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游戏体育电子书 > 将夜 >

第409部分

将夜-第409部分

小说: 将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侯站在这个如山峰般的男人身前时,明明比对方要矮,但感觉却比对方更魁梧,更强大,所以他不用抬头。

“如果被人看见,西陵神殿神卫统领罗克敌,忽然出现在离长安城最近的驿站里,一定会被认为这是对大唐的挑衅。”

他冷冷看着这个男人说道:“我知道你是个骄傲的人,但你真以为我大唐天枢处没有高手?我们身后这座长安城里,至少有十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你,你这时候出现在我面前,完全是在找死。”

罗克敌说道:“我既然敢来,自然就不怕死,而在我看来,夏侯将军你回长安城更像是在寻死,你还能再活着出来吗?”

夏侯神情不变,淡然说道:“在南晋宋越那些小国,你在神殿里的身份可以让你获得无限的尊崇,但这里是长安城外,在我眼中,你只不过是掌教养的一条狗,你有什么资格用这种语气和我说话?”

罗克敌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怒意,却强行压抑下来,冷笑说道:“我承认自己就是掌教大人养的一条狗,而你就算是昊天养的一头雄狮,如今失了锐气还要回长安城,难道你真想让自己的敌人开心?”

夏侯沉声喝道:“这是本将军与书院之间达成的协议,放眼世间,谁敢从中阻挠?就算是你那个主子也没有这个能力!”

“神殿很乐意看到夏侯将军拥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然而您真的甘心吗?”

罗克敌取出一封加着符文火印的书信,递了过去,说道:“这是掌教大人的亲笔信,他邀请将军去西陵……不,是回西陵。”

夏侯接过那封书信,神情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罗克敌说道:“神殿很需要您的力量,而且掌教大人说了,归老并不代表就要永远蜗居在乡间,总有回来的那个时刻。”

夏侯看着他,那两道如铁般坚韧的眉毛微微挑起,说道:“你们能给我什么?”

罗克敌说道:“既然您效忠的是皇后娘娘,那么西陵神殿承诺,日后在大唐皇位的争夺上,神殿会尽一切力量帮助皇后娘娘膝下那位皇子成功。”

以西陵神殿恐怖的实力,提前很长时间,抛出这样一个毫无余地的重注,对于夏侯来说,不得不说是个很有诚意的邀约。

然而出乎罗克敌的意料,面对掌教大人的诚意,夏侯却是根本没有露出想像中的情绪反应,而是直接说道:“不送。”

罗克敌强压怒意,说道:“神殿需要一个回答。”

夏侯说道:“我很感谢,然后会认真考虑,这就是回答。”

…………功勋驿的地面再次微微颤抖,罗克敌悄无声息地离开,长安城里正在筹备欢迎仪式的官员和百姓们,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西陵神殿的神卫大统领,曾经来过长安城,并且试图把夏侯大将军带向另外一条道路。

看着手中那封西陵掌教的亲笔信,夏侯脸上流露出一丝冷嘲的笑容。

他知道这确实是掌教的亲笔信,因为这些年里,他已经接到过七封掌教的亲笔信,对书信封皮上的字迹非常熟悉。

他嘲讽的是西陵神殿的意图——帮助皇后的亲生皇子登上大唐皇位?如果让西陵神殿知道皇后是自己最疼爱的妹妹夏天,知道那个皇子身上流着一半荒人的血液,明宗的气息,神殿里的大人物们还敢这样做吗?

