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风云人物汉武帝 >

第28部分

风云人物汉武帝-第28部分

小说: 风云人物汉武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时候,康居国侦探窥伺汉兵,觉得汉朝兵多将广,攻击性强,所以不敢出兵。但贰师将军李广利觉得大宛使者提出的条件已经可以了,就找来赵始成和李哆到营中商量应对的策略。

贰师将军李广利说:“听说贵山城内最近俘虏了一些汉朝人,其中有些会穿井汲水,而且大宛人在贵山城中准备了大量的粮食,所以我觉得应该速战速决。”

李广利又给手下谈了大宛人提出的条件,他随后补充说:“我们这一次出兵,主要就是诛灭罪魁祸首大宛王毋寡。现在毋寡的人头已在我们手里,如果还不允许解开兵围,对方必然拼命死守。一旦汉军久攻疲惫,康居国的援军必然出动,到时候汉军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赵始成和李哆等人都同意贰师将军的想法,他们决定下来,答应了大宛的要求,停止了对贵山中城的围攻。

大宛人松了一口气,马上给汉军提供粮草补充。并放出他们隐藏起来的好马,让汉军自行挑选。李广利令随军的两位相马专家负责这项工作,他们挑出了上等好马几十匹,中等以下公马、母马一共三千多匹。

贰师将军还指定一位当初对汉朝使节较为亲善,名叫昧蔡的贵族,继任为大宛国国王。汉宛两国订立盟约之后,贰师将军下令撤兵。汉军信守诺言没有进入贵山中城,就结束这场战争班师回国了。

当初,贰师将军从敦煌西进时,认为人马众多,堆在一起,沿路各国无法供给粮食。他就把部下分成几支部队,从南北两路分头并进。

校尉王申生率领千余人监视郁成城,他的部队离贰师将军的大部队约有两百里,所以王申生依仗大军轻视对方,责令郁成王把粮食交出来。

郁成王窥视到王申生的队伍弱小,就在一个清晨,派三千人猛冲出城,把汉军从美梦中惊醒,大宛人血洗了汉军营寨,斩杀了王申生等人,只有几个人侥幸脱逃,飞奔到贰师将军那里报告。

贰师将军李广利闻讯大怒,他马上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领上人马去攻打郁成城。大兵压境,郁成王抵挡不住,逃到康居国避难。

上官桀没有轻易罢休,他领兵尾追到康居国。康居国看到大宛国惨败的下场,不愿与汉军作对,就把郁成王交出来,送到上官桀营中。郁成王大骂康居王出卖朋友不仁不义。

上官桀命令四位骑兵把郁成王押送到主将李广利营中去。这四位骑兵领命上路。途中,四人互相议论说:“郁成王是汉朝所痛恨的家伙,如果这样活着押送的话,恐怕要是有什么意外,我们的性命也完了。”这四人害怕途中有人劫囚,就想杀了郁成王,可是没有人敢先动手。上邦籍的骑士赵弟年纪最小,他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敢作敢为,拔出剑来,白光一闪,郁成王人头落地。赵弟装了郁成王的人头,四人一起护送到贰师将军李广利营中。

贰师将军李广利(4)

当初,贰师将军第二次西征时,汉武帝特地派遣使者通告乌孙国,要求它出兵与汉军配合进攻大宛。乌孙派出了两千名骑兵前往,但一直徘徊观望,并不敢上前。等到汉朝大军回程时各国听说比他们强大的大宛国被击败投降,大为震惊。各小国国王纷纷打发自己的子弟随从汉军去向汉武帝纳献贡物,谒见汉武帝,并且让他们自动留下来充当人质。

西征军进入玉门关之后,李广利清点了一下人数,只剩下一万多人和一千多匹军马。贰师将军这后一次进军,军队并非缺乏食用,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斗,牺牲的也不能算多。而将军们贪心不足,对士兵们毫不体恤,像对待牲畜一样任意驱使,克扣军饷,侵夺暴虐,因此死在将领们手中的士兵很多。汉武帝却认为打了胜仗就行,行军万里之外,这些小的过失就不追究了。万千士兵的生命,成了西域路上的幽魂。

