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

第421部分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第421部分

小说: 重生之美国大编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晟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薛先生,能不能和您单独聊几句?”
  “当然可以。”
  两个人走开了一点,薛德山笑眯眯的看着他:“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赵晟有点尴尬的挠挠头:“詹妮弗是我的未婚妻,”
  “您是说,这件事不能对外传播出去?”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赵晟点点头:“还有一个关于生理上的问题。简和我的感情很好。用中国人地话来说,甚至连脸都没有红过。”
  薛德山年纪一大把,却很喜欢开玩笑:“看起来。波贝克先生不但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对中国的文化也很有了解嘛!这样的话你也知道?”
  赵晟楞了一下,轻轻地苦笑起来:“但是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她对于怀孕这件事的抵触情绪很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明白了!”薛德山了解的一笑:“这件事,我认为还是得从你的未婚妻的心理方面入手,我所能提供给您的建议只是尽可能地关心她,照顾她。毕竟,她现在是两个人呢!至于您提到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不是和她地工作之类的有关?要知道,在我们中国,一个女人如果怀孕了,对于她的家人来说。可绝对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很多中国的老人甚至恨不得让自己地儿媳妇在怀孕之后立刻辞职,就是怕这样那样的工作会影响到……孩子地成长。您明白我的意思吗?”
  “是的。我明白。”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进去看看安妮斯顿小姐了?”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众人走进病房,詹妮弗还是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不过是手里多了一个遥控器,正在胡乱的调整着电视节目,不过上海市的医院中不比酒店,没有英语节目,只得随便换着,却一个也欣赏不了。听见门响。女孩儿把声音调小。用期盼的眼神向外面张望着。
  薛德山上前一步:“安妮斯顿小姐,……”
  “……?”詹妮弗瞪着蓝蓝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他。
  那个翻译把薛德山介绍给她,女孩儿笑眯眯的向他伸出手去:“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薛德山地性格有点老顽童,和床上地病人交谈了几句,立刻从医生袍中掏出一个本本:“在正式为您检查之前,请允许我代表我本人和我的同事,向安妮斯顿小姐表示诚挚地慰问,并且,请您给我签名。”
  詹妮弗遇到过很多热情的影迷,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很有经验,但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中国老人,却是她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微笑着接过本本,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后拿回本本,满脸的灿烂笑容:“这一次,我的孙女该满意了。那么,接下来……”他把本本放进口袋:“让我开始为您做检查吧!”
  赵晟无所事事的站在外面,等待着检查的结果。很快的楼道中又传来脚步声,而且还有人在喧哗:“喂,站住,你们……?站住!”
  病房里面的人都是一愣:詹妮弗入住的是医院最高档的病房,有专门的人负责维护,平时连说话的声音都很少听到,这是怎么了?赵晟的心中闪过一个不好的念头,扒着病房的玻璃向外一看:“有记来了。”
  “什么?”薛德山第一时间跑了过来,向外面看了一眼,可不是吗,有四五个记打扮的人走在前面,后面还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家伙,正在一边和追赶他们的护士小姐分辨,一边阻挡着她的脚步。两个人争得正欢呢。
  薛德山一皱眉:“怎么回事?为什么有记来了?不是说让你们不要通知记的吗?”
  房间中的几个人面面相觑,都是委屈莫名:“我们没有通知记啊?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消息的。”
  其实,这件事也不是什么能够掩盖得住的大事,从院长到小护士都知道来自美国的著名影星,很多人都喜欢的詹妮弗?安妮斯顿小姐刚刚到上海就住进了医院,又怎么能隐瞒的住呢?流言永远是走得最快的,不到一天的时间,不但是医院的病人,家属,甚至医院的员工,连新民晚报娱乐版的主任记曹迅也赶到了医院。
  第七卷 第八卷第14节 第二次中国之行(6)
  第八卷第14节第二次中国之行
  前文曾经说过,因为《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的强势出击,造成包括《新民晚报》这样的国内屈一指的晚报业龙头级的集团完全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地位。本来这两份报纸一个是晚报,一个是日报,彼此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是却并不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伤害的。但是问题在于,《洛杉矶时报》中文版从出版的第一天开始,就因为其强大的资讯渠道和多元化的经营理念,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全国第一大报纸销售的地位。在一段试经营之后,每一期的销售总量都要在800——1000万上下,而且,这还是每周两期的出版数量的限制下,如果打破了这样的限制,恐怕就没有什么其他内地报纸的生存余地了。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新民晚报的老总华阿龙就在心里大骂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不是总叫嚣着新闻管制吗?这下多好,管制的对象光剩下了中国人,老外呢?你们倒是也管管啊!***,这些官僚!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牢骚只是牢骚而已,即使是以一个最最保守的中国人的观点来看,《洛杉矶时报》中文版的内容也没有任何可以被指责为政治上模糊不清的——而这,一直也是新闻出版总署最最关心关切的问题——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大的缺失的话,报纸就可以永远的办下去。
  但是面对《洛杉矶时报》的强势占领市场,中国的报人也开始了自己的抵抗。不管怎么说,这里也是在中国,还轮不到美国人来做老大!这是去年在广东番禺举行的全国晚报会议上达成的一致意见。但是没有等他们的措施出台,美国人就先他们一步,甩开中国同行,也避免了受他们制约,转而准备在国内建厂,印刷。行。除了采访是在美国境内进行之外,其他地一切,都和国内的报纸没有两样。这一次可真的是让以华阿龙为的一些人傻了眼。
  原本所有想到的措施都用不上了,一切还是只能依靠自己。还好的是,《新民晚报》上海拥有极大地阅读基础,短时间内还不愁被挤出市场。而且,身为拿着国家铁饭碗的他们,也不用担心像很多家里人和其他企业的员工那样面临的下岗问题,唯一的郁闷也只是来自于心理层面。华阿龙在报社党委会上宣布,任何人,只要能够想出一个可以对《洛杉矶时报》形成强力狙击的方法,报社方面就给予重奖:除了在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之外,一次性给予奖金20万元!
