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再世为后 >

第194部分

再世为后-第194部分

小说: 再世为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厌恶他,不过算是躲过了丢官弃爵的命运。然而,有些事情还是没能躲过去。
  “大司空位列三公,陛下还是换件衣服过去祭奠一番才好。”
  宋弘经常的劝谏刘秀,虽然每次他面上都说大司空公忠体国,甚慰朕心云云,实际上心里不满堆积已久,郭氏生怕他最后的关头给宋弘个没脸,赶紧劝他前去祭奠。
  刘秀的心胸也不是那么窄,况且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给朝臣看的,于是点了点头,“这人平日里聒噪的很,但是就这么去了,朕也实是于心不忍。他家眷都不在京中,这身后之事还的朝廷操持起来。”
  “大司空病着的时候就派人送信回乡了,算着日子用不了多久也就到了,只是一时难有头绪,还是得派个得力的人先支应起来。”
  “你就放心吧,朕知道他虽然经常跟朕作对,为的也是国家朝廷,如今人都走了,该得的朕也不会少了他的。”
  刘秀就算是想要薄待了宋弘,都还有一个人不可能答应,那就是大长公主刘黄。刘黄听说宋弘薨了,马上换了一身素服跑到了大司空府上,只哭得是肝肠寸断,也不在乎别人会如何议论。
  刘秀先是劝慰了一番,然而刘黄什么也听不进去,整个人傻了一样,就知道哭。后来刘秀看着实在是不像,强行让人送回了公主府,回宫与郭氏说起这事儿,亦是不胜唏嘘。
  “本是一段良缘佳话,现在却弄成了这样,臣妾还是去看看长公主吧。”
  “也好,有些话朕也不好说,你还是要好好劝劝皇姐,这个宋弘,生前就没让皇姐舒心过,死了更是给她添堵。”
  “陛下,现在何必再说这个,臣妾赶紧去趟公主府上劝劝要紧。”婚姻之事本该你情我愿,宋弘多年来在刘秀的威压之下还能保持本心,这一点让郭氏尤为敬重,现在人都没了,郭氏也不愿刘秀诋毁宋弘。
  刘秀点头应了,还是满心的焦躁,刘黄的样子让他很是担心,他现在都顾不得想什么皇室的名声,只要大姐无事就知足了。不得不说,刘秀还是很顾着手足之情的。
  郭氏到了刘黄的府上,公主家令一脸的为难。
  “公主在房间里?”
  “娘娘,公主回来之后就一直身体不不适,现在房里休息,还请娘娘见谅。”
  “不要紧,本宫过去看她。
  “娘娘”
  郭氏也不理会他,起身就往刘黄的房间里去,只见刘黄双眼红肿、面色憔悴,听到有人进来不过是抬头看了一眼,继续歪在床上无声的哭泣。
  郭氏自行坐到床边,“大司空已经去了,公主何必如此自苦?”
  刘黄也不行礼,木然说道,“娘娘怎么也说这样的话,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心?”
  “我怎么会不知道你的心?但是宋大人生前也没领会你这番苦情,现如今他人也去了,你也该放放才是。”
  “如果能放下,我何必苦了这么多年,他自诩君子,对得起天地君亲,我真后悔没当面问问,他如何对的起我这番苦意。”
  “公主,大司空如果有知,也一定不希望公主现在这样。今日公主的情形,陛下十分担心,为了大司空,为了陛下,公主也该好好保重才是。”
  刘黄并不理会郭氏的这些说辞,反而问道,“我听说宋弘的家眷要进京了,我倒是想要见见,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让他这样念念不忘。”
  宋弘的妻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郭氏想了半天,渐渐的有了印象。很早以前就听说大司空的夫人在老家奉养双亲,教导子女,平日里都穿着粗布麻衣,并且亲自下地种田,勤俭持家,日夜操劳,根本就不像是当朝大司空的夫人,跟乡间村妇没有任何的差别。这世上除了宋弘,郭氏不相信还有第二人能为了这样的夫人而拒绝长公主的美意。
  “公主,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想那些有的没的做什么。你们之间的事情,从来都不是她能决定的,那是大司空不忘旧情,不负糟糠。若是大司空没有这种节操,我想公主也不会对他用情如此之深了。”
  “娘娘”
  刘黄哭倒在床上,哀哀凄凄,郭氏听着也跟着伤心,陪着她淌了一会眼泪,眼见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还是得劝劝。
  “公主,大司空还有很多身后事要料理,他在京中无党无派,更没有亲戚。就算是宋夫人来了,也是两眼一抹黑,即便是有心,恐怕也是难以周全。陛下对大司空的心意,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很多事情还得公主看着,不管怎么说,也要把大司空最后的一件事情办妥当了才是啊”
  刘黄听了才勉强打起精神来,“娘娘说的正是这个理儿,我今天在府上瞧着,也有诸多不像样的地方,只是我心乱如麻,一时看得见这头儿,又看不见那头的,不知道大司空受了多少委屈。”
  郭氏知道宋弘一生清廉节俭,就算是死后有知,也不会觉得有任何的委屈,只不过这样刘黄能够暂时把心思往别处挪一挪,也就算是万幸了。
  
