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农家姑娘不愁嫁 >

第133部分

农家姑娘不愁嫁-第133部分

小说: 农家姑娘不愁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周夫人这么一说,赵氏越发的心动了,可想到家里还有个怀孕的儿媳妇需要人照顾,到底是放心不下县城家里面的一切,正想开口拒绝,不想李春儿抢先撒娇道:“娘,都说女人生小孩的时候,有如在鬼门关走一圈,如今离生产的日子越来越近,我这心里也有些慌慌的,如果有您陪在身边,我也能安下心来。”

说着,又朝她眨眨眼道:“娘,难道您不想第一时间抱抱自己的外孙吗?”

“这孩子……”李春儿这一撒娇,赵氏就拿她没办法了。

这时,不曾开口的周天楚也笑得一脸温和,“娘,您也知道我一直忙着村子里的事情,平日里抽不出多少时间陪春儿,您就当是体谅体谅我这个当女婿,在家里多住上一段时间,替我多陪陪春儿。”

其实,比起前段时间来,这段时间的周天楚相对来说,要轻松很多。毕竟学堂,赡养堂都开起来了,如今开义诊堂的事情也准备得差不多,他也能抽出不少时间陪在李春儿的身边。

可想到李春儿刚刚跟着赵氏撒娇的样子,虽然表面看起来只是寻常的撒娇,想找个借口让赵氏留在家里多住上一段时间。可他知道,她对生小孩的事情真的是有些害怕的。

不为别的,就仅仅只是为了李春儿能够安下心来,周天楚也一定要将赵氏留下来,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最好就像周夫人所说,等李春儿生完小孩之后再回县城去。

想着县城家里的一切有沈大娘帮着照看,而且林氏和刘氏去酒楼的时候也慢慢的少了,平时酒楼忙得过来的时候都在家里待着,这时又一个个的相留,赵氏也不好再推脱,便笑着答应了下来。

周家的饭桌上难得有如此一大桌人聚在一起,这样热闹的气氛,几个大老爷们少不得要喝上几杯。

他们要喝酒,也没人阻止,李春儿等人吃饱之后便下了饭桌,一齐去了周夫人的院子里面聊天。

闲聊了几句,江氏便问起了赵氏下午去俏媒婆那里的情况,“大嫂,关于三弟的事情,你跟俏妹子说了没?她怎么说?”

见这里都是自家人,也没有外人在,赵氏也不避讳,略带神秘的道:“你还别说,这事儿可真是巧了。”

一听这话,江氏便知道有情况,忙好奇的问道:“大嫂,快说说,怎么个巧法?”

一旁的李春儿和巧儿,还有周夫人也不多问,同样好奇的看着赵氏,等着她的下言。

望着一个个好奇的眼神,赵氏也不隐瞒,笑着道:“三弟的情况,村子里的人也都清楚一二,我和俏妹子也没多说,只是将三弟想要再娶的意思说了一下,然后让她帮着在村子里,或者在其他村子里留意留意,看有没有适合三弟的人选。哪成想,我说完没多久,她沉思了一会儿,就说了一个人出来,让我参考参考,看合不合适。”

看赵氏说话的表情,应该是对俏媒婆所说的那个人很是满意,就是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调着人味口,不说江氏等人,就连李春儿也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了,忙笑着问道:“娘,那俏嫂子说的那个人,是个什么情况?”

