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开往天堂的班车 >

第88部分

开往天堂的班车-第88部分

小说: 开往天堂的班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不称职的干部,怎么能调回天堂来呢?依我看呀,应该多在下面锻炼锻炼,以加强和提高思想认识……。

  多么堂皇的讲话!

  就这样,阚海回天堂的日子,便遥遥无期了……

  就在阚海为了自己能够调回天堂而苦苦等待的三年里,在那徘徊、彷徨、迷惘乃至最终绝望的一千零九十五个日日夜夜里,天堂里的公仆们正莺歌燕舞、笑逐言开。他们用尽手中的一切权力,大捞特捞;他们吃尽了全县所有的饭馆酒家的山珍野味;他们喝光了每家的名贵酒水;他们嫖完了所有夜总会、歌舞厅、娱乐中心、卡拉OK厅的舞小姐和三陪女们……而位轻者,则用尽所有的变脸术、掏尽所有的赞美之词,挖空一切心思拼命往上拱,以获取更多的权力,并掌握于手中,再用此去攫取更多的名誉、金钱、美色……

  年初,国务院关于《大力精简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精神,经省、市转发到了云江县委、县政府,并要求云江县县委、县政府按照此文件精神,精简工作人员近百分之四十。与此同时,并大力号召、积极鼓励机关工作人员‘下海’经商或创办企业;再次,是充分做好被精简或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和分流工作。

  云江县县委、县政府在一阵子大会加小会后,便开始进入了初步动员和部署阶段。此刻,天堂里的人们开始全面骚动起来——心中有数的,一个个都稳起;心理没底的,便惊魂不定或为留下来努力做好准备工作;或为被‘抹掉‘后纷纷寻找出路……。

  好一幅轰轰烈烈、人声鼎沸的景象!

  在县财政局办公大楼六楼的局长办公室里,踌躇满志的欧阳松局长正矗立窗前,面色平静地俯瞰着云江河里那已经寂寞了一个冬天的干枯而浑浊的水流。此刻,他脑子里正思考着已经被县政府的黄县长批准了的,由云江县财政局撰写的《关于努力开拓省外市场,全力振兴云江县财政收入》的报告。这份报告,其实是由他自己亲自主笔拟就的。当然,在这份文件被呈送给黄县长之前,史立成早就阅览过了,名为审查,实质上,这份文件是他口头授意,欧阳松仅仅是代笔而已。然而,这却是欧阳松新任云江县财政局局长来的‘第一把火’!

  时下,广西的北海据说已经被中央正式批准为对外开放的特区,全国各地除了许多的商人、企业家纷纷前往安营扎在之外,有许多的省市或基层政府极其部门,也相继前往投资开发。当然,中共云江县政府也不列外,根据云江县政府驻北海办事处收集并发回来的报告:广西的北海,乃西部内陆唯一最近的出海通道,虽然它现在还仅仅是个不起眼的小镇,但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和太平洋的拍打下,完全可能——一定能够在转眼间变成中国的另一个深圳……虽然,现在的北海如同不毛之地,到处贫穷荒芜、杂草丛生,但是,完全可以预言——未来几年内,不,最多是一、两年内,它必将成为我国开放城市中最耀眼的星星!据我们最新收集的资料显示:有许许多多的商人、企业、政府、城市均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并据它们的这些机构的人员偷偷讲,他们将投资于此地的房地产业。因为,这里必将变成深圳,而现在这里的地盘还很小很小,你想,如果是变成了深圳,那将在此基础上扩大几十倍……这就是说,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它的街道、房屋、建筑等等将要扩大好几十倍……试想想:现在在深圳,它市区的房地产每亩价值多少?天呀,这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商机啊……

  此刻,刚刚走马上任的欧阳松新局长,为了云江县的未来,为了云江五十多万人民的幸福,他怎能不心旌动摇、浮想联翩……这几年,云江县虽然因为设立天外有天股份有限公司而搞得从全市到省上有关领导都知道了它的名声——全省最有名的‘花县’!但是,它的财政收入却并不理想。虽然全县每年的财政收入四、五千万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来源于天外有天股份有限公司,但天外有天公司每年几千万的营业收入里,有百分之八十几都是来源于云江县的财政库里——因为,绝大多数去该公司消费的,要么是县级各部门的头头脑脑或各镇乡的头头脑脑;要么便是各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再次,则就是全县各大大小小国营企业的老总们,他们当中,有那位是自己私人掏钱去消费的呢?没有一个!



  因此,从实质意义上来讲,云江县设立天外有天公司,不仅没有为县财政税收赚到一分一厘,相反,县财政每年倒被它吃进了几千万。而在这被它吃进的几千万中,有很大一部分几经周折之后,最终都落入了云江县的‘一号’、‘二号’、‘三号’……或冯总极其手下的‘一号’、‘二号’、‘三号’……的腰包里,使得他们个个春风得意、满面生辉。而另一旁,县财政被逐年侵奢,直至如今赤字两、三个亿!当然,云江县的一般老百姓对此是不知情的,只有它的‘一号’、‘二号’、‘三号’……以及亲自为县财政理财的欧阳松局长等人才最清楚,最明白。

  因此,当北海之风刮到云江来时,年轻有理想的欧阳松局长再以坐不住了!

  钱呢?

  投资于那里的房地产所需要的几千万票子从哪里来?

