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

第3部分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第3部分

小说: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把自己推到一个最极端的地方你可能看不到自己,就好像把自己逼到了一个死胡同里,你眼前的门是关着的,但可能在你的上方或者某一处,另一个维度的门会打开,人得有把自己逼入绝境的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特点也就没意思了。

你想巧妙地度过一生,那你就去学成功学,到处卖的都是;你想要知道真相,那你就要承受很多的困惑和痛苦、很多个不眠之夜。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是人在年轻的时候最该想清楚的吧。

从外界需要得到的东西越多,越用这些东西充满自己,只能感到自己越无力。

在伪善和恶之间,我宁愿面对恶,起码它更接近真实,没有比虚假的东西更可怕的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善的,而其实是伪善,那你就离真相太远了,比恶更远。

每一种性情,品质都是一把双刃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首先找到真相才谈得到别的,如果你一直跟一个虚假的自我在对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你不用管你是好的坏的,或者对的错的,起码它是真实的,才有一个对话的基础。每个人都在扮演一个角色,你要问你自己你到底是谁,除了你要扮演的这个东西以外你是谁,你才能知道你想做什么。

谁也成就不了谁,人只能自己成就自己。

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个人要把自我发挥到极致,保持个性,但是你有没有仔细地想过你的自我是什么,你的自我来源于什么,你成为自我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比如说你的个性,你的爱好,甚至是你的性取向,你的性别,所有这些东西到底来源于什么?

自我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人没办法为别人的生活做判断,只能自己选择然后承担结果。

我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我有奔向真相的决心,无论这个真相是什么,哪怕它是刺眼的、露骨的或者对人有强大腐蚀性的,我都不逃避。

发现人的真相,生命的真相,第一步就得剥掉教育、习俗、道德和种种约定俗成的规则给人制定的很多种标签。人从小到大都面临不断遵循社会规范的问题。我不习惯轻易相信别人告诉我的话,也不轻易相信别人给予我的准则,人有独立的感受和思考,放弃这个是对人价值的蔑视。

我一直希望找到幸福的、完满的、有力量,能掌控自己和世界的人,我见到很多卓越的人,作家,作曲家,导演,画家,企业家,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创造的东西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是大家倾慕、羡慕的对象,你会说如果我成为他我就满足了,幸福了。但是我没有看到幸福和完满。在这一点上我为人类感到悲观,因为人是那么难得到幸福,那么难得到完满,所有事情上都充满着缺憾。

人对自己的无知,对性的无知,有时候是令人发指的。

你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就会有更多的诧异。

任何掩饰都是在解决之路上放下的大块石头。

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成熟。

爱和性都是容易的,最本质的不满足是不被了解和孤独感。

人与宇宙是同构的,你如果发现了一个细胞的秘密,就发现了宇宙的秘密。人类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特定的重大问题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一个新的世界格局出现。某一地的制度问题,争端,福利,教育等等社会问题,我觉得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从人类出现,有关人的基本困惑却从来没有得到过改善。

疯狂和偏执有可能是一个人尊严和意志力的表现,但是也有可能是毫无意义的胡闹和对他人的侵害。

3.痛苦和欢乐是一张纸的两面,这张纸就是生活

——关于痛苦或者生命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成为一种比人类更高级的生物。

痛苦和欢乐是一张纸的两面,这张纸就是生活,它们俩是相随相伴的,一张纸只有一面是不可能的,大家只重视欢乐的那一面,其实对我来说,我更重视痛苦的那一面,最终教会你什么东西或者引导你成长的更多的是痛苦。

我是个过分认真的人,总想给生命一个交代。这种愚蠢的努力简直成了我的噩梦,当然,也是最终的救赎。

痛苦其实是不必刻意谈起的,是人的基本状态,因此你会明白,选择“高兴”是多么难得的品质。现在我喜欢高兴的人,一个悲观主义者格外应该欣赏“高兴”的人。这有个差别啊,是他明白然后选择高兴,而不是一个对事物缺乏判断,沾沾自喜的傻×。

我们能对生活说些什么呢?它的力量深不可测,不知会将我们裹胁到何处,但起码,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在最坏的情况出现时,也能保持尊严,就算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

我该感谢老天,为我适可而止的才能,以及,尚能忍受的痛苦,尤其是,还有慰藉,怜惜,凝神微笑的瞬间,可以表达和难以表达的爱意……

只要你不回避,痛苦这个东西是随手可触的。

世俗的幸福是容易到达的。做喜欢的工作,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就算是一种幸福。但我却对人类的整个状况、处境持悲观的态度。

人的缺憾就在于不断地要用外界的获得来填补自己的不安全感、孤独感等等,这种填补是永远填不满的。你看所有的人每一分钟都在填满自己的时间,都不希望自己看起来是没有事情做而闲待着。

人要获得幸福首先要自我进化,人类的缺憾是显而易见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都有对自己对世界的不满,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例如恋爱、升学、工作、养家糊口,是容易得到改善的;但来自于人自身本质的困惑,却是很难得到解决的,也是最让人悲观的。

