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戈壁水世界 >

第106部分

戈壁水世界-第106部分

小说: 戈壁水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李大山开始认真阅读起来。不得不说,宋长田的这份报告写得非常贴合牧业学校的实际,特别是针对前期大家分析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初步看上去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第一,他提出要加强学校管理团队的建设。通过对外广泛宣传,以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社会精英人才的加盟;将现有的管理人员和外来竞聘的人员同等对待,一同参加新行政管理团队的上岗竞聘。评委除了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外,无记名抽签选取部分教职工参加考评打分。同时,管理团队的职责要予以明确,就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信息、项目、经费、条件、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这一条,李大山心里已经认可了。只有一个,罗校长这个位置不拿出来竞聘,而由大股东在第一届班子上任时,颁发证书正式聘请他。 
第二,他建议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人才,充实学校的教学科研队伍。同时通过制定明确、可操作的科研考核指标,充分调动现有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同时,在科研任务的设置上要综合考虑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有潜力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项目,要在经费和开发时限上,要予以特别的优待。不能像以前那样,赶鸭子上架,也不能杀鸡取卵,避免任何一个优秀的创意和科研方向被白白浪费。同时要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学科研究方向,让他们产生“经费、责任、效果”的良性互动,发挥科研成果的最大价值。
对此,李大山在前几次的研讨会上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计划体制下科研模式的弊病。事实上,牧业学校几十年累计下来,也花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但是却没有产出一个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一方面是研发能力所限,但是和分散有限的研究资源、硬性规定课题研究时间等不合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正文 第137章 真正的农民大学(二)
 更新时间:2011329 16:51:10 本章字数:3311

