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荣宝斋 >

第103部分

荣宝斋-第103部分

小说: 荣宝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王仁山伸出两个指头:“怎么样?”
  薛劲东想都没想就把王仁山的指头掰成三个。
  王仁山犹豫了一下:“成,就这么定了,晚上给您送到府上。”
  薛劲东摆手:“不用那么麻烦,咱省点事儿,你缺钱用我把它贷给你。”
  王仁山愣了片刻,随即苦笑着:“那……那我就谢谢啦。”
  李山东也不顺利,他在政府求爷爷告奶奶地转了一圈,一个大子儿也没要出来,眼瞧着已经快到晌午了,他不敢耽搁,饿着肚子又奔了司法局。在司法局的接待室里等了半天,魏东训才出来答复他:“回去请转告王经理,多多包涵,张局长说了,办公费用一到账,就先给荣宝斋划过去。”
  “办公费用到账得什么时候?您跟局长荐说说,先给点儿,有多少算多少。”李山东央求着。
  “不行不行,张局长一言九鼎,你回去吧,对不住了。”魏东训甩手了。
  李山东无奈,只好又去铁路局。傍晚,他疲惫地回到铺子,把一小包纸币推到王仁山面前。
  王仁山一看就火了:“一整天才要回这么一点儿?你怎么干的?”
  李山东撅着嘴:“哪家儿都说给,就是没现钱,我好说歹说才凑了这么点儿。”
  “唉!”王仁山长叹了口气,“赶紧吃饭去吧。”他转过身又吩咐云生:“你一会儿带人把铺子里的东西搬出七成儿到后库,从明儿个起,大宗的货咱暂时不卖,就说没现货,记住,千万别开单子,告诉客人货到了咱给送去。”
  “那咱开着铺子不卖东西……”云生有些犹豫。
  “不是不卖,是大宗的不能现卖,你听好了,凡是学生用的笔、墨,挂单的书画家用的东西,自都照常供应,同行要是有人来打听,就说前些日子铺子的货出得太快,眼下缺货,就这么办。另外,你明天一早儿就给供货商发电报订货,我们这次付全款,一旦货单确认马上把货款汇出,记住,三天之内一定汇出所有货款,结清货单。”
  “好,您放心吧。”云生刚要出去,王仁山又叫住了他,“车票买到了吗?”
  云生一拍脑袋:“哎哟,经理,我忘了跟您说了,徐海去车站只买回来一张加座儿车票,车站这两天根本没票。”
  “为什么?”王仁山感到诧异。
  “他问了,说是大部分客车都改成了军列,听说又要打仗了。”
  “打仗?谁跟谁打?”
  “政府跟共产党打呗。”
  王仁山听罢,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失态地吼道:“打仗,打仗,他妈的没完没了地打,刚踏实了几天,又来了!”
  “经理,您消消气儿,东家……还等着您呢。”云生小心翼翼地提醒。
  王仁山来到张家,张幼林得知只买到了一张车票,就劝他不要去了,由云生代劳。
  王仁山摇摇头:“不成,这事儿还是我亲自去保险。”
  张幼林叹道:“唉,现在的情景除了趸货之外也确实别无他法。”
  “投机趸货非经商正道,但情势所逼,也只好偶一为之,以解燃眉啦。”王仁山无可奈何。
  “可惜呀,荣宝斋只有文房四宝,要是经营粮、盐、糖、棉,这下儿就发喽。”
  “东家,我求您的事儿……”王仁山显得有些不安。
  张幼林掏出几张存单递给他:“这是汇理和花旗银行的,我的老底儿全在这儿了,你看着用吧。”
  王仁山接过存单,泪水夺眶而出,他走到佛像前“扑通!”一声跪下,连连磕头:“大慈大悲的佛菩萨,请您保佑荣宝斋,让我们渡过这一劫,将来,我给您塑金身……”
  清晨,朱子华走进保密局北平站二组的办公室,特工郑天勇站起身:“组长,您早。”
  “宋怀仁的事查清楚了吗?”
