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那拉.慧儿 >

第22部分

那拉.慧儿-第22部分

小说: 那拉.慧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语言是苍白的,而他的体温和怀抱是真实的,他的关心和怜惜也是真实的,虽然这些无法让她停止担忧,却可以给她更多的力量,让她愈加坚定的去爱他伴他一生,让她更加执着的去挽留历史记录上那个短暂的生命。

她,愿意为爱而战,不畏惧任何险阻!

*****

该来的即使再怕还是会发生,弘晖突然就这么没有预警的病倒了。太医说这是他原先体质就带有的一些病体被今年北方这个尤为冷冽干燥的冬天给诱发了出来。这是无法预料的事。

看着弘晖日渐衰弱,病势一天天沉重,晓雪的心刺痛着。她从来没有这般感受过什么叫做无助。

她不相信,真的无力回天!这世上确实是有难愈的病症,可是没有倾尽全力,她绝不放弃!

她再三询问太医,期间她自己也开始翻看医书,最后还是太医翻出一本家传孤本,终于找到了一个法子,只是太过艰难,太医说:“除非……能找到天山雪莲再加之气功调息,小世子才可脱险。但天山雪莲百年才开一次,可遇而不可求。这门气功会之者也少之又少,而且多为世外高人,可谓比天山雪莲更难求得!而且,此为祖上所记之法,当时奴才的祖上也只是道听途说,并未亲眼目睹,所以……未必有效。还请福晋三思。”

晓雪和胤禛商量后,又去求了康熙,康熙立即下旨:遍访高人及天山雪莲,能治愈弘晖者必重金厚赏。

但半月过去,仍未有半点消息。晓雪心焦不已。

又过了五天,终于有了消息,回疆有使者派人送来了雪莲,康熙却如承诺重金厚赏,随即立刻将雪莲赐给胤禛。

得到雪莲之后,太医谨慎用药,弘晖的病体才有所好转,但太医也告诉晓雪:若一月内没有高人的气功护体,小世子的病仍然危在旦夕。

就在晓雪愁得不知是好的时候,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衣老人找上了门,他一脸的淡定从容道: “贫道有法子救世子,只是老道我一不要官,二不要名,三也不要金,贫道只要小世子与我回深山修道,传我衣钵。十年之后,我包准还你们一个健康儿郎。只是不知,贝勒爷和福晋可舍得?”

胤禛目光灼视此人,心中犹疑不定。皇室血脉岂容人说带走就带走,更何况,此事并不是他们就可以轻易做主的,必要皇阿玛首肯,而皇阿玛又怎么会轻易相信此人的话呢?

晓雪心中忽悲忽喜,喜忧掺半。她晓得这人若不能治愈弘晖是不敢来的,但是康熙是不会同意这么荒谬的提议的。因为作为皇帝,他必然担心此人来历不明,若是真有什么歹心,用弘晖做饵,设有圈套,这其中的利害实非一两句可以说得清的。其实不要说康熙,就是胤禛心里也多有担忧,这不怪他们,身在皇家,他们必然思虑更重。

而且,他们毕竟和她不同。因为她知道,若是不同意,晖儿必然再没有希望。她现在只是一心地想要死马当作活马医,真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为那令人厌恶的历史记录毕竟太过沉重了,太难跨越了。弘晖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可能再等到下一个奇迹的发生了。所以这次的机会,她必要牢牢把握。

她没有试图去说服胤禛,也没有试图去说服康熙,因为这样太过困难,而弘晖现在根本就容不得任何万一,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容他们去挣扎讨论。

所以,这一刻,她下定决心。

这么做,只为留住这个孩子鲜活的生命。她相信若有一天,胤禛看见弘晖安然在世也必会开怀的。

所以,请不要怪她,她一定要这么做!