第137章  真正的农民大学(二)
看了这段报告以后,李大山觉得不仅要大量引进人才,而且对于现有的教职工也要给予扶持和关照。首要的一条就是切实提高教职工在管理教学科研之中的地位和发言权(目前已经在筹划实施),其次就是准备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以期从物质上、精神上双重激发所有人的工作热情。而且,他从报表上发现,学校教师每年拿到的工资竟然比日新村的村民还低,更不要说和农场的职工比了。考虑到他们这些年为国家培养了这么多农牧业专业人才(虽然在李大山看来还不算优秀,但在当时的体制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这点报酬显然是太少了。不过,李大山现在不准备宣布这个决定,他想等新的管理团队上任以后,由他们和教职工代表会一同来宣布,这样可以增强管理层和教职工之间的互相信任。
第三,宋长田认为现有的学生培养体制需要大变革。牧业学校作为一所大专,长期起来,实行的却是大学科研型的教学模式,这和牧业学校微薄的实力不相称,更和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很不相符,这也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学生上学三年,虽然学习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如果毕业后不是从事相关行业的科研工作,在校期间学习的很多基础知识根本没有必要掌握。而且,学校现在设置的学科太多,太细,导致学生只能掌握到很狭窄的部分知识,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
因此,他建议大面积合并现有的学科专业,大比例削减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课时,大幅度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考核力度,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看到这里,李大山也忍不住叫上一声“好”。因为这些和他的思考太接近了。通过这些年的接触,李大山虽然对牧业学校的学生比较满意,但是他始终觉得花三年时间掌握农场上一年时间就能学会的知识,实在是有些浪费。虽然,大学教育对塑造年轻人的品性、气质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考虑到这些学生相对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来说,实在是没有奢侈的必要。
在此基础上,李大山的思想也明晰起来,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总体思路——按照宋长田提出的“三大”原则,彻底改造牧业学校的管理体制、教学机制、科研模式,将它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大学!其含义就是,不仅这所大学要承担起培训周围农民,将他们培养成拥有一技之长的新式农民的任务,而且要按照社会现实需要,完整、快速、合理的教会每个学生所有他应该掌握的知识,尽最大可能避免大家在学校里空耗宝贵的时光。
在此之后,李大山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和罗校长、宋长田做了意见交换。俩人对李大山的新鲜想法非常感兴趣,经过讨论,俩人都同意把李大山提出的办校理念,并商定由宋长田负责提交给教职工大会表决。一旦通过,将作为牧业学校长期坚持的指导性思想,整个学校的管理、科研、教学和长远发展都将围绕这一原则开展。
经过广泛的宣传和情况说。明,宋长田的改革理念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赞成。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作为规模较小的专科学校比较合适的改革探索道路。虽然没有任何人敢说这个方案一定会获得成功,但是大家都觉得,在现在这么艰难的局面下,学校不改革必然死亡,尝试一下变革之路已经成为最后的挣扎。在这一共识之下,大家都投了赞成票,提案顺利得到通过。
在这次大会上,宋长田还将经过。进一步修改的其他改革方案提交给大会讨论,最后也得到了多数人的赞成,正式列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依照这一规划,罗校长带领已经残缺的管理队伍开始了紧锣密鼓、面向全国的招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工作。虽然新校区的位置比较偏僻,但是由于招聘广告覆盖范围较大,开出的薪酬很有吸引力(年薪六万至十万不等,在农业学校已经算很高的了),加上漂亮、设施齐全的新校区蓝图,还是吸引了不少自认为有实力的人前来竞聘。当然这其中也有部分人是对现有的工作岗位不满意,想到牧业学校来看一看,试试手气。特别是学校拿出来的校领导岗位因为几乎没有门槛限制,更是刺激了不少人的眼球,有些甚至不远几千里跑来报名。
经过数轮激烈的竞争以及实。验教学打分,一批学历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被正式录用,其中包括了二名教授、三名副教授。经过罗校长的介绍,李大山才知道这几人都是农牧业研究领域内小有名气的专家。为此李大山还专门设宴欢迎他们的到来,这也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大学无大师”的局面得到了初步解决。至于这几人为什么要辞掉原来的工作,就不是李大山、罗校长他们需要关心的了。
而管理人员那边的招聘程序还要复杂一些,除了。对业务能力进行考核以外,李大山还亲自询问了他们很多问题。虽然并不是很难,但是这些问题却能让李大山看出回答者的情绪波动,从而了解这个人的品性和底细。经过他的最后把关,二名幸运者被聘为副校长,另有十多人进入管理层,从事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虽然前段时间辞职的管理人员多达三十名,但是罗校长没有全额补招,而是借机进行了机构精简和人员重组,所以最后正式录用的人并不多。
而牧业学校原来的管理人员和教职工也重新经。历了一次上岗考核。由于罗校长对这些人都比较了解,所以考核没有外来人员那么严格,但最后还是有十多人因为确实不胜任现有的工作岗位,被牧业学校按照“内退”有关政策,清理了出去。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加上能够享有完整的社保,所以这些人并没有闹事,都安静的收拾东西走人了。
在这以后,牧业学校非常隆重的举行了聘任校。长仪式,由李大山亲手将聘书交给罗校长,标志着这个学校新运营体制的开始。同时,所有的人,包括牧业学校考核合格的原有教职工在内,都和学校签订了新的聘用合同。虽然大家不明白有什么必要,但看了合同以后,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所以都签了字。这一政策其实是李大山想出来的,因为他考虑到即将颁行的新薪酬体系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工资结构,有必要让大家重签一份合同。
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后,立即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由于管理体制得到了改善,加上罗校长的居中协调,众人齐心协力,从前期试运行的情况来看,各方面的反映还是很不错的。李大山随即通过他们和宋长田一起,宣布了新的薪酬体系,并从下个月开始正式实行。
新的工资体系将和大家的工作成绩紧密结合起来,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而且全额的绩效工资是基本工资的二倍之多,并且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特殊贡献给予特别奖励。比如,科研取得重大成果,或有产业化价值,将获得一次性奖励或新设立公司的部分股份。大家一听,都是大喜过望,因为以后普通教职工拿到的基本工资就达到了每月三千元左右,这相当于以前的全部收入!高级职称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工资更高。而且只要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至少可以拿到一半的绩效工资。也就是说,大家未来的收入至少翻上一番,工作业绩好的能翻上两番!
新的工资体系极大的激发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是暗暗攒劲,不仅备课、上课认真了很多,平时也不再无所事事,而是坐在图书馆给自己加油充电,很多教师宿舍的灯要亮到很晚才会熄灭,良好的教风正在逐渐形成。而课程改革和学科设置调整的工作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实验,等合适的时候再推出,这个工作正在由新组建的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一旦取得初步成果,就将在新入学的学生中试行。效果好的话,将会全面铺开。
在进行这一系列改革的同时,牧业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农民培训部,与教务处、学生处平级,专门负责对八鲤农场选定的农牧民开展培训工作。而这既包括没有任何养殖经验的农民,也包括养有所成、养殖技术高出一般人的能人高手。李大山希望通过对他们的培训,为农场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教学和指导能力的高素质农民,减轻农场和学校的压力。
不过,以后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就不用八鲤农场为此付费了,所有人的工作量都将在学校的统筹下综合考虑。如果工作量大,则会提高教师的绩效工资发放比例。而且以后整个学校的工作将是教学和培训并重,基本上不会出现因为工作忙而推掉培训任务的可能性。这也算是目前李大山收购牧业学校最明显、最见效的一个好处。





正文 第138章 试制超级置换器
 更新时间:2011329 16:51:11 本章字数:3246

第138章  试制超级置换器
忙完牧业学校的一大摊子事情,李大山终于有时间实行他蓄谋已久的大计划,那就是改造丁零人视为珍宝的纯净水置换器。当然,作为掌握了现代知识的他不是将设备改造了用于净化水质,而是为了提炼水中的各种矿物质。由于灵气盒的相关原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