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煮酒话太宗 >

第28部分

煮酒话太宗-第28部分

小说: 煮酒话太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妃,而刘文静则更像是李世民的人。显然唐高祖会对裴寂更亲近些,这让才能更高的刘文静很不满。到后来刘文静经常在朝议时故意顶撞裴寂,私下则出言不逊。有一次刘文静和弟弟散骑常侍刘文起喝酒,拔出刀来砍在柱子上怒道:“好想把裴寂一刀砍了!”这话传到唐高祖耳朵里,唐高祖决定以谋反罪论死。宰相们都异常惊愕,争权夺利当然不对,但骂骂裴寂也不至于死罪吧?连裴寂自己都觉得量刑过重。显然这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在打压李世民的势力,老人精已经感觉到了来自小人精的压力。

李建成的压力就更大了,尽管他是合法继承人,但唐高祖不是隋高祖那样的耿直汉子,态度一直模棱两可,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这帮老狐狸也都不会轻易站队,所幸幼弟李元吉比较支持自己。从刘文静事件开始,两兄弟就基本抛开了兄弟战友的旧情,开始干了起来。

首先是杨文干事件。武德七年(624),唐高祖收到密报,说庆州都督杨文干调集大量军器,有谋反迹象。杨文干是李建成的亲信,而李建成确实采购了一批盔甲送给他,所以这个密报实际上是针对李建成而发。唐高祖非常老练,没有直接捅翻此事,而是以其他理由召李建成和杨文干觐见。不料又有人把唐高祖已获悉密谋的情况通报给了两人,结果李建成跑到唐高祖面前叩头流血,杨文干则被迫起兵造反。很快杨文干被部下所杀,造反不成。而唐高祖对此事的处理更令人惊异:他没有处理太子,而是流放了太子东宫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的杜淹等几员大将。太子谋反,不杀也就算了,为什么要处理秦王府的人?显然,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秦王府策划的一起阴谋:诬陷杨文干谋反,密报给唐高祖,再将这个情况密报给太子和杨文干,吓得他们起兵。老人精完全洞悉这起阴谋,所以没有粗暴处罚太子,而是适当处罚了小人精。杨文干事件,正是秦王向太子的正式宣战。

其次是血酒事件。有一晚李建成邀李世民喝酒,结果才喝一点李世民就呕血数升,最后被淮安王李神通搀扶着勉强回家,这显然是中了毒。这可以视为太子正式宣布接受秦王的宣战。

唐高祖探望病情,见爱子相残,非常心痛,也明白两人的矛盾已不可调和,便对李世民说:“你首建大谋,削平海内,我本来说立你为嗣,你一直不接受。建成年长,当了这么多年太子,也不好废人家。但现在看你们兄弟不能相容,干脆你就回你的陕东道行台,我把陕州以东分封与你,依汉朝梁孝王(刘武)之例,你在洛阳自建天子旌旗。”

当年汉文帝皇后(碰巧也姓窦)宠爱幼子梁王,强要汉文帝分封了一块国土给他。梁王虽没能当上皇帝,但在封国当了几年土皇帝,也算过了把瘾。现在唐高祖也准备依例处理,李世民当然高兴得不得了,嘴上谦虚了几句,勉强答应下来。秦王府属僚听说这个消息,也都非常高兴。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商量觉得不行,李世民在京都还好控制,如果去了洛阳,有了自己的封国就更难对付了,于是拼命请唐高祖不要这样。

不仅他们认为不可,有识之士都认为不可,因为搞分封分明是开历史的倒车。在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看来,一个领主把自己的国家分成几块,几个儿子分别继承是非常正当的行为。但是,当中华帝国的文明进程推进至唐,还要搞裂土分封就无法被接受,大臣们纷纷反对。像裴寂这样的死党,他可以劝李渊造反,甚至可以和李渊一起玩皇上的宫妃,但就连他都不能让李渊重搞分封。最后,唐高祖自己也冷静下来,撤销了这个不符合历史前进大方向的决定。

