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午夜开棺人 >

第11部分

午夜开棺人-第11部分

小说: 午夜开棺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这一辈子都休想要踏进开棺人这个圈子里。”盐爷抽着旱烟,向胡淼和胡顺唐说道。
  最早的开棺人,要追溯到什么时候,恐怕要到秦朝了,不过那个时候的开棺人并不在民间,而是在专为皇族服务。皇族当时赐开棺人为“后殓师”——按照当时的文字记载翻译过来应该是这三个字,意思是死者入土之后才有事可做的人。众所周知,皇室陵墓一旦关闭是没有办法再开启的,但某些时候皇室的后人又不得不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开启陵墓打开先人的棺材,在这个时候就要靠后殓师,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在陵墓打开之后进入开启棺材,就算是血亲后人都没有办法做。因为传说这些人天赋异禀,不入六道,身离三界,跳出五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开棺又不会遭致天谴。
  秦朝灭亡后,到了西汉前夕,开棺人因为身份的特殊大多数都被赶尽杀绝,但有少部分隐姓埋名,在刘邦封为汉王后,跟随其到了当时汉王领地的巴、蜀、汉中等地留居了下来。可因为他们原本为皇室服务,没有一门手艺可以养活得了自己,唯独就是知道如何造棺材,于是大部分的后殓师摇身一变,成为了棺材铺中的手艺人或者老板,随后又因为开棺人实在过不下去那个苦日子,重新出山,为显贵和大户人家开棺赚钱,以养活后人。

  正文 第十三章'开棺人的诡异往事'

