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戈壁水世界 >

第133部分

戈壁水世界-第133部分

小说: 戈壁水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82章  应该还地于民(二)
说起来,李大山只不过是掌握了找寻、积聚水源的方法,才能将这些土地变成富饶、美丽的牧场,但是以无比低廉的价格从国家或是农民手中购买走这些土地,显然是他占了很大的便宜。人不能贪心太过,再说,对于李大山个人来说,钱的意义又有多大呢?其实他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才会扩大农场的规模。如果能让周围的农民更快的富裕起来,那不正是李大山当初的心愿吗?
当然,李大山心里还有一个疑问。“郝教授,您说的这些我都赞成。将土地交给附近的村民,我也非常愿意。”听李大山这么快就做了决定,愿意把土地转包给村民,郝教授和宁强都非常惊讶,特别是宁强几乎想要出言制止,但是李大山示意他不要说话。“宁大哥,你要说什么我也知道,但是我到草原市以后的所作所为,你也知道。我不是一个看重钱的人,更不会为富不仁。即便是郝教授不说,我也会考虑帮助周围的村民,只不过方式方法不一样而已。但是如果就这样把土地交给村民,我很担心出现一种情况。……”
说着,李大山把当初帮助东风村修建鱼塘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情说了一遍。宁强还知道一点,郝教授对此是一无所知。当听说李大山很早就开始帮助周围的村民时,郝五平开始相信李大山能够舍弃差不多已经到手的财富。而对东风村后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郝教授也感到很可惜。“唉,你说的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非常普遍。这主要都是扶贫没有扶到点子上的结果,扶贫不扶智,或是采用单纯‘输血’的方式,最终大多会成为这种局面。如何教育农民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但就在这时,宁强插嘴道:“嘿,大山,我们集团不是自己培训了很多农民吗?从我的接触来看,这些人现在和周围的农民有很大的不同哦。”
郝教授也好奇的问道:“哦,还有这么回事儿?大山,你们公司培训农民干什么?”李大山连忙把和日新村结缘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当然还有楼坪村等其他合作村子的事情都告诉了郝教授。
听了李大山的介绍,郝教授非常兴奋的说道:“好办法呀!呵呵,没想到大山看的这么长远。你这么一培训,不就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吗?你想想看,现在你们自己培训的农民就有三四千人。就算完全合格的只有二千人,那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每人承包五十亩地,那也得承包出去十万亩地。你现在把这些人限制在房后的圈舍里面搞养殖,完全是一种浪费。”
浪不浪费李大山不知道,但是他确实是刻意限制了这些村民的养殖规模。要不然,像技术较好、又肯吃苦的那些村民,完全可以饲养二百甚至三百只滩羊。那样的话,一年下来,这些村民的收入将会达到五六十万元左右,比现在高出四五倍。“嗯,郝教授,您说的很对。但当时那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可以提供给他们的种羊和小羊羔都太少了。”
郝五平:“没关系,此一时,彼一时,我并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一旦你将这些人放飞出去,他们所展现出的那种为了家族、为了个人发展而不懈奋斗的拼搏精神将是你无法想象的。甚至现在没有达到你们的养殖要求的人,也会很快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呵呵,你看着吧。”
宁强在一旁说道:“对,要像老师说的那样,一旦这些人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养殖规模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迅速放大。形成规模效应以后,我们集团的利润不仅不会下降,很可能还会大幅上升!”李大山一想,也确实是这样的。当年承包到户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吗?那时候,很多人甚至半夜都会起来照看自己的耕地和牲口。
郝五平:“对,就是这样的。不过大山刚刚说的那个问题也很重要,你们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不能出现当年东风村的那种情况。不过有利条件是,优势掌握在你们手上,达不到要求的农民,你们完全可以不和他们签订承包合同,直到他们达到要求为止。而且在承包以后,你们也要加强农民的养殖管理和监督。任何个人都不会长期关注产品质量,有些人甚至会为了利益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李大山知道他的意思,说穿了,就是要像生产车间一样,监督控制这些农民的养殖质量。
之后,三人又商量了一些具体事宜,比如承包区块划分,农民资产置换等问题。特别是郝教授提到了社会管理的问题。这么多人散布出去,相应的水、电、气、路等生活条件和医疗、教育、娱乐等问题都得考虑到,不可能让他们继续生活在封闭、物质紧缺的环境中。幸好,实验区在转卖这块土地的时候,已经承诺负责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八鲤集团总部南边,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集镇。各种生活服务及社会事业机构都很齐备。一旦附近的村民分散开,这些经营小生意的商人会迅速的到居民点开设便民店,根本不需要李大山费心,只是农场在修建安置点的时候,也得为他们修建开店所需的铺面。
而在农业项目的发展上,郝教授也建议李大山不要太过分散,应该围绕农场自身的优势,将发展重点放在牧业和渔业上,特别是出口型产品。而温泉那边,也可以考虑开发一些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养殖项目,比如花卉、热带鱼。因为这类产品的利润空间大,发展前景相对比较广阔,也不会和普通养殖项目发生冲突。对于这些意见,李大山都很虚心的记下了。这样谈下来,时间就到了晚上的十二点过,俩人再也不好打扰郝教授,于是就告辞离开了。





