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曾国藩日记 >

第22部分

曾国藩日记-第22部分

小说: 曾国藩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不至馀干以上,以滩干水浅之故,即在此候坐官板船,将红船开发,仍旧湖口。戈什哈李绍裔不服管辖,是夕遣去。

这则日记,信息量超级丰富。

早在去年,也就是咸丰七年二月的时候,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亡故,于是按礼法要求,曾国潘、曾国华及曾国荃兄弟,皆上书辞去公职,回乡奔丧守灵。虽然咸丰皇帝当时心里老大不乐意,但考虑到太平天国内乱的发生,战局趋向对自己有利,也就答应了。但咸丰皇帝留了后手,要求曾国藩,一旦国家需要,就要夺情出山,为皇帝效力。

果不其然,曾国藩走后没多久,战场上的局势愈发的紧张,朝野齐呼,要求曾国藩出山。咸丰皇帝也琢磨,万一战局僵持日久,让太平天国那边再冒出优秀的人物,后果堪虞,于是就下令曾国藩夺情出山。

曾国藩断然拒绝,上疏曰:微臣报国心长,治军才短……出山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咸丰皇帝露出笑脸,称曾氏一门忠义,并答应曾国藩:俟九江克复,江面肃清,朕必赏假,令其回籍营葬,俾得忠孝两全,毫无余憾。

曾国藩上疏,曰:以臣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意思是说,出山可以,我要大权独揽,要当巡抚。

当时咸丰皇帝就犯了难。盖因清帝国为防人才掘起,尾大不掉,功高震主,对优秀人才实施以牵制政策,就是用一群无能的小人捆住你的手脚,让你干不成事。现在曾国藩要求松绑,该不该给他松呢?

不给曾藩国松绑吧,那曾国藩还得受层层官僚机构压制,甭想混出名堂来。可这就意味着太平天国日益坐大,后果有点太严重。

给曾国藩松绑吧……可万一曾国藩势力养成,夺了自己的江山,这可咋整?

于是咸丰皇帝左思量右考虑,分析过来研究过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曾国藩不是这样的人,就算他势力养成,也不会夺去自己的江山。豁出去了,就冒这个风险了,授予曾国藩以巡抚治军之职!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清廷将自己的性命,全部交付到了曾国藩的手上。于是曾国藩志得意满,飞船取路江西,去拜会江西巡抚耆龄。

这是曾国藩出山之后,在船上的工作日记,于日记中我们发现曾国藩有个奇特的本事,他可以同时干几件事,脑子丝毫不会乱。比如说他写书信,给这个写两页,给那个写两页,再换个人重新开头写上两页,然后再以连载的方式,这个补几句,那个补半篇……写个信都搞连载,曾国藩是有点异能。

日记中出现了包括李元度李次青在内的大批幕僚姓名,表示大家都对曾国藩的本事无比的佩服,只有警卫员李绍裔,他看不出曾国藩这本事有什么了不起的,拒绝服从曾国藩的命令,结果被曾国藩星夜开革。

是夜遣去。

大半夜的开革身边的警卫员,这表明当时的冲突非常激烈,甚至可能对曾国藩本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所以他才顾不上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立即撵李绍裔走人。

从此警卫员李绍裔除名历史。这个被老板半夜撵走的员工,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经两次从水里把曾国藩捞上来的章寿麟。

章寿麟并不是曾国藩的戈什哈警卫员,而是文职人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名文员。文员章寿麟,两次捞老板,结果他受到了丰厚的回报,先补授安徽知府,后补直隶知州。到了光绪年间,他还在官场上风生水起,一次船载以归,舟次靖港,望铜官山,感怀旧事,作《铜官感旧图》,详述当年旧事,曰:……公败必死,因潜随公出,居公舟尾而公不知。至是,掖公登小舟逸而免。公怒予曰:予何来?予曰:师无然,湘潭捷矣,来所以报公也。已而湘潭果大捷,靖港贼遁去。公收余众,师复振。

比较一下这两名员工吧:文员章寿麟,警卫李绍裔。章寿麟是在曾国藩交霉运的时候积极表现,而李绍裔却是在曾国藩位高权重的时候闹事,两个人的思维不一样,落得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呢?

