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再世为后 >

第205部分

再世为后-第205部分

小说: 再世为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宫,皇后贴身的宫女红宛就是嫁给了他,所以郭氏光明正大的宣他进殿,谁都不会怀疑什么。当然这么个微妙的关头,如果刘秀知道的话,一定会有所联想,不过可惜的是,只要阴就不知道的事情,就没人能告诉他了。
  “宛儿这个月应该好些了吧,还吐那么厉害吗?”
  “回娘娘,已经能吃点东西了,这一胎虽然折腾了点,但也不是头一次那么慌乱了。”冯舸的黑脸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身为死士的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会有一个家,是红宛给他的生命中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当然,他还要感谢皇后娘娘的成全。
  “这样就好,本宫有些东西让你带回去。”
  “谢皇后娘娘。”
  “你现在出宫去,应该能赶上耿弇进宫,我想冯师傅的飞刀绝技应该不会生疏吧。”
  “娘娘是想要……”冯舸比了杀人灭口的动作。
  “不,替我带句话就行。”
  “娘娘请讲。”
  “一门六侯,盛极必衰。”
  “属下明白,一定带到。”
  耿弇和刘秀的猜忌来得更早,耿瑶入宫就是双方互相挽回的一个结果,虽然那以后耿弇也曾征战了几年,但是最终刘秀还是收回了建威大将军的印信。作为补偿,耿氏六兄弟全部封侯。耿弇以列侯赐奉朝请,但是,他极少入宫。
  耿弇不会不明白刘秀卸磨杀驴的习惯,如果他在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中,还敢立下不世之功,那么不管刘仓将来是否能够成为太子,等待他和他的家族的就只有死路一条。郭氏相信耿家是懂得急流勇退的,否则不会在刘仓越来越受宠的时候提出交回印信。也许这只是耿弇的一次试探,只是,不知道他是否也为结局感到遗憾。
  耿弇交回印信的时候刘秀正准备征讨隗嚣,他能够理解刘秀的做法,但是却不能不感到苦闷。他在众将之中年纪最轻,功劳最大,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却只能看着别人建功立业。当血的温度一点点褪去,忠诚也一样慢慢开始冰凉。
  就像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坐车而不是骑马,他已经做惯了君侯而不是将军,刘秀此刻找他他不能不去,但是他心里头也不是没有衡量。
  他闭着眼睛想对策,突然之间觉得左侧的帘子动了,一个非常轻的声音在车里响起,他睁开眼睛,就看见一柄飞刀钉在了右侧的窗棂上,刀柄上还挂着一张缣帛。
  “君侯,没事吧”外面驾车的家人是随着耿弇多年征战的,虽然很小的声音,但是也觉出也异常来。
  耿弇没有说话,反而是拔起了飞刀,抽下了缣帛快速的扫了一眼,然而他拿起飞刀扎向自己的胸口。
  外面那家人喊了一声没有回应,于是停下了马车,隔着车门又问了一句,“君侯,没什么事吧?”
  耿弇仍然没有出声,他知道他的家人一定会进来查看的。
  “君侯”
  他打开车门,只见血流了一地,耿弇双目紧闭,面容金纸。他大喊的一声,“抓刺客啊”
  耿弇气急,这时候不赶紧回府,抓什么刺客。然而话都喊出去了也收不回来,整条街上顿时是乱作了一团。还是耿弇的侍卫喝令那车夫赶紧回府,他似乎才反应过来人还没死呢
  传旨的内侍哪见过这种阵仗,早就吓得呆住了,耿弇要回府,他也没别的可说。“你们快回府去,咱家回宫报信。”
  他现在要去哪儿还哪有人理会,众人围着耿弇一路退了回去,还有一部分在街上搜索刺客,只可惜冯舸早就离开了,他们连个人影都没碰见。
  刘秀亲自带着太医去了耿弇府上,然而耿弇受伤是实,刘秀也看不出什么破绽,就算是心有疑虑,他一时都理不出该怀疑谁。
  郭氏知道耿弇这是借机脱身了,他这一招可是够狠的,只苦了她还要收拾残局。一连几天,郭氏派人四处暗杀朝中重臣,或死或伤,一时京中一片恐慌。
  郭况虽然是个侯爵,实职不过是个城门校尉,然而看在皇后弟弟的份儿上,冯舸也不能过于的忽略他。趁着他早上去上朝,轻轻地给了一刀,虽不致命,但是郭主替他上了养病的奏章,再也不准出门。
