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独医无二 >

第167部分

独医无二-第167部分

小说: 独医无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拿手,应该看得出。周老患的是什么病症,前两天周老下床都困难,如今却来到了会场,为什么。就是因为周老另辟蹊径,重新思考,病情有了好转。”
“周老的病症我也知道一二,属于怔忡之症症状如下……”王旭说着,详细的把周易乾的情况说了一遍,也把他和周易乾当时的分析说了出来,当然,主要的功劳都说成了周易乾的功劳。
“周老的病症之所以迅速好转,就是我们退后一步,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重新思考问题,这才能够切中病因,迅速见效……”
听着王旭在上面侃侃而谈,周易乾满意的点了点头,王旭比他想象的更出色,之前虽然有些冒失,得罪了温学良,不过之后却在讲解中医现状中,适时的把温学良拿出来作为例子,捧了一把,这种手段,这种艺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真是很难得啊。
还有把他自己的病症拿出来说事,一方面,当事人就在中间,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王旭直接把所有的功劳全部安在了他的身上,证实了他本身就生病的同时,又体现出他的医术高超。
简单的一席话,王旭却达到了众多的目的,首先,温学良对王旭的恨意和不满会减少很多,原本就是医术交流,又不是深仇大恨,王旭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温学良是众位中医人的楷模,这一顶高帽子送出去,温学良即便心中不服气,也不会再和王旭过不去了,要不然,其他人都看不过去。
其次,王旭证实了周易乾有病在身,同时用周易乾的病症作为例子,把所有的功劳送给周易乾,体现了周易乾医术的精湛,杜绝了谣言。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讲解,王旭也把他要讲的思路清晰的表现了出来,一个是心态,一个就是随机应变,不拘泥于形式。
不仅仅是周易乾,在场的不少医术名家此时对王旭都是刮目相看,王旭讲的问题,通俗易懂,拉出来的几个病例经典异常,惹人深思,说出来的道理也让人重视。
任华超更是听得如痴如醉,王旭讲的一些东西,在这些名家眼中并不是多么的高深,也没多么的深奥,但是在任华超以及众位名家带的一些弟子听来,却是不然。
要知道,虽然交流会最主要的是他们这些名医,但是下面的观众不少,除了新闻媒体的记者,就是中医爱好者和港岛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中医大夫最多,王旭的一席话,让他们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了不得啊。”坐在下面的李锦洪也是一声唏嘘,王旭年纪轻轻的,不仅医术高超,而且手腕不凡,心思缜密,一席话不仅撑住了场面,更是化解了之前众人对他的看法和针对性。
台下面的众人情绪不一,窃窃私语,台上面的王旭却依旧谈的头头是道,该有的想法全部都谈了出来。
说到后面,王旭拿出了他和高学民云冲之几人的想法:“前一阵子我去了一趟京都,和江州的云冲之云老以及高学民高老先生商量了一下,觉得中医的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实践,现在的学院模式培养中医人才的能力有限,因此兴起了一个想法……”说着王旭把特别培训班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
“事实上我觉得,我们的全国各地都可以效仿,不一定要拘泥于全国,中医的流派之争有利于中医的发展,但是门户之见同样阻碍中医的发展,有时候就需要打破常规,整个人类社会都在不断的改革,我们中医为什么就不改革,墨守成规固然好,但是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西医的超越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中医和西医,是同样的医疗体系,同样的治病救人,而且中医的起步比起西医早上千年,却被超越,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啊。”
王旭的一席话,说的在场的名医都忍不住扪心自问,王旭的话,没有吹嘘,没有夸大,全部都是事实,正是因为真实,所以才很有说服力。
“抱歉,一时没控制住,说的有点多,刚才的一席话,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众位都是医疗界的前辈,中医界的指南针,我要是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王旭淡笑着说了一句,向着台下鞠了一躬。
“王医生说的非常好,非常精辟。”台下有人开口了,依然是之前的温学良,前面说了,温学良这个人,最是高傲,看不起西医,很显然,王旭最后的一席话他很是赞同,同样因为王旭之前捧了他一把,这个时候他竟然第一个开口了。
一边说着话,温学良一边站起身来,向着王旭鞠了一躬道:“王医生,我为我之前的刁难,向您道歉,您的年纪虽然年轻,不过见识却比我强多了,我真是虚度六十年光阴,惭愧啊。”
“温先生快别这么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刚才不应该意气之争,希望温先生见谅,不要和我这个后辈一般见识。”王旭也急忙说道。
王旭开始发言之前,温学良和王旭是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等到王旭发言结束,温学良和王旭两人却互相谦让,互相道歉,这真是……
“呵呵,听了王医生一席话,真是感人肺腑,让人发醒啊。”这时,主持会议的齐恒通适时的走了上来感慨道:“王医生和温先生都是中医界名医,有他们这样的人在,我国的中医才能越走越远。”
齐恒通上台,王旭再次向众人一鞠躬,下了主席台,这个交流会虽然没有正式限制每个人的时间,讲究的是临场发挥,不过王旭在台上耽误的时间也不短了。
会议九点开始,此时已经十一点了,王旭一个人在上面就耽搁两个多小时,虽然耽误的时间不短,不过效果却很好,看着王旭下台,整个主席台下面是一片热烈的掌声,不远处的温学良更是向王旭点了点头,露出一丝善意的笑容。
“呵呵,王医生,不简单啊,温学良那个强驴,竟然被你给驯服了。”等到王旭坐下之后,桂建业忍不住向王旭竖起了一个大拇指,他和温学良同是台岛人,自然知道温学良的性子,王旭能让温学良认可,真是让他始料未及啊。

