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女皇的后宫三千 >

第1018部分

女皇的后宫三千-第1018部分

小说: 女皇的后宫三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予赫仍旧是不明白。

司慕涵凝注着眼前的女儿半晌,心里叹了叹气,这个女儿她注定亏欠,她如今的性子养成这样,大多是因为她的纵容,普通的人家希望子孙各个争气,可是帝王之家若是这般,那接下来的便不是兴旺,而是残杀,她的婚事她的确是犹豫过,甚至也曾猜忌过,只是最后证明,这个女儿仍旧是如同幼年一般没有心机,所以,她成全了她。

正如她告诉凤后那般,其他方面她注定亏欠,便在婚事上面满足她。

沉吟会儿,她敛去了思绪,正色道:“伤残之人为官这是不可能的,至少朕如今做不到,但是若是她们愿意,武学院会是一个好地方。”

司予赫眼睛又是一亮,“母皇的意思让她们去武学院担任教官?”她怎么便没有想到这一点?武学院虽然是朝廷的官方学院,但是里面的教官上至院长下旨教员都不在大周官员体系当中,也便是说可以避开伤残之人不能为官这一条律法,那些从战场上面退下来的伤残将士,其中也有不少是作战经验丰富之人,去武学院是再好不过的!“母皇,此举很好,儿臣相信此事落实之后,大周的将士便会更加的勇猛杀敌的!”

她在前线多年,很清楚在将士心里,死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对于将士来说,伤残是最痛苦的,虽然朝廷给得抚恤金足够她们回乡好好过日子,但是她们往后的人生便也是定了的,再也没有其他的可能。

“你在军中也过了好几年,如今回来也有一年多了,朕打断让你去负责安排这件事。”司慕涵看着司予赫,缓缓说道。

司予赫先是讶然,随后便是惊喜,“母皇……儿臣……您让儿臣去……接任萧老将军之职?”

“你觉得你能够胜任吗?”司慕涵闻言挑眉道。

司予赫惊喜的神色僵住了,垂头丧气,“儿臣没有……”便是她再如何自信也知道自己还未曾到能够接替萧老将军之职,吸了吸气,整了整神色,随后继续问道:“那母皇打算让儿臣如何负责这事?”

“武学院院长一位朕会另作安排,这些年萧玥也培养了不少得力之人,她们足以应对萧玥离开之后的局面,至于你……”司慕涵看着她,“朕让你去负责安排召回那些有个人之长作战经验丰富的伤残回乡将士,南诏一战,大周折损了不少好将士,而你也参与过这场战事,很多情况你也清楚,由你来负责这事再好不过来,当然,你是朕的皇女,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话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司予赫自然清楚,当即跪下:“母皇放心,儿臣必定不会让母皇失望!”

让身为皇女而且参与过战事的她来负责招回那些伤残老兵,这样便可以更加彰显朝廷对此事的重视,也可以让如今仍在军营中的将士更受鼓舞。

司慕涵点了点头,示意她起身,然后继续道:“此事朕过些日子便会让内阁拿出一个完整的章程来,随后让兵部和武学院配合你,不过朕也希望这几日你也给朕拿出一个章程来。”

司予赫领旨:“是!”

“嗯。”司慕涵应了一声,“没事了便退下吧。”

司予赫领旨,随后上前交回了那份折子,犹豫了一会儿,“母皇,李文真将军……”

“这件事你不用管!”司慕涵打断了她的话,声音不容置疑。

司予赫心中一颤,低头道:“是。”随后行了一礼,便走出了御书房,看着外面的晴朗好天,她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压在心头许久的石头放下了,只是想起了李文真,心里又不免蒙上了一层阴云。

或许这便是她要付出的代价吧。

……

司予述和一众大臣寒暄过后便欲回翰林院,不过还未抬脚便被司予昀给拦下了……

------题外话------

今天不舒服+卡文,不万更了,休息一日

估计下章会出现一个本卷重要人物也是本文最后一个重要人物,大家可以猜猜是谁,猜中有奖

此外,温馨的情节基本完了,争斗拉开序幕……

结局卷 夺嫡  013 我的家人

自从当年司予述找上司予昀一同对付赵氏自后,司予昀和司予述之间的关系还算是平和,至少没有如同当年司以佑方才出事那般水火不容。

便是在司予述册封为太女之后,她也仍旧是那般。

不特别亲近,但是也没有可以远离。

司予述也明显地感觉到了司予昀这几年变了许多,便如她的封号一般,彬彬有礼,不管是日常的生活还是处理朝堂上的事情,都是温和谦让,自从她被立为太女之后,她谨守君臣之礼,在朝堂上面从未给她使过绊子,更从未表现出对她被立为太女这是一丝一毫的不满以及愤怒,甚至没有了当年的那份冲动以及野心,她几乎无法将如今的礼王司予昀与当年那个扬言要杀了她的司予昀重叠在一起。

她不知道司予昀这般转变究竟是因为长大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但是她可以肯定,如今的司予昀比之当年更加让她无法亲近,甚至更加的忌惮。

而这种忌惮便是当年的司予昀利用自己亲皇兄来达成自己目的之时,也未曾有过。

她不否认或许这份忌惮的有她多疑的缘故。

也许,当她坐上了这个位置,便注定了这般猜忌他人。

即便内心思绪翻涌,不过司予述面上却是淡淡,面对司予昀的阻拦,她也没有表现出什么,这些年,她也学会了在面对不同人的时候戴上不同得面具,“三皇姐有事?”

