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天香 >

第165部分

天香-第165部分

小说: 天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虽如此,那个绣袋却没有还回来。
“实不相瞒,上头如何打算,我并不是很清楚,我的职责便是招待好徐郎君和各位,关于你们的去向,现在朝廷还未发明旨。”
说罢,他又安慰道:“不过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这座驿馆是新修的,本来是为了给南平天子准备的,但他现在受封顺安侯,来了上京之后便有现成的府邸住,自然不必再住这里,而且上头既然能将这里安排给你们,这说明朝廷对几位的看重,起码也不会低于顺安侯。”
徐澈叹道:“虽说如此,可一日没有着落,我们这心总像是悬在半空,虚得慌啊!”
汤晗神神秘秘笑了一下:“我不妨再给你们提个醒,上头吩咐了,各位的起居用度,一应是比照侯爵以上来的,总之不会比顺安侯差。安乐侯你们认识罢?”
见徐澈等人点点头,他道:“当日安乐侯来投,住的地儿可还没有这里好呢!”
他口中的安乐侯,自然便是魏善了。
这天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想想也是好笑,昔日在魏国的老熟人,如今兜了一大圈,居然又在同一个地方,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送走汤晗,徐澈问其他人:“你们怎么看?”
顾香生笑道:“便是看在你那块美玉的份上,他也不至于骗我们,不过看来这位汤寺丞知道的也并不多。”
徐澈颔首:“既来之则安之,且在这里住着罢。。”
顾香生笑吟吟道:“周姐姐与我一道去看厢房么,还是你要选个别的院子?”
周枕玉脸色一红:“说什么呢,我自然是与你一道!”
此番来齐国,徐澈并没有带上崔氏,自打上回顾香生的身份曝光之后,他便打定主意与崔氏一刀两断,可崔氏不愿和离,当时南平也正内乱,徐澈没法狠下心将人直接赶回京城,便只好由得她住在刺史府隔壁的别院,实际上也表明了恩断义绝的意思。
饶是崔氏脸皮再厚,遭受这样的待遇,也没法强撑着住下去,苦苦支撑过邵州与夏侯淳作战那段时间,待南平一归顺,她便拿着徐澈的和离文书踏上回京的道路。
徐澈素来是个厚道人,即使闹到这等地步,他也不忍心让崔氏独自带着婢女上路,而是派了人护送。
没了崔氏这个正室,徐澈自然不乏桃花运,其中便有对他暗自倾心已久的周枕玉。
只是妾有情而郎懵懂,徐澈对待周枕玉,不能说不亲近和善,但这份亲近和善却是建立在熟人的基础上,看得旁人都不由替他们着急起来。
顾香生有意捅破这层窗户纸,便笑道:“我还有诗情陪着,不需要周姐姐,徐郎君孤家寡人,不如周姐姐去住在他隔壁,你们也好多多往来。”
周枕玉瞪她一眼,脸色红得都快滴出血来了:“我是过来做生意的,住外头也成!”
顾香生忙拉住她:“别呀,这里这么宽敞,你住外面还要多出一份钱,岂不是当了冤大头,徐郎君,你还不帮忙劝劝么?”
徐澈回过神,这才忙道:“阿隐说得是,你就住下来罢,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周枕玉平日里多爽利的一个人,听见徐澈如此说,却半句话都应不出来,只会低头讷讷不语。
虽说以“齐国上京繁华,生意好做,想来这边开拓药铺分号”为借口,可旁人谁看不出周枕玉的用心?他们在齐都尚且吉凶难料,她却肯千里迢迢跟过来,单是这份心意,便比崔氏要可贵不知凡几。周枕玉人品端正,虽说算不上美貌,可也清秀有余,先时有崔氏在,顾香生没有提起此事,现如今男未娶女未嫁,她自然乐见其成。
不说别的,单冲着自己与徐澈这么多年的交情,顾香生也希望他能够安定下来,有个贤内助相伴,帮忙打理中馈。难得的是,徐澈不是那等凡俗男子,就算婚后周枕玉想继续行商,他肯定也不会觉得可耻或反对。这样天造地设的姻缘,又上哪儿找去?
