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小闲对孩子们说到:“我想过了,我收你们的山货,记着帐,等冬天我会那些吃的东西来谢谢你们。这个好比邻居家互相串门,彼此送些个吃喝。要是被人问起来,你们也要这么说,不然举人家的那些管事可不会放过你们的爹娘。还有以后你们就喊我黄家婶婶,别叫太太了,显得太外道了。”
胖虎点点头,对那些小孩子说到:“小的们,听到黄家婶婶说的话了吗,我们和他们家的孩子们一起采果子,掏鸟蛋,拿些果子留给他们家吃。冬天,他们家给我们一些吃喝,这个不算犯了山主的规矩。”
举人家和举人堂弟家都增加了山产税,还联合着堵截山民走私的路径,胖虎和其他的孩子也明白了大人的难处,这两天,他们都尽量在山里自己寻吃喝,喂饱自己,不给家里添麻烦。那些小娘子们都开始学纺线,想帮着织布贴补家用,所以今天跟着采山货的女孩子没几个。
郁小闲见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就开始说收山货的事情,她指着五斤和十斤的石头筐说到:“以后你们的草药就集中在一起,说个价钱,我们给记账,年下也许能换些布料和鞋袜。山果和蘑菇,笋子什么的,就分五斤和十斤的大小筐收货记账。当然东西我们家也要收捡一遍,不合格的不能算。每次记了帐,你们认为没有错,就按一个手印,等冬天,计算着自己给我们家的东西,我会公平地给些东西给你们。”
柳家的三个小子昨天吃到了竹山上的大餐,知道郁小闲的出手,就立刻跑上前说到:“黄家婶婶,我们都会多采山货来,冬天你还会请我们吃大块的红烧肉吗?”。
郁小闲看着柳家的三个小子,说到:“好,要是你们都很乖,婶婶就杀一只大肥猪,让你们带着肉回去过年。”
小孩子们听说有红烧肉吃,都高兴地跳,随后郁小闲就开始正式带着两个女孩收山货了,胖虎名下有五斤多葛根和野猪蛋,十多斤各色野果。两个女孩把压坏的果子剔除了。多余的分量,郁小闲让胖虎收走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他就乐呵呵地拿走了。
郁小闲在账目的第一页写上胖虎的名字,把格子里填上应该记录的部分,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可收货栏里却是用了图画和文字一起表达,几个圈圈一片叶子画的是山葡萄,一个地瓜样子的东西代表葛根,山葡萄后面是大字,地瓜后面是小字。她解释给胖虎听了之后,胖虎就立刻明白了意思。他蘸着一个烂树樱子的红汤,按下了第一个手印,头一笔帐就算记成了。
秋冰月拿着账簿看了又看,高兴地说到:“姐姐的办法真好,这下子谁都看得懂了。”
郁小闲说到:“有些差不多的的东西,放在一起称也可以,孩子们互相也可以把果子和物品交换,药草谈好价钱,就用数字记在后面,每个数值代表一文钱,那些药让你爷爷收拾。新鲜药草晾晒炮制地不好,价钱就卖不上来了。我们要收怎样的,你问了爷爷,就要和这些小伙伴说。”
秋冰月点头表示明白了,郁小闲就把账簿交给她,然后从头到尾地看着秋冰月收山货记账,好在山里的孩子都朴实,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把山货交了,记账按手印,正好六家人记了帐,胖虎多余的东西也变成了伙伴的凑数。这一次郁小闲她们一共收获了三十五斤山果,二十斤葛根和野猪蛋什么的根茎物,二十个钱的草药,还有一斤多知了肚子干,背上的那团肉早就被他们吃掉了。孩子们表示,还是黄家婶婶做的最好吃,还说留下的五十多个知了背脊都给了蛐蛐,就在他的背篓里,是孝敬给郁小闲的。
