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贴身保安 >

第1297部分

贴身保安-第1297部分

小说: 贴身保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至查则无朋,水至清则无鱼。吴部长,你觉得要是真的现在就这么做的话,咱们国家会不会乱起来?现在这些在台上任职的干部,有几个人能安心工作,不惶惶于心的?这个事情难啊……”赵建辉端起了茶杯,沉思着说道。

“赵书■记,我……”

“先放一放吧,让我再想想好不好?”赵建辉真诚的看着吴凤娇,淡淡的笑了笑说道:“咱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可说的话,我这么说,也许你会认为我现在官越大越有点胆小怕事,可是出在我这个位置有我的难处,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吴凤娇就点了点头,站起身说道:“我明白的,要是您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那我就回去了。”

“嗯……”赵建辉站起身相送,转回身来,看着放在沙发扶手上的那两份文件,不由的笑了笑,想起自己又一次和大伯提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大伯指着自己说的话:“小子,你要是这么做的话,那就是和全天下当官的人为敌……你不要想让别人下岗的事情了,你自己就会第一个被人踢出这个圈子……”

但是,这一次的提议是吴凤娇提出来的,自己要不要顺水推舟,借着吴凤娇的提议把这个事情推上一把呢?如果那样的话,自己进可攻退可守,可就把吴凤娇置于风口浪尖上了。坐在了办公桌的后面,赵建辉还在摇头,然后低声自语道:“这可是一个定时炸弹啊,弄不好就会被炸的粉身碎骨的。不过,找一个县当试点,先试试反映也未尝不可以……

但是,一个官员问责制就己经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些天,从国家喉舌到地方的各大报纸,就都在评论张震因为失职被免职的事情,且大有愈刮愈烈的势头。当然,大多数的报纸上还是以赞扬的口吻说话的,但是这对于自己来说也不见得就完全都是好事。

再加上,因为军演的事情,自己算是“得罪”了朝中一些大佬。不管怎么说,自己也都有绑架领导意志的嫌疑。这个时候,自己最好还是要稳一稳。

雨润星辉的三楼大厅里面装点得金碧辉煌,穿着红色制服的男女侍者来回的穿梭奔忙着。一间中型的包间里面,赵建辉坐着抽烟,对面的刘军正拿着筷子对着一盘子炒芦尖发狠。看着他一副饿死鬼托生的样子,赵建辉苦笑说道:“你干什么啊?多少天没吃过饭了?”

“大哥,我现在肚子很饿啊,放过我吧,让我先吃点东西再说好不好?”刘军有点可怜兮兮的夹着一筷子菜塞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大口的咬了一口千层饼在嘴里面咀嚼着。

“你先等等再吃……小孟来找过你秋雨嫂子,说你小子这段时间变了心,连人家的电话都不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赵建辉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盯着刘军问道。

“哥,天地良心啊。我这段时间都在山区调研呢,忙的脚不连地的。那地方手机连信号都没有,你让我怎么给她打电话啊?你也没看看我都瘦成什么样儿了,你还这么说我?…我再吃一口……”刘军说着,又低下了头去。

‘‘编瞎话也不带你这么编的啊,在南粤还有没通手机信号的地方吗?”赵建辉疑惑的问道。

“哥,你要是这么说的话你就太官僚了,你可是不知道啊,城市的繁华背后,彰显出的是山区更加的贫瘠。如果你到那些地方走一走就知道了,在你没把我打发到那个区之前,打死我我也是不相信的……”刘军把嘴里的菜咽下去,这才擦了擦嘴说道:“我这么给您说吧。当前,全省最富裕的地方和最贫穷的地方都在我这个区。城区周边那些工业、副业发达的地方,去年的人均收入是六万元,算是全省最富的。但是在大山里面有一个村子,去年的人均收入不到二百元,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家里连交电费的钱都没有,就更不要说用手机了,移动公司建了基站,也因为得不到维护经常没有信号,全村有电视的人家不到十分之一,互联网是什么东西那就更没有人知道了……”

“你说的这都是真的?”赵建辉不敢置信的问道。

刘军所在的佛峰市东康区,去年的经济总量在全市排中游,说不上靠前,但也绝对不能用落后和贫穷来形容。如果把这个区拿到其他的省份;那这个区绝对算得上是最好的。

这么样一片地方,居然还有刘军说的这种情况,就算是打死赵建辉都不会相信的。这也就是刘军在他跟前这么说,要是换了别人,他肯定觉得此人不知道是怀有什么目的。

“是的,我说的都是真的,要是不信的话,你尽管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刘军沉重的点头说道。

“那你们区委班子是干什么吃的?”赵建辉这句话脱口而出,刘军也只能一脸的苦笑:“哥,我才去了两个多月啊,这也能算在我的头上?

赵建辉也不由的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那我还真的要下去看看了。不过,今天叫你回来,是想给你说个事情,你和小孟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姑父嘴里不好说,也等着抱孙子呢。你哥和你都是一个德行,光谈恋爱不结婚,这都算是怎么回事儿啊?我看今年五一节的时候你们就把事情办了吧,你和你哥同一天结婚怎么样?要是没什么意见的话,这件事情我去和姑父说去……”

“哥……这有点太急了吧?从现在到五一还有几天啊?满打满算不到五天了,这怎么能来得及?”刘军一脸的苦相,挠了挠头皮说道。

赵建辉呵呵笑道:“有什么来不及的?房子是现成的,无非就是简单的举行一个仪式就是了。以现在你和孟思颖的身份来说,也不适合大办的。两家人在一起坐一坐,至亲好友吃一顿就是了……”

