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游戏体育电子书 > 带个系统穿三国 >

第221部分

带个系统穿三国-第221部分

小说: 带个系统穿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七十五章 宛陵城破

这后面跟着的,就是虎卫军了,一千两百的虎卫军,损失了两百人,有一千人冲上了城墙,背上的易水连弩取下,按下扣机,顿时一万只弩箭在近距离射出,城墙上一大片地方清扫一空。
将射空的弩箭重新背负到城墙上,这易水连弩制作繁琐,成本很大,射完之后是不能随意扔在地上的,免得损坏了。
“杀,”张辽怒吼一声,当先朝着刘繇主帅大旗所在的位置杀去。
擒贼先擒王,许褚也是立刻跟了过去,虎卫军跟上,由于这片城墙都被清空了,后面的山越军也是畅通无阻地轻松登上了城墙。
太史慈并没有前去,而是杀向了吴郡到来的五万援军。
原本赵飞是怕太史慈心中有心结,才让他去吴郡帮助张辽,不与这刘繇为敌。
只是现在情况所逼,赵飞把太史慈叫来的时候,也是细心和他解释了一番。
太史慈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他得知了孙坚就要进攻的情报,也是知道赵飞的情况确实危急,这是无奈之举。
赵飞能够估计到太史慈的感受,还认真解释一下,太史慈心中是十分感动的。
因而太史慈也是立刻答应了攻城的事情,虽然他想到刘繇曾经救助他母亲的恩情,不想和刘繇为敌,但是赵飞也是当着他的面,吩咐全军,活捉刘繇,不可伤了刘繇的性命。
此番太史慈攻上城墙,他心中估摸着张辽和许褚二人。足够擒下刘繇了,就没有上前,而是往着盛宪派来的援军杀去。
太史慈在刘繇麾下待过一段时间,他知道刘繇麾下没有利害的高手,绝对无法抵挡住张辽和许褚的攻势。
何况虎卫军的平均武力可是一百,就连六十武力的丹阳兵,也是被一千虎卫军杀的人仰马翻,更别说那武力四十的吴郡士卒了。
后面跟上来的山越军,平均武力也是有八十,许褚的武力提升战法特技。非常地好用。
原本登城困难,不过有了张辽全军猛攻的加成,攻击力提升了很多,对于攀爬也有不少的辅助。
赵飞见此非常满意,连忙让身边的最后一万人也赶上前,彻底压倒刘繇大军的反抗斗志。
刘繇看到所向无敌的张辽和许褚向他杀来,确实非常惊慌,虽然他知道他是全军主帅,一旦他逃走的话。全军本来就落于下风,士卒见他逃走。肯定会溃败的。
但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刘繇顾忌不到那么多了,他派了许多士卒拦截,连身边的亲卫最精锐的丹阳兵都派出去了,也是无济于事,不能阻挡张辽和许褚他们分毫。
一路势如破竹,三员猛将加在一起,众多武将技和战法特技叠加,刘繇这边没有利害的人物与之相对。自然是于事无补了。
刘繇转身逃亡城里,张辽见此,立刻大喝道:“刘繇哪里逃?”
张辽故意叫的很大声,此举就是要让刘繇麾下的士卒知道,至于抓住刘繇,倒还在其次了。
果然,城墙狭窄。刘繇的八万大军只有少数和张辽他们短兵相接,其余的士卒在后面无所事事,听到了张辽的声音,就下意识地往主帅旗帜那边看去。
果然看到了刘繇狼狈逃窜的身影。这一下对士气军心的打击就有些严重了。
当下刘繇麾下就有不少士卒偷偷摸摸地逃离了队伍,丢下武器铠甲,扮作平民,往城里面逃去。
“尔等主将已逃,拼杀还有何意义,不如投降,我家主公仁义之名远播,必定也会善待你们的,”张辽开口说道。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张辽知道接下来还要对付孙坚,这能够招降敌军,减少些伤亡,那是最好不过的。
赵飞随着这几次的战斗,在江东这边地方,也是小有名气了。
何况赵飞在临川郡实施的各种惠民政策,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是极其有吸引力的。
丹阳郡多山,实际上世家大族并不是很多,大多数丹阳兵都是平民出身,出没于山林之间,多数打猎砍柴,田地很少,也就和世家大族没有了租借田地的关系。
之前赵飞为什么不敢多收汉军,就是因为大部分百姓因为天灾人祸,或者是缺少耕牛和种植工具,收成不好,吃不饱饭,迫不得已就卖身入了那些世家大族为奴为婢。
世家大族往往有祖上余荫,可以免除朝廷的赋税,这些穷苦百姓入户世家大族,成为奴婢,也就不需要再向朝廷缴纳赋税了。
这些世家大族有好有坏,好的顾及长远和名声的,对于这些成为奴仆的穷苦百姓,就只收少量的田税甚至不收,每到困难的时候,还会开仓放粮,培养忠诚度,然后从中抽取壮丁,训练成私军。
