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人类理解论 >

第128部分

人类理解论-第128部分

小说: 人类理解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知一个命题是真实的,可是我们会因为各种使我们信以为真的论证或证明承认它是真的。由此我们就看到,“概然性”

    和“确实性”之差异,信仰和知识之差异就在于:在知识底每一部分,都有一种直觉,而且每一个中介观念,每一步骤都有其明显的,确定的联系。在信仰方面,便不如此。使我信仰的,乃是与我能信仰的事情无关的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两边并未明显地连接起来,因此,它便不能明显地指示出我们所考察的那些观念底契合或相违来。

    4概然性有两种根据,一种是与自己经验的“相契”

    ,一种是别人经验所给的证据——概然性只可以在我们缺乏知识时,来补充那种缺陷,并且来指导我们。它所表现出的各种

…… 326

    803第 四 卷

    命题,我们对之并无确知,只有相信它们为真的一种倾向。

    所谓概然性底根据,简言之,有两种:第一,是任何事物和我们底知识、观察同经验所有的一种相符关系。

    第二,就是声明自己观察和经验的别人底证据。在他人的证据方面。我们第一要考察数目多少,第二要考察忠实与否,第三要考察证人底技巧,第四要考察作者底原意,如果我们引证书中的证据,第五要考察所说的各部分各情节是否一贯,第六要考察相反的证据。

    5在达到判断以前,一切助成的或反对的契合都必须先行考察——在概然性方面既然没有直觉的明白性,确然使理解有所决定,并且产生出确定知识来,因此,人心要想有条有理往前进行,则它应该先考察概然性底一切根据,并且看看它们怎样可以助成或驳倒一个命题;然后再来同意它或否决它。因此,在通盘考察以后,它才可以按照概然性根据在此边或彼边的优越程度底大小,来发生或强或弱的同意。例如:——我看见一个人在冰上行走,那就超过概然性,而是知识。

    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告我说,他在英国曾见一人在严冬里在冻结了的水上行走,则这个报告同日常所见的事情是很相契合的,因此,这个事实底叙述如果没有明显的可疑之点,则按照物理来讲,我是很容易相信它的。但是你如果把同样事情告诉给生在热带上的一个人听,则全部概然性就都依靠在证据上,因为他根本不曾见过,甚至于不曾听过那回事。在这里,说话的人数如果愈多,他们底信用如果愈大,而且他们

…… 327

    第十六章 同意底各种等级903

    说谎话亦与他们没有利益,则这回事情便会按着情形或多或少得到人底信仰。

    但是一个人底经验如果一向就同此相反,而且从未听过类似的事情,则证人底最无瑕疵的信用亦难以使他发生信仰。有一次荷兰公使把荷兰国底详情告诉安南王(他是爱问的)说,“在那个国家,在冷季里水有时变得坚硬,使人可以在上行走,而且他如果在那里,水亦可以把他底象载得动。”但是那个国王却答复说:“我一向认你是一个清醒正派的人,所以你所说的奇怪事情,我都相信,不过现在我确乎知道你是在撒谎了。”

    6概然性可以有很多的花样——一切命题底概然性都是建立在这些根据上的,就是说,一个命题愈与自符的知识相契合,愈与确定的观察相契合,愈与恒常的经验相契合,愈与多数可靠的证据相契合,则它底概然性亦就愈大,反之,则它底概然性亦就愈小。不过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根据,这种根据在其自身虽不是概然性底真正根据,可是人们常当它是一种根据,而且他们常依此来规范其同意,并且依此来固执其信仰。这就是所谓他人底意见。不过要依靠这个,乃是最危险不过的,而且也最易陷于错误,因为在人方面比在真理和知识方面比较易于含着较多的虚伪和错误。如果我们所赞美的那些人底意见和信念,可以当做同意底根据,则人们正可以在日本成了异教徒,在土耳其成了回教徒,在西班牙成了天主教徒,在英国成了新教徒,在瑞典成了路德教派。不过关于同意方面这种错误的根据,我将要在别的方面详为论述。

…… 328

    013第 四 卷

    第十六章 同意底各种等级

    1我们底同意应该为概然性底各种根据所调节——我们在前章所说的概然性底各种根据,既是我们同意所依据的基础,因此亦就是调节同意底各种程度所用的尺度。不过我们应当知道,概然性不论有多大根据,而一个人要想追求真理,判断正确,则他只应该以第一次判断和研究中所见的根据为凭,不应该妄事增益。我自然承认,世人所以固执某些意见,所以同意某些事情,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实在看到原来使他们发生信仰的那些理由。在许多情形下,即在记忆丰富的人,亦难以记得原来所以使他们接受问题底某一面的那些证明(自然这些证明都是经过适当考察的)。

    人只要曾有一次细心地,充分地尽力考察过那件事情,那就够了。他们只要把能阐明问题的各种详情都考察过,只要应用极高的技术,根据全部证明来得到一个总结果,那就够了。在充分地精确地考察之后,他们只要能见到概然性落于那一面,他们就可以把那个结论当做自己所发现的真理贮蓄在记忆中。

    在后来,他们就可以凭他们记忆底证据,知道某一个意见是值得某程度的同意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一次看到那个意见底各种证明了。