  京中接二连三的出事,刘秀怒不可遏,责令梁统限期抓人。然而贼人来无影去无踪的,梁萧又不在身边,梁统有什么本事抓住真定府的死士。三天之后,刘秀要将梁统治罪,郭氏虽然在尽量的避免与刘秀争执,但是这件事情她也不能坐视不理。
  “陛下,梁萧这些年为了彊儿抛家舍业,臣妾心中多有亏欠。梁统虽然办事不利,但是罪不至死,还请陛下看在彊儿的份儿上,将他从轻发落吧”
  郭氏知道自己私下里去求情是一定没有用的,特意挑着刘秀召集了几位大臣议事的时候去的广德殿。窦融本来就属于河西一脉,早就想要求情,再加上也有些人跟梁统关系不错,所以帮他说话的人还不少。在刘秀看来这些人似乎都是受了皇后的挟制,听命于她了。可是他现在也只能承认梁萧对他儿子的贡献,同样的表现出心存感激。
  梁统这一卸职,上任的就是著名的“强项令”董宣了,那老头儿忠心并且执拗,一个不小心冯舸还真有可能让他给抓了,也是该收手的时候。只不过邓奉在众武将之间是一枝独秀也不太好,郭氏还是让冯舸也去他那儿意思,临行之前还特地吩咐了,邓奉武艺超群,他必须多加小心。
  邓奉的手段冯舸是知道一些的,如果是真刀真枪的对阵,他很有可能不是对手,但是暗杀这样的事情,防备的再严,他都有办法下手,只不过他还是低估了邓奉。
  第二天郭氏就听到了消息,邓奉也遇刺了,但是与他人不同的是,他不但没有受伤,反而给那刺客致命的一击。邓奉那致命的一击能有多致命,朝中上下都很清楚,那刺客虽然能够逃脱,但是也不可能保住性命。郭氏心里头悲痛,面上还得强作笑脸。
  “娘娘不要太多伤感了,我们这些人本来就是为了主人而生为了主人而死的。”
  “可怜他还有一个孩子都没见着面。”
  “娘娘,他还有个孩子,就算是天大的福分了,除了他还有谁有这个命啊”
  郭氏强忍着悲痛,对雁南说道,“你派个人让紫苏把宛儿接到她哪儿,就说冯舸出京办事去了,先不要让她知道。”
  “诺那二姑娘哪儿,是不是告诉她实情。”
  “也不用。”郭氏心情非常的沉重,她没想到冯舸会死在邓奉的手里,要不是她心有顾忌,冯舸也不会死了。
  “娘娘不需要自责,有些事情本来就是越少人知道越好,邓将军跟咱们毕竟还是隔着一层的,冯舸就是泉下有知,也不会怪娘娘。”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怪我,但是我知道他本来不会死的。”
  “娘娘,他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咱们也不清楚,也许是那些大臣们故意说的那么严重,不过就是为了讨皇上的欢心罢了。现在可是关键的时刻了,娘娘且不能乱了阵脚。”
  郭氏沉默了半天,才缓缓说道,“今天应该不会在却非殿上大朝,你去广德殿那边瞧着,邓奉出来就跟他说,让他把这个平安符带给太子。叮嘱他要好好约束太子,切不能让他仗着身份就任意妄为。”
  “就这些?”
  “再告诉他,此战功成,我就有办法让彭珠恢复身份。”
  邓奉跟彭珠一直都没有成亲,只不过不义侯死后彭珠消沉了很多,她不再坚持恢复彭氏女的身份,也不再要求光明正大的出嫁,好像是默认了这种不尴不尬的身份。世人只知道邓奉有一个色艺双绝的外室,似乎是出身娼ji之流所以不能容于邓家,邓奉为了他不惜终身不娶,一时间倒也传为了佳话,他对于这样的结果无可奈何,而邓晨却要额手称庆了。
  听了雁南的转告,邓奉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并不能感到兴奋,他内心的深处竟然只有疲惫。“多谢雁南姑娘,我一定不会辜负娘娘的厚望。”
  “这个护身符请将军带好,这是娘娘特意给太子求的,请将军务必交到太子手里。”
  雁南倒也不背人,双手把一个锦囊递了过去。邓奉小心收好,告辞出宫,但是马上就到宫门口了却被几个慌慌张张的内侍撞了一下,不知道是哪一宫的,他也不好发火。出了宫门上马的时候,摸了摸怀里的锦囊,却发现已然不翼而飞了,他不由得哑然失笑。难怪郭氏敢说换彭珠的身份,却原来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
  邓奉相信郭氏做事一定不会给人留下把柄,也并没有特别的放在心上,而刘秀拿着那个锦囊,心里却很矛盾,他知道郭氏以性格觉不会去搞什么平安符,就像太子不在宫里那么多年,都从来没见她求过神,这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谋朝篡位的证据,说不定就连邓奉,早就已经被他们收买了。他是因为邓晨的力保才勉强同意用邓奉的,而现在,他觉得自己过于草率了。
 