你其实已经隔绝了跟宇宙的联系,跟世界的联系,忘了自己是宇宙运转的一部分,觉得自己完全独立于这个世界。这样笨/孤拙像独地我感,来源于你与这一切都隔绝了。/生活

悲观主义是一种明智的、勇敢的姿态。

我一直是个悲观主义者,对生命态度淡然,认为向这个非我所愿而来,没有目的,又缺乏意义的生命讨好献媚,曲意逢迎是可笑的举动。面对生活,面对命运,我们以前是无能为力的,以后也一样无能为力。唯一可做的就是尽力保持一点尊严。当然,让自己对世界和生命不存奢求很难,不渴望幸福就更是一句空话,但有了悲观这杯酒垫底,做人也会有一点风度。

我曾经努力在世界和我之间建构一道屏障,现在我清楚地知道,这道屏障的致命缺口出现了,这个小小的缺口会引来滔天洪水颠覆我的人生,把我从一个自由自在的任性女人,变成一个牵肠挂肚的母亲。平生第一次,我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我竟然产生了想要永远活着的愚蠢念头,不是因为贪恋,而是因为挂念。我曾经以为爱情是最不理智的感情,原来还有别的。

生命是一个枯燥艰辛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人的处境是很可怜的,我们创造了物质世界,但我们控制不了的却是自己的生活。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我说得最多的词是“谢谢”。这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必然结局,任何美丽温柔之物都不是应该的,长久的,必然的,但要接受这一点也并非易事,直到现在,我觉得说谢谢,总好过葬花悲秋之态。

写作就是我生活的出口,因为它,我得以平衡,如果不写作也许我会陷入疯狂。

不回避痛苦,我基本上是迎着刀尖儿上的人。如果你一路躲闪,一直生活在舒适、愉悦、顺利的环境里,你会变得肤浅。人类就是以痛苦的方式成长的,生命中能帮助你成长的,大都是痛苦的事情。我珍视生命中的这些痛苦。

悲观主义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和世界交锋的时候产生很多挫折感是肯定的。

生命是一个奇迹,向没有经历过奇迹的人解释它,就如同向没有吃过梨的人解释梨子的滋味。生命是一个奇迹,即使它脆弱无常,即使它缺乏解释,它依然是个奇迹。

我相信人有能力,有愿望去获得真相,这个动力,是一个最本质的东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完满的,不希望自己充满缺憾,基于这一点,人就有可能得到改善。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要求自己,拿掉伪善,拿掉虚假的东西,真实的,善意地面对自己和他人,人是有可能得到改善的。

所谓变态其实就是改变常态,这个常态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个常态只能以统计学来确定,什么算是正常的,那就是大多数人,大多数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呢?以一个概念确定一件事,这就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自从有人类以来,所有的文明,所有的哲学、文学、艺术其实都想回答这个问题,人是什么,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什么位置,人活着只是生存吗,人应该怎么和这个世界和他人交流,这个本质在何处,这些是所有哲学和文学需要回答的问题,每个人都在回答,我也试图发现,我们能不能找到真相。

无常本自然,对人类却是很可怕的意外。

你不能拒绝生命里的任何东西,那是懦弱的表现。活着就必须要接受这一切,我不会缩到一边,用一种试图保护的态度去避免很多事情。

敏感、任性又感情强烈,你的一生会因为这些品质而与生活碰撞得更多,更剧烈。

这就是我们的宿命,生下来就得跟自己不喜欢的一切斗争,哭,然后学习忍受。

勇敢一点吧,我们除了勇敢也别无选择。

所有的问题问到最后,都是同一个问题。可能只要你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你就会反反复复问到最后,一定会问到人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活着,怎么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

所有的解释都不过是试图发现的过程。

任何真相剖开来看的时候,都是有点疼的。因为你平常是捂着不看的,你要去把它碰破的那一瞬间,可能会有一点怪异的感觉。

我不觉得死亡是很恐惧的,它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不能面对的不是死,而是失去,这可能是人最恐惧的东西。

如果人不够力量,外部的世界让他们收缩起来,住在安全的格子里,而代价是世界对你来说变得非常的无趣。

4.我不是正经人,我是个严肃的人

——关于喜好和厌恶

我反对人忽视自己的任何一个状态,不要用“不正常”三个字忽略和抹杀自己的任何一个特质,那就是你,人不能用忽略来解决问题,不能用忘掉来解决问题。

我不是正经人,但我是个严肃的人。

说一个人是正经人,意味着你要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传统习俗,符合世俗道德。我不是那样的人。而严肃的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目的的,不是随波逐流的,不是及时行乐的,是能获得某种意义的,比如说关于人,关于世界,关于我们为什么坐在这儿,我们为什么会是我。

我讨厌废话,讨厌枯燥、无趣、缺乏意义的言谈,别人的和自己的都讨厌,如果不是非说不可,我宁可闭嘴。

我最反感的就是把生活变成了日子。只是“过日子”的话,生活就会变得无聊、琐碎、暗淡,就没意思了。但是实际上日复一日,大多数人都是在过日子,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在生活着。

无论我对人生怀有怎样悲观的想法,我始终是一个相信奇迹和等待奇迹的人,我所有的剧中人也皆是如此。只是有时候,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他们会假装世故,漫不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