(6)人性横决事件

八月初五日,向导营四勇经鹰潭,被团局凶殴,令县令立审。

早间,因谣传新城失守,少晏起行。已午间,大逆风,不能开船。向导营四勇,在鹰潭经过,被该处团局杀死一人,杀伤三人。已刻来报,县令谭君亦随来,因令谭审讯。谭审后来禀,供词含糊,仅以查拿凶手一语塞责而已,因令解送局中。职员曾守文、生员黄宗发、店主桂胜生三人来营,发送李笏生再审。申刻登舟,开上三里许。戌刻,李审此案。团局于凶殴四勇之后,又复捆送县城,捏情诬禀,情殊残忍,因将曾守文正法,而带黄宗发、桂胜生二人至河口,如受伤三人中再有死者,再行议抵也。是日写六弟信一件,迪庵信三叶。改李筱泉,喻吉三各夹片。夜,写耆中丞信三叶,赶抄两摺一片、会回各稿,专黄金魁送迪庵营次,并六弟一信。又将鹰潭团局案,箴告雪琴,系意城代写。

这是曾国藩赴江西途中,遭遇到的一次小小变故,虽然事情不大,但再一次的向我们披露了,战争年代人性的险恶。

巡抚大人出行,前面有向导营开路,巡查情况以确定安全路线。可是有四名向导营士兵进入鹰潭之后,却落得个站着进去躺着出来,三死一伤不说,三名伤者还被鹰潭团练扭送到了知县大堂治罪。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曾国藩很是老辣,他自己不介入,而是以领导的身份,请鹰潭的唐知县提交一份案情报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当地人不忿,鼓噪闹事。

知县审过之后,却是含糊其辞,只说捉到了打死向导营士兵的凶手三名,一个是职员曾守文,生员黄宗发,还有一个店主桂胜生。

这三名疑凶的组合太是奇怪了,职员曾守文是当地团练的公职人员,生员黄宗发是训练团练的人,而店主桂胜生则是一个私营老板。这样一个组合,又是怎么会和向导营的士兵发生冲突的呢?

情况大致是,四名向导营士兵,去桂胜生的店里买东西,因为价格问题,发生的吵闹。店主桂胜生立即报警,黄宗发和曾守文率了团练赶到,当场打死一人,将另三人打残,随后拖往县府要求治罪。而知县含糊之辞的原因,就在于当地团练是武装力量,势力强大,县官可惹不起。

这些事,曾国藩心里早就有数,所以他吩咐幕僚重审三名案犯,并将直接责任人曾守文当场处死,以给自己的手下一个交待。另两名案犯一块羁押上路,如果途中三名受伤士兵再有个好歹,还得砍这俩人的脑壳抵命。

情况就是这样,曾守文这伙人,明摆着是鹰潭地方的强硬势力。当他们弱小的时候,就承受着暴力的压迫,你让他们组织起来,他们却比洪秀全更邪恶,人性就是这样不知分寸,稍不留神就要横决,所以才搞得这世上纷纷扬扬,苦难不断。

但是奇怪的是,曾国藩在日记中说,此事已经写信告诉给了彭玉麟,但查其信札,却找不到这封信,莫非是彭玉麟自己把信藏起来了?又或是幕僚代笔,没有收录在内?

