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再世为后 >

第203部分

再世为后-第203部分

小说: 再世为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劫,朕已经派人快马去提醒,但愿他能多加小心。”
  “岑将军与来将军两路夹击公孙述,会比京中更早得到消息,将军是身经百战的人,不会不加提防的。”
  “朕总是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就怕他一时大意了。”
  刘秀这次的预感出奇的灵,不到十天岑彭出事的消息就传回了京城,刘秀心情更加的沉痛,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悲痛,前线虽然有王霸、臧宫这些人顶着,但是两军都没有主帅,早晚要出大乱子的。
  刘秀带着群臣在却非殿议事,郭氏跟刘彊也在秘密的商议着。“彊儿,你真的想好了吗?”
  “母后,儿臣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彊儿,数日之内连丧两员大将,其中的凶险远不是你能想象的。”
  “儿臣真的已经想清楚了,现在正是国家危机的时候,就算是没有其他的意图,儿臣身为太子也应该挺身而出。”
  郭氏能够感觉到刘彊的诚恳,他并不是一个投机分子,他跟她不一样,他仍然保持一颗纯净的心,郭氏再也不好阻拦着,“那你去吧,心里也要有数,你父皇未必会高兴你这么做,他说了什么你不要放在心上。在朝堂上也不要与他争执名,我自有主张。”
  “母后放心。”
  郭氏目送着刘彊离了长秋宫,泪水在眼眶中一点一点的酝酿,就是不肯落下来。
  雁南看着郭氏这个样子,也跟着心酸,“娘娘不需如此,有沈统领跟着,太子不会有事的。”
  “沈风什么时候能回来?”
  “现在还没有消息,但是我相信沈统领会按照约定的日子回来的。”
  沈风去哪儿了,这宫里除了郭氏和雁南没有知道,刘彊也很疑惑,沈师傅回宫以后就不见人了,但是,皇后始终都不许他过问。
  郭氏不在言语,轻声的叹了口气。
  “娘娘”
  “我是可怜彊儿,生在了这么一个家里。如果他能生在平常人家,一定能够得到父亲的宠爱,成为家族的希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娘娘,寻常百姓,自然是有他们的难处。娘娘已经把一切都替太子打算好了,有您这样的母亲,太子一定会知足的。”
  “我这母亲要是做的好,太子也不会弄的今天这个地步,小小的年纪就得离开家,刚回来几天又要上战场,等得到回来以后还不知道要面对什么样的局面。”
  “娘娘,太子用不用去冒这个险也还不一定呢”
  她们正谈论的时候,太子已经上了却非殿。中常侍早就得了郭氏的嘱咐,高声唱禀,“太子殿下求见。”
  刘秀几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殿上有要事,先让他回去。”
  “陛下,太子殿下正是为了请旨出征之事而来。”
  中常侍这句话倒是说的不高不低的,可是满朝的大臣都听了个清清楚楚,这时候在不叫他上殿,可就有些不太好看了。刘秀无奈,瞟了一眼王远。“传他进来吧。”
  刘秀这一眼把王远看得后背都要湿透了,他很明白自己今天可是犯了忌讳,但是他也没有胆量违抗皇后娘娘,他把头低了又低,希望刘秀不要发现什么。
  “儿臣参见父皇。”
  “你起来吧,你可知大殿所议何事,竟敢贸然求见?”
  “回父皇,儿臣知道,也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你有什么意见说来听听。”刘秀高高在上的审视着这个儿子,竟发现的他的眼中再没有孺慕之思,能见到的就只有一种耀眼的自信。
  “公孙丧心病狂,连害我朝两员大将,儿愿请旨出征,剿灭公孙。”
  “荒唐,黄口小儿,不知道轻重。公孙老奸巨猾,岂是你对付得了的。”
  “回禀父皇,儿臣并不敢骄狂自大,亦不敢妄自菲薄,只请父皇以儿臣为副将,为我大汉子民略尽绵力。”
  朝臣听到太子之言顿时议论纷纷,而最震惊的还要数郭况,想当年他要出征,他的姐姐没少从中作梗,她有怎么可能让自己的亲生儿子上战场。看来皇后还不知情,他可要拦住这个傻外甥,打仗可不是玩的。
  郭况正要说话,就感觉好像有人拽了他的袖子,站在他旁边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大舅哥邓奉,邓奉那眼神示意他往右边瞧,只见梁萧在对他轻轻地摇头。
  郭况急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太子万金之躯,怎么能轻易涉嫌他正没辙的时候,就听见刘秀开了,对他来说,不吝为天降纶音。
  “太子先退下吧,众卿也一并退朝,明日再议。”
  刘秀现在烦恼的并不是太子,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西征一个极小的插曲,对于他来说,如何平衡河南跟河西的势力才是最头疼的事情。河西新降,想要站稳脚跟,最需要的就是打一场胜仗,但是,刘秀内心深处并不愿意成就他们的势力,河南人永远都是他最信任的战友,然而,他不能把事情做的过于明显,寒了人心再生出事端,反倒不智了。
  “传阴就。”
  他原本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梁萧,但是他不知道梁萧在这次太子请旨的事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所以还是要把阴就找过来。阴家现在就剩下这么一个男人了,他之前也是看在阴丽华的面子上赏了爵位,后来竟然渐渐发现,他的智谋并不弱于阴识,却比阴识多了几分赤诚之心,所以慢慢的也就真心倚重他了。
  “今天的事情你是怎么看?”
  河西窦氏最近没少派人秘密的跟他联络,为的就是在这个时候能够说上一两句话。但是阴就这些年悟出来了不少的道理,如果没有阴识出的那些个事情,他现在给窦氏说上几句话,陛下听与不听都没什么要紧,但是阴家出了那么多的事,他只要走错一步,他跟刘秀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就会土崩瓦解。
  “这些日子窦家人没少活动,就是微臣那里也去过几趟。他们虽然也有心为国出力,但是私心太重,微臣认为还是急调大司马方为上策。”
  “你倒是跟朕想到一块儿去了,邓奉这些年虽然屡立战功,可是性子还是急躁了些,对付公孙一定要有耐性才行,吴汉是最合适的人,但是匈奴那边的战事刚刚见了起色,临阵换将可是大忌。”
  “陛下,眼前当以剿灭公孙述为第一要务,扬武将军马成和捕虏马武一样是身经百战,就算不能全胜,守住大司马的功绩肯定不成问题。”
  刘秀摇了摇头,“此二人只是将才,不足以统帅全军。调吴汉西征,最适合替代他的人当属邓奉。”
  “邓将军勇武过人,的确是不二人选。不过目前的局势,微臣倒是觉得很应该安抚一下窦氏,派他们接替大司马,也能显出陛下的信任。”
  “你不了解吴汉,他对河西的这帮降将很有偏见,马成、马武跟着他久了,也都有这些个劣性。只怕窦氏过去,无法服众。”
  “臣虽然不知道了解大司马对窦氏的态度,但是臣却相信大司马绝不会因私废公。”
  刘秀点了点头,吴汉性情耿直,而且绝不会做出任何对国家不利的事情,阴就的这个提议,还真的可以考虑。
 