作者有话要说:很多那拉文里都把弘晖的死归结为44的错,不管无心还是有错,反正都是44造成的。我却不以为然。我觉得44是很重视弘晖的,而且应该是非常重视的。不说他对这个孩子的感情,就但说弘晖嫡长子的身份44也该很重视他的。所以晖儿于那拉和44都是很重要的,当然以历史而言,他对那拉的意义比44来得更大!

第50章 难言之隐

书房里,没有灯,只有一个憔悴的父亲孤独地坐在那里。

胤禛的脸埋在自己的手掌见,濡湿一片。从小他就晓得“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他从不让任何人看见他的眼泪。

只有那一次,他悼念皇额娘被她瞧见了,她说:“那不是泪,但别人会误会的,你还是擦擦吧。”她轻描淡写的掩饰,为的是保全他的面子。

而从小到大,也只有那一次他落泪了。那般伤心,那般难抑……让他连掩饰都顾不得。

他是从来不允许自己懦弱,即使那次他也没有承认那是眼泪。而今夜,他再次无法绷住他难受的情绪,但他,依然不想让任何人瞧见,即使是她。

晓雪轻轻推开房门,只瞧见他黯然的身影,埋首在书桌后的椅子上。说不出的憔悴,说不出的悲伤,让她心里大恸不已。

她快步走过去,用自己的身躯低靠过去,紧紧靠着他的背,给他无言的安慰。

他身躯微微一动,没有说话,只是拉过她的手,紧紧握住。

良久她才道:“禛,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说着,她便落下了泪。她知道他有多伤心,他有多难过,她不要他一人独自暗泣,不要他一个人憋在心里。

他越是如此,她越是不忍。

他终于抬起头,看着她的眼神满是悲伤,晓雪不忍再看,只好牢牢抱紧他。

“谁能相信,晖儿会走得如此突然?他明明昨天还好好地躺在那里,说自己会好的,要阿玛和额娘不要为他担心……”听着他低低的叙述,晓雪更加沉痛。她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做好残忍,对他好残忍。可是她却不能告诉他真相,起码现在不能,因为他还是不会同意的,而他们,还未走远。

“我还依稀记得晖儿那蹒跚学步、跌跌倒倒的样子,那时他那么小,走路都走不稳就像个不倒翁,摇来摇去的,看上去有点傻,但是却很可爱的样子……”他的思绪回到从前,嘴角不自觉带笑,晓雪只能默默地流着泪听他叙述,她晓得他需要倾述,其实他爱儿子不必任何人少,他的内心有着最澎湃的情感,只是他不爱外露,所以众人才道他无情,才说他冷面冷心,但她知道,他不是的。

“你知道吗?晖儿他第一次开口叫他阿玛的时候,我心中那种难言的欣慰,这是我的第一个儿子,第一个和你的孩子已经会说话了,会叫人了……”他的眼中是满足的。

“其实,我一直都很喜欢看你和晖儿在一起的样子,他那么会撒娇,而你总是那么纵容他,每每那时,我总觉得晖儿比我幸福,因为他的亲额娘那么那么地爱他、宠他……”

他很羡慕,是因为他没有得到,对吗?听到他话里不自觉流露出的那层意思,晓雪更是满溢着心痛,这个男人总是把自己藏得那么深,如果,不是今日失去晖儿太过伤心,他是永远不会说这些的。

他依然絮絮叨叨的讲着那些她知道或不知道的往事,都是关于晖儿的。每一桩每一件他都记得,有些他说的开怀,有些他说的心酸,就这么不自觉地他说了整整一夜,黎明前夕他才慢慢睡去。

晓雪陪了他一夜,而这一夜,她的心没有停止痛过。

这些往事都历历在目,但记忆中的人却已远去……

晖儿自小就懂事,聪明,从来不让他操心,又是嫡长子,他对于晖儿给予的关心和厚望比他任何一个孩子都来得多。

晖儿的离去,给了他太大也太深的打击了。

她为他心痛,但是,她却无法不做这样的选择。因为,她要晖儿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

