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药鼎仙途 >

第215部分

药鼎仙途-第215部分

小说: 药鼎仙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

祝宝林老脸一红,大步赶到前面,第一次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末将祝宝林拜见殿下,恭贺殿下凯旋!”

众将领齐唰唰的一片拜倒了下去,曾经轻视过方陵的将领更是把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抬起来。

方陵跳下马来,呵呵一笑道:“祝将军和各位将士也都辛苦了,都起来吧。”

祝宝林挺直身子,耳根有些红,惭愧道:“殿下,末将说话太直,前些日子多有得罪,还请殿下不要放在心上。”

方陵含笑道:“本王最欣赏的就是心直口快的人,祝将军何罪之有?而且,是本王故意不说,否则万一消息传出去,又怎么能达到奇袭的效果呢?”

祝宝林等人见方陵不计较,都暗暗松了口气,更为他的大度而感动,吩咐手下继续打扫战场后,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方陵回城而去。

石城国的战士也都受到了优待,青冢城的战士们争相帮忙抬伤员,七嘴八舌的询问着伏击的战事。

战士们都倍感荣耀,自豪的说起这一场大仗的前前后后,青冢城的士兵们听得连连发出惊嘘声,目光中更像星光一闪一闪般的,洋溢着崇敬之情。

大战后数日,荆棘谷伏击之事如火烧燎原一般烧遍楚国各地,更朝着广阔缭绕的周围国家蔓延。

一石惊起千层浪,如今楚国各地,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望族名门,抑或是王侯将相,石城王都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可谓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三年前,深居冷宫十六年的方陵在太子大婚典礼上,智答陛下提出的难题,武败皇宫侍卫,得封石城王。

来到封地之后,石城王以席卷之势收服山贼势力,清除地方顽疾,一统四城,尔后招揽贤才,在民众间多有贤名。

不过,石城国毕竟只是一个弹丸小地,招贤纳才的事各个诸侯国也都有,所以大地上关于石城的消息渐渐销声匿迹。

然而谁也没想到,三年后,方陵会用如此惊艳的方式再次唤醒人们对他的记忆。

八王之乱开始已有数月时间,八王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各路将军可谓是战无不胜,少有失利过。

八王之中,益州国的实力排在前三位,兵力多达三十几万,东西南北四方将军领四路人马,征战南部资州、西方兴州和北方徐州,连克数十城,威名远扬。

在谷少峰调集兵力,准备攻克青冢城之时,无论是哪方人马都认为这将是一场攻城硬战,谷少峰要么施展奇谋袭城,要么集中重兵攻城,双方的伤亡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益州国的不断增兵,最终一定会以谷少峰的胜利而告终。

毕竟比起谷少峰的名号来,一个个小小的将军祝宝林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再加上整个定州的兵力并不算多,全都集中在前线各重镇,已经没有余力给青冢城增兵。

至于带着三千人马勤王的石城王,无论是深知圣旨内情的人,还是平头百姓,谁都认为这只是一个炮灰的角色。

然而,就是这么不起眼的炮灰,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带着三千人马出现在徐州境内,不仅成功伏击谷家六千亲卫军,以几百人牺牲的代价换取了敌方四千多人的性命,石城王更是斩下了北方将军谷少峰的首级。

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荒唐事,以至于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一个谣言,然而谷家军随后被祝宝林大军击溃的事情却无疑反证了这一点。

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石城王一行在打了伏击战之后居然大摇大摆的顺着官道回到了青冢城!这是何等的张扬,何等的猖狂,简直就是没将益州国的军队放在眼里。

但是,这却偏偏就是事实,胆识、谋略、实力,要想击杀谷少峰三者缺一不可,而当这三样兵家必可少之物完美的结合在了年轻的石城王身上时,蛰伏三年的他不鸣则已,一鸣已冲天而起。

这是益州国的第一场大败仗,而且败得如此惨烈,大军未动,主帅就被人半路截杀,而且还是以少胜多,还是在益州大军占领的徐州之地上,这等于重重扇了益州王一个耳光。

益州王方纵傲在得到消息之后,怒砸金椅,对于方陵他本就早下了密令,一定要生擒活捉,带回王城后好好的折磨,以报当年被擒之仇。

然而方陵却用这样的方式开场,让益州国痛失良才,士气大减,方纵傲立刻下令,任命谷少峰的叔叔谷子云为北方将军,往金桂三县增兵五万,誓要攻破青冢城,活捉方陵!