  是的,关于钱的问题,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当然,这里的这个“痛”字,只是相对于那些手中没有任何权力的贫民百姓或一般的小商人、小投资商而言的,而对于欧阳松局长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问题而已——他知道,他只需要对老丈人提个建议便可以了!

  是的,他很清楚目前云江差得有全县各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乃至市上的一些银行共计好几个亿。但是,那又不是我欧阳松个人差的?银行的钱,不也是国家的钱么?云江县难道不也是国家的县?再说,县里面差国家的钱,迟早是要还的,晚一点还不可以么?反正,为了发展,国家不也得要拨款的么?形式不同,但实质是一会事!

  五千万不行,那先拿个两千万,怎么样?县财政不是还有两、三千万为修建县城外的防洪大堤而从群众手中集资来的票子么?现在,徐炳松早已不在云江县县长这把交椅上了,常委里面,还有谁会为此说七说八的?另外,保险局里,不是还有从全县各企业单位缴上来的上千万的保险金么?还有,县里面几个银行又不是没有票子,云江县政府还有那么多的房地产不是可以抵押么?……办法,是人想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决心!

  “初步估计,一年后,那里的房地产价值将至少翻一番。假如我们现在投资两千万,那么,明年这天我们就可以回收四千万;假如我们现在投资的是四千完,那么,明年我们这个时间回收的将是八千万……也就是说,一年内,我们完全可以为县财政净赚几千万!这样一来,用不了几年,我们所有的赤字,将通通抹掉……。”

  “你们先打个报告,然后跟县政府仔细研究研究,依我看,这个方案,有它的可行性!”史立成仰靠在客厅的沙发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支‘核武器’。

  “请办事处那边把情况再核实一下,一定要准确!”史立成最后补充说:“这事情一定要抓紧,吃屎也要吃头扒,最好——必须热炒热卖!”

  ……

  于是,欧阳松局长果断作出决定,并在一个晚上的四个小时内拟好了一份长得三万四千字的报告,并于第二天上午八点三十分,及时亲自送到了黄县长的手中。

  其实,欧阳松知道,他把这报告送到黄县长手中,实质上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但是,欧阳松认为:有时候,形式也是十分必要的……

  “砰!砰!砰!”

  敲门声忽然打断了欧阳松的思路。

  “进来!”欧阳松不愉快地说道。

  “欧阳局长,你安排我草拟的关于我们局机关工作人员精简的方案,我已经草拟好了,现在,请你过目。”县财政局办公室杨主任满脸堆笑地必恭必敬地立在门口,双手捧着文件稿。

  “写好啦?这点小事就不用现在打扰我了,送到熊副局长那里去就行了。”

  欧阳松仍然背着手站立在窗前,他没有转身,只是调头瞧了瞧杨主任,连稿子也没盯一眼,铁青着脸吩咐到。

  “好的,好的,我马上就给熊局长——啊不,熊副局长那里送去,马上!”见欧阳松铁青着脸,杨主任赶紧退出门去。

  杨主任的出现,虽然又马上消失了,但是,欧阳松却不能再集中精力来思考北海的事,这点,很让他感到恼火。

  是的,关于局里精简机关人员的事很让他伤了一番脑筋:局机关里八个科室共计四十五名干部(除去欧阳松和三名副局长外)。如果比照县委、县政府转发的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本次,机关里一共将精简十九名人员下来。当然,其中有四人属于年龄或工龄符合退休条件的,实际将精简人员十五人。

  “只要有利于把人员减下去,办法么,由各单位灵活掌握!”这是县委、县政府关于这次的机构和人员的精简的总政策。于是,欧阳松便把这个文件精神加以灵活运用,最终找到了裁减人员工作的路子——全局实行局长负责制,然后,由局长选副局长和各科室的负责人;之后,又各科室负责人上报、挑选本科室的留守人员。这次精简的人数是确定了的,未被选上的,则实行自动下岗,下岗人员在领完半年的工资后,将自动从局机关里消失,然后,不知哪一天,又在某个事业单位的办公室里冒出来!

  这次,全局根据他的号召开始进行精简,他到很快就把副职和各科室的负责人挑选好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各科室负责人选本科室的股员时,其它七个科室进展还算顺利,只有局办公室的工作还没有完全落实。因此,欧阳松对杨主任的工作能力有些凝虑。但是,在自己仔细分析过后,他便对杨主任有些谅解了。因为,局办公室的情况,的确比较复杂——局办公室里共有三名干部,如果按照这次的文件精神,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将被精简。但是,到底精简谁呢?不要说杨主任确定不了,就连欧阳松局长也很有些犯难。

  主任杨心海是县委组织部代部长的郎舅,现年五十四岁,高小未毕业但却在两年前花钱买了个大专文凭,差一年够实际退休年纪;副主任是名女同志,名叫李剑容,现年三十二岁,乃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朱万怀的侄女,高中文化,也在两年前花钱买了个电大的大专文凭;另外一名就是欧阳松任局长后,于去年亲自从人事部门要来的西南财经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小姜,男,现年二十五岁,陵州市禾木镇人氏。

  小姜不仅是全局里正宗的财经“专家”,还是局办公室里的一名秀才,有一手漂亮的好字,文章也写得相当好。虽然他象欧阳松自己未与史家建立关系以前那样,在云江毫无‘关系’可言,但是,欧阳松还是很喜欢小姜的。自从来到县财政局办公室工作以来,小姜积极肯干,工作踏踏实实,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他一个人不仅全部包揽了局办公室里的一切材料写作(杨心海和李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