  郑天勇点点头:“查清楚了,宋怀仁在日本人占领期间为虎作伥,参与过不少协助占领军迫害中国人的事,不过,按照他所犯的罪行,还不至于是死罪,因为他手上还没有人命,属于罪行较轻的。”
  “司法局为什么没有惩办了他?”
  “我从侧面了解到,司法局的张局长迷恋收藏古董,宋怀仁在日伪时期为日本人收集过字画儿,据说都是珍品,目前这些字画儿下落不明;还有一种说法,日本人投降以后,宋怀仁为荣宝斋从嘉禾商社的日本商人手里又低价把这些字画儿收回来了,张局长是不是为了这批东西在做什么交易?”
  朱子华皱起了眉头:“有这种事儿?嘉禾商社是井上村光手下的一个特务组织,这批字画儿应该算是敌产。”
  “我也这么想,长官,接收日本特务组织的敌产,轮到谁也轮不到司法局啊?按照对口接收,这批敌产也该由我们保密局接收。”
  朱子华“啪”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
  “长官的意思是……”
  “先把宋怀仁抓起来再说,记住!抓人时不要太张扬,最好神不知鬼不觉,不然司法局又要和咱们闹了。”
  郑天勇立正:“是!”
  郑天勇和助手贾福很快就摸清了宋怀仁的出行规律,第三天早上,保密局的汽车停在了宋怀仁家胡同口外的路边,郑天勇和贾福坐在汽车里注视着宋怀仁家的大门,突然,郑天勇碰碰贾福的胳膊:“注意,那老小子出来了,准备!”
  宋怀仁似乎是刚吃完早饭,他用牙签剔着牙,迈出门槛,下了台阶,慢腾腾地从胡同里出来,沿着街道走过来。郑天勇和贾福下了汽车,宋怀仁毫无察觉地走到汽车旁,贾福突然用手枪顶住他的后腰:“别动,动就打死你!”
  还没等宋怀仁反应过来,郑天勇一把将他的脖子勒住,推进了汽车,贾福也回到驾驶室,汽车一阵风似的开走了。
  第二十九章
  不久,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出台了《伪中央储蓄银行钞票收换办法》,将法币与伪中储券的兑换率定为1:200,全国一片哗然。
  “看报啦,看报啦,法币换伪钞一块顶二百块,政府空前大掠夺,百姓的日子没法儿过了啊,看报,看报……”报童大声吆喝着拐进琉璃厂,逛街的人们立即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就有人捶胸顿足:“完啦,这下儿完啦……”还有的人破口大骂:“什么他妈的狗屁政府,纯粹是流氓!”反应快的拔腿就跑:“快回去买粮食,要涨价啦……”街上一片混乱。
  报童卖到慧远阁的门口,陈正科从铺子里出来买了一份,他看着看着,眼前一黑,歪在了台阶上。钱席才赶紧奔出来,使劲掐他的人中:“掌柜的,掌柜的您怎么啦?掌柜的……”伙计们七手八脚地把陈正科抬了进去。
  这一强盗掠夺式的收换办法致使百姓资产大幅贬值,此后不久,仅北平就有数千家商户因此而破产、倒闭。
  张幼林有日子没到荣宝斋去了,那天,他闲来无事,从鸟市回来,顺便到铺子里逛一圈。来到琉璃厂,只见街上一片萧条,很多家铺子都没开门,再往前走,发现慧远阁的伙计们正在往马车上装东西,钱席才扶着陈正科从里面慢慢地走出来。
  张幼林诧异地走过去:“陈掌柜的,您这是?”
  陈正科有些失态:“1比200啊,这不是明抢吗?好不容易剩下的这点儿家底儿一下子愣就打了水漂儿啦,这叫什么狗屁政府?简直就是明抢豪夺,强盗啊,就是一帮强盗!”