  第二五四章 归去(下)

  郭氏的道听途说并没有太多的夸张,宋夫人谈吐得当,进退得宜也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刘黄原本迁怒与她,等到见了面,却也发作不起来,于是,一心帮衬着料理宋弘的后事,倒是把过往的那些怨气散了。
  等到丧礼一毕,宋夫人即刻带着儿子扶灵回乡。刘黄的心瞬间被彻底掏空了,但是她没有任何立场去阻止,只能送了一程又一程。
  “公主,已经离京很远了,就不要再送了。”宋夫人原本对刘黄是有些想法的,但是这些天看下来,这痴情女子也着实可怜。况且在这么一个情况下相扶着走过来,宋夫人越发觉得只有刘黄能体会她心中的伤痛。
  “我带了些东西想要给你,但是我也知道你跟大司空的风骨,怕你不要就一直没说,可是过日子总是要有些钱财防身,况且孩子还小,需要花销的地方也多,你就……”
  不待刘黄说完,宋夫人就打断了她。“公主的好意我心领了,你也了解我们夫妻的脾气,钱财之事就不要再提了。相公一生清廉,我整理他的遗物也没有一件值钱的物价,这几卷书稿就留给公主做个纪念吧。”
  刘黄伸手接了过去,再也撑不出晕倒在车上。众人七手八脚的才把她弄醒,总是是把心放下。然而刘黄醒是醒了,但是始终一言不发。宋夫人叹了口气,吩咐公主家令赶车回去。
  “你,要多保重”
  虽然知道两个人的命运从此以后再无相交,但是她下车之前还是嘱咐了一句保重,最后望了眼洛阳的方向,就再没有回过头。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上有公婆下有儿女,她要承担宋弘未尽的责任。而刘黄从此以后却更加颓丧,醉心黄老之学,没过几日果然是回了方城,从次潜心修道,再也没有回过京城。
  “陛下,长公主要回封地,五皇子总不能跟着去啊?”郭氏听说刘黄要走,马上想到了她府上的刘庄,恰好刘黄也为了这个特意进了宫,郭氏赶紧把刘秀请来商议。
  刘秀还真是恨不得刘庄能够跟着去,虽然过了这么些年,他几乎记不起任氏的样子,但是那件事情始终都是他心里的一根刺,那人生的孩子更是提都不想提。
  “皇姐是怎么说的。”
  “公主担心自己照顾不来,怕委屈了孩子,再者她也不敢把皇子带出京城,所以进宫来请陛下的示下,但凭陛下做主。”
  “这也没什么,照顾还是也不用皇姐亲力亲为的,还是让他陪着皇姐吧,也省的皇姐一个人寂寞。”
  刘秀不愿意刘庄回来倒是意料之中的,出了那么件事情,刘秀恨不得把那对母子彻底抹杀。不过,郭氏却不能让他如意,“但是今天公主进宫我细瞧了瞧,还是没放下大司空,只怕是真的照顾不来庄儿,陛下还是再虑考虑吧。”
  刘秀想了一想,如果不让刘黄带走,那就只能回宫。本来还有一个去处,就是宁平公主刘伯姬那里,但是他们两夫妻闹得鸡飞狗跳的,刘秀并不能指望他们,所以他还是不能答应。
  “陛下,任贵人的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庄儿也该接回来了,毕竟是皇子,随着皇姐去封地总归有些说不过去。”
