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慈禧曾孙口述: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

第5部分

慈禧曾孙口述: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第5部分

小说: 慈禧曾孙口述: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面。
  这件事情让奕十分愤怒,这八个大臣平时飞扬跋扈就算了,自己能忍就忍了,但亲哥哥死了都不让悼念,这么做太过分了。这也证明了八大臣的野心已非常膨胀。于是奕与两位太后见面后,就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她们,两宫太后和奕秘密谈了两个多小时,就在这两个小时之间,宫廷政变的决心、计划、步骤都已做好了一切的安排。这时候奕30岁,慈禧只有27岁,慈安25岁。
  秘谈后,计划虽然定下来了,但奕并没有走,而是在承德又停留了6天。这6天对于奕来说造就了他一生在政治上的成就。他很成熟,也很有心计,对顾命八大臣,表面上是毕恭毕敬,表现得非常谦和,心情也很悲痛,仿佛一副要跟他们一起度过大丧时期国家难关的样子,这就麻痹了八大臣。6天之后,就在八大臣的“安心”之时,奕带着全盘的惊人计划赶回北京。
  后来历史上的说法是:对于八大臣的所作所为,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对肃顺等人辅政极不满意。于是,她利用官僚亲贵们对肃顺等人的夙怨,内联慈安皇太后,外联恭亲王奕,积极采取反肃顺行动。于是,两股反肃顺的势力联合在一起,展开了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一场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宫廷政变,在咸丰断气之日,就开始了。
  隆裕告诉我爷爷说:“这个时候的老太后,虽然沉浸在悲痛中,但是由于八大臣的骄横跋扈,她明白必须铲除八大臣,如若不然,政权很可能就落在其他人的手里。顾命八大臣自以为已经掌握实权,忙于料理先帝爷的丧事,这样就为老太后和奕发动宫廷政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准备。一方面,奕回北京逐步控制了京城的军权;另一方面,老太后在热河与八大臣周旋,并借机带着载淳提前赶回京城。” 八大臣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刀光剑影、将致他们于死地的政变开始了。
  历史上管这次政变叫做“辛酉政变”。而正是这次政变的成功,使慈禧的“垂帘听政”变成了现实,随后,她又削弱了在政治上越来越强势的恭亲王奕的权势,开始了皇太后临朝执政、独掌大权的时期。
  关于这一段历史,我基本上是听爷爷说的。我从内蒙回到北京以后,就刻意留心其他人关于这些方面的说法,想看看与我们家的说法相差有多大。再后来我去见溥杰的时候,溥杰也曾经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当年在热河的当权实力派中,虽然以载垣、端华为首,但肃顺是这两个人的灵魂。这件事在当时来看,肃顺等人所竭力反对的,只是太后的“垂帘”,并非有什么“图谋不轨”的阴谋。不过,肃顺的骄横,也使他咎由自取。例如,除了皇叔觐见不允许外,当年手握重兵的蒙古王僧格林沁到热河朝见时,肃顺等一拨儿人也不让他去见两宫太后。僧格林沁因为写不好汉文,只得用满文字母拼成汉语,写成奏折递了上去。特别是肃顺一派和恭亲王的矛盾在后来是越来越尖锐,最后达到了爆发的程度。据说连当时正在病中奄奄一息的咸丰皇帝都看到了这一点。
  按溥杰的描述,咸丰死后,载垣、端华以及肃顺的权势日益扩张起来。同时,奕对于他们的嫉恨也越来越厉害。这个时候,奕想的是:太后“垂帘”的时候,孤儿寡母更容易对付,于是便和太后定下了杀死肃顺一伙的密谋。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奕在北京布置,而奕留在热河,让他和肃顺护送咸丰的灵柩,这样,肃顺就不会怀疑。后来在半路上,把肃顺一伙给抓了。回到京城后,命令载垣、端华自尽,后来在菜市口将肃顺杀了。这样就彻底消灭了热河的这些实权派。总之,太后“垂帘听政”的成功,可以说是恭亲王奕和肃顺等一伙争权夺利的结果。至于实现了“垂帘听政”以后,奕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想法,终身受制于慈禧,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
 
 
                  
二、宫廷政变(2)
  