“可是……”刘军可是什么还没有说出口,就听着房门被人推开,一脸怒容的孟思颖从外面走了进来:“可是什么?刘军,你是不是不想和我结婚?我可告诉你,这辈子我都跟定你了,想跑没门儿……”

第1686章 繁华背后

刘丰和刘军兄弟两个人的婚事早就成了刘庆斌和刘宗娥夫妇的一块心病。这一次却是给赵建辉下了最后的通牒,不管怎么样,都要逼着他们兄弟俩个人在五一结婚。

刘军其实是怕时间紧委屈了自己的老婆孟思颖,其实他有哪里知道,就在赵建辉和勉说话的时候,京城里面刘美琪和龙凌云就带着人己经在新房里面替他忙活开了。

这一次,刘家兄弟的婚礼和赵建辉结婚的时候相比低调了很多,毕竟因为现在孟兴国和刘庆斌两个人的身份摆在那里的,过于铺张是会被人说闲话的。

但即使是精简了再精简,这场婚礼来的人也不算少。老一辈刘庆斌和盂兴国、刘宗昌等人的关系都被安排在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出席的那一个个平时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让自觅惯了大场面的服务员也瞪大了眼睛。

刘丰和闫晓蕊、刘军和孟思颖两对新人的朋友,再加上赵建辉的一些关系,就都安排在了雨润星辉大酒店。这个时候是赵建辉那些老婆们作为家人展现自己的最佳时机,叶秋雨、东方文静等人又怎么会不到场呢?光是这些女人带着孩子就坐了三张桌子。

新婚第四天,赵建辉就把刘军扯回了南粵。在刘军说的那个山村里面,看着眼前那一间间用碎石头搭建起来的房屋,赵建辉的心里震动很大。

在一片被荒草和枯叶覆盖的房屋地基前面,一位看上去年龄大约在七八十岁开外的老奶奶手里拄着一根细竹竿,浑浊的双眼凝望着自己的家,眼神里面充满了无奈的渴望。

“老人家高寿了啊?”赵建辉走过去和老人攀谈起来,才知道老人家的耳朵一点儿都不聋,说话口齿也算是清晰:“我啊?我今年91了,

没有几年好活啦……”

“这里是您的家吗?这房子的地基早就垒起来了,怎么不接着盖房子呢?”老人的方言很浓郁,但赵建辉勉强还能听得懂。

“砖头早就买回来啦,这不都在那边放着的么?谁不想住新房子啊?可我家没钱啊……我死之前,能住进新房子里面就心满意足了。”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指了指,就在地基附近,摞着几堆长满了青苔的砖头。看那样子,堆在那里己经有几个年头了。

“老人家,这砖头买回来不少年了吧?”

“是啊,六七年了吧,我也记不大清楚了……”老人风霜雕刻的脸上,每一丝皱纹都好像在诉说着无奈,让人看着为之揪心。

“赵书记,这户人家的户主叫赵新,是老人的儿子,今年也已经六七十岁了。早在2006年,赵家住了几十年的茅草屋就已破败不堪。外面下雨,屋里涨大水。一场大雨后,茅屋遭遇灭顶之灾,坍塌了大半。就在同一年,赵新22岁的儿子初三毕业,在朋友介绍下去了深市打工。尽管对外面的世界一点都不了解,但丝毫不影响这一家人的乐观情绪,他们认为老大去了大城市闯荡,生活就有了依靠,于是赵新和老伴一商量,决定先借钱盖房!”

在人前,刘军还是要称呼赵建辉赵书记的。看到他很关切老人的生活,就赶紧在一边介绍道:“从亲戚那里借的2万盖房钱很快就花完了,但在深市的儿子却连饭都吃不饱。因为他听不懂普通话,更不懂技术,在深市只好跟着老乡捡破烂。听到儿子赚不回来钱,赵家的盖房梦被迫中断,原来的草房亦不复存在了。无奈之下,他们搬进村后的树林里面,用树枝搭起两个‘木帐蓬’。小的给年仅九旬的老母亲住,赵新和老婆住在大帐蓬里面。每天,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都会拄着拐杖,到这半成品的‘新房’前来看看。我在这里调研的时候,碰到过她好几次呢……,老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这辈子能住上新房。哪怕只住一天就咽下这口气,老人说这辈子也能放下了这桩心事……”

“如果我们依然还是漠视这种现状的存在,那赵家这个梦想只怕也只能这样继续做下去。就算是到了今天,在外工作的老人的大孙子,现在每个月工资仅仅只有800元。有一次他回家来正好碰到我,说外面太苦,他想回家种田。村里的中年人,年轻时也和赵家老大一样,曾走出这片山村,到珠三角或省城打工,但顶多做一两年就回来了,有多少人出去,就还是有多少人回来,这个村子的人在外面根本就呆不住。到了外面,他们就是哑巴!有的人甚至被老板像送瘍神一样赶了回来。龙山村人在外面消磨尽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时间消逝,他们最终贫困返乡,一无所有……”

听着刘军的话,赵建辉的脸色愈加的阴沉。站在他身后的那些干部,一个个的脸上也都变了颜色。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刘娟不失时机的问了一

句。

“教育滞后。”刘军看了一眼赵建辉那张几乎能够拧下水来的脸,根本就无视区委书。记章健翔那张阴沉的脸,声音有点激昂的回答道:“因为文化水平低,这村子里面的人出去了也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人。赵家老大自己说,他曾组装过一年的零件,但最终产品一次都没见过,还经常遭受老板的白眼。要不是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债,他早就回家种地了。

站的稍远一点的曹振清接口道:“看村里这情况,可能种地也种的不怎么好吧?”

“连字都不认识”的村民,还要受土地“欺负”,连做“懒汉”的资格都没有

刘军苦笑道:“谁说不是呢?刚一开始我也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