可饶是于蒙这等大大咧咧的人,也都看出周枕玉的那份心意,徐澈自己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也没用,众人各自安排好房间,诗情与于蒙尚未正式成婚,自然跟着顾香生一起住,大家各自占了一个小院,彼此又相连在一起,往来也方便。
自打汤晗来过之后,齐国上下仿佛将他们选择性遗忘,安乐侯和顺安侯听说都面过几回圣了,唯独徐澈他们,一直没有人前来召见,后来便连汤晗也来得少了,徐澈向驿馆的小吏问起,对方却一问三不知,驿馆所在的地段,住的多是齐国的达官贵人,一巷之隔的外面时常有车来车往的动静,偏偏此处门可罗雀,他们住在这儿,倒真成了“大隐隐于市”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见踪影,夏侯渝还是常来的,每回登门都会大包小包,给顾香生捎上许多齐都之内有名的吃食,又总想带她出去玩耍,只是顾香生不想给他招惹麻烦,故而屡屡拒绝。
如此过了半个月,连徐澈都有些坐不住了。
齐国倒不曾拘着他们,想出门还是可以出门的,只是得有驿馆的小吏跟着。之前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又怕惹麻烦,大家就还安安分分待在驿馆里,连于蒙这样好动的人,有情饮水饱,成日跟诗情一道,时常在驿馆的别院和园林里游荡,成双成对,这里占地足够大,半个月下来倒也不嫌腻。
周枕玉要开分号,带着掌柜时不时出门查看地段门面,了解齐国药铺的经营状况,像她这种排不上名号的商贾,齐人当然不会花费精力去关注她,她反倒成了一行人中最自由的,也时常给徐澈顾香生他们带来外头的消息。
譬如安乐侯归顺齐国之后,魏国那边将江州等地夺了回去,齐国不知是想休养生息,还是暂时不欲生事,也没什么动静,双方峙而不战,暂时维持着一种微妙的状态,就像高手过招,随时都会打起来,但谁又都不想先出手,所以在静静等待,一边观察对方的破绽。
这一日周枕玉从外头回来,便说西市有个马市,前阵子从回鹘那边俘来不少战马,朝廷拿去最好的一批,剩下有些品相一般的就拿出来公开售卖,问他们想不想去逛逛。
回鹘人素来以骑兵闻名,他们的敦马自然也不同于中原的马匹,就算品相一般,上不了战场,但用作日常驮物骑人,都要比普通马好很多。
顾香生有些兴趣,于蒙也兴致勃勃,徐澈内心有些焦灼,亦想借着这个机会出去散心,众人便相约出门,一路来到西市。
自从那天入城之后,他们就没再踏出过驿馆,这还是头一回有机会仔细游览上京城。
跟着他们出来的驿馆小吏显然对这座城市有着非同一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主动为他们介绍起来:“这上京城分成东西南北四块,中间是内城皇宫,四面俱有民宅和商业区域,咱们今儿要去的西市,主要是卖宝刀马具的,也时常有人在那里坐庄开斗兽戏,观者如云,下注者更多,几位郎君娘子若有兴趣,不妨也去玩上一玩。”
所谓斗兽戏,就是拿上两只动物,促织也好,公鸡也罢,让它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互相缠斗,分出个高低胜负,围观者可以下注押某一边,其实也是赌博,只不过换个地方,不在赌坊里而已。
众人对这种游戏并不陌生,便道:“魏国和南平也都有。”
“那可不一样!”小吏笑道,“上京城大,玩得自然也更大,有些人斗上了狠劲了,拿着自家美貌姬妾出来作赌注,还有的散尽家财,就为了买上一只品相好的促织呢!”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话。
小吏又介绍道:“东市多是卖些精致玩意的,什么南海珍珠,雨丝缎,只要您想得到,便没有买不到的,南市和北市卖得零散,什么都有,一时倒不好概括,若是想吃好吃的,什么竹节庄,彩云楼,这些大饭庄,东南西北都有,倒不必专门冲着某个方向去。”
听他说得头头是道,顾香生便问:“那我们今日出来,若想逛个遍,不知得花费多少时辰?”
