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德川家康 >

第4部分

德川家康-第4部分

小说: 德川家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康对此又哄又骗,安稳氏真的情绪。过了不久,不喜欢战争的氏真也就此罢休了。不仅是这样,还用先前押在骏府的元康妻子和孩子交换回别的人质,放回了她们。元康可没有比这个更高兴的了。
  元康在骏府当人质的时候,十六岁那年娶了妻子,十八岁有了一个男孩。这孩子就是元康的长男信康。妻子和儿子都已经回来,冈崎可就热闹起来了。作为世继的信康的回来,也许令每个家臣都感到高兴。在以前,主人有了作为继承人的男孩子,对于家臣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可世继如果是象义元儿子氏真那样的人,作为家臣也一定很头疼吧!
  今川家到了氏真这一代,一下子萧条了许多。这是因为义元虽十分英明,而家臣中却乏出类拔萃之辈,到了主帅氏真既不行,手下又不怎么样的时节,就体现出战国这个讲究实力世界的严酷性了。到这一步,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吧!
  骏河之北的甲斐(现在的山梨县)由武田信玄所统治着。信玄也怀抱迅速入京号令天下的野心,先前虽想吞并骏河,但有心无力。在义元还活着的时候和他结了亲家,可现在也不禁动了吞并已迅速衰落的今川家的念头。他向元康派来了使者说道:“汝进攻远江,吾兵发骏河,你我平分氏真之地,岂不快哉?”
  在这之前,氏真和元康之间为了归还东三河的旧领之事正闹不和,元康于是接受了信玄的建议,立刻侵入远江。
  今川氏真抵挡不了两下,只得舍弃了领土逃往伊豆北条家去了。这样一来,今川家也就彻底灭亡了。
  元康占领了远江一国之后,元龟元(1563)年,在远江国的浜松筑起了城池,并从冈崎迁了过去。至此,元康成了三河和远江二国的领主,已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大名了。
  同年七月,元康改名为家康,三年后(1566)年改姓为德川。松平家的祖先据说是新田义贞,远祖源氏。家康的“家”字,是取了尊敬着的源义家的一字,德川这个姓则是从祖先所居住的上野国(群马县)新田郡世良田乡一条名叫德川的河而来。
  之后,就如同所约定的那样,武田信玄夺取了骏河国,家康夺得了远江一国。可那信玄,绝非是一个就此安分的男人,一场新的战争,又要开始了! 

德川家康
第二卷 战旗(一)
  
  

