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小窗幽记 >

第12部分

小窗幽记-第12部分

小说: 小窗幽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从白门归,见江山逶迤,草木苍郁。人常言佳,我觉是别离人肠中一段酸楚气耳。
  人每谀余腕中有鬼,余谓鬼自无端入吾腕中,吾腕中未尝有鬼也。人每责余目中无人,余谓人自不屑入吾目中,吾目中未尝无人也。
  天下无不虚之山,惟虚故高而易峻;天下无不实之水,惟实故流而不竭。
  放不出憎人面孔,落在酒杯:丢不下怜世心肠,寄之诗句。
  春到十千美酒,为花洗妆;夜来一片名香,与月熏魄。
  忍到熟处则忧患消,谈到真时则天地赘。
  醺醺熟读《离骚》,孝伯外敢曰并皆名士;碌碌常承色笑,阿奴辈果然尽是佳儿。
  剑雄万敌,笔扫千军。
  飞禽铩翮,犹爱惜乎羽毛;志士捐生,终不忘乎老骥。
  敢于世上放开眼,不向人间浪皱眉。
  缥缈孤鸿,影来窗际,开户从之,明月入怀,花枝零乱,朗吟枫落,吴江之句,令人凄绝。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三春花鸟犹堪赏,千古文章只自知。文章自是堪千古,花鸟三春只几时。
  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然恐酝酿宿陈,出之无光泽耳。
  攫金于市者,见金而不见人;剖身藏珠者,爱珠而忘自爱。与夫决性命以饕富贵,纵嗜欲以损生者何异?
  说不尽山水好景,但付沉吟;当不起世态炎凉,惟有闭户。
  杀得人者,方能生人。有恩者,必然有怨。若使不阴不阳,随世披靡,肉菩萨出世,于世何补?此生何用?
  李太白云:“天生我才必有用,黄金散尽还复来。”杜少陵云:“一生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豪杰不可不解此语。
  天下固有父兄不能囿之豪杰,必无师友不可化之愚蒙。谐友于天伦之外,元章呼石为兄;奔走于世途之中,庄生喻尘以马。
  词人半肩行李,收拾秋水春云;深宫一世梳妆,恼乱晚花新柳。
  得意不必人知,兴来书自圣;纵口何关世议,醉后语犹颠。
  英雄尚不肯以一身受天公之颠倒,吾辈奈何以一身受世人之提掇?是堪指发,未可低眉。
  能为世必不可少之人,能为人必不可及之事,则庶几此生不虚。
  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或柔肠,或侠骨,总是吾徒。
  上马横槊,下马作赋,自是英雄本色;熟读《离骚》,痛饮浊酒,果然名士风流。
  诗狂空古今,酒狂空天地。
  处世当于热地思冷,出世当于冷地求热。
  我辈腹中之气,亦不可少,要不必用耳。若蜜口,真妇人事哉。
  办大事者,匪独以意气胜,盖亦其智略绝也,故负气雄行,力足以折公侯,出奇制算,事足以骇耳目。如此人者,俱千古矣。嗟嗟!今世徒虚语耳。
  说剑谈兵,今生恨少封侯骨;登高对酒,此日休吟烈士歌。
  身许为知己死一剑,夷门到今侠骨香仍古;腰不为督邮折五斗,彭泽从古高风清至今。
  剑击秋风,四壁如闻鬼啸;琴弹夜月,空山引动猿号。
  壮志愤懑难消,高人情深一往。
  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曳裾;相知犹按剑,莫从世路暗投珠。
  卷十一 集法
  自方袍幅巾之态,遍满天下,而超脱颖绝之士,遂以同污合流矫之,而世道不古矣。夫迂腐者,既泥于法,而超脱者,又越于法,然则士君子亦不偏不倚,期无所泥越则己矣,何必方袍幅巾,作此迂态耶!集法第十一。
  一心可以交万友,二心不可以交一友。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有世法,有世缘,有世情。缘非情,则易断;情非法,则易流。
  世多理所难必之事,莫执宋人道学;世多情所难通之事,莫说晋人风流。
  与其以衣冠误国,不若以布衣关世;与其以林下而矜冠裳,不若以廊庙而标泉石。
  眼界愈大,心肠愈小;地位愈高,举止愈卑。
  少年人要心忙,忙则摄浮气;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晋人清谈,宋人理学,以晋人遗俗,以宋人禔躬,合之双美,分之两伤也。
  莫行心上过不去事,莫存事上行不去心。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青天白日处节义,自暗室屋漏处培来;旋转乾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操出。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子女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何以下达,惟有饰非;何以上达,无如改过。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象,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而不疑。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意防虑如拨,口防言如遏,身防染如夺,行防过如割。
  白沙在泥,与之俱黑,渐染之习久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切磋之力大焉。
  后生辈胸中,落意气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
  芳树不用买,韶光贫可支。
  寡思虑以养神,剪欲色以养精,靖言语以养气。
  立身高一步方超达,处世退一步方安乐。
  土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桌。