  第二六五章 怀疑

  刘秀担心的是窦氏,阴就担心的却是太子,如果这次太子能随军出征,不管他有没有作为,那都是大功一件,她姐姐恐怕就没机会了,他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把这件事情拦住。
  “陛下,今天太子的行为十分反常,跟太子一向与世无争的性格颇有出入,不知道这背后……”
  剩下的话阴就就不说了,让刘秀自己去猜测。他跟在刘秀身边这些年,磨练的最通透的就是这讲话的火候了,轻不得也重不得,留下余地让他自己去想象,也是自己的退路。
  “不过是小孩子一时兴起罢了,他怎么能知道战争的残酷。”
  刘秀早就把根基扎稳,并不觉得郭氏母子能翻出多大的浪来,而且他是绝对不允许刘彊有机会接触到军中的将领,这件事情最多能给太子博个好名儿而已。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的超出了刘秀的预料,朝议还不出一天,京城之中就传开了,太子如何的怜悯将士,恩恤百姓,就连他孤身求学的事情都被人挖了出来,一时之间传的沸沸扬扬,把个刘彊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似的。传到后面就越来越离谱,怜贫惜老、爱护动物什么的都有,竟好似天上降下来明君,来救百姓于苦难的。
  刘秀了解到这件事情当然是通过阴就,他很清楚这种事情都是人为推动的结果,而太子幕后的黑手,一定是郭氏。他知道郭氏这些背着他做过不少的事情,但是她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儿子,这倒也无可厚非,反正也没什么出格的,对待其他的孩子也算公道,他也就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是太子这一回来,郭氏竟然完全不顾他的意图,公开的跟他作对,看来他也顾不得这夫妻之情了。
  “看看你养的好儿子。”
  刘秀一进长秋宫就怒气冲冲的,倒让郭氏有些不知所措,“可是辅儿又闯祸了?陛下莫要生气,臣妾这就把他抓回来。”
  郭氏一脸的无辜,刘秀到是有些困惑了,以前郭氏虽然是做过一些事情,但是有都局限在宫里,她有什么能耐这么快的速度在京城中散播谣言,郭况那个家伙就更不可能,到底是他忽略什么,还是有人存心嫁祸?
  郭氏见刘秀还是黑着脸不说话,继续在哪儿打岔,“陛下,辅儿的确是臣妾给骄纵坏了,但是他心思单纯,也不见得能做什么大恶,陛下还是先消消气,臣妾细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关辅儿的事儿。今天一早彊儿竟然跑到大殿上,要请旨出征,这是何等大事,他一个小孩子怎么敢如此胡闹”
  郭氏听了反倒送了口气,不以为意的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呢,他虽然是小孩子胡闹,本意也是好的,陛下不准他去也就是了,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刘秀怎么能说现在京中几乎把刘彊奉若神明,恐怕过不了多久,全国就都以刘彊为君了。
  “这段时间为了这事情朝中分成了好几派,本来就很难压服,现在彊儿又出来捣乱,让朕难以收场”
  “都是臣妾的过错,让彊儿在山野中长大,不知道朝政的轻重,还请陛下责罚臣妾吧”
  郭氏又来这一手,但是刘秀对她就是没有办法,他虽然知道是中了郭氏的计,但也说不出口这是郭氏的过错。
  “算了算了,你以后好好约束彊儿,这段时间让他不要出宫。”
  “诺”
  郭氏冷冷地看着刘秀离开,嘴角却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孔太医到京了吧?”她似乎是在问雁南。
  “已经到了,刚才王将军派人传话过来,从玄武门进的宫。”
  “直接就去广德殿了吧?”
  “正是。”
  “我就知道瞒不住他,不过也好,没什么需要隐瞒的了。”
  “可是沈统领还没有回来,我担心宫里……”
  “有冯舸在也没什么课到他虽然没有沈风机警,但是这么多年了也没出过差错,没什么好担心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郭氏心里也不是那么肯定,可是时间不等人了,她只能这么做。
  刘秀原本没想见孔太医,打算让他直接去看看李通的病情,但是中常侍却说有重要的事情禀报,刘秀心中好奇,这才宣他觐见。
  “你说什么,长公主是中了毒。”
  “正是,公主身边的御医说公主近年来潜心修道,心境平复了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