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文化帝国 >

第176部分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176部分

小说: 重生之文化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带来的漫画是给你们两人的,如果要转送,那就不好意思了。”杨一淡淡看了郭娜一眼,如果郭娜和费飒求的是其他事情,他也就顺手帮了她们这个忙。可是把苏晚的签名漫画送给这种又自我又狭隘的女生,他才懒得这么好心。

郭娜赶紧把郭芊芊拉到一边,又小声对杨一道:“杨一,你不是这么小气的人吧,芊芊是父母不和,家庭原因才弄成现在这个脾气的,你就不要计较了嘛,而且……”

听了郭娜的解释,杨一倒是有些同情地看了旁边被费飒拉着的郭芊芊一眼。

原来是男女混合双打拳击队教育出来的孩子,难怪脾气有些暴躁刁蛮。而且按照郭娜的说法,原本在四中出挑的成绩,好不容易挤进了一高以后,就立刻变得泯然众人,如此之大的反差,再加上漂亮的外表。或多或少会给人一种中看不中用的感觉。

再加上这个年纪特有的敏感心思,所以造就了郭芊芊这样的性格,倒也不算离谱。

不过即便是听过了郭芊芊的经历,杨一心里面也难以有什么我见尤怜的同情心里。这个女生的生活和很多更加悲惨的人比起来,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或者说因为她有了这种不算幸福的经历,就具备了自我以及无礼的资本了么?

而且现实中拥有傲娇属性的女孩子,不讨男生喜欢也是正常不过。

“无所谓了,我对她的家庭身世也没什么兴趣,不过到时候你还是要把签名漫画送给她,我也懒得管。就这样吧,我先走了。”杨一对文委摆摆手,他终究不是冷心冷面的人,还是没有把话说死。

反正到时候签名只有两本,随便郭娜怎么分配吧。

“以为他是什么东西,嘁!”看着杨一远去的背影,郭芊芊忿忿不平地瞪了一眼,又转向郭娜:“就不知道这种人怎么会认识晚大的,他也配?”

“好了,芊芊,你也是的,又不认识人家,干嘛一见面就说话说得那么难听。”

郭芊芊在自己姐妹面前到没有硬撑着犟嘴,而是哼了两声后,追着郭娜一个劲儿问着另外一个问题:“娜娜,他到底是怎么认识晚大的?”

“好像是一个学校的同学吧,他们以前都是三中的。”郭娜想了想,不太确定地看着费飒:“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费飒连连点头道:“王京那帮子男生好像都是这么说的。”

“我还不知道晚大以前也是学生,我还以为她是专门学漫画出身的呢!”郭芊芊听了费飒的肯定后,忽然眼睛一亮:“对了,既然是三中的学生,有没有晚大以前的同学,知道她家住在哪里的?我们可以上门拜访的啊!”

几个女生面面相觑着,然后眼睛里爆发出欣喜,最后同时激动地“耶”了出来。

……

季棠郸这一次给的任务不算轻,《淮南子》里面的天文训和说山训,《徐霞客游记》几乎是整本的内容精读题目,还有道书十二种里面的《神室八法》和《敲爻歌直解》。

最后两本老爷子倒是知道杨一这个半吊子的水平,交给他的是有着详细备注的文本。

按照老人在书前的流言,连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八种德性都不知道的人,也好意思在那个什么漫画里面,随意打着道家的旗号?你当骗子也要当的专业点儿。以前老北京天桥底下算命的王半仙,周铁口,拿出来都能比杨一会忽悠人。

老人的这种理论让杨一简直是哑口无言,他能说自己这个《云荒》系列的漫画,不需要精通这么多东西,只要能唬住八岁到十八岁这个年龄段,喜爱幻想,喜爱设定是狂霸酷拽这些元素的少年少女就行了么?

这话杨一不敢对季棠郸说,而且除了对金钱的渴望外,他多少还是秉承内心的梦想在做事情,也知道自己做出来的这些玩意儿,很可能会影响一些人现阶段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那么在里面加入诸如奋斗,不畏艰险,友爱,诚信,坚强等等精神内核,以及在资料的考证上尽量精益求精一些,重现华夏古老文化中健康,至少是没有什么毒害的那一面,也就是杨一应该实现的目标。

这一点他从来没有忘记过,所以对于老爷子的高标准严要求,虽然嘴巴抱怨,可是仍旧还是一丝不苟地去学习着。

要是换了只知道吃和钱的罗戈,肯定要在暗地里发牢骚,腹诽老头子事儿多一类的大逆不道之言。

所以杨一虽然一天只有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可是实际上论起来,他现在比高三高考班的学生还要忙碌。

当然,也有那么一丝充实。

上午去书城那边,多数是看看苏晚和两个小家伙,然后在书城里面淘一些前世就惦记在心上,但却没有钞票去换取的书籍。然后检查一下工作——当然,书城的内部系统和卖场事宜,在伍石和傅莉莉的梳理下很是井井有条,杨一所能提出的改进意见也不太多。

不过偶尔灵感一来,又想到了后世里面的经营妙方,却总能让书城高层惊为天人。

然后就是带着亲友团去大舅的店里吃饭,在屡屡经历了排队等候的事件后,杨卫红干脆给自己外甥和罗戈开辟出了一个专用间。而其中最大的直接受益人不是杨一,也不是罗戈,而是岛国孩子云野弥。

“嘶呼!嘶呼!这真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啊,谢谢杨一哥哥了,好吃!”