  是非邪正之交,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利害得失之会,太分明则起趋避之嫌。
  事系幽隐,要思回护他,着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毋似小嫌而疏至戚,勿以新怨而忘旧恩。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
  凡事韬晦,不独益己,抑且益人;凡事表暴,不独损人,抑且损己。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要愈隆。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作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往来,便是忠厚。
  从师延名士,鲜垂教之实益;为徒攀高第,少受诲之真心。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病中之趣味,不可不尝;穷途之景界,不可不历。
  才人国士,既负不群之才,定负不羁之行,是以才稍压众则忌心生,行稍违时则侧目至。死后声名,空誉墓中之骸骨;穷途潦倒,谁怜宫外之蛾眉。
  贵人之交贫士也,骄色易露;贫士之交贵人也,傲骨当存。
  君子处身,宁人负己,己无负人;小人处事,宁己负人,无人负己。
  砚神曰淬妃,墨神曰回氏,纸神曰尚卿,笔神曰昌化,又曰佩阿。
  要治世,半部《论语》;要出世,一卷《南华》。
  祸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
  求见知于人世易,求真知于自己难;求粉饰于耳目易,求无愧于隐微难。
  圣人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
  与其巧持于末,不若拙戒于初。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闻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言学。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与其蜜面交,不若亲谅友;与其施新恩,不若还旧债。
  土人当使王公闻名多而识面少,宁使王公讶其不来,毋使王公厌其不去。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忻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徒自坏心术耳。
  恩重难酬,名高难称。
  待客之礼,当存古意,止一鸡一黍,酒数行,食饭而罢。以此为法。
  处心不可着,着则偏;作事不可尽,尽则穷。
  士人所贵,节行为大。轩冕失之,有时而复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势不可倚尽,言不可道尽,福不可享尽,事不可处尽,意味偏长。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贵闲,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泛交则多费,多费则多营,多营则多求,多求则多辱。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语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正以处心,廉以律已,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洽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圣人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之小心来。
  酒入舌出,舌出言失,言失身弃。余以为弃身,不如弃酒。
  青天白日,和风庆云,不特人多喜色,即鸟鹊且有好音。若暴风怒雨,疾雷幽电,鸟亦投林,人皆闭户。故君子以太和元气为主。
  胸中落意气两字,则交游定不得力;落骚雅二字,则读书定不得深心。
  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后宜信。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增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坦易其心胸,率真其笑语,疏野其礼数,简少其交游。
  好丑不可太明,议论不可务尽,情势不可殚竭,好恶不可骤施。
  不风之波,开眼之梦,皆能增进道心。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仇可忘不可念。
  不能受言者,不可轻与一言,此是善交法。
  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
  我能容人,人在我范围,报之在我,不报在我;人若容我,我在人范围,不报不知,报之不知。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由我自轻。
  高明性多疏脱,须学精严;狷介常苦迂拘,当思圆转。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履过。
  性不可纵,怒不可留,语不可激,饮不可过。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玄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