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文化帝国 >

第10部分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10部分

小说: 重生之文化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好奇道:“什么书这么好?我也给我家喃喃买本回来。”

“听那小子说是个啥历史书,《宋朝那档子事儿》还是什么的!”老陈抹了把满脑门子的汗,打了个哈哈:“反正我这不去买么,给你家喃喃也带一本得了。”

呃,听到书名的书记大人瞬间一滞,然后心中苦笑连连,嘴上却推辞道:“这倒不用了,这书我家喃喃看过了!”

确实是看过,搞不好自己女儿还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只不过,虽然预料到这本书一定会被很多人知道和传看,却没想到会如此之快。

于是又想到那个沉稳内敛的少年,自己是不是不太应该对他戒备太多?

回到家中,一群孩子已经做到了饭桌上,都在等他,而自己的女儿明显是这一群孩子的焦点,有两个老朋友的小子,虽然嘴里对自己连连问好,但眼神却也只离开了那个温婉娴雅的女孩片刻而已。

这让姜建漠生出一丝无与伦比的自豪来,于是笑着对姜喃道:“喃喃,你那个陈伯伯的儿子,居然也喜欢看《宋朝那些事儿》呢。”

这一下打开了话题,本来在座的两三个男孩子还因为姜建漠的缘故不敢过于随意,听到书记大人主动提起,马上很有表现欲的接话道:“这书我知道,刚出版的时候我就买了,真的很不错呢,姜喃你可以去看看。”

另外一个亲戚家的女孩子就附和:“是啊,我爸也说这书蛮有味道的。”

而其中一个隐然为首的男孩似乎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笑着摇头道:“是吗?但是我觉得这书也就那样啊,靠耍嘴皮子逗乐为生,还真看不出什么好来。”此刻全然忘记了自己初看这本书时的那种投入。

没有丝毫征召的,原本温柔笑着的姜喃眉头一皱,虽然片刻后就恢复了宠辱不惊的得体模样,但偶尔对上那个男生殷切的视线时,眼神已经明显疏离了起来。

那个此时不知道身在何处的男孩,那个曾经和她一起在暗蓝的暮色下抽过烟,听着风吟虫鸣,唯一能和她分享小秘密的男孩!还有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可以称之为翻天覆地的神奇变化,和偶尔对自己微笑时干净的面容,构成了她此刻维护他的理由。

“真是肤浅!”姜建漠去卫生间洗手,于是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到了姜喃这声评语,顿时一个个悚然。

桌子上饭菜升腾起的蒸气氤氲着,衬托着周围的气氛格外凝滞。

先前还得意洋洋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叫好的男生瞬间变了脸,满眼的不敢相信地看着自己对面的女孩。

这么重的话,以前谁听到姜大小姐说过?

……

《宋朝那些事儿》卖疯了,而越州人民出版社的总编快急疯了,尤其是在听到办公室的葛黎高力说起这本书最开始是投到自己的出版社后。

“老李啊!这个事儿……”总编大人欲言又止,对面的李老夫子就是拒绝了这本书投稿的始作俑者,但是人家的年纪资历都摆在这里,让他也不好说太重的话:“你当时怎么就不能多考虑一下呢?年纪小又怎么了,年纪小就不能写书了?”

“他哪里是年纪小?他这书分明就是不正经!”说实话老头儿心里也有点儿后悔,但是这种老人一来最是古板,二来又要面子,哪里肯在单位众人面前承认自己走了眼。

“怎么就叫不正经了?我一个老战友,市委宣传部的,成天价跟我夸这本书,还说人家好多领导都买这书给孩子看,人家领导也都看不正经的书?”总编气急,简直恨不得啃这个老头儿两口。

“领导就不会犯错误了?领导……”

李老头儿还是嘴硬,让原来准备只是说两句解解气的总编一时火起:“您老是不是觉得出版社的工作太累?我可以批准你休两个月的假!”