“看把你心急的。”赵氏嗔了她一眼,将从俏媒婆那里得来的消息说了一遍,“对方是荷花村的一个寡妇,夫家姓何,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只可惜,老天爷不厚待这样的人家。六年前,那何家娃子不小心掉水里面淹死了,可怜那何氏年纪轻轻便成了寡妇,好在是一个孝顺的,丈夫死后,也没生什么其他的心思,一直守着公婆过日子。那何家两老也是个心肠好的,虽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让他们心痛,可也心疼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媳妇儿,因为没有孩子拖累,两年前便悄悄寻了媒婆帮着四处走访。何氏得知情况之后,便去找了那帮着走访的媒婆,说是何家两老对她就像亲生女儿一样,她不想离开他们再嫁,可也不想拂了自己公婆为她着想的一片苦心,如果真要找,就得找一个同意入赘何家的人。”

说到这里,赵氏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都知道寡妇难再嫁,更别说还提出这么一个条件,那媒婆听了之后,就立马去回了何家两老,把何氏说的话跟他们说了一遍,推了这事儿便离开了。之后何家两老也相继找了其他的媒婆帮着走访,可一听到何氏依然固执的提出那条件,便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这事儿。于是,这件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眼见着何氏的年纪越拖越大,何家两老的心里也越发的着急,后来听说了你俏嫂子的名声之后,前段时间便找上了她。”

“大嫂,就何氏这情况,估计搁哪个媒婆那里,都不会帮着去走访,怎么俏妹子就答应了下来?”听赵氏说完这些,江氏内心是一阵唏嘘不已,“先不说其他的,就何氏所提的那条件,也绝不会有男方愿意。”

不等赵氏开口,似是想到了什么,忙紧张的问道:“大嫂,三弟都这把年纪了,你不会是想让他去何家入赘吧?”

“二弟妹,我是这么糊涂的一个人吗?我要有这想法,你大哥还不得埋怨死我。”赵氏瞪了她一眼,便道:“俏妹子跟我说,那何氏是个不错的,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六,为人勤快,脾气也好,里外都是一把手,单是孝顺这一条,就很多人都比不上,如果不是提出那条件,就算她是寡妇,相信也有很多人家会考虑。本来我一听说何氏有这条件,便不会考虑的,可俏妹子跟我说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可行,就想着先回来听听你们的意见,如果也觉得可行,我就再与你大哥他们去说说何氏的情况,如果他们也没有意见,我再去俏妹子那里走一趟,将这事儿定下来。”

说着,就叹道:“三弟的岁数也摆在那里,想要找个好的,估计是不可能。何氏年岁也不大,又没有孩子,如果她同意嫁过来,安安心心的跟三弟过日子,日后两人再生个孩子,这日子也能过得和和美美。”

“娘,您先说说俏嫂子说的那解决办法。”李春儿的心里虽然也觉得何氏是个不错的人选,可毕竟她所提的那条件摆在那里,难免会让人直接否定她。

想到俏媒婆说的那解决的法子跟李春儿也有些关系,赵氏看了她一眼,便道:“你俏嫂子说,那何氏之所以提出那条件,无非是放心不下何家两老,如果能将何家两老安排妥当,让她放下心来,她也能安安心心嫁人。”

见她还没说到重点,李春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江氏也在一旁催促道:“大嫂,你这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到俏妹子所说的解决法子,真是急死了。”

“我这不是正准备说吗?”赵氏白了她一眼,道:“俏妹子说,天楚在村子里建的赡养堂本就是用来安置村子里那些无人照顾的老人,如果可以将何家两老也安置在赡养堂里面,有专门的人照料,那何氏便能放下心来嫁给三弟。”

“亲家母,我觉得俏妹子说的这个法子可行。何氏如果真嫁给大贵兄弟,再让天楚将何家两老安排在赡养堂住下,不仅离得近,还可以时常见面。到时候,让春儿在赡养堂安排个活计给她,一来,可以就近照顾何家两老,尽孝心。二来,每个月家里都能有银子进账,再让大贵兄弟种上几亩田地,两人的日子肯定能过得红红火火,亲家公和大福兄弟也不用再为自己的弟弟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三来,那何氏必然也会对你们心存感激之情。”其他人还没开口,不曾出声的周夫人第一时间肯定了这个法子。

经周夫人这么一分析,内心本来还有些担心这个法子不可行的赵氏和江氏瞬间眼睛一亮,心里仔细一琢磨,便拍定了这事儿。

可想着不管任何事情,都有着主意的李春儿还没开口,仅是在想着什么,赵氏的心里又有些不确定,于是问道:“春妮儿,你是不是有更好的法子?”