    2我们既然不能永远把这些证明现实保持在眼前,那么,我们只要能记得自己曾有一度看到某程度的同意有某种根据,那就够了——大部分人们在支配自己底意见和判断时,

…… 329

    第十六章 同意底各种等级113

    都是照这样的;(在这里,我们自然不能要求人们在记忆中把关于任何概然真理的一切证明都清晰地记住,而且在记忆时还要把他们原来实行证明时所经过的次序和有规则的演绎都照样记得住,因为要照这样,则只关于一个问题,我们就得写一大卷证明了。)

    若非如此,他们就得要求一个人在接受一个意见时,日日来考察各种证明了。这两种情形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得依靠于记忆,而且各种命题底证明纵然不是现实存在于人思想中的,纵然我们不能现实回忆起它们来,我们亦得相信它们。若非如此,则我们大部分或则成了怀疑家,或则一时一时变化起来,而且任何人只要新近研究过一个问题,并且把论证提出来,我们就得屈从他,因为我们既然没有记忆,则我们便不能立刻回答这些论证。

    3我们先前的判断如果是不正确的,则记忆会产生不良的结果——我自然承认,人们之固执过去的判断,坚信先前的结论,往往是他们所以坚持错误和谬见的原因,不过他们底过失,并不在依靠记忆,唤回先前的良好判断,而在于他们未考察好就来判断。我们不是见到:许多人(且不说大多数人)相信自己对于各种事物的有合理的判断么?而他们所以如此相信,不是因为他们不曾有过别的想法么?谁会想象自己的判断所以正确,只是由于他们未曾怀疑,未曾考察他们自己的意见呢?因为照这样,就无异于说,他们的判断所以正确,只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曾判断过。但是这些人们在坚持自己底意见时,却是最顽强不过的;因为我们常见,愈不考察自己教义的人,通常是愈凶猛地、牢固地相信自己底教义的。

…… 330

    213第 四 卷

    我们一度知道了的事情,我们就确信它是如此如彼的;而且我们可以确信,并没有尚未发现的隐秘证明足以推翻了我们底知识,或使它可疑起来。不过在概然性方面,我们在各种情形下,并不都能确知我们是否把凡与问题有关的一切特殊情节都搜罗得来,我们并不能确知,再没有尚未发现的证明,留在后面。会把概然性投在另一面,并且压倒我们当下所见的那个较重的一面。因此,人人几乎都没有闲暇、耐心和方法,来搜集关于自己大部分意见的一切证明,因而他们亦就不能确实断言,他们自己已经把样样情节都明白而充分地观察到,此外再没有可提出的东西,来促进他们底知识。

    不过我们却仍不得不来选择一面。

    日常的行为,事业的经营,都不让我们迟延。

    在这里,我们虽没有确实的,解证的知识,可是我们仍不得不来选择一面,因为人生底事务,大部分是要依凭意见底决定的。

    4正确的施用同意,互相的仁爱和容忍——绝大部分人们(如果不是一切人们)

    ,虽然对于自己所主张的真理没有确定的证明,亦不能不有一些意见,不过在别人提出一种论证之后,我们如果只因为自己不能当下予以答复,指其缺点,就遽然废弃自己先前的教条,那亦不能不说是无知,轻浮和愚昧底表现。因此,我想,人们底意见虽然尽可参差不齐,可是我们都应当互相维持和平,培植友谊。因为我们并不能希望任何人甘于谄媚地抛弃自己底意见,并且盲目地屈从人底理解所不能承认的权威,从而来接受我们底意见。因为人底理解不论怎样易于错误,可是它只能承认理性底帮助,并不能盲目地屈服于他人底意志和命令。如果一个人必须先行考

…… 331

    第十六章 同意底各种等级313

    察、然后才能同意,则你如果想使他相信你的意见,那么你就得让他自在考查各种理由,并且要使他记忆起心中所贮蓄的,把各种详情加以考察,看看那一边占优势。如果他觉得我们底论证不关重要,不肯费心来重行考察,则我们亦正不必见怪,因为我们在相似的情形下,亦正是如此的,而且,别人如果指令我们应当研究那几点,我们亦许会发嗔的。如果他底意见是凭轻信而来的,那么我们能想象他竟然会抛弃那些教条么?

    因为时间和习惯已经把那些教条确立在他心中,使他认它们为自明的,确定的了,因为他以为那些教条是他由上帝亲身(或由上帝底差遣)所得的印象了。我们怎样能想象这样确定的意见该让步于一个生人(或对敌)底论证或权威呢?在他猜想我们心想利益或别有作用时(人在觉得自己受人恶待时,多半如此猜想)

    ,不更是如此的么?

    我们应当竭力来怜悯我们共同的愚昧,并且尽力以文雅的劝导来驱除无知。人们纵然不肯牺牲自己底意见,不肯接受我们底意见(或者是我们强他们所信的意见)

    ,我们亦不要因此就总认他们是固执的乖僻的,因为我们在不接受他人底意见时,亦多半是一样固执的。因为我们正不曾见有一个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理底真实,所鄙弃的事理底虚伪,都有不可辩驳的证据;我们正不曾见有一人可以说,自己已经把自己底或他人底意见都考察到底。在这个迅速的,盲目的行动状态中,我们虽然没有确定的知识,亦是不得不信仰的,虽然只有轻微的根据,亦是不得不信仰的,因此,我们正应该勤恳谨慎地来使自己增益知识,不要多事约束他人。至少那些未曾彻底考察过自己教条的人们,应该承认自己不配来指挥他人,而

…… 33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