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 >

第48部分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第48部分

小说: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天变邸抄》记述:最令人奇怪的是这场灾变使受害者“不论男女,尽皆裸体”的特异现象。“所伤男妇俱赤身,寸丝不挂,不如何故?有一长班,棕帽衣裤鞋袜一霎俱无。生者如此,死者可知!”:“书手捋锹镢立瓦砾上,呼曰:”底下有人可答应。‘忽应声;’救我!‘诸人问曰:“你是谁?’曰:”我是二小姐。‘书手知是本官之爱妾,急救出,身无寸缕。“
  《日下旧闻》又载:“是日,京师妇女凡肩舆出行者,皆于舆中自去其衣,衣若有物摄之,从空飞去,坠昌平州。”
  明代黄煜所著《碧血录》记载:“元宏寺街有女轿过,一响掀去轿顶,女客身衣尽去,赤体在轿,竟尔无恙。”
  众多历史典籍中这种关于灾变时人们“寸丝不挂”、“身无寸缕”、“赤身裸体”的记载不胜枚举。那么,人们的衣服到哪里去了呢?在谈迁的《国榷》一书中:“震后,有人告,衣服俱飘至西山,挂于树梢,昌平州教场衣服成堆,人家器皿、衣服、首饰、银钱俱有。户部张凤奎使长班往验,果然。”
  在计六奇《明季北略》中:“震崩后,有报:红丝衣等俱飘至西山,大半挂于树梢。昌平州教场衣服成堆,首饰、银钱、器皿无所不有。”
  在吴伟业《绥寇纪略》一书中:“大木远落密云,石狮掷出城外,衣服挂于西山树梢,银钱器皿飘至昌平阅武场中。”
  在《昌平州志》卷十七中:“京城石狮数百人移之不动,一响之后,偕衣服、器皿从空飞出城去。”这种奇怪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灾害区的人们突然尽皆裸体,而衣服却一下子飘移了几十里地,实在是咄咄怪事!
  历史学家计六奇、吴伟业等人治学十分严谨,他们写史,字斟句酌,真是“无一字无出处”,是以“信史”和“实录”著称于史的。尤其谈迁记史一丝不苟,是有口皆碑的。他们的记载可以说是可靠可信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亘古未闻的怪事呢?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以上记载,或许有不实之处,但是大体上为我们描述了当时震天动地的王恭厂灾变的大致情景。对这样一场影响深远,损害甚巨的灾祸,却长期以来没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使王恭厂灾变之谜石沉大海。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翻出这个历史疑谜,以资有关部门、学者研究。对这次王恭厂灾变,究其因,众说不一,综观众议,不过有四:其一地震说京区历来震繁,据有关文献记,仅明代就大小震百余起。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灾变虽官方未明确为地震,但灾变前后种种迹象与地震前后现象有许多相符之处。且史书文献中与地震有关的记载也很多,如:“大震一声”、“殿震”、“震撼天地”、“时息地震”、“震后”……故可推断,这场王恭厂灾变,是因地震直接促发火药库而引起的。若此推断成立,那么这次地震具有裂度大而震区面小的特点,比如震灾中心(宣武门内大街以西,刑部街以南)破坏力几乎达到摧毁性程度;然而在离震灾中心较近的建筑真如寺、承恩寺等均未受到多大破坏,这种情况是举世未见的;再者蘑菇状烟云,也不是地震出现的现象;又如“不论男女,尽皆裸体”,“寸丝不挂”,“褫衣物”的现象,也非地震的后果;至于灾变中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在地震史上恐怕也少有先例。
  其二羊角风(龙卷风)说羊角风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特点。羊角风我国经常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王恭厂灾变,就其灾害范围看,似为此风所致。“东到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而羊角风袭击范围往往在受害区百米之外很平静,就是受灾区与非灾区界限分明,而地震就不明显。至于石驸马街大石狮飞出宣武门外,史实确有记载,并且王恭厂之北的数千斤重物———石狮子被甩到南城墙外,然而并未见城墙塌陷,这是何故?将石狮子远抛,这是羊角风的巨力。于1956年9月24日,上海浦东区遭到此风袭击时,曾将一个223斤重的油灌卷至15米高的空中,然后抛到120多米以外的地方。王恭厂灾变若羊角风所致,羊角风常是突然爆发,可是这次灾变前伴随着许多地震前后的征象:从西南方,有声如雷;鸡犬皆惊,振物有声;初九(变后3日)丑时,复巨声西来,门窗皆响;震声南至河西务,东至通州,北至密云。以羊角风说也难以解释这些现象。