  郭氏并不是平白无故非要给自己弄个麻烦回来,只世人很难相信是刘秀自己不喜欢刘庄,恐怕是要怀疑她不能容人,再说毕竟是她当初提议把刘庄送出宫去的,她更害怕给刘秀留下借口。所以她无论如何也要把刘庄给留下来,并且还得好好的抚养长大,这样如果还能落个“不能抚育他人之子的罪名”,只怕就是大罗神仙,也改变不了她的命运了。
  “让他去陪一陪姑母也没什么不对的,毕竟养育了他这么多年。”
  “陛下,公主现在正是要心静一静,带着庄儿总是不便,如果把庄儿留在京中,公主想他了说不定还能早点回来。”
  “能行吗?”
  “陛下,公主可是把庄儿当成儿子养的,大司空这一去,公主最惦记的人也就是他了,庄儿在京中,公主还能不回来?”
  “倒是这么个到理,亏你想到了。可是,你是想让他回宫?”刘秀有些狐疑的问道。
  郭氏笑道,“那时候让庄儿出宫,一是任贵人出了差错,二是住在公主那里也便宜,现在公主那里不便宜了,自然应该让孩子回来。再者彊儿出了宫,臣妾这里也少了人,庄儿回来倒也能热闹些。”
  刘秀心里有些不太情愿,但是亲生的骨肉流落异乡总归不是好事儿,再者为了能让刘黄早点回京,他想了一想也就答应了下来。
  郭氏亲自出宫去把刘庄接了回来,其实她很清楚刘黄是不会回来了。正因为是下定了决心,所以她才提出要把刘庄送回去,毕竟是皇子,不能一辈子跟着她。刘秀其实也想到了,但是现在谁也劝不了刘黄,他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刘庄身上。
  刘庄出宫的时候还不满周岁,回来的时候已经六岁多了,在刘黄那里虽然没受过什么委屈,但是毕竟不是父母身边,看人的眼神总是带着几分警觉。刘庄像足了他的母亲任氏,尽管只有那么点的年纪,但是那一双眼睛顾盼神飞,长大了不知道得迷死多少姑娘。
  郭氏把他接回长秋宫,确实是在用心的抚育,一来对他诸多亏欠,再者就他这个相貌,也没有半分威胁了。原本回宫那天刘秀还特意到长秋宫来瞧过,只一眼,就再也不理会了。郭氏留意到那孩子受伤的表情,突然发现跟前世的刘彊几乎一模一样,动了这个念头,越发把他当个亲儿子看。
  刘庄从此以后就跟着郭氏一起,渐渐地与刘辅和刘礼也熟了。可能也是因为郭氏的原因,小霸王刘辅跟一起长大的刘礼没什么感情,反倒是对这个新来的弟弟百依百顺的。郭氏瞧着心里也喜欢,这可是真真的把对刘彊的一份心都移到他的身上了。
  刘庄自然是管郭氏叫母后,也没人跟他提过谁是他的生母,从宫里跟出去的月影早早就被刘黄放回家了,弄到现在刘庄就把郭氏当了亲娘。他当然也没少问过,为什么母后要把他放在姑姑家。而郭氏从来都说他在宫里常生病,只有在姑姑家长大六岁才能好。小孩子确实是好糊弄,说了两次刘庄也就真的信了。长秋宫的人被雁南又整治了一番,再没眼色的也都知道要把嘴巴闭严。从来都没有人敢在刘庄面前乱说,一直就这么混过了好多年。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