  胡顺唐听到这时,插嘴问:“盐爷,开棺能赚钱吗?”
  盐爷笑道:“能赚钱吗?我告诉你,开棺一次必收重金,收一次就够那开棺人三世之用,不过做那行的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不入六道,身离三界,跳出五行,因为经过数百年的时间,这门手艺失传了很多东西,早已不完整,所以要做这行,必定会折寿不说,还会给后世带来麻烦,所以当时就有人立下了开棺人九忌,这九忌具体是什么,我也只知其一二,其他的不清楚,只是听你祖爷曾经提起过。”
  开棺人在蜀地境内,一直到了清朝末年时期,活下来又真正有手艺的开棺人已经剩不下几个。又因为当时盗墓盛行,那些没有真正手艺,老想发死人财的盗墓贼,往往担心进入别人陵墓之后会遇到麻烦,但又垂涎棺材里面陪葬的珍宝,便要挟那些开棺人与其一同前往。为了躲避这些盗墓贼,大部分开棺人开始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而当时胡顺唐的祖辈唐五恰恰就来到这广福镇。唐五之所以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广福镇当年还有一个称呼叫——棺材镇!
  “等等!”胡顺唐听到这又插嘴,“盐爷,你说我祖辈叫唐五?姓唐的?这怎么回事?”
  盐爷用烟杆敲了一下胡顺唐的脑袋道:“你不是一直很奇怪为啥我说你是我的本家,血亲吗?原因就在这,至于为何后来姓胡了,我相信这个胡家的本家小姑娘也应该清楚吧?”
  胡淼望着胡顺唐道:“对,我曾经听我奶奶说起过,之所以你们会成为这广福镇上唯一一家姓胡的,就是因为刚才盐爷所提到的那开棺人九忌中有一个忌是,帮哪家大户开棺,就必须改姓进入那家的族谱。”
  “是,这小姑娘说得对,你祖爷也曾经说过。”盐爷将旱烟锅里面的烟灰抖出,又重新塞进烟叶点燃。
  当时的广福镇之所以有棺材镇的别称,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这个镇子中大部分人都是开棺材铺的,几乎所有的木匠唯一会的手艺活儿就是打造棺材,由此远近闻名,方圆百里甚至是当时省城的人都会到广福镇来订做棺材。这便是唐五之所以留在这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正合了唐五的意,在这里如鱼得水,他本身也是打造棺材的,而且手艺比镇上那些工匠还要精湛,除了普通棺材之外,还精通制造各式各样,各种材质的棺材,无论是木质、铜制、石制亦或者带机关的棺材(这里后面会提到),可以说当时的唐五是川西唯一一个精通开棺人手艺的人。
  让唐五留在广福镇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这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姓唐,他住在这之后,便于隐藏自己的身份。于是唐五领着全家来到了棺材镇安定下来,虽然只是为了隐姓埋名混口饭吃,但同时也担心自己这门开棺人的手艺失传,死了之后没有脸下去见祖师爷,便没事在棺材镇里面转悠,久而久之便看上了两名在其他棺材铺中当学徒的年轻人,一个叫公孙赋,一个叫关童。
  唐五之所以会看上这两人,完全是因为两点,第一他们的长相“过人”;第二他们脑子相比常人来说要聪明许多。
  之所以说唐五选择两人是因为他们长相“过人”,那是因为做开棺人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而且这个条件定得很死,无法改变——要不长得很漂亮,要不长得很丑陋。而公孙赋便是个美男子,而关童则奇丑无比。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先决条件?那是按照“相人相面,知人知心”这八个字来的,具体解释就是相人的同时是为了知心,但知心的时候也同时要注重面相。开棺人这门手艺都是在黑夜之中进行,开棺必会折损阴德寿命,传说是为了不让受到惊扰的棺中亡灵烦扰他人,方便他们很准确地记住开棺人的相貌,只认定开棺人,而不会伤害他人,所以面相特别重要,要不非常漂亮,要不极其丑陋。
  唐五自从收了公孙赋和关童两名徒弟之后,便寻思着应该找机会帮人开棺。毕竟开棺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是,一生之中只可开棺数次,不宜过多,其意便是每开一次棺之后运势即会下滑,开棺次数越多,越会凶多吉少,九死一生。当时唐五虽说从前跟随师父开过数次棺,但自己并没有真正单干过,一直心中有些遗憾不说,且家中靠着打造棺材为生,生活很是贫寒。加上又收了两个徒弟,多了两张嘴吃饭,生意没有好转不说,还被徒弟原先所在的棺材铺排挤——无论在哪个行当,你抢了别人的徒弟,都会遭致他人唾骂,这种行为在那个年代严重性就如偷了人家的媳妇儿。
  过了没多久,幸运好像真的落在了唐五的头上。临镇太平镇的大户胡家不知道从哪儿听说广福镇中有这么一家棺材铺,老板是个开棺人,而胡家恰恰当时又因为某种理由要开启祖坟中的棺材,于是胡家当家人独身一人在某个深夜敲开了唐五的棺材铺,恳请唐五替他胡家开棺。
  胡家当家人当时为了不让这条消息外泄,特地打扮成了一个上镇里赶集的乡下农夫,背着一竹篓的玉米,故意用那一竹篓的玉米隐藏住下面装满金条的小箱子。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度,真金白银永远都是不会过时的流通货币,最值钱的东西,胡家当家人深知这一点。
  当那箱子金条摆在唐五跟前的时候,唐五也顿时动了心,便依照惯例询问当家人开棺目的是为何?可当家人当时一时语塞,半天都答不上来,只是不断的恳求唐五,一定要帮他们胡家开棺,否则的话胡家将会大祸临头。
  唐五见当家人不肯说,知道自己不能坏了规矩,不知道开棺所取何物是犯开棺人的第一条禁忌,当即便一口拒绝了当家人的请求,并将其“请”出门外,还表示大家都应该忘记这件事,从此之后不再提起。
  谁知道只过了一天,当家人再次来到广福镇找到唐五。告诉他,要开棺是因为仇家在数年前曾经动过胡家的祖坟,并且在祖坟内放入了用以破坏风水的“木蠍”,如果不及时取出来,胡家在三年之内就会家破人亡。说着当家人竟给唐五跪了下来,还接连磕了好几个头,求唐五一定要救救胡家。
  唐五一听“木蠍”便知道这不是小事,那种阴邪的物件不要说放入棺材之中,就是普通木匠做工时,将“木蠍”偷偷放在人家房梁或者窗台下,少则三年,多则五年,这家人便会接二连三的出事,最终家破人亡。
  当时在胡家已经死伤了好几个人,先是被什么东西给咬伤,而后是被咬死,死状奇惨。胡家出事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棺材镇来,唐五询问之下,知道胡家当家人并没有撒谎,于是在金条和救人之心两者的驱使下,唐五终于答应了当家人的请求,并开始计算时间,找合适的机会进入深山中胡家祖坟替他家开棺,取出木蠍。
  但那时的唐五并不知道当家人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再后来等到他们进山开棺之时便发现胡家祖坟所在之地名为往生穴,采用的是邪门的风水偏门活人葬,可当时唐五已经按照规矩入了胡家的族谱,改了姓,反悔也来不及。所以唐五决定挖开祖坟一看究竟,但唐五动土挖开胡家祖坟后,发现了“棺中棺”,知道此事不好,如果再不动手,恐怕会出乱子,但那个时候胡家大公子胡天佑却带着家丁赶到,并擒住了唐五的儿子唐绍木要挟必须立刻开棺,否则便让唐绍木血溅当场。
  无奈的唐五只得打开石棺,却惊讶地发现石棺之内竟然装着一副碳棺,而碳棺里所葬之人采用的是更邪门的“白狐盖面”,就在那时,里面那具尸体竟然破棺而出,袭向胡天佑……
  “简单来说,差不多就是这么一回事。”盐爷终于将旱烟从嘴上取下来,倒空了烟锅里面的烟灰,也不再塞烟叶。
  胡顺唐静静地听完盐爷讲述的陈年往事,终于明白了为何盐爷会称自己为本家血亲,是因为祖辈在当时为了开棺,入了胡家的族谱,改了姓,如今自己才会姓胡,而不是本来的唐姓。
  此时,在一旁的胡淼开口道:“盐爷和我奶奶告诉我的一模一样。”
  胡顺唐听她这样一说,又想起来盐爷根本没有讲后面怎么回事呀?忙问:“盐爷,那后来那碳棺中跳出来的那个……那个东西是什么?又发生了何事?”
  “对呀。”胡淼也赶紧问,“我奶奶也是讲到那,不告诉我,说她也不清楚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说此事千万不能外传。”
  盐爷叹了口气说:“这件事后来怎么样,我也不知道,顺唐的祖爷告诉我了多少,我便复述给你们多少,并没有隐瞒。”