  其三陨落说宇宙中星体冲入地球大气层时,其前方空气受到强压而温度陡然上升到几千度甚至万度,使流星———陨石表面物质熔化和气化,并与大气分子撞击而发光,形成火花、火球。当火花、火球消失后,人们可能听到霹雳声、雷鸣声、爆炸声。陨石落地,形成陨石坑。当陨石与地面撞击时,会发出震动与响声,这就如同文献记载那样:“有声如吼”,“但见飙光一道,内有大光”,“忽大震一声,裂逾急霆”,“深坑数丈”,“烟云直上”,“巨石空中飞注如雨”,“烟尘障空,白昼晦冥”,“西安门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等等现象,完全与之吻合。陨落也完全有可能使房屋“猝然倾倒”,“大树尽拔出土”,以及“大木飞至密云”,灾区数里“尽为齑粉”。但陨落说,也难以解释灾变前后的种种地震征兆。
  其四火药焚爆说这次灾变中心正是王恭厂药库。所以,灾后就曾有人说:“王恭厂不戒自焚,致都城之扰。”王恭厂是一个巨大的火药库。据文献记载:每五日,三大营共领火药三千余斤。若这么多火药一旦发生焚爆,可在瞬息间形成高温高压气流,并迅速向周围扩散,可下冲使地面成坑,向四周可使阻挡物倾倒,上可携物飞空,使地中霹雳声不断,甚至“大震一声”,“裂逾急霆”。但当时普通火药,能否有这样巨大威力:使千斤石狮飞行于街外;平地陷巨坑二丈许;将衣物卷走,男女俱赤裸,寸丝不挂。这些现象以火药焚爆说也难以解释。再者作为爆前的先兆,出现的地鸣和火球,似乎火药本身也难以由它一手导演。上述四说,均无完断,可为王恭厂灾变之谜的研究者们探讨之资。
  10。金佛像之谜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抢掠,是触目惊心的。劫掠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支那、泰国、缅甸、马来亚、婆罗洲、新加坡、菲律宾及荷属东印度群岛等。
  据40年代十分保守的估计,几年的战争,使日本获取的“战利品”达数百亿美元,若以今天的比价换算,超过千亿美元,仅黄金一项,就有6000多吨!另有钻石、翡翠、玉器、佛像等奇珍异宝古董首饰不计其数,有人分析,如果将6000吨黄金看作是日本从银行等合法机构偷来或抢来的,那么,加上更大的一笔从富商巨贾以及黑社会抢来的黄金,其总数就将是以上数字的2至3倍甚至更多。
  二战以来,这些战利品被通称为“山下奉文藏金”。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山下奉文于1938年7月就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此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新设的满洲防卫军司令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担任日军26军团司令官,此人足智多谋,一心效忠天皇,在攻打新加坡的战斗中,他为自己塑造了辉煌。把英军打得狼狈不堪,2个月不到,日军就占领了新加坡。一夜之间,全世界都知道了山下奉文!山下奉文得到了一个绰号:“马来亚之虎”。
  日本战败前夕,山下奉文率大军撤出马尼拉,命部将岩渊守城。他之所以留下岩渊死守一座空城,原因只有一个:掩护他把大量还没来得及运走的财宝抢运到碧瑶山中。在山下奉文从马尼拉转移出来的珍奇宝物中,有大量的珍珠。珍珠堪称形体优美的尤物!山下奉文抢得的珍珠种类很多,有东珠、西珠、南珠、江珠、南洋珠、孟买珠、澳洲珠和波斯珠。以南洋珠最为名贵,有所谓“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洋珠”之说。波斯珠也很值钱。除了用自己的军队将在东南亚各地抢掠的珠宝秘密转移至碧瑶山中外,山下奉文还开始了一次最后的掠夺。大撤退前夕,山下奉文的宪兵队还将印度支那银行洗劫一空。1945年3月,他们一次就从印度支那银行掠取了7。8亿比塞塔,在西贡,一个官吏需用100万年的时间才能挣足这个数!
