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

第312部分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第312部分

小说: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好吧,我会把你的意见转达。哦,顺便说一声,塞欣斯先生很看重你的报告,这件事是我耽误了。”
  “这没有什么。即使有了这份报告,最后的结果页未必比现在的更好。您知道,军方的人对于来自情报局系统的备份文件,也从来只是当做备份文件来看的!”
  “你知道就是最好。”雷斯勒轻笑几声:“那么,杰米,就这样?”
  “就这样,再见先生。**
  放下电话,赵晟长长地叹息一声:“哎呦,这样的事情几时才算完啊?”
  “怎么了,是关于索马里的坏消息?”
  “嗯?啊不,和我没有什么关系。”赵晟苦恼的摇摇头:“啊,我想起来了,你刚才说的剧本,演员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什么人能合适?”
  “演员?我还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件事我得喝制片人方面再考量一下再做决定。对了,你的剧本什么时候能给我?”
  “明年吧,等我从中国回来。”
  和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的反应一样,迈克尔也先是一楞:“中国?你到那里去干什么?”
  说起这个,赵晟立刻开心起来:“唔,工作上的事情,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到中国去一次?我可以当你的导游的,唔,你知道我会讲中文吗?”
  迈克尔呆呆的看着他:“去中国?你以为我疯了吗?”
  赵晟立刻不高兴了:“为什么这样说?”
  “对不起,杰米,我对于你的中国情结真地是很不理解。你真的认为那样的一个国家也……,你不知道四年前生的事情吗……?”
  “嘿!”赵晟大喊一声,弄得咖啡馆中人人侧目,他这才注意到,声音压低了一些:“迈克尔,你是我的朋友,我不希望你对于什么人或什么事的观点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友谊。所以,……算了,我们今天地谈话就到此为止吧”
  “但是……”
  赵晟乎的站起来:“就这样吧,麦克,剧本的事情我会交给桑特,你如果真的有心执导的话,可以找他商谈。再见!”说完这句话。他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咖啡馆,弄得迈克尔上不来下不去也不管了。
  赵晟回到警局,心中对迈克尔真的是大为不满!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迈克尔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按照中国地说法,也算是文艺工作吧?居然会有这样种地政治倾向!四年前的事情既不是生在美国,也没有任何一个参与和他有关,只因为一些……报道,就像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一样。==对中国有这样大的偏见?唔,似乎是个问题呢!
  他回忆了一下,从89年开始。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似乎就一直不是特别好,经济方面的制裁不断——大约是从89年之后开始的吧?中国的下岗工人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开始出现了,虽然不能说完全是因为美国的关系,但是它在这其中那个起到地决定性的作用是无可争议的,这种情况一直到99年克林顿访华之后——那是10年来美国政府脑次访华——才得以缓解,在这之后,中国和美国地关系才恢复正常并驶上了快车道。
  他呆呆的坐在那里,考虑了很久。一个奇怪的念头冒了出来:也许。自己可以为这样的关系做一些什么事呢?具体是什么呢?似乎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主意,再翻来覆去的想了想。唔,似乎可行性很高!
  赵晟抓起电话:“桑特?我是波贝克。”
  “啊,我们的编剧先生,怎么样,有什么好作品要给我的吗?”
  “桑特,我想到了一个很重要地事情,想和你谈谈,唔,你认识环球公司海外行部地人吗?”
  “当然认识,舒尔茨是我的朋友来地,怎么了?你……怎么……?”
  赵晟筹措了一下语言:“桑特,我想和这个什么舒尔茨先生见一次,你能给我引荐一下吗?”
  “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事?”
  “呃……我们两个人先见一面,我有点想法。”
  “像《偶像秀》那样的想法?”桑特嘻嘻怪笑起来。
  “这不好笑,桑特,我是认真的。”那好吧,我们什么时候见面?“
  半个小时之后,赵晟和桑特在警局楼下的咖啡馆见面了。一坐下桑特就抱怨:“杰米,你不能考虑一下我的日程安排吗?为什么你每一次总是那么着急?你的生活不能有点规律吗?”
  赵晟满脸赔笑:“好吧,桑特,我知道我有时候少了一点点律算,相信我,这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呵呵……”桑特轻笑起来,随手点了一杯咖啡,这才坐直了身体:“好吧,是什么事?事先提醒你,最好是重要的!”
  “绝对是的。”赵晟笑眯眯的点点头:“桑特,你对于环球出品的电影作品的海外的行是怎么看的?”
  “这个问题我应该找舒尔茨来给你回答吧?我不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
  “我现在想听听你的个人意见。开始吧。”
  桑特嗔怪的瞪了他一眼:“那好吧,我大约知道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内容,似乎欧洲,亚洲,都有我们的行代理,唔,具体的行似乎是以买断的形式进行。更多的,我就不知道了。”他顿了一下:“你为什么对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
  “亚洲……有中国市场吗?”
  “好像没有。我们本来是准备开中国市场的,但是你知道,四年前的一次事件,把我们所有的前期准备都给打乱了!这件事的影响真的是太坏了!”
  赵晟真的无语了,看起来,美国人对于中国的理解还停留在89年的那一次事件上,唔,任重而道远啊!
  “杰米,你为什么突然想起来这个?”