  对于华阿龙这样敌视来自美国的同行,晚报的职工很是不解:它卖它的。我卖我地,又何必弄得这样如临大敌呢?即使真的敌不过对方的话,也可以通过强强联手地方式来进行嘛!甚至不但是中国的报业集团。美国也不是只有一家《洛杉矶时报》吧?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到处都有自己的品牌,而且,每一分报纸拿出来也不比《洛杉矶时报》的影响力小多少,这样单枪匹马的和人家作对,即使最后的结果是把对方挤出上海市场,怕也是伤筋动骨了!
  其实。华阿龙有自己的心思,他是那种很典型的老报人,一生致力于把《新民晚报》的影响力从全上海市推向全国,谁知道这个目标自己没能做到,倒是让一群来自大洋彼岸地老外做到了?!他也曾经看过《洛杉矶时报》,以他的专业眼光来看,虽然版式很新颖,内容很有时尚性,而且。版面也足够多,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它取得成功的理由,如果说一定要找到什么客观原因的话,第一是因为这份报纸是美国人制作出版的,相比较于中国人的猎奇心理,那些对于中国本土报纸因为常年阅读形成的感情简直就可以忽略不提了。
  第二个原因认真分析起来和第一个也算是相通的:这份报纸上有太多中国人从来不敢想,不敢说,不敢提的内容了!一些评论员文章地观点其实没有什么新意,更多的也是可以在电视中看到的——上海的地方台——不过。挪到报纸上。这样的影响力就不同了。一种是很直观的影像文化符号,几乎是强行灌输进电视观众的眼球中;另外一种是文字符号。读可以一边想,一边琢磨一边欣赏报纸上的内容,这两下一比较,就分出了高下。
  华阿龙也是无奈,目前这样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什么改变,唯一能够做到地,也只有尽可能地挖掘部下的能力,尽可能地多多采访到一些为读喜欢的,而且最好是《洛杉矶时报》那边还没有掌握到的情况,这样才是最好的!这一次的第六界白玉兰电视节就是这样。
  白玉兰电视节是上海市为了扩大自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而举办的,从1986年开始已经是第6届了,而且也确实收到了效果,到96年的时候,这个电视节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电视节,一些亚洲国家例如韩国,越南,日本,印度,欧美的例如英国,加拿大,美国,甚至澳大利亚也有不同的电视台派出自己的团队,到这里来参加电视节。唯一的遗憾就是,很少有什么在国际上都非常有知名度的大牌明星出席,今年的开幕式上,只有来自澳大利亚的拉塞尔?克劳作为主办方邀请的嘉宾出席了红毯走秀仪式,其他的嘛,就只有小猫小狗三两只了。
  《新民晚报》是本次电视节地第一报道媒体。不过很遗憾地是。太多地观众是通过在电视里收看新闻或专题节目得到关于电视节地新闻。对于报纸上出现地。和新闻中近乎完全相同地报道根本不感兴趣。很多人对于报纸上这方面地内容都是选择直接略过。而不会再一次欣赏记地辛勤工作。
  这让曹迅很是为难。他是《新民晚报》文体版地主任。在这样地时刻。报纸地受关注度居然这么少。就更别提平时地时刻了!谁知道老天垂怜。正在他为这件事愁地时候。一通电话打到了他地办公室:“喂。老曹吗?我是组委会地李海。”
  “嗯。有什么新地言吗?”曹迅和李海是同学。也是多年地好友。后知道他现在面临地困难。也经常借工作之便。给他提供一些未必很重要地讯息。这一次他作为组委会秘书长地秘书兼翻译。也是他第一个告诉自己。詹姆斯?卡梅隆先生拒绝了组委会地邀请地。
  “不。没有新地言。就是有言地话。我这个秘书也不是言人呢!呵呵……”李海在电话里笑了几声:“哎。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知道杰瑞米?波贝克这个人吗?”
  曹迅地脑筋转悠了一下:“似乎是个很熟悉地名字。再提醒我一点?”
  “他地女朋友……啊。错了。是未婚妻。是詹妮弗?安妮斯顿小姐。有印象了吗?”
  “啊!想起来了!”曹迅喊了一嗓子:“演《变脸》和《变脸2》的那个人,是吧?怎么了?”
  “他到上海了。据说。他是代表詹姆斯?卡梅隆先生来地,还要就电视剧的展做一次报告呢!又错了……,美国人不叫报告,大约是叫讲座吧?唔,似乎是这个名字。”
  “他到上海了?现在在哪里?”
  “唔,刚才还和我在一起说话呢!你别说,安妮斯顿小姐真的是漂亮啊!简直比在电视里看见的那个女孩儿还要漂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