“我什么时候要求休假了?我身体好得很,我还可以再干二十年!”李老夫子忿忿然起身:“我们是人民出版社,不是金钱出版社!”

……

这一场总编办公室的争执以极快的速度在全社上下传播着,有些觉得李老夫子倚老卖老的人等着看他的笑话,却不知道这个老头儿此刻正在新华书店里,一脸不屑又舍不得放手地读着《宋朝》,临到书店关门,最终还是很不甘心地掏钱买了一本。

12。这就是家宴?

《宋朝那些事儿》的全面上架,就像是在越州的文化市场里投入了一块足以掀起一场浩大波澜的巨石,并且这场波澜还在以壮阔而坚定的频率向全国扩散着。

而投下这块巨石的人,重生者杨一,现在正百无聊奈地站在阳台上发呆,外面的天气固然很热,可是在没有空调的蒸笼房里更是逼仄闷气,所以他正考虑眼下到底是先买空调还是先换房子。

夏日午后,有燥风呼啸而过,每到这时,满眼的翠绿就哗哗作响起来。

阳台下面是落满了阳光的明晃晃小巷,两边一色的老旧四层筒子楼看上去有些破败,却是杨一最为怀念的风景。巷子口有间小杂货铺,从它遮阳天棚的一角,还看得到左右摆头的落地扇,有电视里黄梅戏的哼唱隐隐绰绰传来,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在的气息里轻漾,让杨一有些想哭。

这里,就是前世中每每午夜梦回的地方!而这一次,更是他这一世人生扬帆起航的起点。

《宋朝》的热卖在越州乃至小半个东南沿海的省份里,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小小的,就连毗邻的魔都,图书暑期档里也都充斥着有关《宋朝》的声音。

越州日报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在文化版的头条发表了评论:“梦回大宋,历史是老百姓的历史,历史是中国人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而《宋朝这些事儿》,就是帮大家解读宋朝历史的最佳读物。”

而和越州人生活比较贴近的都市晚报,则对署名“悦而读史”的作者产生了好奇:“我们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作者为什么不愿意向公众透露自己的名字,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作者,纯粹以文字本身的魅力,就能深深吸引读者,让千万人趋之若鹜,这本身就是对作者最好的褒奖。”

……

可以用半句话很好地概括罗戈现在的生活——数钱数到手抽筋,至于睡觉睡到自然醒,这位胖爷是不用指望了!《宋朝》两天前就开始全面断货,这些天就连他出版社里接电话的女前台,原本好听的软糯嗓音也哑了下去,倒让那姑娘的父母好生心疼。

而全越州印刷厂的大小老板们,更是恨不得把这个“悦而读史”的相片捧回来,天天上香供着才好。

“怎么样,小杨,后天社里要办个庆功宴,你这个主角不来可不像话!”罗戈除了指挥出版社的大小事宜外,这些天跑杨一的家也是分外勤快,大有把财神爷抓紧不放的架势,对于这个少年搅风搅雨的能力再没有分毫怀疑。

但是杨一却没法答应他,因为中考的成绩已然放榜,自己的那个表妹杨蔓顺利考进了外国语高中,全家都要去为她庆祝,他也不能例外。

因为对于他母亲杨敏来说,不管那些亲戚们平时在他们母子面前表现得多有优越感,甚至是给人无法下台的难堪,却始终是自己的娘家人,并且平时白眼归白眼,一些不费力气顺势而为的帮助倒也没少了母子俩。

于是某位胖社长百般劝说无用之下,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摇头离开。

“妈,小姨请客要我们去也可以,但是别露了财!”

杨一一本正经的样子,让杨敏以为儿子是要交代什么大事儿,但等她听到是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禁啐了儿子一口:“就你鬼心思多,这种好事儿还怕被人知道啊!什么露财?难道你的舅舅姨妈们还能吃了你的!”