夏侯脸上嘲讽的笑容淡淡转为自嘲,手指微微用力,准备把这封西陵掌教的亲笔信碾成粉末,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犹豫片刻后停止了动作。

…………替大唐帝国驻守北疆数十年的夏侯大将军,没有提任何条件,便愿意解甲归老,朝中诸公微觉异样之余,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在请示了陛下旨意后,朝廷给予了大将军极高的礼遇殊荣。

清晨时分,在礼部官员热情的引领下,在羽林军敬爱的目光注视下,夏侯穿上了一身崭新的盔甲,带着数十名亲兵,骑马向长安城。

长安城东门前的官道早已洒洗干净,庄严肃穆乐声中,大唐亲王殿下李沛言带着文武百官出城相候,更有无数城中名流翘首以待。

朝廷早已拟好了旨意,就等着夏侯入宫觐见时颁发,此时正安静搁在皇宫里的那道旨意下,有着令人目眩的封赏和爵位。

远远看着黑压压的欢迎人群,夏侯不顾礼部官员的劝说,提前翻身下马,拉着马疆向着那方步行而去。

亲王殿下看着这幕画面,微笑着摇了摇头,挥手驱走身边劝谏的太监,同时向着他走了过去。

便在东门外的那道离亭前,二人相遇。

夏侯神情平静地向亲王殿下行礼。

李沛言却有些难以平静,看着他黝黑如铁的脸,感慨说道:“回来就好。”

…………大唐朝臣并不喜欢以骄纵奢暴闻名的夏侯将军。

因为数十年来,世间一直风传夏侯杀俘,滥杀无辜冒充战功,不知道违反了多少唐律,然而一直没有证据,并且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大将军深受皇后娘娘的器重,那么便等于说也极受皇帝陛下的器重。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长安城百姓,对夏侯大将军也不像对帝国其余三位大将军那般发自真心的爱戴,虽然夏侯滥杀的并不是唐人,但思维简单直接的长安百姓,总觉得暴戾算不得是真本事。

夏侯终究替帝国驻守寒苦北疆数十年,他今日解甲归老,依然受到了长安城的热烈欢迎,街道两侧拥挤的人群,不时发出喝彩声和掌声。

长街畔有间茶楼,茶楼里的掌柜和伙计都跑到街上去欢迎大将军的归来,根本没有人理会生意,好在此时茶楼里本身也没有几名客人。

宁缺和桑桑坐在临窗的桌边。

他听着长街上传来的喝彩声与掌声,看着刚刚骑马经过茶楼的夏侯背影,沉默片刻后说道:“和土阳城时相比,他真的老了很多。”

第二百六十章当年事,如今如何?

宁缺去年在呼兰海畔第一次见到夏侯,其后在土阳城里有了近距离的见面,那时候的夏侯,虽然争夺天书明字卷失败,被迫与书院达成协议解甲归老,但神态依然从容自信,甚至有股隐而不发的霸气。

然而今日的夏侯却明显变得苍老了几分,虽然穿着一身崭新的盔甲,虽然他的眉眼依然冷凛而漠然,身躯依然挺拔如山,但宁缺却隐隐能够闻到,从这位大将军的身上传来一道潮湿柴房多年后的霉味。

夏侯在荒原上连续遭受魔宗强者刺杀的消息,虽然被大唐军部严格保密,却依然渐渐流传开来,自然传进了宁缺的耳中。

“魔宗清理叛徒的手段,比想像中还要直接强悍啊。”

宁缺看着远处被人海遮住的夏侯背影,心想如果夏侯身上那件盔甲真的被唐手中那把巨刀砍废了,自己那本来极为可怜的成功希望,或许会幸运地多上一分。

夏侯是帝国大将,爵位荣耀,不是张贻琦御史或黄兴这种人,可以被人随意暗杀,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日渐苍老的夏侯,依然是那般强大,宁缺想要暗杀成功,并且不留下任何证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朝廷和书院默允夏侯平静归老,西陵不知道是什么想法,总之如今的宁缺,看似身后有无数背景靠山,在夏侯身前,这些背景靠山却根本不会出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怎样才能杀死夏侯?

就在大唐天启十五年春去夏至秋回的日子里,一个计划在宁缺的心中渐渐成形,只不过每每想起这个计划,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唐可笑,因为无论怎么看都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如果让别人知道他计划的真实内容,比如李渔,比如叶红鱼,比如陈皮皮,都会觉得他的脑子肯定出了问题。

整个世界,大概只是二师兄和朝小树这两个家伙会表示赞同。

桑桑撑着下巴,看着茶楼下方的人群,忽然转过头来,看着宁缺,小脸上满是忧虑的神情,说道:“为什么这么着急?”