汉武帝打败了大宛,夺来了汗血马,又有万国来朝,心中大喜过望。他又例行大封有功之臣。

汉武帝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又封亲手斩杀郁成王的骑兵赵弟为新峙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中被封列九卿的有三人,诸侯相、郡守、两千石级的官吏更有一百多人,一千石级官吏以下的有一千多人。自愿参加者赏封的官爵超过了他们本人的愿望,因犯罪受惩罚而去从军的人免去罪名,但不计功劳。每名士兵所得的赏赐约值四万钱。汉武帝攻伐大宛一共两次,总共历时四年才告结束。

匈奴汗国最初也曾想攻击李广利的西征汉军,但看到西征汉军阵容强大,而且汉武帝早就派游击将军韩说和长平侯卫伉驻守今陕北晋北,所以没有敢对李广利的军队动手,但他们趁着汉朝上下都注意西域战争时,突然从北面侵入汉边,东起云中、西至酒泉烽火连天。匈奴人杀害了汉朝的两个都尉和几千军民,毁掉了先禄卿徐自为率领兵士新建的城墙亭障。汉武帝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对此采取了克制态度。

李广利大军回国时,匈奴单于派人前往楼兰国,要求他们一起拦截在汉朝大军之后的汉朝使节团。这时守在玉门关作为殿后的军正任文得到情报,马上报告了情况,汉武帝令军正任文坚决反击。

任文领人攻入楼兰国,把楼兰王捉住,送往长安。

汉武帝责问楼兰王为什么要和汉朝作对。楼兰王叹口气说:“唉,我们是一个弱小国家,处在两个强大的邻国之间,不两边听命,就没有一天平安。请求准许我们所有人都迁移到汉朝居住。”

汉武帝觉得楼兰王说得直爽,又了解他说的都是实情,就又把他送回国,替汉朝了解匈奴人的动静。匈奴国自此对于楼兰王也不再十分信任。

自从大宛国被击败以后,西域各国对汉朝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恐惧。汉朝使节在西域越发行动自如。

为了便利和保护汉朝的使节以及应时而生的商旅,汉武帝下令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和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县)等地设置屯田,用几百名士兵进行屯垦。他们开渠种田,积储粮食以供应往来的使者,给使者们一个驻足之处。

汉武帝还在敦煌设置酒泉郡都尉,派出士兵驻守在那里,随时以武力应付通往西域道路上的不测事件。

一年多以后,大宛国中又发生了政变。大宛国的王族们认为汉军立的大宛王昧蔡善于逢迎阿谀,使大宛遭到屠杀,他们就一起约定杀了昧蔡,改立原大宛王毋寡的兄弟蝉封为大宛王。大宛的王族们也害怕汉朝人前来兴师问罪,马上把蝉封的儿子送到汉朝去作为人质,以示大宛不敢对汉朝有二心。

汉武帝也不想为此而兴师动众,他派遣使者赏赐给大宛一些财物以安抚他们。大宛王蝉封这才放心地坐在大宛王的位置上,为了感激汉武帝的成全,蝉封承诺每年给汉武帝入贡两匹汗血马。

这以后,东西方往来的使者就更加多起来,应时而生的还有不少做买卖的商贾,荒凉的戈壁滩又充满了生气……

开疆拓土

南越内属(1)

汉武帝有使天下臣服、无远不届的欲望,他要把自己的恩德实施在疆域内外,他要把他的皇威扩大到每个人的头上,广徕四夷,教通四海,是汉武帝即位以来确立的既定方针和目标。为了他的方针和目标,汉武帝统治下的汉帝国频繁地进行军事、外交、政治及文化活动。汉武帝多年对外用兵,结果是戡定边患,开拓疆域,建立了大一统的多民族的汉帝国。汉武帝外事四夷之功,在中国史册上赫赫有名。

