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德川家康 >

第17部分

德川家康-第17部分

小说: 德川家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这个世界已经变了,战功之士在这个时代已派不上用处了。大久保彦左卫门是三河谱代中纯粹的旗本,后来在他写给子孙们的《三河物语》中,着实发泄了这样的不满。
  然而不管怎样,乱时取武将,治时需文臣,这毕竟是此世的常理。

学问

  这是家康在大阪之役中取胜,回骏府途中发生的事。
  因为大雨的缘故,一行人在某处停宿了三日,家康对侍臣道:“道春在吗?把道春叫来,为我讲释论语。”
  为雨所困之时,一般说来一定想听些轻快点儿的东西吧。如果是织田信长,会吩咐:“我想要看猿乐(能)。”如果是丰臣秀吉,则会说:“我想要开茶会。”而家康却偏好听这四方字的论语。
  家康就是这样将林道春安置在身边,让他经常讲解朱子学,他对于学问异常地热心。林道春实名信胜,出生于京都,十三岁学习唐诗宋词,批点苏东坡全集,被世人认为是神童。他二十一岁讲解朱子学的经典论语,门人无数,深受其他学者嫉妒,向家康进谗。
  “所谓的学者,真是一些气量狭隘的人啊!”家康笑着,反而召见了道春。他对初次见面的道春进行了测验。
  家康和其他学者一起与道春会面,家康发问:“光武帝是汉高祖的第几代后人?”没一个人能答上来的,家康便问道春:“汝可知否?”
  道春立刻回答道:“光武帝乃汉高祖九代孙,详见后汉本纪。”
  家康的下一个问题是:“反魂香典出何处?”依旧无人能答,又是道春接口:“在汉史的正传中无从考证,但在白氏文集李夫人的乐府中,和东坡诗注中记载,孝武帝曾焚香召唤夫人的魂魄,指的就是这个吧!”
  又问:“屈原之兰为何种?”
  道春毫不犹豫地答道:“依朱文公之注,当为泽兰。”
  家康对道春的才学非常欣赏,委以重用。后来道春成为德川家的学问最高权威,他的子孙代代被称为“林家”。
  道春的老师是藤原惺窝,惺窝是藤原定家(《新古文集》和歌集的编辑者)十三代孙,在儒学上学问精深,非常有名。
  文禄二(1593)年,家康听受惺窝《贞观政要》的讲解。他十分爱读此书,将其作为政治上的经验来作参考。提起文禄二年,正是秀吉朝鲜之役进行到如火似荼之时,家康也许从那时起,就开始考虑治理天下之事了。
  在庆长五(1600)年,家康采用了木版活字印刷的方法将《贞观政要》出版,在前年出版了《六韬三略》,庆长十(1605)年则出版了他最爱读的《东鉴》。在这本书的序言上,学僧承兑(京都南禅寺的僧人)的文章写道:“东鉴记载了从治承四(1180)年到文永三(1266)年这八十七年中发生的大事,遗憾的是不知系何人所作,岁月如梭,世事本为人所渐忘。阅此书毕,史事顺逆一览无遗,家康公屡度此书,参祥善举,以恶为鉴。”不仅如此,庆长十七(1612)年他还让林道春写下了《东鉴纲要》。
  庆长十年,《周易》出版,十一年《武经七书》出版。那之后,出版了有名的《大藏一览》(汉语翻译佛教书籍系统性的整理),使用了九万铜活字。这部书最初是由学僧崇传进献于家康的,家康道:“这样珍贵的书籍,应立刻出版一百到二百部。”结果在三个月内排出了印刷版。该书文字清晰华美,作为礼品赠与他人,其中一百二十五部每册加盖了朱印,捐赠了各地的寺院。
  接着又刊行了《群书治要》(中国的书籍),为了发行此书,从京都招徕了工匠,以骏府的能舞台剧场为工场加造,不足的活字还向中国人订制,据说共造了一万三千字。
  如果说光这样还算不上弘扬学问,他还在伏见造了学校(专习儒教),在江户的富士见城楼内设立了文库。