  第二六八章 赌注

  刘秀手里拿着了那个所谓的罪证,他倒是可以马上动手把郭氏以及邓奉一干人等全部抓起来,但是,太子领兵在外就是最大的祸患,他到底应该怎么处置呢?不得不说,刘秀年近五十了,的确是少了年轻时候的杀伐决断,也有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过得太久,突然之间祸起萧墙,让他一时之间难以应付。
  邓奉就要出兵,他的时间也不多了,可是他左右权衡,就是没有个万全之策。刘秀几乎一夜都没有合眼,天要亮了都还没有下定绝心,不过他打算先看看郭氏到底写了些什么,打开那个锦囊时,感觉却好似被郭氏戏耍了一般。
  锦囊里面的确是一张缣帛,字迹娟秀清俊,一看就是郭氏写的,不过内容却跟刘秀想象的完全不同。
  刘秀看了几乎没被气死,大意是这样的:太子,我的儿子,你出征在外你的娘我很是惦记。你在外面要吃饱穿暖,盔甲坚硬你细皮嫩肉的可能受不了,要多让赵普给你准备活血的东西。蜀中闷热,你最好穿素纱,赵普带的要是不够,我让人做好了给你送去。除了这些娘还有些话要嘱咐你,行军打仗不是闹着玩的,你虽然是太子也要老实听话,邓奉是你长辈,就是打了你,娘也不能替你出头。你在军中要守纪律,我知道你大了应该给你娶个媳妇,不过贾媛年纪还小,得再等两年,你母亲我已经给你挑了几个漂亮宫女在太子*放着,所以你在军中不能胡来,否则丢的不仅仅是你的脸,还有你当皇帝的爹和当皇后的娘。
  刘秀敢肯定这个郭氏故意戏弄他,又急又气,竟然一口气没上来晕倒在了案上,等他醒来的时候,邓奉已经离京很远了。
  “陛下总算是醒了,可吓死臣妾了。国家现在正是多事之秋,陛下可要好好保重啊”
  郭氏在床前垂泪,刘秀觉得心烦,大喝了一声退下,把所有人都下了一跳。郭氏却丝毫没有感觉到难堪,反而平静的说道,“那陛下好好休息,臣妾晚些在来看望陛下。”
  郭氏退下了,耿氏跟着也要退下,刘秀想把她留下,又觉得留下她也没有用,阴氏在那里哭的好像是他已经死了一样,更是晦气的很,他索性谁也不叫,自己在哪里闭目养神。对他来说,当务之急是要筛出这宫里有多少是郭氏的人,否则,一场大祸就在眼前了。
  中常侍原本是他最信任的人,在太子上殿请命的时候,他对他就有所怀疑,然而昨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