  “啊,没什么,我明年可能要去一次中国,唔,工作交流。大约一个月左右吧?”
  “哈!祝你幸福!”
  “嗯?”赵晟不解的看着他:“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吗?我听人说,中国有很多人还生活在中世纪,还有吃人和剥人头皮的习惯呢!”看着赵晟脸色不善,桑特尴尬的一笑:“开玩笑的!”
  赵晟无奈的摇摇头:“桑特,我认为……对不起,我说错了,是我知道,中国绝对不是你和很多其他的美国人想象中的那样落后和贫瘠,当然,更不是什么中世纪国家。我今天找你来,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考虑,能不能和中国方面展开电影工业的合作?你知道,中国有10几亿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你认为现在……是不是应该被重视起来了?”
  桑特微微一笑:“杰米,你认为这样一个重大的决策是可以在咖啡馆中就做出的吗?我知道你很喜欢开玩笑,但是……?”他看了看赵晟的脸色:“你不是和我开玩笑的,是吗?”
  “我当然不是开玩笑!”赵晟重重的点点头:“桑特,中国是一个极大的市场,我不希望你们就这样放过去,如果真的等到华纳和其他的公司抢占了先手,只怕就很难牛转了。”
  桑特犹豫了很一会儿:“那好吧,杰米,我现在能答应你的也只是我会把你的意见转达,具体的下一步会怎么做,我没有任何的把握。这件事得通过董事会来决定。你知道,我甚至还不是董事会成员呢!”
  事实证明,赵晟有时候真的是异想天开,这一次和桑特的会谈在两个人见面之后就沉寂了下去,再也没有了下文!就在他以为环球方面已经拒绝了他的提议而感觉到有点失望的时候,突然接到了高卢先生的电话:“波贝克先生?”
  “是的,我是。高卢先生吗?”
  “真的是很对不起,杰米,因为我们的原因,唔耽误了你的时间,我想我应该和你道歉。”
  赵晟一时间还真的没有反应过来:“耽误我的时间?什么意思?我不明白。”
  “杰米,”高卢在电话里笑了:“你是不是曾经和桑特商议过关于什么中国市场的事情?”
  “啊,我想起来了!您说的是那件事啊,是的,我曾经和他提过这个问题,怎么样,环球方面有什么新的决议吗?”
  “电话里说不清楚,你能不能到我这边来一次?”
  “好吧,我一会儿就到。”放下电话,赵晟心中一片惊喜,这件事如果真的能够操作起来的话,将会是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礼物吧?
  第七卷 第106节 市场的考虑(2)
  针对赵晟的突然心血来潮,其实在环球内部也早就有过相类似的提议,不过,这样的提议很快就被否决了!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个很大的市场没有错,但是相比于美国已经越来越昂贵的制作费用,来自中国的那一点点经济收益确实是不太能被人看的上的!当年热映一时的《超人》,环球公司方面只收取了象征性5万美金,几乎就是白送了!
  也因为这样,很多美国电影人的心中都存在这样一个结论:中国虽然人多,但是他们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在电影方面的消费水平,哎,还得用桑特的那句话来形容:只是生活在中世纪!有了以上的因素,美国人对于中国市场的不感兴趣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当桑特带回赵晟的建议之后,高卢先生倒是真的动了脑筋,但是经过几部戏的合作,使他有了一个大约的认知——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波贝克这个人总是有一些怪点子,也许在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成效——甚至可以说,在他提出某项建议的时候,连他自己也只是头脑一热的结果,偏偏到最后,他总是会成功!所以,他仔细的调查了一番有关中国的新闻和信息。虽然不能使他做到对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家有多么熟悉,但是大致上有了一个概念性的理解。
  按照高卢写的,上交给董事会的关于这件事地报告,虽然在短时间内还看不出这件事对于环球的长远战略有什么正面作用。但是也不会有什么负面作用,这是他唯一可以肯定的!再有一点很肯定的是,这件事如果真的运作起来的话,对于一心致力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向外宣扬以美国精神为主导思想的所谓精英阶级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大约写好了自己地报告,高卢把文件交到了自己地上级,负责日常工作的行政主管比利·哈勃先生的办公桌前。*****后看过他的报告之后。既没有重视起来,也没有直接拒绝,只是在一次董事会的例行会议上提出了他的动议。
  这件事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地事前研究,调查,里面地内容也很简单,只有短短的两页纸。这样的一篇内容。又是贸贸然提出的报告。自然得不到董事会成员地重视,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
  事有凑巧,担任海外行部主管的舒尔茨先生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报告,心中立刻大喜!他当然也知道这里面还有很多需要补充的地方。于是,自作主张的进行了加工和润色——主要的是就这里面欠缺的,关于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地评论,而高卢在这篇报告里提到地很多利益相关点,也被他全文保留了下来,尤其是最后面的一段话:“……这件事可能成为继韩国和日本之后又一个桥头堡式地战略要地,如果美国本土文化可以借这样的一个机会进入中国大陆地区的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孩子们在几乎全美国式的文化环境下长大。而成为一批只是说着中国话的美国孩子,这对于美国文化占领全世界的市场。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刺激性因素!”的内容,更被他扬光大!
  在舒尔茨先生的报告里,高度评价了高卢先生的报告,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