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戈壁水世界 >

第36部分

戈壁水世界-第36部分

小说: 戈壁水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餐饮娱乐大楼就在鱼塘边不远,李大山已经看到大楼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到处弥漫着一股淫靡之气。这种景象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农场是极不正常的,看来这里确实在进行不法活动,不然无法吸引这么多人。李大山本来想搞个恶作剧作弄作弄这些人,后来一想又算了。欲要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就让这些人再折腾一段时间吧。
李大山转身就往回走,突然想起去看看村子里的鱼塘。结果李大山一看,那鱼塘的灵气比起郭双福的还差上不少,李大山觉得应该帮帮村里人。他把手伸进水中,默默冥想,一会儿体内一股灵气就向水中涌去。输入了一些后,李大山觉得应该够了,就停了下来。这时,水中的黄河鲤明显兴奋了起来,纷纷往李大山所在的位置游去。不时的还有鱼跳出水面,应该是鱼挤到一起,被惊吓了。
又给村里人做了件好事后,李大山就回到车上继续睡觉。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李大山就醒了。照样拿起渔网、背起PVC水桶,快速向小湖泊跑去。以前几天才能走到的路程李大山现在只要二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一是速度快了不少,二是登山如履平地,自然很快就到了。
山谷还是那么幽静,就仿佛在世外一般。湖水清澈,微风吹起阵阵涟漪,让李大山感觉似乎回到了家乡。这时他才记起自己的身世,决定给他的母亲磕几个头。下到水中,李大山很快来到那个山洞前,早先他堵在洞口的石头还在,应该没有人来打扰。李大山就在石洞前给他母亲磕了九个头,算是报答她的生育之恩。而且李大山决定,以后每年也要来一次,不管怎么说,自己和埋在这里的人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无论如何也割不断的。
做完此事,李大山心情有些沉重,对自己不确定的未来感到几分恐惧。毕竟按照李菲白的说法,自己还有几百年要活,这么长的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等到看到自己熟悉的黄河鲤亲鱼时,李大山心情才好转些。他觉得,不管以后的日子怎么样,现在八鲤农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自己一定要努力才行!只有把握住现在才可能把握住命运。
水里面那些鱼并不怎么怕他,应该是很少见人的原因。加之李大山的速度,李大山很快就把水中的近两百条大鱼全都赶进了渔网,其他稍小的都放走了。李大山觉得,怎么着也得给这里留些种子,不然就显得自己太贪心了。这些大鱼最小的都有十几斤,最大的可能有三十多斤,不少还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想必黄河鲤等大鱼繁殖的后代大多成了他们的口粮。当然其中还是黄河鲤最多,大概有五十多条,草鱼三十多条,大头鲢鱼二十来条。这些大鱼体形很好、鳞片鲜亮,母鱼肚子肥大,正是做亲鱼的好品种。李大山以前鱼塘小,没法多养。现在二千亩的深水湖泊,大规模养上这三种鱼正合适。那些肉食性鱼类李大山也都放回了小湖泊,这样才能保证不破坏这里的生态平衡。
这么多鱼,一下子不可能运完,李大山来回跑了五六趟才把这些宝贝全部运走,最后他都觉得有点累了。忙完这些,李大山给装鱼车上的水也输入一点灵气,保证这些大鱼一路平安。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李大山决定干脆休息一晚,明天再走。
结果这一觉,李大山睡到了早上的八点多钟。随便吃了点带的东西,李大山开上车往回赶,一路上倒没有遇到村里的人,也没有谁注意到他的车,很顺利的在下午回到了八鲤农场。
告诉黄教授、李贺、李春花,自己买回来了亲鱼,让他们一起去放鱼。大家见李大山买回来这么多大鱼,都感到惊奇不已。尤其是黄教授,看李大山的眼神都变直了。李大山知道他想问什么,只是含笑不语,开车到了八鲤湖。
等把鱼装在水桶里,这些大家伙一个个还精神得很,跳个不停。大家七手八脚的把他们小心送到湖里,由于水质相近,这些大鱼非常适应,很快就游走了,看也不看李大山他们一眼。
“大山哥,你真厉害!买来了这么多大鱼!”李春花也知道亲鱼是一个渔场的赚钱机器,一般是不可能对外大甩卖的。
“呵呵,那是当然。这是我当年一个铁哥们的渔场培育了多年的品种,赖着他不放才卖给我的。”李大山装得很骄傲。
“大山,你朋友的渔场在哪里?”黄教授明知道希望渺茫,但是忍不住。
“这个……这个,黄爷爷,这是人家的秘密,我答应不对外泄露的,只能说抱歉了!”李大山坚决不说。
“你……唉,算了,你不说我也不问了。等哪天孵出小鱼来了,我接着做研究。我就不信了,我一个搞了几十年鱼类培育的专家还对付不了它们!”黄教授觉得他的专业知识很丰富,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种问题不属于人类现阶段能理解和掌握的范畴。
“对了,喷灌系统安装得怎么样了?”李大山转移了话题。
“还早。虽然杨总雇请了不少人手,但是面积太大了,怎么着也还要几天才能弄完。”李贺及时回答道。
“几天时间,我们还等得起。不耽误播种和剪彩的日子就好了。”李大山点点头。
回到家中,李大山逗弄逗弄狼呀狗呀鸟呀,也就不怎么觉得累了。
果然,几天后,杨总手下的人马加班加点,终于把喷灌系统都安装调试好了。喷灌系统分别从八鲤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出主管道,管道都是埋在地下,以后要向四周延伸也很方便。灌溉的时候只要打开这四个主管道的阀门,再利用虹吸原理,就能实现全自动喷灌了。杨总最后还给李大山示范了一次。成千上万个高约一米五的喷灌机头伸展管臂,向四周播洒着雨露,调节器不时作用于水柱,保证远近水量均匀。
由于地已经犁好,喷灌也可以投入使用,李大山准备雇人来给自己播撒紫花苜蓿种子。谁知道杨总表示这活儿,他就能接下。原来他经常帮人安装喷灌系统,那些人一般也是马上找人撒种子,杨总看这生意属于“一拖二”,就用上了心,随后让自己的员工学习撒种,那以后他就基本上包下了这活儿。李大山觉得杨总是个做生意很用头脑的人,自己应该向他学习,所以向他请教了不少生意经,让自己获益不少。
杨总手下一两百人,用了二天时间就把一万五千亩地全撒了遍。接下来杨总又浇了一次水,并告诫李大山紫花苜蓿宁可少浇水,千万不要浇多了,水多这玩意儿就要烂根,很快死亡。李大山虽然觉得自己的牧草肯定生命力顽强,但是正确的管护方式能让它们长得更好,也就用心记下了。