不管怎么说,曾国藩此事处理的四平八稳,鹰潭当地不能怪他,是县令把人交给他的。而他的部属还会感觉很爽,感觉这老板不错,有事的时候肯替自己说话出气,只能卖命的狠干。

(7)给人力资源部提个醒

八月初九日又附记:

郑元璧:锡候,建溪书院山长,结实可靠。

蒋衡:建宁已卯举人,在府办团。

孟际元:候官人,甲午举人,在祟安多年,选莆田教官。

杨春蕃:邵武府属教官,长乐人,乙未举人,结实可靠。

何高慰、傅方驹、杨绍梅:比光泽举人,在团局公正,与雷西垣善。

顾飞熊:署邵武参将,浙江诸暨人,现在杉关,勇敢善战。

以上幼丹观察所开。

这则日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人力资源部,是干什么的呢?

对啊,是干什么的呢?好象是替老板开革看不顺眼的员工的吧?

当然不是,人力资源的价值与作用,怎么夸张也不过份,这个部门不唯是负责对员工的监察与考核,更重要的工作,是研究员工,分析员工,挖堀出最优秀的员工,至少也要找到与员工最相称的工作岗位,如果再能够开发出员工的潜能,(文*冇*人-冇…书-屋-W-R-S-H-U)那么人力资源总监的工资,就不算是白拿。

可是,如果你现在去人力资源部,拿出员工人事档案查阅一下,你是否能知道哪个员工弱,哪个员工强,哪个员工瘦,哪个员工胖?是否知道哪个员工优秀与特长,是否与他的工作岗位相对应呢?

我敢打赌,你就算是把员工履历表看透了,也看不出一点眉目来。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几乎所有单位或公司的员工履历表,从表格的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这个问题,只有曾国藩考虑过,而且他吩咐手下文员照章办理,可是这么好的办法,却没见哪家公司取经学习,相反,各家公司的员工表格,从头到尾都是无意义设定,根本没法子让老板用。

而曾国藩则不同,他要看的员工履历表,是这样一种东西,他一眼就能够看出这个人是谁,有什么能力,能派什么用场,性格如何,本性又如何。事实上,曾国藩的幕府中,这项工作是有专人负责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则日记,就是由幕僚提交的一份员工观察手记。

都说曾国藩两眼最会看人,他不是会看人,人心隔肚皮,你能看出个什么端倪来?曾国藩是将对员工的能力与特点观察,制度化了。

所以他才是曾国藩。

事到如今,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应该改一下员工履历表了。实在不知从何下手,干脆就直接抄袭曾国藩也好,反正你人力资源部必须要做人力资源整合的事情,至少这张员工履历表,要让老板看得有味道。

有好招就快点学过来,别再耽误了。

(8)曾国藩发飙了

八月十八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见客六次。李次青荐李仁俊充书办,系一鸟枪勇,而书法甚佳,因令其充清书。蔡梦熊与其侄蔡樟元来见。樟元之父,嘉庆已未进士,任知县十年。其兄道光壬辰举人,现任教官。樟元本年欲北上,送诗一首。添李筱泉兄弟信二叶,添雪琴、迪庵信各一叶。夜温《滕文公》上下篇,二更后睡。竞夜大雨不止。南城十八都团局杀宝勇三十三人。营官朱步青禀请查办,困札饬张凯章讯明究办。并札南城令黄荫山随同查办。是日来报,绅团仅交出三人,碍难核办云云。余以凯章即日拨营入关,嘱其速了此案。

又出事了,而且又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是时曾国藩驻扎于江西铅山县河口,当天夜瓢泼大雨。河口南城,由当地士绅出资合办的地方武装力量,与友军发生激烈冲突,当场宰杀对方三十三条人命。事情闹大了,士绅武装承认错误,并交出凶手三名。

才三名凶手,就杀死对方三十三人?有没有搞错,这仨老兄有这么大本事,个个以一当十,三人联手只怕是天下无敌了。

情知士绅武装是在应付差事,能杀对方三十三人,士绅武装至少要出动百人以上。肯定有主谋者躲藏在后面,推出三名替死鬼,想逃避刑事责任。

曾国藩怒极,令张凯章部拨营入关。

入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