李世民没有走成,双方在京城继续明争暗斗。秦王府智士良将云集,李建成准备削除他的羽翼。李建成先拉拢李世民心腹大将尉迟敬德,送了一车珠宝给他,但被忠直的尉迟敬德拒收了。李世民知道了不但没有猜忌尉迟敬德,反而说:“你应该收下,这样你就成了他们的人,可以做我的内应啊!不然你还会有麻烦。”太子见收买不到尉迟敬德,又派人刺杀。尉迟敬德是名满天下的猛将,晚上放着长矛睡觉,刺客始终不敢下手。李建成诬告尉迟敬德,将其下狱,几乎治死。之后又连续诬告秦王府大将程知节、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纷纷贬出京去。程知节临走前对李世民说:“大王的羽翼都被铲除得差不多了,要早作决定啊!”李世民养有这么多这样的死士,可见自身势力着实要强出太子不少。

留在秦王府的长孙无忌、高士廉、侯君集天天苦劝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这事毕竟不好作决断,李世民就像晋阳起兵前的李渊一样,扭扭捏捏起来。直到武德九年(626),突厥进犯,李建成保荐李元吉率军御敌,所带兵将就是要把秦王府的精锐都划给他。李建成的主意是把秦王的精兵良将带走,然后找个机会刺杀了李世民,就说暴毙了,唐高祖没理由不信。然后李元吉在前线想办法把他的属僚都坑杀了,大事可成。关于史书上这个近乎弱智的计谋暂不评价,且说李建成身边的近臣太子率更丞王晊把这个密谋通报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杀!

李世民偷偷召回被贬出京的房玄龄、杜如晦等,策划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第一步,李世民密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仆射屈突通做好准备,一旦计谋失败,他们就立即逃到洛阳举兵。未胜先料败,确是老成谋国。李建成虽也不笨,但摊上这样一个弟弟做对手,真怀疑他是杨广转世,他弟弟是杨勇转世来报应他的。第二步,唐高祖接到“太白经天”的天象报告,这预示着要更换太子。第三步,由于太白星经过秦地,所以唐高祖会通报秦王,李世民则趁机状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宫廷。唐高祖大惊,召三人明日当面对质。第四步,李世民在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内外预设埋伏,等李建成、李元吉入宫对质时刺杀。

李元吉似乎察觉到迹象,劝李建成不要去。李建成觉得自己不理亏,应该去戳穿李世民的诬告。更何况当日值守玄武门的常何是自己人,何惧之有?然而,正如太子率更丞王晊都已经投靠了秦王一样,常何也早已被秦王收买。

第二天,也就是武德九年(626)七月二日,李建成、李元吉从玄武门入。他们走到临湖殿时便察觉到了危险,立即拨马回走。李世民岂敢放过,连忙带兵猛追。李建成、李元吉见李世民在禁宫中带着这么多全副武装的兵将,确定李世民已经拼命了,便没命地狂奔。一向以武艺高强著称的李元吉想射向李世民,却三次都没拉开弓,难道是被天策上将吓软了手?但天策上将本人的心理素质显然高于其弟,即便杀亲兄弟也毫不手软。李世民一箭射去,精确命中李建成,比他老爹当年射孔雀眼都准。不过杀了亲哥后李世民似乎也有点失衡,驾不住马,座马跑到树丛中把自己给挂住了。这时李元吉趁机冲上来,企图用弓弦勒死他。危急时刻,尉迟敬德从背后一箭射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一命。

李建成的死讯很快传到太子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叹道:“岂能生前受其恩惠,死了就逃难?”于是率副护军薛万彻等将前往玄武门报仇。李世民潜入禁宫的部队毕竟不多,此刻只能关上玄武门死守。双方久战不下,冯立号称要去攻打秦王府。这可把李世民吓得不轻,所幸尉迟敬德再度挺身而出,出示李建成、李元吉首级,东宫兵顿时作鸟兽散。李世民还不敢怠慢,斩草除根,立即派人去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各十个、一众亲属家眷全部诛杀!当然,也不要以为他就是暴血杀人狂魔,比如李元吉有一位小妾,号称当世第一美女,深得李元吉宠爱。李世民杀了弟弟本已非常心痛,不忍再杀他的红颜知己,于是收入秦王府中,亲自扶养,好让弟弟可以了无牵挂地上路,可见亦非丧心病狂,还是很有爱心的。

不过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怎么去向唐高祖交代?