信玄

  织田与德川结盟后,东向无忧,全力西进。先灭美浓(岐阜县)的斋藤氏,又在姉川的合战中一举平荡越前(福井县)的朝仓氏和近江(滋贺县)的浅井氏。在姉川合战中,家康也出兵增援信长,为信长方的取胜起了关键作用。
  信长终得以进入京都,着手于天下统一的工作。在一旁眼看着的信玄沉不住气了,信玄至今仍有北面的上衫谦信、南面的北条氏康两大劲敌未除,难于直上京都,可他已忍耐不住,对于上洛一事已跃跃欲试。信玄,五十二岁,其兵精锐无比,兵法军略无出其右者。
  “甲州军(武田军)来了!”但闻此言,多不战而逃。故其锋所指,当者披靡。就是这样的军队,不多日便攻陷了德川家的二俣城。
  闻得信玄入侵三河的消息,织田信长也为之一震,派了三千人增援,并劝家康:“浜松已似悬卵,避冈崎为上。”
  家康全然不惧。而立之年正值血气方刚,总想着和信玄较量一番。可信玄毕竟是信玄,他并未攻击浜松城,而是率领三万大军径向京都方向而去。
  家康被激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德川军不值一战么?”乃倾城而出,阵列浜松之北三方原,只待甲州军来。
  元龟三(1572)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信玄渡过天龙川,望三方原而来。黄昏已过,寒云密布,朔风陡劲,飞雪满天。信玄本不欲与战,可经不住部下的请求:“德川军只有我军约三分之一的人数,并且在开战前已经畏惧了,突然开战的话,定能打个措手不及。”终于摆开阵形预备一战。
  尽管甲州军漫山遍野,可德川军毫无畏惧,勇气满溢。
  钟鼓响处,武田军士气如虹,黑压压的一片奔袭而来。甲州军无愧精锐之师,德川军右翼先溃,那是织田家的三千援军。后左翼亦溃,终于中军不免。本多忠真等名将战死,德川全军败退。
  “难道我气数已尽了吗?”家康也作好了痛痛快快死的准备。可家臣夏目正吉怒睁双目道:“急着死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下级武士而已,作为一军的总帅应活下去,考虑以后的防备之事才是!”话未说完,用枪在家康的坐骑上用力一拍,战马嘶叫着向浜松方向跑去。
  夏目正吉目送家康离开极度危险之后,冲入来势汹汹的敌军中,最后战死。
  家康亡命地逃回了浜松城,守城的鸟居元忠打算关上门,家康说:“把门打开,我军的败兵回来的话,必须让他们进城。”
  元忠担心地说道:“可要是敌人跟着攻来的话呢?”
  “不!紧闭大门只会助长敌人的气势。大开门户,里里外外都给我点满火把。”家康命令道。然后这才走进内室,吩咐下人:“啊!我肚子饿了,把饭菜给我拿来。”
  侍女们端来了热泡饭,家康连吃了三大碗。
  “啊!困了,困了。”一边说着,家康躺倒下来,不一会儿便鼾声大作地熟睡起来。
  “这是打了败仗回来的大将吗?”
  “敌人马上就要攻过来了,真是胆大啊!”家臣们愕然。有人完全信赖,也有人担心不已。
  果然武田军追到了浜松城下。城里城外门户大开火炬通明,照得如白天一般亮堂堂。
  涌来的武田军惊疑不定:“其中有诈,或许是敌人的计略也说不定。”
  “莽撞地闯进去,不知道会中什么埋伏呢!”武田军退缩不前,后来就这样回到了信玄的本阵。
  信玄听了回报说:“家康是个强大的敌人哪!调查三方原敌人的尸体可以得知,他们都是面对着甲州军的方向倒下的。有这样勇敢的家臣们,家康真是有福之人啊!幸好你们没有攻打浜松,那可不是一座容易攻下的城。在你们磨磨蹭蹭的时候,织田信长的援军来的话就不好办了。此外要是上衫谦信乘这个机会打过来,乱子可就大了。浜松就让它去吧!”
  信玄为人既富有智谋,又精通战略,他的兵法后来被称为“甲州流军学”,在武家间被广为尊崇。与上衫谦信之间的川中岛合战也相当有名。此外,他是个思虑很深的人,总是说:“战斗不可能全胜,心里稍有松懈,就可能成了败仗的致命原因,打仗嘛,只要胜了六成就是最好的了。”信玄自十六岁起到五十三岁,屡战屡胜,从无败绩。治国方面,信玄也政绩颇多,后来家康均参考了他的行事方法。
  信玄在三方原之战后,在刑部(地名)迎来了新年,可他在那里染上了病,一度撤回甲府,最后在信州驹场(现在的长野县下伊那郡阿智村)与世长辞。武田家一直把信玄的死,列为极大的秘密,三年没有外泄,而其他的大名即使听到了信玄已死的消息,也依旧感到武田军的可怕。
  信玄死后的第六年,他的宿敌上衫谦信也病死了,此外,小田原的北条氏康也在信玄之前就死了。
  这三个人,无论哪位都是稀世难遇的名将,可因为天意捉弄,偏偏被置于毗邻,相互牵制,无法取得天下,这对于信长和家康来说,真是莫大的幸运吧!

