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圣传(1-9卷136) >

第209部分

大圣传(1-9卷136)-第209部分

小说: 大圣传(1-9卷13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在法阵中,李青山越发感觉到“财侣法地”中,这个地字的重要性,在这里修行,哪怕是炼气士不能引纳天地灵气,其效果也比在外面要强上十倍。

而且,他是可以引纳天地灵气的,他的炼气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他虽不能完全了解这座法阵的价值,但知道按照百家经院的规矩,使用任何设施都是要收取灵石的,正待问一声。

刘川风说了声,“你好好修行吧!”便转身离去,他本想借着酒意,来个酒后吐真言,打动一下李青山,却没料到反而起了反效果,心灰意懒,已不抱希望了,如此人物,若去修小说家的法门,确实是浪费吧!

望着刘川风有些落寞的背影,李青山道:“等等。”

刘川风转过头来,李青山真诚地道:“谢谢!”

刘川风强笑道:“不用客气,你可是我们小说家的唯一弟子。”

“但是很抱歉。”李青山恩怨分明,必思报答,但是不能浪费宝贵的时间,去修行一门没有前途的法门去报答。

刘川风道:“你不用说了,我都理解,我不会再逼你了。”

李青山道:“你为何非得写那种书不可?”

刘川风低下头,握紧拳头:“我也不愿去写那种东西出来,我知道我写的小说是垃圾。但是我认真写的东西,根本没有人愿意看啊,没有人看的小说,汇聚不来半点信念之力。”

“那你为什么不干脆放弃小说家的法门,凭你的炼气十层的修为,努力一下,筑基大有希望。”

“那样的话,我就成了普通的修行者,小说家之道,就真的断绝了。上一任小说家家主,也就是我的师傅,在临终前曾拉着我的手,让我把小说家之道传承下去。虽然你看不起我,无论你看得起我还是看不起我,我都是一个小说家!”

说完这番话,刘川风仿佛释然了,仰起头喃喃道:“师傅,我已经尽力了。”

“要振兴小说家,并非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李青山忽然道。

刘川风猛地转过身来,“你愿意修我小说家的法门?”

李青山道:“我没那么说。”

“那你?”

“但是,我或许可以帮到你,但是有一个条件,收回并销毁你那些小说。”

刘川风本能地想要拒绝,那些垃圾,是他仅存的宝物了。

“不用着急,我们不缺时间,你有的是时间考虑,十天也好,一百天也好,我会等你的答复。”李青山说完,便去到阵法的中央,盘腿而坐,闭目入定。

第037章 小说家的崛起之夜

李青山从入定中醒觉,已是月上中天,银辉如洗,普照大地。

鳞次栉比,连绵成片的竹楼,被月华切割成一片光影交错。

地面上,亦有一道光柱冲天而起,交相辉映。

他忽然发现自己就在这光柱中,那是法阵所汇集的灵光。

丹田气海中,真气变得越发充盈,在灵龟的镇压下,须弥指环的纯化下,像是一片纯净无边的大湖,波澜不起。但只要他需要,亦可掀起滔天巨浪,摧毁击溃眼前的一切。

李青山微微而笑,有这个法阵相助,炼气期当不会成为他的阻碍,迈步走出法阵,沿着光影交错的长廊,去往他的居所,一座临湖的竹楼。

早上选定之后,还没来得及收拾呢?

他将要在百家经院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也得好好收拾一下。

竹篓中灯光隐现,隐隐传出人声,李青山微微一笑,推开房门。

刘川风和孙福柏正相对而坐,一起转过头来,“青山。”

李青山走到桌旁,盘腿坐下,平淡问道:“决定了?”

“决定了。”刘川风的眼眶发红,似乎像是哭过。同意了李青山所说,也就等于否定了过去一切努力,更意味着,他凝结出的那一个个人物,将永远的离他而去,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固然他们是虚假的,毫无生气的,但却实实在在地陪着他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如果不是孙福柏相劝,他绝无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断。

孙福柏道:“等天一亮,我就吩咐人去召回销毁那些小说。”

李青山道:“那也不必,让他们自然淡化即可。”

“啊?”刘川风睁大眼睛。

李青山道:“我需要的,只是一个决心罢了,我讨厌那种,什么都不愿牺牲,只想坐着不动等着别人来拯救的人,还好你不是。”

刘川风宛如绝处逢生。抓着李青山的手直说谢谢。

待到他的情绪平定,李青山道:“那就开始吧!”

“怎么开始?”刘川风与孙福柏面面相觑。

李青山耸耸肩膀:“当然是教我小说家的法门。”

“你……你愿意学?”刘川风不能置信地道,李青山一开始的态度可是相当坚决。

“不一定,先得了解,但可能会学,我又不是救世主,总不可能在不了解小说家的情况下便拯救小说家。”李青山理所当然地道,他奉行的原则是,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底。

刘川风满脸激动,孙福柏却心怀隐忧,一股新鲜强势的血液注入这具腐朽衰败的身躯中,是否能起死回生呢?还是连这股血液也一并浪费了。

但无论如何,停滞了多年的小说家,再一次,开始前进。

“师兄。你来讲吧!”