唐高祖已经准备好让李建成和李世民对质,交代淫乱宫廷之事,裴寂、萧瑀、陈叔达等重臣都和他一起在湖上泛舟,等着他们来问对,突然见尉迟敬德擐甲持矛出现在面前,非常惊愕,问道:“你来干什么?是谁想造反吗?”尉迟敬德答道:“太子和齐王意图谋反,秦王已举兵诛杀,怕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唐高祖更加惊愕,对裴寂等人说:“没想到会有今天,怎么办?”裴寂默不做声,萧瑀、陈叔达虽然什么也没看见,但早已判断清楚形势,连忙说:“建成、元吉本来就没什么功劳,还忌妒秦王功高。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若立他为太子,委之以国事,就没事了。”当时禁宫宿卫已经被秦王府兵控制,唐高祖没办法,只好答应,宣布由秦王摄政。

这时李世民才敢来见唐高祖。唐高祖抚着他说:“近日来谣言太多,我都感到很迷惑了。”李世民想了半天,没想到该怎么回答,其实他也无话可说,只好趴在老爹怀里痛哭,而且做了一个很恶心的动作——跪在地上吸吮父亲的乳头。这是古代孩童(一般指五岁以下)向父亲撒娇的一种动作,二十八岁的李世民不说话而做这个动作表达了一个意思——您的另两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儿子都被我杀光了,现在您只剩下我一个嫡子,您看着办吧。

唐高祖是一个何其现实的人,尽管李世民的血腥行为不可饶恕,但他所“说”的又确是实情,且莫说翻脸让自己有生命危险,就算把李世民绳之于法,岂不是让自己绝后吗?现在也只有听凭他继位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旋即,李世民以皇太子摄政。两个月后唐高祖禅位,自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为唐太宗,改元贞观。

唐太宗夺位的形势其实和隋炀帝非常类似,都是功高盖世的次子夺了长子的继承权。不过唐人已有前车之鉴,唐高祖、李建成等人都对他有所防备,所以难度更大。但李世民没有被困难吓倒,最终还是抢上了宝座。这既是他自身心狠,也和他拿捏老头子的心态之准分不开。李世民深知其父是一个超级现实,为了家业传承可以将道义甚至亲情暂放一边的人精,所以才大胆用出刺杀太子的狠招。如果李渊稍微冲动一丁点儿,要和他撕破脸,那么李渊、李世民,甚至整个李唐王朝基本上就可以交待了。李世民断定他老爸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接受既成事实,这是他夺位成功的关键内在因素。

不过唐高祖也因为他的超级现实,做成了历史上最幸福的开国皇帝(只说事业方面,暂不考虑几十个儿孙被杀了这种私事)。禅位之后,虽不再掌实权,但唐太宗仍将他这个太上皇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唐高祖也非常默契地配合了这种很有面子的妥协安排。很多史料都记载了贞观八年(634),有一次许多国家和部族来朝贡,唐太宗大摆宴席,仍请太上皇上坐,并率长孙皇后和各国君主、使节一起向他朝贺。唐高祖非常高兴,让突厥可汗起舞,南越酋长咏诗,都得到了非常恭敬的满足。

这就是所谓的万邦来朝,这就是一个政治人物所能得到的极限。那一刻,这位当初因办事不力要遭惩罚而被迫造反的晋阳留守,终于享受到了这种至尊快感。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不是他自己争取到的,而是他那不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