而品行坏的,则是收取比原本朝廷更加重的赋税,压榨这些百姓,毕竟这些百姓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奴仆,名字户口都在官方统计中划除掉了,生死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里了,随意处死,就连朝廷也管不到了。
江东不像中原,地广人稀,是不缺土地的。
但是江东缺少耕牛和工具,土地湿重,说是说一年可以种两季稻,但要是没有足够的种植工具,光凭人力,可就要比中原难耕多了,别说两季稻,一季稻都耕地类似人了。
而且这里是长江平原,哪天要是长江发洪水了,就会颗粒无收。
江南为什么直到宋朝的时候才正式繁荣起来,那是因为第一个是五胡乱华,导致大量的人口和先进种植技术流入南方,之后则是北宋变为南宋,中原被金国和蒙古肆虐,又是大量的汉人南下。
有了充足的人力、工具和耕牛,江南才是开发了出来,变为了大粮仓。
目前赵飞这边,虽然下足了不少功夫,但要想江南变得像中原那般繁华,还是无法做到的。
若是扫平世家大族,解救出那些已经成为奴仆的百姓,那自然也是可以得到拥护,但是显然,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以赵飞目前的实力,做这个事情,只有找死的份。
何况世家大族有好有坏,他日后也只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最好是温水煮青蛙,要是暴力解决这个问题,那以后他即便统一了天下,肆意对付整个世家大族阶层,也会导致天下大乱的。
赵飞现在做的,就是提供耕牛和工具,先让百姓富裕起来,让他们脱离世家大族的掌控,成为自己的忠实拥护者。
尤其是学堂私塾,虽然耗资很多,赵飞一直在坚持建设开办,启蒙教育必须要抓住,首先偷换概念,将忠于汉室忠于刘家的思想改为忠于这个民族,忠于炎黄子孙这个称号。
其次自然是忠于赵飞这个给他们好日子过,让他们有书读的青天大人了。
丹阳郡的百姓,男子打猎打渔,女子采草药,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养出了赫赫有名的丹阳兵,也让这些百姓基本上对世家大族都没有依耐性。
毕竟这里田地太少,到处都是山,不需要种植靠天吃饭,遇到天灾人祸,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这样的丹阳兵,自然是赵飞最想要的了,山越军占据他麾下军队的大部分,这是很不平衡的,但也是没有办法,如今可以召集丹阳兵来平衡一下,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个时代,大多数世家大族还是持家有道的,门风很好,要不然也不会出那么多的大才。
因而大多数投靠他们的百姓,都是免除了大部分的赋税,深受他们的恩德。
赵飞要是不管不顾地招收汉人士卒入伍,那世家大族很容易就会渗进赵飞的军队里面来。
这是赵飞的大忌。
孙策定江东的时候,开始也是以父亲孙坚在长沙招募的老兵为主体的,之后则是在淮南那边招收了不少士卒,又得到蒋钦周泰他们的九江贼投奔,融合了杂七杂八的势力,都和江东的世家大族只有很少的联系。
也是因此孙策才没有受到江东世家大族的掣肘,在江东大杀特杀,无数江东名士,就连陆家之主,陆康都被孙策给杀了,由此可见当时孙策的霸气。
孙策早死,孙权继位,就没有孙策的那股气魄了,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当时孙权太年轻,孙策留下的大军,有很多人都对他不服气,只有孙坚留下的老将程普黄盖他们以及周瑜力挺孙权,其余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孙权的能力。
江东大乱,那些之前被孙策压服的世家大族,也是乘机搅风搅雨。
孙权无奈之下,为了安稳形势,也是大肆启用了江东世家大族的人才,从而稳定了江东的局面,继承了父兄余业。
只是此后孙权就一直被这些世家大族掣肘着,很多时候都难以做到像以前孙策那般的独断专行了,做任何决策之前,就要顾及到各方势力的利益问题了。
赵飞不会像孙策那般大杀特杀,招来仇恨,但是他也不会愿意受到世家大族的掣肘,因而军队是要绝对掌握在他手里的。
随着刘繇的逃走,张辽的话语很有力道,赵飞到目前为止,凡是投降的士卒,都是很好地接纳了,金口岭那边四万丹阳俘虏,也是没有残杀任何人,除了限制自由以外,每日两顿饭,吃喝住方面都没有什么虐待的。
这名声好了,这些丹阳军和盛宪派来的援军,看到张辽他们势如破竹的攻势,都是胆气惧丧,纷纷投降,心中倒也丝毫不担心投降后的下场。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贵神速