孙福柏清清嗓子,开始了授课。

小说家的法门,在修炼上,并不艰难,甚至不需要另外修行一门法决,只需要以《癸水凝气决》为根基即可,只需要在体内凝结出一枚神符。

神符算是灵符的一种。但却不同于寻常灵符,灵符是天地文书,修行者可以凭之沟通天地,但是神符却可以沟通另一种特殊的力量。来自生灵心中的信念之力。

拥有神符的修行者,便有了俗世中,凡人所认为的神的特性,那枚神符的名字叫做“大衍符”。

在遥远的过去,那位古代修士,将那条地底灵脉的扭转的形态复刻下来,那便是大衍符的雏形,小说家弟子所行的第一步,便是凝汇出这枚神符来。

这对李青山来说并不难,预计最多十天时间,便可以做到,水甲上的属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这对于小说家弟子来说,只是最简单的一步,如何去汇集信念之力,壮大这枚神符,才是最难的。

要写出一本能成为传说得小说,可并不容易,但在李青山的前世,他亲眼见到,许多人做到呢!他亲眼见证了许多传说人物诞生,如果那个世界大衍神符的存在,他们一定会活生生地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那他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呢?找出其中一本来抄?

见李青山肯学小说家的法门,又不用销毁自己的小说,刘川风又恢复了精神,骄傲道:“你虽然看不起我,但要写本小说,还真不容易哩,你自己去写的话,怕还比不上我。”

李青山深以为然,他本来就不是坐下来写小说得料,且不说他根本记不下前世那么多文字,就算是记得,就能改变这一切吗?

那些充满现代口味的故事,恐怕根本不合乎这个时代人的想法,最终只会被当作一个疯子的梦呓,就算真的给他抄出一部经典传奇,又需要多少年时间来沉淀积累呢?就算最后万一他成功了,那也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谈不上拯救了小说家。

孙福柏也早想到了这个问题,有些忧虑的感叹,“这可不容易啊!”

李青山胸有成竹地道:“我们想你们搞错了最关键地问题!”

“什么?”

“小说也好,神符也好,都只是契机,最关键的东西,是媒介啊!”

“媒介是什么意思?”这个新鲜的词汇,让孙福柏和刘川风都有些费解。

李青山略作解释:“即是所谓传播的渠道,你纵然将小说写出花来,没有人去看,也是枉然。”

刘川风不以为然地道:“你若以为是这个问题,那未免太小看我们了。”

李青山方知,孙福柏在凡间界,也有极为庞大的产业,清河府内,所有的大书局。都是在他的名下,只要刘川风写出来,无论内容再怎么不堪,都能由墨家的印刷机大量印制出来,放到各地的书铺中,每一本都价格低廉,甚至是免费赠送。都毫无用处。

李青山微笑道:“仅此而已吗?”

“还能怎样?”刘川风道。

李青山道:“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中,那里没有一家书铺,我十几年也没见到过一本书,那里识字的人,用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

“那又怎样?”刘川风茫然,那种山村里的愚民,不识字也是很正常的。那些人,就连凡人中的读书人都瞧不起,更别说堂堂炼气士了。

孙福柏却似若有所悟。

李青山又道:“你刚才说过,儒家镇守一方的官吏,也是会在体内凝聚出一枚神符的吧!”

“是啊,那神符名为大贤符,其实就是道家原本的功德符。”

功德对于古代修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词汇,修行的难度之高,妖魔鬼怪为威胁之大。逼着他们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两种神符,利用的是人心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一种是相信,一种则是感恩。古代修士行善之后,常有小民愿立长生牌位,日夜供奉恩公。

功德符虽不能如大衍符般弄假成真。化虚幻为现实。但却有福缘深厚,逢凶化吉的效用。

在那个妖魔乱走的混乱时代,运气甚至比力量更加重要,修行者们经常碰到“转角遇到狗。一看是妖将”这种窘境,别管你是什么天赋奇才。也只有当点心的下场。

什么,筑基修士,你当妖帅不会出来散步吗?还有强大的异人强者,恐怖的魔道修士,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就算隐世修行一辈子,都难免“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所以学习占卜与积修功德,就成了修士们的必备科目,能够预言到这种情况,乃至多点运气不遇到这种情况,变得至关重要。

而在这个时代,再也不必担心这种情况,修行者们虽然还是互相争斗的厉害,但跟妖魔鬼怪,异人魔道相比,就显得十分温柔可爱了。

花费心思去积修功德就变得有些得不偿失,儒家中也只有不成器的弟子,才会走为官一方这条路,让不少修士感叹道德崩溃,人心不古。

孙福柏道:“青山,你的意思是?”

李青山道:“我的意思是,你们从一开始就搞错了自己的身份,小说家所关注的并不是该怎么编故事,而是像儒家出来的官吏一样,去经营这纵横三千里的土地,试着让尽可能多的人成为故事的传播者。”

“你可能觉得那些人很愚昧,但是,我们何时需要过智者?不正是一群愚者来相信那个鬼怪,才让鬼怪成真吗?说实话,我对你写的那些东西并无成见,只是不喜欢,但我不喜欢的东西,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喜欢。”

“我相信,他们对于故事是没那么高的要求的,甚至比起那些大儒写出的诗词歌赋,他们会更喜欢你写的这些小说。阳春白雪的受众,永远是比不过下里巴人的。”

刘川风眼睛亮了起来,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他突破筑基境界,丝毫不是难事。但又苦恼道:“但是他们不识字!”总不能花费几年功夫,去教老农认字吧!

“这只是最长远的规划和战略,不能教老农读书,还不能教孩子吗?我们又不缺钱,去筹办几百上千家希望……私塾,免费教孩子们读书认字,早晚有一天,他们能成为小说家的基石。”

孙福柏也被李青山的计划惊呆了,这种眼光,简直完全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哪怕是讲究有教无类,福泽一方的儒家,也不会想着去办什么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