  可以肯定地说,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被山下奉文秘密埋藏起来了。具体有多少,也许永远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他总是将白金和钻石据为己有。有好几次,他似乎确曾用舰艇运送黄金回国,但是那些舰艇无一例外地在大海上遇到袭击沉没了。是谁袭击了它们?同样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其实是日本人自己故意炸沉了载有黄金珍宝的船只,其中包括被炸沉的“那智号”巡洋舰。那些浮出水面的人遭到了日本潜艇水兵的机枪射击,射击者上岸后又遭到了清除,到最后,除了几个神秘人物外,没有一个目击者幸存下来。
  从1943年后期开始,掠夺来的珍宝便由卡车运送到碧瑶的本格特矿区附近的山里,密藏在隧道或山洞中并用水泥封上。他们之所以要把珍宝运往碧瑶,因为那里是大山区,丛林密布。有些则被运到马尼拉的其他地方,埋入深坑。有一部分财宝,按要求是要埋到水下,沉入炸开的珊瑚礁里,再用珊瑚石和水泥的混合物填塞紧封。一个代号为“幽灵”的秘密行动小组负责这类行动,分为掘进组、爆破组、搬运组和潜水队。
  有一些关于盟军俘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1943年到1944年间,他们被迫挖掘那些深坑和隧道,随后就被活埋了。“消失”的人,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也在3000人以上,这些人有六分之一左右是日本军人,其余的则几乎全是盟军战俘,还有一些中国人、马来人、新加坡人及菲律宾人。
  时间到了1970年,菲律宾探险家协会主席罗赫利奥。罗哈斯开始寻找山下奉文藏金。当他拿到了一张日本人的藏宝图之后,他就开始了小心翼翼的挖掘。罗哈斯的父亲在二战时期是一个商人,专做紧缺物资的生意,罗哈斯的那张藏宝图,很可能是他父亲当年从山下奉文那里顺手牵羊弄来的。罗哈斯是在60年代晚期才相信有山下奉文藏金的,很有可能是在那时候他才从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了这张藏宝图。不管怎么说,罗哈斯有了一张日本人的藏宝图。藏宝图上标出的是碧瑶附近本格特矿坑中的一个埋藏点。
  从3月份开始,罗哈斯不断地深入到碧瑶山中,包里挎着一个老式探测器,有计划地进行着精确的测量。为此,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但他终于找到了,他及其随从进入了一个到处散落着人骨的山洞。由于有了图纸的指引,加上罗哈斯小心谨慎的性格,他们一路上避开骷髅阵设置的各种机关,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但是,当他们就要接近宝物的时候,却遇到了一具特殊的骷髅。这具骷髅没有腿,腹腔里奇怪地伸出一根螺旋形的柱子,胸腔部分呈“V”字形的两根有低浅凹槽的骨头,直通两肩的锁骨,头颅奇大。罗哈斯敏锐地发现这具骷髅的结构有别于普通的人骨,当年那些日本人肯定在上面作过特殊的加工。他叫手下人不要去动它。自己则站在一米开外,用他的探测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