正文 第183章 变革公司管理体制
 更新时间:2011329 16:52:17 本章字数:2112

第183章  变革公司管理体制
回到农场以后,李大山把进京的相关情况向中层以上的干部作了通报,特别是就郝教授的建议广泛征求了大家的意见。虽然大家平时很少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也能凭借理智思考了解到这一建议的价值。因为长期和农民打交道,他们能感受到周围农民的感激之情在慢慢消退。这一方面是像日新村的村民一样,慢慢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不再那么强烈的希望依附于农场生存,他们大多认为自己的养殖技术已经比较过硬,可以单独开展养殖业务,只是苦于没有可资利用的土地,另外出于对农场的真诚感激,大家才没有表现出任何离开的意思。
而另一方面,后续加入农场的村民,有的因为养殖技术不过关,有的因为当初置换的土地较少,收入水平明显比前面的农民低。虽然大家已经摆脱了贫穷,过上了温饱的日子,但是农场上下还是发现这些农民没有日新村、楼坪村的村民那么贴心,那么亲近。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觉,所以平时大家也没有刻意宣扬。现在李大山提出来以后,一些现象被联系起来,愈加证明了郝五平预见的正确性。
既然大家都认为这种离心的现象已经出现苗头,李大山就指示唐柯,立即组织人手对各个时期加入农场的村民进行调查走访,务必收集到最准确、最详尽的意见,以供集团决策。唐柯马上执行了这一决策,对附近的农民开展广泛的问卷调查。结果风声才刚刚传出,很多村民就围聚在集团总部周围,打听集团的决策意图。话里话外,李大山都能感受到农民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的迫切愿望。
不过,李大山还是决定等唐柯做完调查走访以后,才做出最后的决定。唐柯通过抽样调查,最后发现83%的被调查村民都希望能有自己的土地,完全由自己支配的土地。而其他不赞成单干的农民要么是因为年龄较大,怕承担风险,要么是家底子尚薄,没有资金投入。如果除掉这些人,几乎96%的人都赞成承包单干!
既然众口一词,李大山也不打算再延迟下去,农场管理层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虽然感情上接受不了这些农民在度过最艰难的时刻以后,就想着离开农场的庇护(这显得太不近人情),但是如果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有谁不希望在自由的天空下悠生活呢,哪怕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波折。
在征得农场上下的同意以后,李大山将农场管理体制的变革事宜专门向乔兴其及实验区领导班子做了书面汇报。乔兴其听了以后,也是大吃一惊,不敢相信李大山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但是当李大山把农民调查统计表交给他看以后,他也不吭声了。民意难违,作为高级领导干部的乔兴其最明白这其中的含义和蕴味。
而在农场内部,也有一些干部和职工不同意李大山的这一改革方案。其中就以李春花为首的财务部门最为厉害,因为他们接触公司运营数据最多,都很担心一旦改变现有的运作模式,公司的财务状况会面临很大的挑战,甚至会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这些,李大山倒不怎么担心,特别是良种繁育这块,基本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离开农场特有的环境,这些牲口的品质很快就会严重下降,最终失去竞争力。而公司利润这块,李大山认为只要控制住农民养殖出产的销售权,不仅不会下降,还会像郝教授预测的一样,出现明显的上升。
好说歹说,李大山才劝住了李春花。其实李春花也不是看重钱,而是自从李大山被东风村的村民伤害以后,她对某些忘恩负义的短视乡亲恨之入骨。李大山只好给她讲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特别是村民渴望自由生活的那种强烈愿望。李春花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过了几天,她情绪好转,就不再反对李大山的政策了。李春花不闹腾了,其他人就知道没必要再劝阻,于是对八鲤集团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就这样正式出台了。
在农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经过征求黄教授、郝教授以及牧业学校专家的意见,八鲤集团出台了《牧场个人(农户)长期承包制度(草案)》。经过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最后确定了最后的制度样本。其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在农场经营管理范围以内,经考核合格的农民可以参与此次承包。为了做到一视同仁,李大山还专门加上了一点,农场的正式员工也可以参与此次承包。不过为了保证集团管理的稳定,仅限于这一次,过后不补。农场员工可以承包的土地参考农民的平均值取定。经过测算,大约也就是五百亩至一千亩之间。承包价格暂定为每亩每年400元,水电等配套开支按市价结算。
二、土地承包范围仅限于灵石牧场。八鲤集团的核心区域八鲤农场、日新牧场、福成牧场、丁零牧场以及楼坪村所属的土地均不对外承包,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根据地。这个设计是李大山反复考虑后决定的,因为除了灵石牧场,剩下的这些土地全都是花费巨资改造好的上好牧场,而且不到七十万亩(约467平方公里),集团直接管理经营非常合适。
三、农场享有承包地出产物品的优先采购权,收购价格则依照交易前一个月的的市场交易平均价制定,这种特权伴随承包权始终。也就是说,村民只要想承包土地,就得接受这种交易方式。而且八鲤集团收购产品会采取严格的检验制度,任何不达标的产品,不仅不会支付货款,而且还会实行相应的惩罚。比如,降低该承包户的整体收购价格、缩短承包期限等等。





正文 第184章 新校区竣工了
 更新时间:20113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