战事刚完,新的危机又接踵迩来。而且,想要对付方陵的可不止是方纵傲一人,在皇城之中,还有着另一股势力的敌人。

第二百八十一章 宋皇后的毒计

宋皇后头戴凤冠,身穿凤羽袍,坐在金凤殿的殿堂大座上。窗外射来的阳光照射在衣服上,金丝宝珠闪闪发光,奢侈而荣耀,让一边的侍女不敢直视。

她出身武官世家,爷爷乃是前朝的一品骠骑大将军,位高权重,势倾一时,朝廷上的不少权臣武将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

作为重臣的女儿,宋皇后从小的待遇就不一样,对于平民百姓一辈子都进不了的禁宫,她却可以每天出入,并且深受皇太后喜欢,等于是在皇宫中长大一般。

耳睹目染着,她甚至亲眼见到过嫔妃因为得罪皇太后而被赐死的场面,很小的时候,她就明白深宫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继承着父辈血液的她非但没有因此而惧怕,反而更想着有遭一日坐在这高高在上,主宰他人生死的位置上。

十六岁,她便被选拔入宫,顺利当上贵妃,后来又设计陷害唯一的对手,将苏贵妃关入冷宫,终于荣登皇后宝座,这些年来可谓是春风得意。

然而石城王于荆棘谷大战的消息传来后,却让她颇有几分懊恼,对于这个同样有继承楚国大统权力的大皇子,她一直有着隐隐的担忧。

自从大皇子意外封王之后,她便暗中派人一路追杀方陵,没想到对方却依旧安然赶到了封地。

她对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好几次甚至从噩梦中惊醒,总觉得这将是一个祸害。恰逢八王之乱,她便乘机催促陛下下令勤王,考验臣子的忠诚,好制造机会让大皇子去送死。

结果,石城王真的奉旨赶往了定州前线,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他不仅没死,还靠着荆棘的伏击战名扬天下。

早知道这大皇子有这样的能耐,她就该在几年前这母子二人还在冷宫时就偷偷下手,只是时机已过,现在后悔也没办法了。

正想着,侍女进来通报,宰相崔易选来了。

宋皇后眉宇间的烦恼稍稍淡了些,挥挥袖袍令人放行,崔易选迈着大步走进来,那白眉如勾,眼锐如电,身为当朝一品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现在穿着便服,但是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上位者的气势。

待到崔易选拜见后,宋皇后便幽幽一叹道:“崔卿可知道本宫这么急着召见你是什么缘由吗?”

崔易选本就是老成精的人物,哪里料不到宋皇后烦恼的事情,他微微一笑道:“娘娘是为了石城王的事情。”

宋皇后颔首轻叹道:“就是为了这个石城王,这荆棘谷大战他斩杀益州国北方将军,如今朝廷上上下下都为之称道,名声大涨,连陛下都颇有赞叹,若是不遏止住他的声势,只怕他会成为我皇儿日后登基大统的最大障碍!”

自从崔易选的女儿嫁给太子之后,他的势力便和宋皇后的势力拧成一条绳子,所以他也是全心全力辅佐太子,听宋皇后这么说完,他便点头道:“娘娘说得不错,石城王这一战确实是一鸣惊人呐,老臣也未料到他居然有这样的本事,到徐州地界伏击谷少峰已算狂妄,但是胜了却可以堪称有胆有谋啊。”

宋皇后微微有些不悦道:“崔卿,现在可不是夸奖敌人的时候!”