“娘,俏嫂子说的这个法子,已经是最好的法子了。”李春儿浅浅一笑,将自己刚刚想到的事情说了出来,“我只是在想,冬儿堂妹刚刚出嫁,我们这边就急着替三叔张罗再娶的事情,难免不会让人说闲话。说是三叔巴不得冬儿堂妹这个女儿出嫁,好自己再娶一个妻子回家。虽说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可就怕冬儿堂妹听进心里去,日后会与三叔之间会产生一些隔阂。”

“那春妮儿你的意思是?”关于李家的闲言碎语,各式各样的,赵氏和江氏是听过不少,虽然不会放在心上,到底是要顾及着李冬儿这个新嫁女的感受,要真是让人传出一些李大贵不心疼李冬儿这个女儿,不被娘家重视的流言,那日后李冬儿在婆家的地位估计也会受到影晌。

李大贵如今就这么一个女儿,可千万不能让他们父女之间产生什么不愉快的地方。

“娘,三叔这事儿也不急在这一时,况且那何氏也不会跑了去。要我说,您先跟爹说说何氏的情况以及俏嫂子所说的法子,再让爹与三叔通个气,听听他自个儿的想法。毕竟三叔是个过来人,以前那个三婶子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再次选择,三叔肯定会很谨慎,如果他对何氏不满意,我们也只是一头热而已。要是三叔也同意了这事儿,等冬儿堂妹三朝回门的时候,您和二婶子再悄悄的与她提提这事儿,就说只是您和二婶子的意思,先来问问她的想法。如果她也不反对,那就让她自己去与三叔提。毕竟女儿怕自己出嫁之后,无人照顾自己的爹,劝他再娶,和当爹的在女儿出嫁之后,急着再娶的话传出去,可要好听得多。别人就算是说闲话,也只会说冬儿堂妹孝顺,不会说三叔不喜欢冬儿堂妹这个女儿。”李春儿笑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此时的赵氏也觉得张罗李大贵再娶的事情,有些操之过急,想到要在周家住上一段时间,有很多时间去张罗这事儿,便笑着道:“这事倒是我们心急了,那就等冬儿丫头三朝回门的时候再说。”

李大福和江氏在县城有个铺子要照看,比不得赵氏和李大业清闲。想着铺子关一天门,就损失了几千两银子,李大福就心疼不已,在李大贵家歇了一个晚上,吃过早饭之后,来到周家与江氏说了一声,就独自一人回县城去了。

江氏和巧儿本来也要跟着一起回县城去的,可经不住周夫人和李春儿的挽留,又想着赵氏也在,而且李大贵的事情还没落定下来,只好留了下来。

关于何氏的事情,李大业从赵氏那里得知之后,就与李大贵说了。

李大贵如今就是想找个过日子的人,只要对方是个肯踏实过日子的,他自然是没什么意见。虽然何氏是个寡妇,可如果真的愿意嫁给他,说到底,那也是他赚了,毕竟他比对方要大上许多。

李大贵对这事情没有意见,接下来就只等着询问李冬儿的意见了。

李冬儿三朝回门那天,赵氏和江氏起了个大早,在周家收拾妥当自己,便去了李大贵家。

帮着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之后,就着手去厨房忙活了。

此时的赵氏和江氏是越发的觉得李大贵家里没个主事的女人不行,内心更下定决心,等李冬儿回来之后,一定要说服她,让她同意李大贵再娶。

家里的一切有赵氏和江氏两位嫂子帮着操持,李大贵内心里虽然过意不去,但更多的是放心,见家里没有自己插得上手的地方,就将自己收拾的体体面面,精神抖擞的站在家门口等着李冬儿和新姑爷回门。

在李春儿和巧儿散步似的来到李大贵家,进门还没多久,李冬儿和周林也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