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天香 >

第128部分

天香-第128部分

小说: 天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澈摇摇头:“既然已经开始,就不能反悔。”
“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周枕玉不如他们轻松,面对沈家,她始终有股压力在,并不觉得对方会这么轻易垮台,更何况背后还有沈太后这座大靠山。
徐澈看向顾香生。
周枕玉不知道他们接下来的计划,会担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顾香生道:“接下来,使君会向朝廷呈禀沈南吕的罪状,单是私制天子冠服一项,便足以令他翻不了身了。”
周枕玉蹙眉,什么罪名没关系,问题是朝廷肯定不会相信啊,到时候追究下来,徐澈还不是要倒霉?
顾香生似乎看出她的心思,解释道:“太后肯定会追究,但现在天子无兵,她不可能派人来讨伐徐使君,其它各州早已对沈家不满,充其量也只会看好戏,而不可能听凭太后驱遣,所以太后只能以天子敕旨的形式对徐使君加以训斥,并要求他立即放人。”
周枕玉她经商的手段还不错,但对于朝廷官场上那些勾心斗角,就明显认识不足了:“那到时候我们再放人?”
“非也,放了人,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顾香生笑道,“太后得知此事需要时间,天子的旨意到邵州也要一段时间,使君还要上疏为自己申辩,可到时候,沈家早就被抄干净了,我们该做的事情也都做了,太后迫于民心,最后也只能无可奈何,不了了之。”
周枕玉:“民心?”
顾香生点点头:“邵州民风质朴剽悍,如徐使君这样为百姓着想的父母官,百姓自然也会由衷爱戴,民心可用。”
周枕玉觉得跟顾香生说话,对方总是会冒出一个又一个的谜题,让自己需要不停地去动脑猜测。
徐澈刚到邵州不足一月,邵州城的百姓未必都还知道刺史换了人,哪里又会有什么民心可言?
大家对沈家倒是咬牙切齿,说不定徐澈今晚抄了沈家,大家会因此额手称庆,对新刺史刮目相看,从而死心塌地地爱戴追随?
这也不无可能。
就在她绞尽脑汁苦苦思索的时候,徐、顾二人却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
周枕玉虽然未能猜出全部真相,但她很快就会知晓了。
八月十三日,就在沈、林、黄三家刚刚被查抄的隔日,徐澈宣布开仓放粮,其中一半用于赈济邵州府因旱情而三餐不继的灾民,另外一半运至丹县、嵩县两地,用于更进一步的赈灾。
与此同时,源源不断的药材也同时运往这两个地方,同行的还有周家的大夫,为了此行顺利无碍,周枕玉亲自随行,有她在,顾香生可以放下大半的心,着手做其它事情。
因着这次旱情,不少农田至今无法耕种,眼看初冬将至,若没有徐澈及时宣布开仓放粮,到了冬天,饿死冻死的人很可能会是成千上万。
对比前任刺史不顾百姓死活的行径,徐澈刚刚上任不过一个多月,就做出了足以让许多人感恩戴德的举动。