“也没有什么事情。”司予昀微笑道:“不过是方才见太女一言不发,所以便想问问太女的想法罢了。”

“我哪有什么想法。”司予述笑道,“不过是我想说的大伙儿都说了,我便不再开口罢了,其实三皇姐的那番话我也是赞同,这件事一定要彻查到底。”

“太女也这般认为那我也安些心了。”司予昀像是松了口气的样子,“不过太女认为母皇会派何人前去接任钦差一职?”

“上任钦差是刑部侍郎,下一任钦差自然不能低于这个职位。”司予述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若是在刑部选人的话,那便只有刑部尚书一人了,只是刑部尚书乃刑部的首脑,若是离开了,倒是有许多不方便,所以,我想,母皇应该会从别处选人的。”

“若是这般的话,那这个人便选的有些难了。”司予昀微微蹙眉道,“既然是查案子,那必定是要精通此道的,而如今精通此道的都基本在刑部。”

“继任钦差若是精通查案那自然是好,但若是寻不着,退而求其次也是没有法子。”司予述继续道:“不过只要给钦差配上一两个精通此道之人,那也是可以弥补的,而且我觉得如今最要紧的还不是能力,而是如何能够保证下任钦差不被暗杀。”

司予昀拧紧了眉头,“太女是说会有人继续暗杀?”

“三皇姐没有这般想过?”司予述反问道。

司予昀看着司予述沉默半晌,然后半垂着眼帘道:“我也是有想过,只是……这也实在是匪夷所思了,在大周境内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究竟是何人有这个胆量?!”

司予述笑了笑,没有回答。

司予昀见状,轻轻叹了口气,“好不容易方才征服了南诏,如今母皇也还都在忙着将南诏各州重新划分归入大周一事,没想到又出了这样的事情,对了!”神色一凝,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太女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和南诏旧臣有没有关系?”

司予述蹙眉,这一点她的确没有想过,沉思半晌:“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不过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母皇在对待南诏旧臣以及皇室方面还是不错,而且,便是南诏旧臣有这份不轨之心,出事的也不应该是越州。”

“太女所言极是。”司予昀点了点头,随后笑了笑道:“也许我是多想了吧,方才见母皇气色似乎不太好,真希望这件事能够快些解决。”

司予述沉了沉眸,因为司予昀方才那句气色不好的话,“母皇这些年是操劳了一些。”

“太女在翰林院也呆了几年了,也是时候出来多帮帮母皇了。”司予昀微笑道,言语当中没有任何不该有的情绪。

司予述没有多说,“翰林院虽小,但是可以学到的东西却是不少。”

“也是。”司予昀笑道:“听说当年母皇在登基之前也是在翰林院的,若是当年不是先帝忽然间驾崩的话,母皇也许也会如太女一般在翰林院呆上几年。”

司予述但笑不语。

司予昀转移了话题,“方才大皇姐一个人回了御书房,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

司予述抿了抿唇,微笑道:“应该是向母皇请旨去越州吧。”

“嗯?”司予昀的声音有些诧异也有些奇怪更有些不安。

司予述淡笑道:“大皇姐的性子还是和当年一样,要猜到并不难,而且上次大皇姐不也是主动请缨领兵前去剿杀海盗吗?”

“说的也是。”司予昀笑道,“大皇姐在外面待了这般多年如今回到京城想出去走走也是正常的,这一趟出去相信也是单纯地想为母皇办事罢了,太女……”

“三皇姐。”司予述微敛了笑意,“大皇姐是什么人,三皇姐你知道,我也知道。”

司予昀笑容僵了一下,随后方才继续道:“是我小人之心了。”

“也不是三皇姐小人之心,而是我们长大了,很多话都选择了放在心上,所以方才会有这般多的误会和猜疑。”司予述缓缓说道,“不过其他人我不敢说,但是,大皇姐我是可以相信,大皇姐那般执意要娶李家公子是因为真的喜欢李家公子,而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筹谋。”

司予昀笑容更深,“太女这般想,那我也便更加安心了,好了,我也要回礼部了。”

“三皇姐往后便直接唤我四皇妹便是了。”司予述微笑道,“之前我一直想跟三皇姐说这件事,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司予昀笑容未变,“君臣有别。”

“母皇更希望我们手足情深。”司予述笑道。

司予昀想了想,笑道:“既然四皇妹这般说了,我也不再坚持了,不过规矩始终是规矩,要守的还是要守,人前,皇姐我还是要称呼四皇妹一声太女的。”

“人后虚礼便免了。”司予述微笑回道。

司予昀点头,“那是自然,那四皇妹,我便先告辞了。”

“三皇姐好走。”司予述点头。

司予昀笑了笑,然后转身离去。

司予述站在了原处看着司予昀走远了之后,方才缓缓收起笑意,起步往翰林院走去。

……

御书房

便在司予赫离去之后,司慕涵便将心思放回到了案子上面,她将那份并不算是详细的折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扔下了,走到了旁边墙上挂着的新大周堪舆图前。

这是几日之前工部赶制好送来的。

而便新堪舆图的旁边便是旧的大周堪舆图。

只是如今,司慕涵的注意力却不再新添的两处新疆域上面,而是在东南,在越州。

在钦差出事之前,她会怀疑这件事和西南的土著有关系,虽然这些年她一直封锁控制着临淮河,但是她也无法百分百保证不会让一个土著探子混进大周境内,只是如今,杀钦差这样的事情,不会是一国探子会做的。

若只是越州州府灭门,她未必会过多注意,但是若是她派去的钦差被杀,她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若是土著探子,应该清楚这一点。

东南……

司慕涵叹息一声。这几年她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了军事上面,对于内政的确多有忽略,如今,或许该将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