  因与秀吉亲近,家康常常参加茶会、能的表演,一次因为家康的能舞滑稽,秀吉的侧近忍不住笑了起来,秀吉道:“别犯傻了,对尔等这些擅长舞艺者来说,别人都很差劲吧。但正因为家康不善于能,才会成为海道第一弓手的啊!”
  的确如此,家康没有这样的逸乐之想,对于他,最大的乐趣一定就在于学问和狩猎吧!因此家康的学问都是一些相当有用的理论,而不太喜欢诗和歌。

知足

  家康的学问不仅仅是出自知识欲,他是想要让学问对自身起到帮助作用。
  一次,家康在谈话中对本多正信说道:“在年轻的时候,我忙于奔走战场,没有时间来研究学问,所以到老来一无学问。但我曾从他人处学到老子说过的一句话,直到现在也忘不了。那就是‘知足者常乐’。”
  家康的处世哲学是质素俭约。“时时知足”的他厌恶奢侈、浪费之事,不仅是对自己,时常也对家臣劝诫。外出狩猎也并不作特别周到的准备,只带一小撮饭团和梅干,在山野之中,分两三次把它吃完,如果剩下也不扔掉,就这样带回去,并且让随行的家臣们也这样做。
  某次狩猎之时,同行的一个年轻家臣梳着当时的流行发型,家康见到便将其叫到身边责备道:“混帐小子,尔祖父身居要职,心存武道四方奔走,也不似你这般结发招摇。”他认为:“武士就应象武士的样子,朴实的打扮最是顺眼。武士乘着轿子往来行走,尤其是不到五十岁,身着那种捻线绸和木棉的生硬衣服,光脚着草鞋走路,自以为得意的家伙,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家康从小就经受了无数辛苦,他时常教导家臣们要不断忍耐,忍耐,再忍耐。在家臣中有一人性子非常急,别人说些闲言碎语也会立刻动怒,进而和对方争吵。家康教导这个家臣道:“你对这些闲聊的话也动气争吵可不行哪。要是在战争的时候,你一定怀着击败敌人的大将的气势吧。就用这种气势,从今以后你不该理睬对方的寻常言语,就象打击你心内敌人的大将那样,逮着无聊话的失脚才予以痛击。这样做的话,就不会做这样无谓的争吵了。”
  又有一次,他对年轻家臣道:“我有两句令你们安身立命的要诀,分别是三字和六字,你们想听哪一个?”
  旁边的家臣们回答:“都想要知道。”
  “三字是‘向上看’,六字是‘不忘自己限度’,你们可不能忘了这个。”家康教道。
  向上看是无限的,忘了自己的限度,只是因羡慕而一味向上爬,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家康特别厌恶浪费,曾经说过:“不必将家臣安置在宽适的公馆里。公馆宽敞的话,就会去建造不必要的建筑,修搭泉水庭石,招揽许多人,花费大量金钱,结果使他们好逸恶劳。”
  家康有一晚闻得异声,不知何事,便去值班室查看究竟,原来是年轻的家臣们在榻榻米之上正在相扑作乐。家康一边笑着一边说:“精神饱满地相扑固然不错,但给我把榻榻米翻过来再闹吧。”
  又有一次,江户城内的侍女们抱怨饭菜道:“都是咸菜怎么让人吃得下。”家康便找来了炊事长净庆,告诉他侍女们的抱怨,净庆回答道:“现在用来做咸菜的萝卜还剩下很多,放糖的话就不能吃了。”
  家康道:“这样啊,那么现在盐的咸度就可以了,不用弄甜也没关系。”
  为了威严,将军秀忠在江户的某个城楼上使用了金饰,金饰在老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家康见了说:“在那种地方使用金子不是浪费吗?”说着令人把金饰取走。
  象这样朴素、勤俭的例子,家康举不胜举,据说他死后,骏府积存着许许多多的金子。家康在从江户转居到骏府之际留下了大量的金子给后继者秀忠,并劝告他说:“要将这些金子作为天下人的金子,决不可挪作私用。若以为天下既已平定就不需积蓄,就大错特错了,必须避免无谓的支用,牢记蓄金之重要。这些金子的用途有三:战争爆发时的军用,大火灾后的救赈,还有就是用来防备饥馑、洪水那样的天灾、凶年。”