  正文 第十四章'狐灵伤五行'

  虽然暂时解开了自己为何是盐爷本家血亲的谜团,但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在胡顺唐脑子中转来转去,为何盐爷和胡淼的奶奶都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何事?是因为不知道,还是发生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事情不敢外泄?这件事是否和眼下镇上所发生的一切有关联?
  想到这,胡顺唐意识到一件事,忙问胡淼:“刚才盐爷所说的胡家本家与分家是什么意思?”
  胡淼道:“以前大户人家都有本家和分家这种说话,说得直接点,便是都是姓胡的地位却不相同,本家高高在上,而分家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家,甚至还可能成为本家的佃户。”
  “哦,我明白,就是说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胡顺唐脑子里不知道为何会冒出这样两个名词来。
  “你是在炫耀你有文化呢?”胡淼瞪了胡顺唐一眼,“不过我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因为离婚,便离开了这里,我跟了妈妈到了省城,姐姐则跟了爸爸留在了这里。”
  盐爷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并不说话。
  胡顺唐又问:“那为什么你刚才要对你幺爷说,胡家人反正也不喜欢你呢?”
  “那是因为妈妈后来改嫁了,胡家最痛恨的便是儿媳改嫁或者偷人这种事情,说白了,他们认为儿媳离婚改嫁和偷人没有区别,觉得很耻辱,加之当时我选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