起先只有个别人投降,但是在士气低落的大军里面,这显然起到了榜样作用。
随着太史慈带人杀下城墙,打开城门之后,刘繇麾下的士卒知道大势已去,他们对刘繇也没有多少忠诚度,纷纷投降。
刘繇来江东的时间还短,麾下并没有多少死忠的属下,一番杀戮之后,赵飞大军就占领了宛陵县。
刘繇以及他麾下的不少人都扮成了平民,混在民居里,想以此躲过赵飞大军的搜查。
刘繇知道孙坚大军进攻在即,赵飞肯定不能够在这宛陵县待多九,只要赵飞离去,他再去吴郡,趁着赵飞无暇他顾的时候,就可以东山再起。
刘繇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赵飞有系统相助,顷刻间就能够通过系统探寻到他的所在。
轻易就逮捕了很多人,刘繇麾下没有太多人才,毕竟来江东才很短的时间,历史上留名的只有樊能、于麋、张英、太史慈、是仪、孙邵、笮融、薛礼、许劭和陈横。
其中太史慈和樊能已经投靠赵飞了,张英在金口岭已经被太史慈给杀了。
许邵许子将眼光很独到,名气也大,不过在政务上和军事上的能力并不强,赵飞不敢怠慢,在搜查他之后,也是好言相待。
陈横比较倒霉,在攻城途中,被许褚一刀给杀了。
剩下的于糜、薛礼,能力不强,赵飞暂时扣押了起来,等日后再招降。倒也不急。
是仪和孙邵能力不错,孙邵是东吴第一任丞相,而是仪在东吴为官,最后封为都乡侯,官拜尚书仆射,都是内政的好手,可以在顾雍旁边协助,也可以防止顾雍在政务上一家独大。
还有吴郡派来的五万援军里面,盛宪是派许贡和许靖两人带兵来的,也都被赵飞派人给抓住了。
许贡能力倒也还说得过去。不过赵飞也不想任用,这可是导致孙策死亡的人物。
许贡的野心很大,历史上孙策的容人之量还是有的,一开始并没有杀许贡,只是许贡自己想做这江东之主,吴郡太守盛宪就是被许贡害死的,许贡在背后搞小动作,写信给曹操,说孙策是多么地厉害。建议曹操将孙策招到许都为官,莫要养虎为患。
只是整个江东都是孙策的了。这封信并没有送出去,而是落到了孙策的手里。
孙策很生气,这才把许贡给杀了。
这种野心极大背信弃义犯上作乱的人,赵飞是肯定不敢收服任用的。
盛宪提拔许贡,也算是有知遇之恩,这许贡不感恩也就算了,还为了一个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