然而如果事情仅止于此,邵州百姓顶多也只是对徐澈心怀感激,而不可能为了他去反抗朝廷。
八月廿五,朝廷的旨意终于抵达邵州,奉旨的官员盛气凌人将徐澈申饬一通,末了传达太后懿旨,将徐澈当场免职,着他随自己回京听候发落,至于邵州刺史,朝廷也已经另外派了人过来暂代。
徐澈罢官的消息随即传了出去,市井传言徐澈将被押回京城问斩,目前被关在州狱的沈南吕也将东山再起,已经发放出去的粮食和药草又要重新收回来,更有甚者,据说沈南吕在狱中扬言,那些用了他沈家钱粮药材的人,等他出去之后,通通都要加倍索取代价。
传闻愈演愈烈,邵州百姓奔走相告,人人惊惶。
……
“四娘,四娘!”
周枕玉从外头匆匆进来,神情紧张:“听说徐使君今日就要被押送回京了?”
顾香生虽未将自己的真名相告,却和周枕玉说过自己排行第四,于是周枕玉理所当然地以“四娘”相称。
这段时间为了帮徐澈,也为了周家的振兴,周枕玉没少带着药铺的大夫伙计,跟在官府的队伍后面往各县跑,一来二去,人也黑了不少。
“你来啦,坐。这是芡实饮,京城很流行的,尝尝?”顾香生似乎料到她要来,旁边多摆了一碗没喝过的。
“你,你倒是淡定!”周枕玉顿足苦笑:“如今外头都闹得很不像话了,你知不知道?”
顾香生摇摇头:“我方才去飞云校场了,刚刚回来,没看见有什么大事发生。”
那天箭术打赌之后,原本还有三场,但于蒙不知怎的,居然没有坚持比下去,还当场认输。
愿赌服输,两人的赌约自然要履行。
顾香生对于蒙没有兴趣,她感兴趣的是于蒙手下那支府兵。
想帮徐澈收拢势力,首先就要先将那支府兵收归己用,但于蒙不是吃素的,他不可能白白拱手相送,所以顾香生才提出赌约,先诱他入坑。
不过就算在箭术上胜过于蒙一筹,充其量就是打消他的气焰,让他和他手底下的兵员对顾香生服气,还不足以让他们效忠徐澈,为徐澈所驱使。
所以顾香生只字不提此事,这段时间有空就往飞云校场跑,为的就是先潜移默化,插手参与府兵的训练,等时机成熟了,再摘果子也不迟。
现在,这个时机终于到来了。
周枕玉听见她轻描淡写的话,叹气道:“那想必是你没经过刺史府那条路,眼下正被堵得水泄不通呢!”
顾香生:“怎么了?”
周枕玉:“百姓们将刺史府围起来,说是不让钦差将徐使君带走!”
顾香生:“钦差肯定恼怒得很了?”
周枕玉:“不错,钦差带来的人,正与邵州百姓对峙,还要抓带头闹事的,我进不去,只好来找你了,四娘,赶紧想想法子罢,徐使君不能回京,这事也不能闹大!”
顾香生摇摇头:“那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将沈南吕放出来吗?”
“不行!”周枕玉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这个提议。
沈南吕一旦出来,周家肯定是他要反攻倒算的目标之一。
顾香生:“你还记得我半月前与你说的话吗?”
周枕玉一愣:“什么?”
顾香生:“民心可用。”
话刚落音,碧霄从外头跑进来:“娘子,外头出事了,百姓们冲进州狱,将沈南吕拖出来活活打死了!”
“什么!”周枕玉大吃一惊。
她似乎想起什么,蓦地回头看顾香生,却见对方面色波澜不惊,仿佛早有预料。
这就是她说的民心可用?
周枕玉忽然有点明白了。