  
  在后来的求证中,我还发现一个说法:当年要求慈禧、慈安“垂帘听政”之事,有人认为系慈禧所策动,也有人认为是董元醇与胜保的奏折起了作用。因为这些奏折都在奏请皇太后亲理大政的同时,还强烈要求“并简近支亲王辅政”,表明这是奕党羽借“垂帘听政”的名义结党纳朋,共同对抗肃顺等人之大权在握者。其实,在当时希望用“垂帘听政”为武器,借以打击八大臣者还有各种色彩的人,成分复杂。有的人不一定就是“后党”或者是“亲党”。同时,肃顺党人也有企图联合奕一派共同反对“垂帘听政”者。因此,朝廷两派对“ 垂帘听政”持有不同的政见,这也是当时“垂帘听政”的一个前兆。
  当时反抗以肃顺为核心的八大臣,坚决要求实行皇太后“垂帘听政”的阵容在两派的斗争中日益强大,成为当时朝廷里非常强劲的一股势力,其中的关键人物也非常多。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慈禧、慈安,而要求最强烈的人当然也包括奕和奕(光绪皇帝的父亲)。除此之外,拥护“垂帘听政”的一些当朝重要人物还包括胜保和曹毓瑛,以及当时的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主管、内阁侍读、工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和大理寺少卿等人。这部分人一步步联合,并逐渐取得了政权。当然,这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正是因为朝廷内部人心不古,所以把政权把持在自己手里,是慈禧行动的首要环节。当然这些说法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不可信的,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切实的证据。不过从我后来与一些皇家后裔的接触中发现,关于垂帘听政前后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正确的。
  再后来,家里的一些老辈人都会在聚会的时候说起当年的事情。据说在给载淳举行了登基典礼后,两宫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令大臣汇编以往各代皇太后临朝预政事迹,赐名为《治平宝鉴》,作为“垂帘听政”的历史依据。随后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初一的那天,两宫太后携载淳在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在皇帝宝座之后设立两太后的宝座,中间用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这种举措更有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载淳已成年,两宫皇太后也撤帘归政。
  但是非常不幸,同治皇帝由于自己的不争气,最后在亲政不到两年的时候就病死了。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慈禧决定立同治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继位,使得两宫皇太后又一次“垂帘”。到了光绪七年(1881年)的时候,慈安太后暴死,就只剩下慈禧一人垂帘听政。
  这段历史我爷爷就记得非常清楚了。
  1898年,光绪皇帝实行“戊戌变法”。但是,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慈禧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准备废掉光绪,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他的维新措施全部被废除,同时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这个时候,慈禧宣布重新训政,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才最后保留了光绪的皇帝称号。
  对“垂帘听政”这个历史事件后人传说比较多,多是从反面去论述,但是从我们家族的观点来看,也许这是一件不得已而又必须为之的事情。
 
 
                  
三、执掌江山(1)
  
  
  慈禧曾经统治中国47年,关于这个人,历史将她划归为一个反面人物,一个卖国贼,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是作为叶赫那拉家族的后辈人,从家族的观点看,我认为,咸丰皇帝身为一个男人都没有让江山稳定下来,而一个女人靠着什么能够让江山稳定下来呢?况且当时八旗的子弟是这样一种情况:提笼架鸟,吸食鸦片,无所事事,到处招惹是非。。。。。。那满清的江山又怎么能够稳固?从大清皇族的所作所为来看,谁都清楚满清的气数已尽,历数皇室贵族,换了谁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186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二十年,英法联军从天津外面的大沽口登陆,然后打到通州,进入北京,把圆明园都给烧掉了。人们把这个责任都推到慈禧的头上,于是我就到处求证这一历史的真相,后来终于听到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的说法;慈禧是反对清朝跟英法侵略者和谈的。据说当时朝廷分成两派,一派主张跟英国和法国谈判讲和;而另外一派,主张要跟英法侵略者继续战斗下去。
  我爷爷谈起这件事时也曾经说过,慈禧反对跟英国和法国谈判,她认为讲和是耻辱。另外,由于英法联军打到了通州,而懦弱无能的咸丰皇帝觉得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就选择了逃跑。在咸丰要逃的时候,慈禧站出来,劝阻皇帝不要离开北京,如果皇帝留在北京,这个形势就可以镇得住。说如果皇帝您跑了,那么这个形势就乱了,北京就有可能受到洋人的践踏。这样,我也终于明白,人们对慈禧的诟病其实是片面的,很大的罪责,应该在咸丰的头上,说慈禧应该对这件事情全部负责,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当然,除了家族观点之外,在我听到的其他说法中,也的确发现慈禧在某些方面有着不可推卸责任的。我认为这是比较客观的。
  后来,我在杨天石先生的讲座中,还发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观点。第一个就是当年慈禧曾经支持了中国的洋务运动,特别是支持成立天文算学(算学就是数学)馆。她的这一做法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在这个情况下,她站出来用口头、用书面的形式,用皇帝的名义发了十道谕旨。谕旨上说:天文和算学是读书人、儒者所当知,不能够把它看成是一种技巧,而且这件事情不能再犹豫了,投考人员要认真考试,要送到馆里来学习。正是由于有了慈禧的支持,天文算学馆才算正式开馆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对洋务运动采取的是批判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对内是为了军事的现代化,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则是投降帝国主义。今天看来,过去的这些看法不完全正确。洋务运动目的是发展军火工业,建立兵工厂,建立轮船制造厂,当然有军事现代化的目的。但是,军事的现代化,会推动中国的工业及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在军事工业发展的同时,民用工业发展起来了,新式学堂建立了,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了自己的留学生,因此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是有推进作用的。
  很难设想,如果不是当时的社会需要和政治需要,没有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怎能在强大的守旧势力的阻挠下延续三十多年?很长一段时间里,慈禧被一些史家称为“顽固势力的总代表”,说她“一贯顽固守旧”,殊不知慈禧在这件事情上,并不缺乏改革进取之心。
  爷爷说,当年洋务派每办一事,一定会招致顽固派和清朝流党的攻击,朝廷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对此,慈禧巧妙地施展其政治手腕。其实当年加设天文算学馆的议案一出,马上就有文渊阁大学士倭仁反对。他认为以中国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洋人”。慈禧见倭仁振振有辞,即令他保举数员精通自然科学的中国教师,另行设馆授徒,以与同文馆的洋教习相比试。倭仁看到慈禧在这件事情上头动了真的,于是赶快申辩,说所谓中国“不患无才”,不过是自己“以理度之”,这些都是想当然的事情,所以“应请不必另行设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