“你听我的咱们就去,要不就算了,我还是去人家给我开的庆功宴吧!”杨一却很是坚持,有过前世经历的他知道,母亲的这些亲戚很是有些良莠不齐,这一次《宋朝》引发的震动实在太大,几乎越州知名的报纸媒体都报道过这件事情,要是被某些人得知自己两母子居然一夕骤富,难免又会提出些非分的要求出来,又或是在背后搬弄些是非。

除非杨一以后站到更高的地方,高到让那些人只敢仰望,却不会有半点非分之想。

知味居,当时越州最富有盛名的酒楼,这个改革开放后在越州声名鹊起一直不衰的酒楼,难得走的是上层加平民的双层路线,在秀湖春堤这风景绝佳得天独厚的位置,除了一座只对贵宾开放的5层听涛阁外,还在听涛阁旁边有着占地不小的如意楼。

不过只从这两个名字,就很听出其中含义,听涛阁自然是为那些自诩风流的上流人物准备;而并非面湖位置的如意楼,则是秉承着让广大食客如意的意思,对所有民众开放。

即使如此,能上如意楼吃饭的人也都可以称得上标准的中产阶级,前世杨一母子就算节衣缩食一个月,也未必能在这里敞开了吃一顿。

而这一世杨一当然有带着母亲来好好饕餮一次的愿望,只是自己还没抽搐时间,倒是又吃上了亲戚的。

……

知味居的如意楼前,两个穿着短身旗袍的迎宾小姐俏生生站在门口,迎来送往笑容满面,但是心中却也不乏对隔壁听涛阁门口两位同行的妒忌。

论模样身材自己怎么都不输给那两个丫头,只不过就因为她们的大学生身份,就要平白高上自己一筹么?工资和待遇比自己姐妹好了不知多少倍,真是让人羡慕嫉妒。

腹诽之际前面却又来了客人,是一个穿着素色真丝连衣裙的中年女子,身边还有一个公子哥儿似的少年。两位迎宾正松了口气以为他们会转往听涛阁,却不料直直向自己这边走来,顿时立刻打起了精神。

杨敏穿着儿子在上海路专卖店里特意挑选的真丝连衣裙,走路的时候竟然有些不习惯起来,却拗不过儿子的坚持,只好这幅打扮出门,脸色却怎么都没法保持自然。

倒是自己的儿子,一身浅灰的叫什么“范思哲”的修身衬衫加上米色休闲西裤,显得很是洒然俊秀,气质不俗,让杨敏在不适自己这一身打扮之时,又为儿子的眼光叫好。

等到母子俩在迎宾小姐恭敬有加的笑容中走进如意楼时,才发现大厅边上一个桌子上,自己的两个舅舅舅妈,两个姨夫姨妈,还有几个表兄妹都已经在座,其中向来对他们两母子看不顺眼的大姨夫,已经一脸的不高兴,连带引得其他人也心生不满。

若是现在上了菜,估计他们多半开始吃上了。

而杨一母子的进入,无疑让有些人找到了发泄口,当先看过来的就是杨一大姨夫马俊,他是越州市工商局的一个科长,小有权势,因此对于孤儿寡母的杨一最是不喜,生怕这两母子有事求到自己头上。

而每每的家庭聚会中,他对母子俩的态度也最是不屑,动辄呼来喝去。今天看到这一大家人都在等杨一母子,自然也是要教训上两句的。

只是马俊才一张口,要说的话就被自己心中的惊愕给堵了回去,化作一个古怪的音符在嗓子眼呜了一声,又给咽了回去。

眼前这个淡妆的女人表情微滞,却有一种雍容的气质,而他身边的男孩更是帅气隽逸,这会是那个他一向看不起,觉得是小市民的小姨子和她那个没用的娃?

其他人的眼中也满是诧异,但却也不好表现的这么明显,杨一的两个舅舅就赶紧站起来招呼。再这么愣下去,不说这种表现未免伤人,更是显得他们这些人太没见识。

于是一家人坐稳后,大舅杨卫红开始叫菜,而一向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