铁砲

  武田信玄死后,他的儿子胜赖继承了家业,成为武田家的总帅。胜赖年轻力壮,豪气万丈。此外还有信玄时代的山县、马场、高坂、甘利等优秀的家臣继续辅佐胜赖,即使甲州军已不是信玄时代的那支军队了,也依然非常强大。
  胜赖屡屡对骏河和远江出手,家康也毫不懈怠,无时无刻不监视着甲州军的动向。
  两军终于在长篠城爆发了正面冲突。长篠地处丰川上流一分为二的地方,是一座建筑在险峭地形上的城。城主奥平贞昌原是依附于武田家,到了胜赖这一代,就转投了家康。胜赖对此勃然作怒:“混蛋!奥平,你就等着我来踏平你的城吧!”天正三(1575)年五月,胜赖率领一万五千人马包围了城池。
  城兵仅有五百,完全无法长期抵抗,所以必须尽快通知家康,以求得援军。可是出城的路完全被武田军封锁死了,一出城的话准没命。
  “请派我去吧!”名叫鸟居强右卫门的一名奥平家臣主动请命。强右卫门乘入夜时分,偷潜出城,跳入大野川里,岂料武田军早已料到了这一着,在河里张上了网,并系上了铃铛。强右卫门的身体触上了网,铃铛哐啷哐啷响了起来。
  “啊,是城里的人吗?”躲藏着的守卫站了起来。别的守卫说:“慢着,这条河里有很大的鲈鱼,常常碰上网弄响铃铛。咱也好几次上当,刚才的也是鲈鱼,准没错!”于是就那样继续监视不动。强右卫门脱离了险境,急急忙忙行至浜松,请求家康的援助。
  家康也吃惊不小:“果然事态严重,我立刻派兵增援。你下去休息后,跟我一起回长篠吧!”
  可强右卫门回答道:“您的好意小人心领了,可城里的同伴们正焦急地盼望着,小人希望能尽快地把吉报传回去,因此小人要先行一步了。”强右卫门说着就这样回长篠去了。
  虽然出城时一帆风顺,可这回潜入城时,强右卫门被武田军的守卫发现并捉住了,他立刻被带到了胜赖的帐中。胜赖正为长篠城难于攻陷而烦恼,他对强右卫门说:“你朝着城去说,家康的援军不会来了,叫他们尽早投降。如果你按我说的话去做,我就饶你不死,你敢如实说的话,我就活剐了你。”
  强右卫门回答说:“您能饶我性命的话,小的定当如你所说的那样去做。”于是绑着强右卫门,带到城前。城兵从城楼上探出头来,竖起耳朵想听听强右卫门说些什么。强右卫门朝着他们大声呼喊:“家康大人和信长大人马上就要率领大军前来,再熬三天,我们就能胜利了,大家一定要度过难关啊!”
  城兵们听了哇地一声欢呼起来。胜赖脸色通红,勃然大怒:“这个家伙!”立刻把强右卫门活活剐杀了。
  奥平贞昌以下城内一干人等,全部发自内心地由衷感谢即使失去性命,也要说出真相激励大伙的鸟居强右卫门。
  家康向信长告急。信长也亲自领兵,家康、信长联合军三万八千人,到达长篠西面。信长出征之时,因为对手是武田军,家臣中有人甚至劝阻:“太危险了,还是停止的好。”可他已有了必死的觉悟。就连家康也对儿子信康说:“这次也许我性命难保,你还是回冈崎去吧!”
  无论信玄存在与否,甲州军都是极可怕的,这一点不言而喻。
  信长对之一战极其重视,麾领了几乎所有的优秀家臣,如长子信忠、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池田信辉、泷川一益、丹羽长秀、蒲生氏乡、羽柴秀吉、明智光秀等人。家康也带了大久保忠世、本多忠胜、榊原康政、石川数正、酒井忠次等所有一流的武将。
  信长为了考虑对抗武田军的战略,与家康进行商谈:“武田军的战法是凝聚兵力不顾一切地突击,派骑兵冲击敌人崩溃的方位,常常大获全胜。对此我考虑了防备骑兵突入的方法,那就是在我们的阵地前遍布鹿角、栅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