郁小闲笑着夸奖这些孩子,毕竟今天自家三个孩子的中饭是这些山娃子们请客的,还没有忘记她这个大人,这是不是代表着友谊呢。郁小闲私下和胖虎聊了天,让他明天喊四个十岁左右的能干女孩子来帮忙,她以每天两顿饭的代价,请她们跟着秋冰月,按照秋冰月的安排干活。
胖虎知道现在粮食少,女孩子能有两顿饭吃,也算帮家里省了不少了,郁小闲肯出两顿饭,肯定有人愿意来,他还不忘推荐自己家的妹妹,郁小闲自然是同意了。
记账完毕,山里的孩子们都陆续散去,各自回家了。王小二被梅张氏打发下山来帮忙了,三个孩子和郁小闲一同把那些东西搬上了山,那些烂水果,郁小闲让丢弃到苗圃去,说不定明年就能产出自己的水果。
23饲养守则
郁小闲回到山上,刚进厨房,梅张氏就黑着眼圈端上了饭菜,今天她还特意为郁小闲做了猪肝汤补养。郁小闲看着梅张氏这么大年纪,还要如此辛劳,有些不忍心,于是对梅张氏说到:“舅母,外甥女让你受累了。我寻思着家里忙,找了四个年纪小的女孩子来帮忙,一天给两顿饭吃。舅母想她们帮着做什么,就告诉冰月知道,冰月再同她们说。”
梅张氏疲惫地点点头,说到:“外甥女你想得挺周到,现在家里多几个女孩子帮着洗衣服正好,不要让她们上竹山,就让她们在外头洗好了,晒干再接回来。每天我让冰月拿两顿的饭菜给她们在山下吃,每顿给一斤糙米饭,两盘菜,带点荤腥,那些女孩子也能吃饱。傍晚走的时候,你多少再贴补她们一些果子。”
郁小闲说到:“就按舅母的意思办,我们山上每天要洗的东西还不少呢。”和梅张氏说完话之后,郁小闲又转身对秋冰月说到:“我睡着的时候,你是不是在洗那些养蚕的竹匾和架子?”
秋冰月回答说:“是的,我们从李四子家拿回来的那些东西都很脏,我想洗干净之后,暴晒一天就可以用了。”
郁小闲说到:“那些东西和旧蚊帐,都要用稀薄的石灰水浸泡几个时辰,然后清洗,暴晒,才能用上,徐家给的新架子也要好好晒。这样做是为了消毒,不会把病毒留下。”
秋冰月本来想问好好的东西上为什么会有毒,什么是病毒,可看见郁小闲疲惫的样子,还是把问题咽进了肚子。郁小闲肚子饿了,大口吃起饭了,她的饭菜比插秧的人还精致些,不一会儿就引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它毛茸茸的,在郁小闲脚上蹭了几下,开始喵喵叫起来。
好可爱的一只云豹猫,身上的毛如同老虎毛一样的形状,只是毛色是深灰和白色交织,郁小闲知道这种猫是山猫的一种,按毛色被唤作云豹猫,比虎斑猫还要难得见到。这只猫大概有半岁了,长得很萌,让郁小闲非常喜欢。
郁小闲在碗里挑出了一小块猪肝,丢得远远的,那只云豹猫以极快的速度冲了过去,居然接到了那块猪肝,秋冰月都快活地鼓起掌来了。郁小闲有些疑惑,这个动作很像狗狗呀。
这时蛐蛐和王小山带着一只黄狗过来了,他们刚才去了上寨看望招娣,锦娘母女已经搬到原来的屋子住了。郁小闲安排锦娘住在里间,把黄有才也安置在里间。招娣和蛐蛐住在外屋,再放一张床,方便秋冰月偶尔为了照顾蛐蛐和招娣留宿用。
蛐蛐带着小黄狗的出现,立刻出现了让大家吃惊的画面,那只云豹猫快活地跑到了小黄狗身边,小黄狗也似乎很高兴,汪汪叫,好像在和猫咪打招呼。猫狗一家亲?郁小闲见过现代的图片,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可过来给蛐蛐摆饭的梅张氏却大吃一惊,说到:“阿弥陀佛,猫狗是冤家,这猫和狗是不是妖孽变的?”