早在汉武帝刚即位的建元年间,他就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对外计划。汉武帝最先收服和平定的是闽越王国。越族地区还有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南越成为汉武帝下一个扩张目标。

南越在汉初是百越中文化最先进的、与汉文化融合最好的一个外臣国。地域在东南各小国中最大、东西数千里,后扩大到万余里。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在南越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并徙民与越人杂处,两族人民逐渐融合。

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危,他见二世昏庸、中原大乱,本想统领百越,独霸一方。后来病魔缠身,他也知道将不久于人世,就招来了手下心腹龙川(今广东惠州)县令赵佗。

任嚣拉着赵佗的手对他说:“秦二世暴虐无道、天下痛恨。听说陈胜、吴广起兵之后,又有项羽和刘邦的争夺,中原一片纷乱,不知何时才得太平。番禺有山有水,地势险要,南海郡东西有几千里,而且有许多中国人相辅助,我们不必参与中原的争斗,就在南海足足可以建立一个国家。我已病入膏肓,一切都靠你了。”任嚣伪造一道诏书,诈称秦二世封赵佗接替他的南海尉一职。

赵佗是中原真定人(今河北正定南)。任嚣一死,赵佗正式继任,并立即移送檄文到横浦(今广东北江东源浈水)、阳山(今广东阳山)、湟谿关(今广东英德南)这几处的秦朝守吏说:“反叛的盗匪们很快就要攻打过来了,马上断绝与中原的道路,在关卡聚兵自守。”赵佗的这道命令使南越和中原地区因此断绝了联系。

赵佗又逐步地采用各种手段诛杀秦朝在南海郡设置的长吏,全部换上自己的亲党心腹,把握住了南海郡的军事、行政和经济等方面的大权。

秦朝灭亡之后,赵佗更加有恃无恐,他用手下的兵力在南方发起了兼并战争,桂林和象郡也成了他的势力范围。赵佗统一了南方,割据固守,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为了专心统一中原,无法抽身去攻打南越,他只好先采取容忍的态度,派遣使臣陆贾带着诏书、南越王印和丰厚的礼物去招抚赵佗。让他团结百越,不为南边患害。

赵佗当时称霸一方,心满意足,就连打扮也换成了越族人的服饰。他左袒梳髻,傲慢地让陆贾进来相见。

陆贾是初至南越,见赵佗态度傲慢,就晓以大义,谕以利害。陆贾对赵佗说:“大王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如今竟然背叛父母之邦,忘记骨肉之情,放弃了中原的服饰,想对抗大汉天子而成为父母之邦的敌人,这样必将大祸临头。汉朝听说你在南越自立为王,本来要发兵征伐,因为不愿连累百姓,所以特意让我送来南越王印,正式立你为南越王。大王就应用臣下的礼节来迎接皇上的诏书。如果大王抗拒皇上,不服从朝廷,那么皇上一定先掘了你的祖坟,灭你的宗族;到时候只要派一个副将率十万人马来问罪,踏平南越只是翻翻手那样容易。”

赵佗听了陆贾的一席话,感到很紧张,就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这个蛮夷之地住了很长时间了,一时间忽略了中原的礼节。”赵佗恭敬地接过南越王印,做了汉朝的臣下,奉守汉朝约法。

赵佗殷勤地款待陆贾。陆贾一住就是几个月。一天陆贾要回去述职,赵佗感叹地说道:“先生一走,越地没有可以谈心的人,先生来了之后,我听到了许多新鲜的事。”他送给汉高祖九颗硕大的珍珠,又专门送给陆贾价值千金的礼物。从这以后,赵佗做了汉朝的南越王,虽然与中原的来往很少,但南方边境也还算安宁。

高祖七年(公元前181年)九月,这时候汉朝的大权掌握在吕后的手里。她认为虽然南越王是汉高祖封的,但那只是一个外臣国,不受朝廷的直接统治,因此一向不作为中原的诸侯看待。在吕后临朝的第四年(公元前197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