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046章 有人来参观
 更新时间:20091118 11:14:27 本章字数:2353

果然,第二天的报纸和电视台都报道了李大山农场开业的消息,对何书记的高度肯定讲述得很清楚。特别是电视新闻里面,李大山也有几个镜头聚焦。李大山和他的农场在草原市的知名度又上升了不少,虽然还没有上升到“八鲤现象”、“八鲤奇迹”的高度,但是普通老百姓和潜在的客户都知道了李大山的八鲤农场搞得不错。
这不,有人就要来参观。这次是罗平区的领导组织当地的种养殖大户希望来学习李大山的发展经验。李大山接到张副秘书长代为转达的电话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明白自己这里还基本上没有任何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产业完成建设,这些人来看什么?结果还是张副秘书长的一番透心解释,李大山才算是恍然大悟。原来,草原市四大班子的领导给李大山的农场剪彩的新闻播出以后,处于草原市政治中心的罗平区当然要第一时间响应草原市主要领导的号召,发展当地农牧业经济,而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参观学习李大山的农场,表示自己区里面认真落实贯彻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五月十二日,罗平区的参观考察团一行十五人带着五台车来到了八鲤农场。由于李大山的农场并不属于长风县管辖,而是由草原市直管,所以长风县并没有派人来,市里面因为张副秘书长熟悉这里的情况,把他这个其实工作很忙的人给派了过来。张副秘书长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这个十分轻松的工作,借机也可以休息休息。
罗平区的带队领导是区政府的佟区长,成员多是农业相关部门的一把手,还有三个当地比较规模大的种养殖专业户。李大山对于介绍农场的情况已经不陌生,带着这些人四处参观,顺便给他们解说自己的发展规划。由于李大山有黄教授的专业辅助在那里垫底,所以讲起来头头是道,让罗平区的领导听的津津有味。
而三个种养殖专业户本就是此中老手,更是非常清楚李大山所说的规划是真实可行的还是纸上谈兵。对于李大山这么大手笔的搞农业投资,这几人都很佩服,见缝插针的还问到了李大山的联系方式。李大山考虑到以后可能有合作的机会,给电话号码的同时,也问了这三人的电话。李大山也就记住了这三人的名字:张大恒、刘福、刘善成,三人都是罗平区的养殖大户,每家的养殖规模都在三千头以上,同时也从事一些皮毛的初加工。
听了情况介绍,又看了农场实际情况,罗平区的佟区长对李大山的介绍表示感谢,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收获良多,同时希望李大山日后能到罗平区投资发展。李大山对这样的“远期规划”无可无不可,当即很爽快的答应了。
经过张副秘书长的点拨,李大山并没有留这些人吃饭。因为张副秘书长告诉他,以后可能还会有很多这样的考察团来他这里,要是每拨人都要接待用餐,李大山就不用干别的了,而且经济上的开销也太大。饭可以不吃,但礼物还是要备上一点的。为了表示诚意,李大山给每个考察组成员准备了一份小礼物,都是在当地市场上采购的土特产,绿色无污染,应该不会被人扔掉。而且每份也就是五六十元,领导的好点,一般人的差点而已。
果然,就像张副秘书长的预测一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大山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基本上每天都在接待、讲解、送客的程序中打转。而且第一次参观以后,张副秘书长也不来陪同了,毕竟他负责的工作非常多,很难抽身出来。结果在忙了差不多一个月以后,李大山实在招架不住这么猛烈的攻势,只好向张副秘书长求援。
张副秘书长对李大山的农场能吸引这么多人也感到很奇怪,为了一点小礼物是不可能去这么多人的。结果细问之后才知道,现在到李大山的八鲤农场参观的已经有草原市罗平区、长风县、格格县、白峰县、古海县等五个县级政府组织的考察团,再就是附近离得不远的乡镇派出的考察团,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还有向村一级蔓延的趋势。想想也是,草原市地域广大,但是缺水导致农牧业无法发展,大家又都觉得必须落实上级关于大力发展农牧业的决策。没有具体办法可想,这些领导就只好来李大山的农场参观一趟,表示自己已经贯彻落实了上级的决策。
张副秘书长想通这个环节,也感到事态严重,赶忙对李大山表示是自己的工作失误导致李大山的困扰。李大山对于接待这样的考察团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就是时间牵扯太多,自己的农场都没有时间管理了。对张副秘书长表示自己还可以承受之后,张副秘书长告诉李大山,他会马上向何书记专题汇报,研究给出解决办法,不然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