郁小闲看着可爱的猫咪和狗狗,立刻问到:“文龙这是一家人从小养大的猫和狗吧,不然不会成为好朋友。这个故事就让你讲给我们听。”
蛐蛐听到娘叫他讲故事,立刻走上来说到:“狗狗的妈妈给了猫咪奶吃,所以它们两个是一奶同胞的兄弟,不打架,一起玩。”
郁小闲觉得蛐蛐的这个故事好有趣,又问五岁的王小山:“小山,是这样的吗?”。
王小山使劲点头,说到:“猫咪嘴馋,喜欢太太的点心,我们把它抓住了,小狗才跟我们走的。”
喜欢太太的点心?郁小闲真是纳闷,自己什么时候做了点心?蛐蛐的一句话点醒了郁小闲,蛐蛐对着云豹猫说到:“你这个坏馋猫,把娘的知了背吃掉了一大半,还来娘这边讨吃的,羞不羞?”
原来这只猫咪喜欢吃知了背肉,看来它蛮懂得吃吗,郁小闲看着这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就笑了。这两个小宠物来的及时,劳累的工作之余,有了这两个小宠物制造笑声,大家就不觉得生活乏味了。
郁小闲问了问回来吃饭的王顺子:“山里人养狗养猫都给它们吃什么?”
王顺子说到:“有生的野味肚肠,剩饭就随便给一点,一般狗都是自己寻吃的。山里能吃的东西多了,吃饱了,它们就会回家。要是一条狗不能自己去寻食吃,那还怎么打猎。至于猫,山里人很少养,野鼠不会随便进山里人家里的屋子,没有存粮,老鼠才不进门,再说家里狗也不吃素,在外面还抓山鼠吃呢。像这种山猫,就是一个猎物,山猫肉有点酸,不好吃,可皮毛漂亮。这只猫养大了,身上的皮毛可以给少爷做一件坎肩穿。”
郁小闲听着王顺子的介绍,又看了看小云豹猫,不知道要是云豹猫听懂了王顺子的话,会不会举着爪子,对着王顺子发狂:“谁说山猫就是当猎物的命,谁叫你现在就打我小咪皮毛的主意。”
郁小闲准备把猫和狗当做保护蛐蛐的同伴,自然不会算计云豹猫的皮毛,不过也不能让它们变成宠物,于是她很郑重地对蛐蛐和在场的所有人说到:“从现在开始,你们所有的人,都按王顺子说的办,除了不要的野味肚肠和骨头,不许给它们吃任何我们人的食物,包括米饭。谁要是给它们吃了,我就一天不准他吃饭,让他知道糟蹋粮食的罪过。还有猫和狗都不能带上床,要惹跳蚤的。谁要是犯规了,今年冬天不发被子给他谁,就让它抱着那两个毛团睡外面。”
蛐蛐今天得到了这辈子第一次见到的宠物,本来还想今天同猫咪和狗一同吃饭,洗澡,睡觉,可娘就这么禁制了,他未免有些泄气,可娘刚才的话说的那么吓人,他只有乖乖听话了。看见蛐蛐有点伤心,郁小闲走过去拉住他的手安慰他说到:“猫和狗吃了我们人,有盐的食物,会生病的。它们要在山里打猎,保护你,身上就会弄得很脏。你愿意和很脏的小动物谁在一起吗,你愿意刚吃了臭老鼠的猫亲你的脸吗?”。
蛐蛐摇摇头,郁小闲说到:“娘让你和它们玩,不过和它们一起玩之后,一定要用大青叶熬的水泡泡手和衣服,发了疫病,全山的人都会因此生病,搞不好会丢命。”
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特别是王顺子,他终于明白了山里好些人家突然得病的原因,难道真的是家里的狗从外面把野物的病带给了人?
想到这个问题,郁小闲也有些头疼,狗的野性不能丧失,可防疫还是要抓起来,不然这些狗在外面乱吃野味,鼠疫都可能得。郁小闲让人把斧头叫来,他这个猎户出身的人为了巡山可是养了三条狗了。
斧头听到郁小闲这么说,也吓出了一声冷汗,他家的人好像就是在雨季,吃了自己家狗抓来的一只山猫的肉,才出现了发高烧,呕吐的事情,然后陆续离世,只留了他一个人。可这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