她很清楚,如果不是选择让晖儿假死脱身随高人远去,晖儿会有怎样的结局。

康熙和胤禛都是不会同意晖儿这么离去的,也许,他们情愿选择让他死亡,也不会选择让他这么不明不白的离开十年。

十年,会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而他们不是普通的家庭,若是晖儿的身份被利用,对方要勒索的就不仅仅是财物,而会是皇权。那样的政治风险太大,康熙是断不会答应的。

胤禛或许心痛,但他会同意他父皇的做法。因为他,也是男人,也是一个有抱负有雄心的男人!他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利用这样一个契机对他的家族对他毕生将要为之奋斗的事业做出任何威胁的。

也许,这样的选择太过残酷,但他不得不选,多年的信念不会允许他轻易地放弃那些权谋思虑而选择一个他们看起来太过渺茫的结局。

因为没有人知道晖儿此一去会怎样,会治愈还是会死去。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一个对他们而言更加有利的结局。

只有她,愿意赌一次。愿意逆天而行,不顾历史记载的赌一次。因为,她要他活,只要他好好的活着。

离别前夕她和那白衣道人开诚布公地谈过,她说:“老人家,我是信你的。但是天家多无奈,必有自己考量。而我,也必须要告诉你,从此之后,爱新觉罗。弘晖便死去了。所以,皇上和皇室都不会对弘晖此人的出现有任何顾虑。没有人能利用这个名字再做什么了。这个名字,对所有的人都再没有任何意义了,但除了我!因为他永远是我的儿子!而我,只要他活着,只要他好好地活着,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无忧无虑地活着。请你帮助他,我会永远对您怀着真诚的感激之心。”说完,晓雪诚心一拜,万分的虔诚,万分的感激。

白衣道人扶起晓雪,对于她一半警告一半感谢的话语,神情依然那般淡定自若,他含着淡笑慢道:“福晋的忧虑贫道懂得,您的话,老道也都明白。贫道救人只是因为与这孩子有缘,并不图其他。十年之后,福晋可以上华山来寻我,世人皆称我为白眉道人。到那时,我保证还你一个健康,活泼的儿郎。”

晓雪听闻此言,心中除了感激,已无其他多虑。“谢谢你了,老人家。晖儿身上伤,我相信一定会痊愈。至于晖儿的身份身世,我亦希望晖儿不要为此而有任何心结。求您点化他。还有,这是我给晖儿写的十封书信。”说着,晓雪递出早已准备好的信,“劳您在晖儿每年生辰转给他,我希望他一直都知道我是爱着他的,关心着他的。我所作的一切,只为他好,也只求他好。”

白眉道人接过书信,手上的拂尘轻甩了一下,飘逸地如同所有的化外人一般,但答应晓雪的声音却是有力而坚定的:“福晋放心。老道定当尽力而为。”

送走了白眉道人,晓雪怅然了很久。但她怀着希望,她的希望便是晖儿的幸福安康。

作者有话要说:抱抱大家,大家的支持就是俺不断努力的动力……

第51章 如何选择

晖儿的离去,冲击远比晓雪预估的要大的多。

晓雪觉得胤禛的悲伤虽然那日倾泄了一些,但是嫡长子的离去和哀痛,除去情感上的伤害,还有观念上的一种担忧。

古人是以子嗣兴旺为好的,况且康熙这么能生,他必然也会一直以多子多福为好。毕竟,在老康评价儿子的综合能力,考虑继承人选时,子嗣的多寡也是他们的竞争点之一。

所以,胤禛虽然不说,但不论是在传统观念上还是在康熙态度这点上的担忧,晓雪都是能够理解的。

晖儿的离去,对胤禛的打击很大。他的眉这些日子从没有舒展过。即使在夜里,他虽不忍心和她说,她晓得是他体贴她,怕她难过,但是看着他不经意间的喂叹,那不由露出的担忧眼神,还有他偶尔独自一人在书房发呆沉思,都让晓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