小吏扑哧一笑:“恕我直言,就算城内有马车,方便得很,但您想必也没办法逛个遍的,上京城实在是太大了,单是西市,您若想驻足细看,怕是一上午过去,还未必能看完一半呢,反正来日方长,还不如分作几天。”
马车到了西市便停住,再往里头是商业区,一般是要下车步行的,因为两旁道路都被商贩占据了,就算马车进去也走不开,还不如走路来得更快。
当然也有一些飞扬跋扈的达官贵人,偏偏要在这种地方纵马,结果时常闹出伤人事件,据说屡禁不止,平民百姓没处说理,只能祈祷自己别遇上这样的人,或者就算遇上了,也能及时躲开。
这些八卦逸闻都是从驿馆小吏口中得知的,这人是土生土长的上京人,平日里在驿馆也清闲得要命,想多说话都没机会,好不容易遇上徐澈他们这些“土包子”,自然卯足了劲卖弄。
西市果然热闹得很,前几天下雨,今天刚刚放晴,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卖的人想趁此将自己的东西推销出去,买的人也趁着天气好赶紧过来看看,结果造成道路堵塞,这种情况别说纵马了,估计马进来了都会被人海淹没,寸步难行。
小吏在前头带路,众人很快就来到传说中口碑还不错的季氏马行。
这地方有些朝廷的关系,所以可以弄到淘汰下来的马,不过就算是朝廷淘汰下来的,也大把人抢着要,徐澈顾香生他们到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山人海,大家指着那些马评头论足,有些已经看好了自己要的马,就等着拍卖开始就立刻出价。
幸而天气还不热,刚刚初春,犹带着些寒意,不然这样人挤人站上大半天,任谁都要受不了。
顾香生他们看了一会儿,见竞价的人实在太多,自己一行人毫无准备,怕是抢不过人家的,也就不再逗留,转而多走几步,在另外一间稍微冷清些的马行门口停下来。
徐澈有点奇怪:“这里的马看起来比那些竞价的还要好,怎么反倒问津的少?”
小吏道:“这里的马匹据说是正宗从回鹘运回来的马,品相上佳,但价格也很高昂,一般人买不起。”
现在齐国和回鹘不通商,马匹更加属于珍贵的战略物资,能够从回鹘带马回来贩卖,必然需要规模极大,又与朝廷有联系的商团才行。
顾香生他们仔细一瞧,只见其中一匹标价居然高达二十两银子,要知道旁边那些拍卖的回鹘战马,顶多也就十二两左右。
但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有价格贵的道理,这些马神采奕奕,单这样看,便透着一股活泼的气息,膘肥体壮,毛色油亮发光,可见非同一般。
这些马匹中,有一匹白马最为神骏,见顾香生他们盯着自己,便也望过来,双方大眼瞪小眼,顾香生试探地伸手过去,它居然一歪头,毛绒绒的马脸在她手上蹭了蹭,眼睛一边还往上翻,露出几近害羞的神色,简直令人啧啧称奇。
旁边的小吏见猎心喜,也跟着伸过手,却差点被咬一口,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吏有些羞恼,又不好发作,只能也跟着讪笑。
顾香生问马行伙计:“这马怎么没有标价?”
伙计笑道:“客人好眼光,这是咱们马行今日才送过来的上等好马,要三十两银子。”
于蒙:“怎么这么贵,不能低一些?我也看中那匹灰的,想一道买了,不如算便宜点。”
伙计道:“好教您知晓,这白马名叫明月当空,是马中珍品,三十两银子已是公道,灰马也是上好的马种,若您真心想要,两匹就算是五十两罢。”
顾香生其实并不缺钱,邵州这几年经营得不错,盐洞的收入她也占了其中一分利,听起来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