形坑的时候又忍不住停下脚步,蹲下身去观察这座呈现半挖掘状态的古墓。
我伸手摸了摸地上的土,这里的土壤属于冲积平原上最常见的泥沙沉积土,硬度适中,挖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就像胖子说的那样,单从盗墓的角度来讲,只要一把铁铲,花不了一夜的工夫就能直捣黄龙。考古队人手充足,配套设施也不差,为什么挖到一半忽然就停工了?回想起郭卫国当时的神情,我始终觉得有什么秘密暗藏其中。
从梯形坑的大小来看,墓口南北走向大概有五十米长,东西三十米宽,整个墓室呈长方形,从地表开始,每两米的高度为一个台阶,依次向下呈漏斗形扩散,光在我眼前成形的台阶就有六节。换句话说,棺椁的位置应当深埋在地下百米处。我接连跳下两节台阶,想要近距离地分析一下地宫的形状,不料刚一落地就发现封土底部接连有几处圆形的洞穴,我嗓子一紧,顿时觉得情况不妙,因为明眼人一眼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