杨一问云野弥来了这么久,只回了一次岛国,现在想家么?前抑郁症患者就是上面那样回答他的。

此间乐,不思蜀。

在对于口腹之欲的要求上,这家伙很有罗戈二世的风采。

然后就是偶尔接一接姜喃的电话,或者主动给她打回去,但是尽量避免见面。

如果这一世没有苏晚的凭空出现,杨一自忖和姜喃的关系,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可是谁又预料得到……

199。新台风

《云荒》的动画制作委托已经签约,只等资金到位后,就正式开始制作。

而动画片的制作经费,现阶段还是要落在杨一和苏晚两人身上,所以《宋朝那些事儿》的第三卷,以及《神农密码》和《鬼吹灯》各自的第二卷也都在筹备之中。

当年明月,何马,还有天下霸唱这三个人里面,杨一当然都是羞于面对的,而其中最不好意思打照面的人,肯定是天下霸唱了。因为《宋朝那些事儿》和《神农密码》都是自己改头换面过的,这两位原作者总还能把他们原来的作品拿出来。

可是对于天下霸唱来说,因为要保证元旦书展的震撼力,而时间上又不允许……在这种矛盾下,他也只好结结实实做了一次剽窃者。

算了,等到以后这家伙要是还入行写作,那就用阳一文化的名义把他签约下来,白养着也认了——杨一很直白也很一厢情愿的想法。

……

另外,除开动画制作,榕树下现在得到了前世所没有的注资,在朱威廉的手上发展速度也还是差强人意。

和贝塔斯曼的合作同样稳步展开,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发行的最新一期直邮购书手册上面,就会有思阅图书专版的出现,杨一和罗戈都在等待着到那时销量的变化。

而萌芽杂志社那边,改版后的三月刊下个星期就会上市,在中学生市场这一块,杨一无疑已经走在了文化圈里众多大拿的前面。

以云中书城为基点和大本营,正在筹建的线上云中为发散,借由《萌芽》培养自己后备读者基地,榕树下和即将列入计划的幻剑云荒网,阳一文化也在向着怪兽的方向成长着。

不过现在,这个怪兽的主人却正在接受着摧残,一开始接触到各种古籍甚至是孤本的兴奋,现在已经成了杨一的噩梦。

季棠郸说严师才能出高徒。

季棠郸还说既然你是我的关门弟子,我就要对你负责。

杨一已经无力声辩了,最近这几天,他的学习时间已经从三个小时增加到了接近四个小时。什么稀奇古怪的书,季棠郸都能找出来。

杨一刚刚才结束了香咒的修行,整个人都快要斯巴达了。

中午一点半先漱口的人伤得起么?那都是上辈子被口臭折磨过的天使啊!

然后老头子为了让杨一感受到气氛,还在小书房摆上了香炉,让杨一上了九支香后,再磕头九次,左手结雷印,右手结剑印,咒曰: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热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凡……

这是老教授还是老神棍啊?

看着季棠郸一脸肃然的样子,杨一心里面内流满面,在家里面摆道场的老家伙伤不起啊,他们上辈子都是被人打折了的神棍啊有木有!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季棠郸关门弟子的杨一,觉得现在的这种生活,简直就是一种酷刑。

老爷子偶尔发发疯,让杨一亲身体验一下牛鼻子的生活也就算了,最怕的就是有关诸子百家的课程。

头一天对着《法经》六篇和《韩非子定法》,仔细研究了这些鼓吹信奉规则的政治家的历史哲学观,还仔细分析了法家三派之间的异同后,脑袋还没有转过弯儿来,第二天就转到了诸家之纲领的道家……

然后还没深入分析过来动合无形,赡足万物……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些思想的神髓,第三天的学前考试就又回到了势、术、法的学派异同上。

解释错误一个观点,对于典故论据的出处稍有疑惑,手心就要挨板子。

虽然杨一不止一次地抗议过季棠郸这种被时代摒弃的教育方法。

而季棠郸的态度就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说的老爷子火气,还要平白再多挨上一次。

四个小时的学习也就算了,晚上回去后,还有一堆的作业要做。中文的也就算了,就算是文言文作业,在季棠郸这种高压式的教学之下,杨一也能勉强应付大多数问题,剩下的连猜带蒙就行,最多第二天挨揍。

可是一天背诵一篇圣经算什么?从创世纪开始,到箴言,传道书,雅歌……撒加利亚书,玛拉基书。旧约背完了就是新约,背到后面还会反过来抽查前面的内容。

圣经这种基础课程教完以后,就是西方文学史的教授,不只是文学经典的选读,还有深入的历史挖掘——为什么启蒙时代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和扼杀,以及同时却认可莫里哀和最后一个太阳王岁创立的法兰西学院;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极端的美好和极端的丑恶,这种错综迷离到极点的世界形成原因,莎翁所掀起的以及其后的巴洛克艺术时代;还有俄国大地上所出现的一批又一批文学家,以及在文学家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思想家,譬如托尔斯泰和他的忏悔意识……

虽然学习的过程极其枯燥和艰苦,但是在经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杨一反而有一种乐在其中的充实感。

说他像是汲水的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可能略微有些夸张了,但是对于只靠写作天赋自学“半成才”的杨一来说,发生在他身上的那种脱变,总之是真切存在的。

这种蜕变,有时候也被人称之为升华。

譬如现在季棠郸冷不丁提到一个典故,杨一多半能够在两秒或者更短的时间内,想起它的出处,而后又延伸到其他借用过这个典故的文章篇目里。

又或者师徒两人现在最常玩的一个游戏,古文联句,这个联句不是借用首尾同字联句,而是上下句语境和寓意的契合。骈散不拘,诗词随意,只要文中的意味相符,就算是拿周易里面的卜卦来对金瓶梅中的句子都没有问题。

杨一发现老人的收藏里面,新刻金瓶梅词话、崇祯本、还有张评本一套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