宁缺说道:“已经等了十五年,我觉得自己的耐心已经很好。”

桑桑很认真地说道:“等他再老些,我们再强些,等他在乡下归老几年,那时候再动手,不是更有把握?”

从小到大,宁缺都不愿意桑桑去思考那些过于血腥残酷的事情,但这不代表他没有教过她,事实上无论是在岷山里,还是在渭城外的草原上,他一直不停向小侍女灌输着某个概念——无论敌人是老是弱还是妇孺,只要能够战胜对方,怎样无耻的手段都用得,怎样难过的情绪都要忍得,要忍到最有把握的时候才出手,出手就要让对方死。

宁缺微笑说道:“如果再不去杀,夏侯就真的老了。”

桑桑不解问道:“那样不好吗?”

宁缺说道:“等他更老的时候……杀死他自然更有把握,可我担心,万一他病死怎么办?万一他真的老死怎么办?”

桑桑听不明白,心想如果夏侯就这样老死病死,有什么问题?

她问道:“那样不好吗?”

宁缺点头说道:“非常不好。”

桑桑眉尖微皱,问道:“为什么?”

“因为夏侯不是我的敌人。”

宁缺稍一停顿后,继续平静说道:“他是我的仇人。”

便在这时,茶楼的掌柜和伙计们回到了楼中,兴奋地议论着先前在街旁看到的队伍,赞叹着夏侯大将军的威武。

宁缺静静听着茶楼里的议论,摇了摇头。

“敌人可以死于天灾人祸海啸河溃,只要他不再拦在我们的身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破坏我们的事情,他就算吃饭噎死,上厕所臭死,都无所谓。”

“但仇人不同。”

“复仇这种事情,如果时间拖的太久太长,往往会逐渐发酵演化成另外一种味道,比起要让对方死,为当年的故事付出代价而言,更重要的事情,仿佛是要通过杀死对方让自己忘记当年的故事,从此得到真正的解脱。”

他看着桑桑说道:“不过无论是让仇人付出代价,还是让自己得到解脱,终究离不开最关键的那个环节,那就是杀死仇人。而且他必须死在复仇者的手中,不能自己死,不能被老天爷害死,不能一觉睡死在床上。”

宁缺想起那年落着雨的长安东城,想着铁匠铺里那个死不瞑目的老铁匠,想着当时被雨水打湿的苍白头发,神情微惘。

“他甚至不能老,不能病,不能憔悴,最好还处于人生的巅峰,只有这样才能给复仇者带来足够的快感,而这,便是复仇的重点。”

“夏侯已经老了。”

宁缺很严肃认真地把先前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如果再不杀他,他就真的老了。”

…………夏侯大将军回到长安城,首先进了皇宫觐见陛下,然后在朝会之上接受了陛下赏赐的爵位,接受了朝臣们的尊敬与致意。

朝会结束之后,他婉拒了几位朝廷大臣的邀约,带着亲兵去往军部交办军务,在朱雀大道旁那片草甸青林掩映的小楼里,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据说与大唐军方领袖许世将军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话。

暮色渐退,夜色笼罩长安,夏侯离开了军部,亲兵们骑马举着火把,护送他来到北城肃穆华贵的亲王府。

夜色中的亲王府灯火通明,一番寻常却透着旧谊的王府家宴之后,大唐亲王殿下李沛言带着他来到了书房中。

乌黑色的书案上,搁着几份卷宗,卷宗上的字迹有浓有淡,明显不是一个时间段写就,上面写着一些姓名,姓名旁边用小楷密密写着很详尽的注疏。

张贻琦,陈子贤,颜肃卿,林零,谷溪,黄兴,于水主……这些名字或贵或贱,或官或民或军,但都有两个相同的特点,首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