第二百三十一章温学良的拜访

看到桂建业的大拇指,王旭淡淡的笑了笑,不置可否,他之前和温学良置气,是看不惯温学良的高傲,之后拿温学良出来说事,也不过实事求是。
温学良的脾气不好,这一点不可否认,同时温学良的医术也不容置疑,能在港台地区被人称作温后手,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他也是打心眼里的佩服。
王旭下台之后,下一位上台的是港岛一位名叫车申华的名医,年龄五十多岁,是河间派的传人,在港岛地区的名气很大。
车申华上台讲的东西和王旭不同,王旭江的时候主要从中医的现状和思想来说,并且举了几个病例,也大多是从说思路方面说问题。车申华则不同,他主要谈了一下中医在现代慢性病中的作用和想法,整整谈了四十多分钟,也是从用具体的病例入手,说的很详细,下面的人听得也很用心。
不过从语言和讲述上,车申华和王旭的效果是不能比的,毕竟医术高超的医生,不见得就善于表达,不得不说,王旭之所以能够震住场子,让众人认可,和他的口才也有一定的关系。
车申华讲完,就马上中午十二点了,齐恒通上来说了一些套话,然后宣布暂时休息,中间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同时也有九十分钟的午休时间,下午的会议是下午两点开始。
这次的交流会原本就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虽然有人赞助,不过吃饭和住宿却也是自理的,能前来参加会议的,也都是一方名医,也不差那点钱,也没人会在乎。
中午的午饭,王旭自然是和桂建业几人一起吃的,就在文化中心的餐厅。文化中心虽然属于演艺文化娱乐场所,却也有自己的餐饮,中午所有的名医就在文化中心的房间休息,这个费用是这一次交流会的赞助方提供的,九十分钟的午休时间,总不能让前来的名医去外面的酒店休息。
今天是交流会开始的第一天,整个上午的时间一大半就被王旭占用了。在饭桌上,无论是周易乾还是李锦洪等人,对王旭的表现都是赞不绝口。
下午还要接着开会,中午的午饭自然不能多喝酒,不过王旭几人在一起,一口不喝也是不可能的。就要了一瓶白酒,几个人分着喝,也没什么大碍,任华超主动的揽起了倒酒的任务。
在场的几人,无论是周易乾还是李锦洪,在任华超眼中,那都是长辈。原本在他眼中,和他身份一般的王旭,此时也和他不是一个档次了,任华超看得出,要不是王旭,李锦洪几人断不可能请他和周易乾吃饭。
周易乾的名气大是不错,不过和李锦洪几人的交情明显不深,要说名医。前来的三十多位名医,也没有一个简单的,纵然比不过周易乾,却也不遑多让,这几人完全是看在王旭的面子上。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这次交流会的负责任齐恒通端着酒杯进来敬酒,大伙吃饭。基本上都选在文化中心,齐恒通挨个敬酒也算是人之常情。
等到齐恒通敬完酒,王旭才从闫新武的口中了解到,齐恒通本身就是文化中心的副总。要不然这种事也轮不到他主持,也就是占了场地的便利。
等到吃过饭,王旭几人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交流会说起来意义非凡,不过对参加会议的人来说也很无聊,一坐几个小时,中午不睡一会儿,下午坐在座位上打盹就不好了。
后面的观众倒是没什么,可是坐在前排的这些人就不同了,无论是谁发表讲话,在下面打盹,都是对人家的不尊敬。
王旭没有午睡的习惯,回到房间并不怎么瞌睡,索性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刚刚拿起遥控器,换了两个台,就听到有人敲门。
“王医生,不介意我过来叨扰吧。”王旭打开房门,就看到温学良站在外面,见到房门打开,笑呵呵的说道。
“怎么会呢,温先生快请进。”王旭急忙笑着将温学良让进屋里,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招呼道:“温先生喝点什么?”
“随便泡点茶就行。”温学良笑着点了点头,比起上午的桀骜,此时看起来倒是谦和了不少,满脸堆笑,和蔼可亲。
“也没什么好茶,温先生就随便讲究一下。”王旭点了点头,给温学良泡了一杯房间本身自带的龙井,笑着说道。
“不碍事,事实上我这次过来是有事相求。”温学良笑呵呵的说道。
“有事相求?”王旭愣了一下,然后笑道:“温先生是前辈,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要是能做到,一定尽力而为。”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温学良淡笑着说道:“我听说王医生认识彭山彭医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彭山?”王旭愣了一下,试探的问道:“温先生说的可是医治好宋家少爷的那个彭山?”
“不错,就是那个彭医生。”温学良点了点头,满眼期待的问道:“我听说王医生和彭医生关系不错。”
“呵呵,我和彭山是同学,关系确实很好,温先生问这个做什么?”王旭讶异的问道,在他看来,彭山经过纽约之行,名声大涨,这不错,不过在内行眼中看来,也不过尔尔,毕竟术业有专攻,其他人不见得就服气彭山。
要是其他的一些名流,比如桂建业过来向他打听彭山的事情,他也不会这么吃惊,可是温学良就不同了,温学良本身就是名医,而且医术精湛,打听彭山,而且还如此殷切,就让人不解了。
看到王旭不解的眼神,温学良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他这人傲气是不错,但是还不至于真的目中无人,笑着说道:“我有一个侄子,身患不举已经三年了,这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