崔易选也觉得话有些过了,呵呵笑道:“老臣失言了,不过据臣所知,益州王因为此事震怒,任命了谷少峰的叔叔谷子云为北方将军,领军五万前往青冢城。且不说这人马的数量五倍于青冢城,这谷子云也不是个简单人物,和只会纸上谈兵的谷少峰不一样,此人二十岁便前往东方边境要塞当兵,击退过吴国不少次进攻,乃是一名沙场老将,威名赫赫。”

宋皇后轻轻点了点头道:“谷子云的名号本宫倒也听说过,据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益州王所用实在太可惜了,他带领五万人马的确能够给予青冢城足够的压力。”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目光中闪过一丝杀机道,“但是崔卿,石城王能够击杀谷少峰,足见其实力超乎本宫想象,说不定又会使出什么诡计来,万一这场仗还未开打,谷子云又被杀了,岂不是让他名气更旺?”

崔易选赞同道:“娘娘的顾虑不无道理,石城王能打赢荆棘谷之战或许有几分运气,但是也展示了相当的能力,绝非偶然。谷子云虽然厉害,但是以施展伏击之策来看,石城王绝不是个按理出牌的人,确实也不敢保证一定就会败。”

宋皇后冷冷说道:“所以今天找崔卿来,便是要找一个万全之策,纵然杀不死他,也得要将他的名声败坏掉!”

崔易选细细思忖一下,好一会儿才道:“老臣倒是想到一个主意。”

“崔卿快讲。”宋皇后大喜过望,崔易选能够当上宰相,无论才思还是计谋也都是高人一等,他若想出主意,那便一定不简单。

崔易选便说道:“如今石城王众望所归,咱们也不好明目张胆的给他穿小鞋,不如就顺着民意,建议陛下对其委以重任,让石城王统筹定州前线战事!”

“什么?崔卿,你这不是给他立功的机会吗?”宋皇后忍不住站起来说道。

崔易选淡定地说道:“娘娘别急,请听老臣分析,益州国大军驻扎于徐州边境的军队超过10万人马,定州边境五个重镇所加起来的人马却不过5万人,而且这五个重镇的守将都不是普通角色,更有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哪能被一个区区少年折服呢?石城王要想把守住前线,不让益州兵马攻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宋皇后恍然大悟,欣喜道:“崔卿不愧是宰相,这计谋可真是绝了。石城王能守住青冢城,不见得就能守住定州前线的五大重镇,一旦战事失利,不仅名气下降,咱们更能够寻机降罪于他,真是一箭双雕之策啊!”

崔易选微微一笑道:“正是,他石城王再厉害,也不过区区少年,要想折服五大重镇的守将,又要击退十万益州大军,这两件不可能办到的难题合在一起,只怕听到这圣旨,他脚都会吓得软掉呢。而且皇后提此策略,更能让人觉得大度为怀,有母仪天下之风呢。”

宋皇后欢快的笑了起来,大赞崔易选计策完美。

崔易选又提议道:“除此之外,臣还有另一个建议,如今八王作乱,虽然气势如虹,但是随着我们在各州不断增兵,各方面对我们都会有利,不如让太子也到前线去,只要找重臣辅佐,那么对太子的名声会有很大好处,日后登基也会更加顺利。”

宋皇后不由点了点头道:“那本宫便将太子派到南方去吧,南方将军是由我爷爷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而且老谋深算,有他在一定能够好好保护皇儿。”

说罢,她便笑道:“只是皇儿一走,太子妃可就要孤单一阵了。”

崔易选呵呵笑道:“只要能让太子殿下登基,这区区孤单又算什么呢?”

宋皇后满意的笑了起来,挥退崔易选后,立刻起身出殿,去向楚皇吹耳边风了。

从封地赶到青冢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