德川家康
第三卷 去往完成之途(四)
   

鲷鱼天面罗

  那是丰臣秀赖在大阪城自杀的翌年,元和二(1616)年正月二十一日的事。
  这一日家康出了骏府城,前往附近名叫田中的地方狩猎。前年的秋天,家康也是这样出了江户,在户田、川越、葛西、千叶、东金等关东一带放鹰狩猎。就说是狩猎吧,可也没有象家康那样喜欢的,他将其作为自己的健康法。家康自己常常说:“狩猎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来到民间,考察百姓的苦衷和土地的风俗也是一种目的,行走于山野之间,对于肌肉的运动有好处,手脚也能得到充分锻炼。而且,不顾天寒地暑四处奔走,自然不会染病。起早摸黑,到了晚上,因为白天的劳累,能够安稳地入睡,真是比吃药还要对身体有好处。”
  不仅如此,家康身边还带着被称为“万病圆”的手制药丸,注意身体的变化。他能以七十五岁的高龄,拥有不输于年轻人的身体,实在是和经常外出狩猎锻炼有着莫大的关系啊!
  回头说到此次在田中的狩猎,家康带着茶屋四郎次郎。说起茶屋四郎次郎,还是信长活着时候起的京都富商,是他将信长在本能寺被杀的消息通告了身在堺的家康,这些前文述之备矣。
  狩猎归来的家康叫来茶屋问道:“上方也渐渐变得开化起来了,最近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吗?”茶屋回答道:“最近,京都开始流行一种稀奇的料理。”
  “是什么样的料理?”
  “将鲷鱼用芝麻油炸,味道相当不错。”茶屋说明道。
  “我真想尝尝哪,今晚就给我做吧!”家康立刻嘱咐家臣,叫他们安排。
  没过多久,从渔民家弄来了两条雄鲷鱼和三条雌鲷鱼,立刻按照茶屋所说的方法用芝麻油炸,即做成了天面罗。
  家康尝了一尝,筷子就停不下来了:“嗯,味道真不错,真不错。”他情不自禁吃了很多,而且从来都没有吃得那么饱过,这次是因为味道实在太好了。
  带着白天的疲累和填饱的肚子,家康睡着了。这一晚,用现在的时间来说是凌晨二点,家康醒了过来,他一醒过来,就觉得腹痛如绞。“休息一下的话,就会好起来的吧。”他想道,于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可腹中的疼痛愈发激烈了起来。他感到不对劲之际,已是腹痛难忍了。
  于是他立刻摇铃叫来值班的家臣:“与庵在吗?把他给我叫来,就说我肚子有些疼,叫他把药带来。”他说的药就是家康手制的万病圆,家康的侧近医师片山与庵应该带着这药吧。
  家臣们听闻家康染病,吃惊不小,立刻去叫医师与庵,可偏偏就是今天找不到与庵。值班的只有四五人,他们叫醒了还在睡觉的同伴,一半人四处去找与庵,一半在家康的身边负责警戒。
  医师与庵这一晚有事擅自外出,好不容易找到,带回来的时候,天都亮了。家康非常生气,好久都没把这位医师召到身边,他心道:“是油炸鲷鱼的问题吧。”不知道到底是鲷鱼还是油的问题,总而言之家康是吃鲷鱼天面罗吃坏了。
  这日与次日状态一直不好,没有好起来的趋势。非但腹痛加剧,更拉起肚子来。因为吃了万病圆,到第三天略好了一些。二十五日,总算回到了骏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