  “您别急,先稳稳,再想办法。”张幼林安慰着。
  “大东家,我比不得您的荣宝斋,我现在是没钱、没货、没权,什么都没有,还能有什么办法?您行啊,政府里有人通风报信儿,我是什么?今儿个就是给政府磕响头也救不了慧远阁,我他妈真想……”
  钱席才打断了他:“掌柜的,您上车吧,再不走,债主来了就麻烦啦。”
  陈正科上了马车:“走吧,走吧,走了清净,一了百了……”
  张幼林目送着马车渐渐远去,钱席才把慧远阁的大门锁上,叹着气:“唉,完啦!”
  王仁山隔着窗户看到了张幼林,他招呼伙计们排成两队,站好了等着东家。
  张幼林迈进门槛,觉得挺新鲜:“哟,今儿怎么了?”
  王仁山高声喊道:“鞠躬——”
  伙计们和王仁山一起给张幼林鞠躬。
  张幼林倾尽所有,帮助王仁山在法币兑换前将资金全部用于储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荣宝斋的损失,王仁山怀着感激之情和伙计们表达对东家的敬意。
  纸里包不住火,张乃光的办公桌上展开着两幅一模一样的《西陵圣母帖》,他大发雷霆:“娘的,骗到老子头上来了,好大的胆子!”
  魏东训皱着眉头:“到底是谁在骗您呢?”
  张乃光又看了看:“奶奶的,老子看着都他妈一样!”
  “荣宝斋的宋怀仁要拿字画儿保命,他要是敢拿假的糊弄您,这不是找死吗?”
  张乃光想了想:“不是宋怀仁,那就是天津的贺锦堂,反正跑不出这俩人去。”
  “宋怀仁那天跟我提过,《柳鹆图》和《西陵圣母帖》是他们东家祖传的宝贝,哪是真哪是假,张先生应该最明白,您请他鉴定不就得了?”魏东训提出了建议。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张乃光有些犹豫,“《柳鹆图》和《西陵圣母帖》以前是张家的宝贝,要是请张幼林来鉴定,他会不会夺我之爱呀?”
  “局长放心,以张先生的人品,绝不会另有他想。”
  “那就好,你去安排吧。”
  几天之后,魏东训到荣宝斋去接张幼林,王仁山乘机提起结账的事,魏东训很不以为然:“王经理,你荣宝斋把市政府各部门的文房用品都包了,可着全北平再也找不出第二家南纸铺有荣宝斋做的生意大,司法局的这点儿欠款还致于追得这么紧?”
  “魏先生,您不知道,跟政府来往的买卖全是赊账,现在的票子眼瞧着一天比一天毛,账再不收回来恐怕就成一堆废纸了,我求您了,魏先生,回去跟张局长说说,起码儿也得把去年的欠账清了。”他冲魏东训连连拱手,“拜托,拜托了!”
  魏东训看了一眼张幼林:“您也别光指着我,干吗放着现成的东家不用?局长正好请张先生帮忙,何不顺便催催账?”
  王仁山苦笑着:“这种事儿请东家出面儿不大合适,还是劳您大驾吧,得,我这儿给您行礼了。”
  魏东训赶紧扶住王仁山:“别,王经理,咱们是老交情了,我呢,也别让您为难,一会儿跟局长提提,不过,提归提,成不成我也没谱儿。”
  张幼林开口了:“仁山,没什么磨不开的,我去说,咱也别净打肿脸充胖子,铺子都快开不下去了,就是孔圣人,今儿也得为五斗米折腰。”
  魏东训接过话说:“您肯出面儿,这事儿就好办了,得,王经理,我们走了。”
  到张乃光的办公室,张乃光热情地从里间迎出来:“哎哟,大东家,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张局长,咱再不见面儿,以后恐怕是没机会喽。”张幼林深情严肃。
  张乃光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怎么讲?您老这是来的哪一出啊?”
  “荣宝斋要是倒闭了,我就得跳楼了,哪儿还有什么东家?”
  张乃光连连摆手:“不可能,不可能,您是跟谁赌气吧?荣宝斋这么大的铺子镇着琉璃厂半条街,哪儿能说倒就倒啊。”
  “刚才王经理还在催欠款呢。”魏东训适时地插上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