  ☆、第93章

虽然有点明白,但周枕玉还是觉得:这事闹大了。
当然,沈南吕的死是大快人心的,如果周枕玉不是周家当家,说不定她现在也要冲出去,跟邵州百姓一道施以拳脚,看沈南吕如何求饶惨死。
但现在,不管是周家利益,还是私人感情,周枕玉现在都牢牢站在徐澈和顾香生他们一边,这不能不让她为两人担心。
沈南吕死了,沈太后能罢休吗?
除非你准备造反,否则你能视沈太后的懿旨为无物吗?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她发现自己完全摸不清顾香生和徐澈他们的思路。
沈南吕死了,固然可以解决很多麻烦,可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麻烦。
而且百姓闹事是那么好平息的么,弄不好便会反噬其身。
顾香生果然也站了起来:“我们出去看看。”
周枕玉:“去州狱?”
顾香生:“不,去州府。”
见周枕玉不太明白,她便解释道:“杀了沈南吕之后,有一部分人会担心后怕,有些人则会觉得意犹未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去找钦差算账,不管如何打算,他们都会往州府而去,徐使君出面的时机到了。”
周枕玉被她的话唬了一跳,那些人还要杀钦差?
钦差一死,事情更加没法收拾了吧?
但顾香生似乎无意解释再多了,二人出了门,也无须乘坐马车,若是遇上人流反而堵塞浪费时间,从这里去州府,走上一段路便到了。
越靠近州府,人果然越来越多,群情汹涌,都在议论沈南吕和徐澈要走的事情,众人手持棍棒火把,有人担心,有人愤慨,有人幸灾乐祸,人性百态,不一而足。
说白了,这些百姓固然有为徐澈出头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因为徐澈一走,他们现在的所有供给就会断掉,继任者不太可能继续开仓放粮,更不可能拨款赈济,就连州府属官吏员,他们的俸禄也可能没法再如期发放,如果新调来的刺史和前任刺史一副德行,到时候受苦受难的,也只会是邵州百姓。
几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都受到损害,他们自然而然就站在徐澈这边。
然而这场混乱应该如何收拾?
民心固然可用,但要是疏导不及时,民情就会像泛滥的洪水一样,冲垮堤坝。
虽有柴旷护持,她们打扮也低调,但这一小段路,周枕玉也走得有点心惊胆战。
让她佩服的是走在前面的顾香生,对方的步伐始终很稳,不快也不慢,似乎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撼动她。
有了这样的参照,不知不觉,周枕玉的心情也跟着稍稍安定下来,加快脚步,跟在后面。
……
她们到得早,刺史府门口的人还不多,为了不引人注目,顾周二人走的是后门。
过来迎接的是徐厚,他看见顾香生的同时,几乎是松了口气:“您总算是来了,朝廷派来的那位大臣真在里头与使君僵持着呢!”
顾香生与他一边说话,一边往里走:“他还想让使君回京?”
“是,他还说,这些事情都因使君而起,只要使君到外头一说,那些百姓自然就会散了,若不然,还要加一条煽动百姓抵制朝廷法令,图谋不轨的罪名,依小人看,此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呢!”徐厚自然心向徐澈,忿忿不平道。
顾香生与周枕玉进去的时候,厅中果然传来争执声。
但仔细一听,其实高声吵嚷的只有那名从京城派来的御史,相形之下,徐澈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
他们俩的出现惊动了里面的人,穿着南平御史官袍的中年男人转头看见她们:皱眉喝斥:“何人?胆敢未经通报擅闯此地!”
“邵州百姓就在外面,冼御史难道听不见动静么?”顾香生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如是道。
冼御史脸色一变。
顾香生:“我来的路上,瞧见他们手中拿着棍棒刀具,气势汹汹,此事只怕难以善了。”
冼御史也顾不得追究顾香生她们的身份来历了,忙对徐澈道:“此事是你惹出来的,理应由你善了!你还不快快出去,让那些刁民束手就擒!”
徐澈失笑:“我又非观音大士,如何就能三言两语说得旁人束手就擒?说到底,这件事还是沈家惹出来的,如今沈南吕虽死,但邵州百姓久受欺压,积怨已深,沈南吕的死,充其量只是引子,将他们的怒火引出来,我都要被押送回京了,又何德何能,让他们听我的话?”
提到沈南吕的死,冼御史的脸色就又白了一分,这桩消息刚刚传来,当时他直如晴天霹雳,五雷轰顶,仿佛预见了自己回京之后的前程黑暗,更恨不得即刻就将眼前的罪魁祸首押回去让沈太后发泄怒火。
顾香生接上徐澈的话:“我看冼御史还是别急着为自己的仕途打算,徐使君虽才在邵州不过一月有余,可他所施行的德政,却比前几任的刺史还要得人心,若非如此,邵州百姓焉肯为他出头?你强要定徐使君的罪名,押他回京,就是和邵州百姓作对,民心可畏,照他们看来,反正沈南吕死了,他们也得罪了沈太后,再杀一个御史,肯定也算不了什么,是不是?”
冼御史被他们一唱一和,说得脸色发白,脚下一软,差点就站不住,连忙扶住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