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文化帝国 >

第296部分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296部分

小说: 重生之文化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前这位,绝对是银行信贷主任眼中的优质客户啊。

“阳一文化的罗总,真的是久仰大名了!你怎么能说是打扰呢,向你们这样的客户,我们平时请都请不来,今天是烧高香了才能委屈你们门啊!”既然是自己人,李士觅当然不吝啬好话。

“李行长客气了!”罗戈也是呵呵笑着,就在李士觅的引导下,三人分宾主坐定。

“既然都不是外人,我也就不客气了。”李士觅一边对着罗戈微笑,一边很自然地偏了偏视线的角度,下打量了下杨一。

虽然脸有着不同于一般小孩子的沉稳和从容,但不管怎么说,学生就是学生嘛!这罗戈带着一个学生娃娃过来,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毕竟是做惯了业务的人,在接人待物面很有一套,心底不住地猜测着杨一的底细和来历,脸却没有表现出半分别样的心思:“不知道两位过来,是……”

“既然李行长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见外了。”罗戈爽快地点头哈哈一笑:“这次过来呢,主要就是为了一个贷款的事情,我们越州的四大古镇李行长知道。”

李士觅点点头,很感兴趣地接腔道:“这要是不知道,岂不是枉为越州人了!不知道罗总说的,是四大古镇里面的哪一个?”

“李行长果然也是风雅人物,就是溪止。最近我们阳一文化在开发规划那边,不过因为是保护性的修缮复原为主,所以工程量相当的大。别的不说,就越大的那些老教授,一天下来花费的人工就吃不住了啊!”

杨一默默扭头,话说罗戈这厮也真是极品人渣了,越大建筑系和历史系的老师们,听说是对本地古镇进行保护性修缮,根本就没要求个人待遇!

阳一文化要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些资料和工具的费用,以及承担这些老爷子们的交通饮食花费罢了。

结果这厮倒好,用了一个模拟两可的所谓人工,就把李士觅给套了进来。那些老教授们的高风亮节,也被胖总当成是圈钱的资本了。

着实无耻。

不过问题是李士觅不知道啊,这时候大行长还心有戚戚地感慨道:“是啊,现在知识就是力量,就是生产力!要是换了别人还真是干不来,所以出这个钱也只能认了。”

罗戈大喜过望,深感找到了知己:“就是,除开这些人工不说,还有什么油漆,木料,城砖,石条……那些老爷子都是非真材实料不用,还真是要实打实回复古镇原貌。所以我这里是又心疼又高兴,咬牙供着祖宗!想到勒紧裤腰带把古镇复原了,再慢慢回收成本。结果哪里想得到,现在还没搞到一半,资金就跟不了。”

罗戈死不要脸地大吐苦水,至于防洪防汛什么的,两人和姜建漠也达成了共识,在后者没有考虑好之前,绝对不私自散布这个消息。

李士觅呵呵笑了笑,颇为同情地看着罗戈:“罗总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的用意,的确是值得赞赏!既然是这样,贷款的问题也好说,我可不想以后被人指着脊梁骨骂,说我是古镇消失的罪魁祸首啊!”

“言重了!李行长言重了!”胖子连忙摆手。

“这样,同意贷款是没有问题,你们的阳一文化也是优质抵押资源。不过各种手续还是要走一遍的,还有相关的材料。”李士觅就露出些抱歉的神色。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罗戈一叠声答应着,他又不是打算到银行捞一笔然后就死赖着不还,大家都是一条船的人,当然不能坑害彼此。

其实就算没有姜建漠发话,凭借阳一文化现在的大好形式,想要贷款也并不为难。只不过既然有自己人在银行系统,那么这一次合作之后,也是为以后做铺垫。

所以大体敲定了同意放贷的意向之后,接着的话题也就轻松起来,说说溪止的规划,谈谈工程进度之类……说着说着,就聊到了杨一身。

“我说,原来这位小同学就是这个项目的计划人?”李士觅并不了解杨一,这话纯粹就是客套而已,虽然他对杨一的底细、在这件事情扮演的角色都十分好奇,可也不会贸然发问,就顺着罗戈的话夸人几句又何妨?

只是杨一看到话题被转移到了自己身,而且对这个行长本身,他也还是有些好感的,就主动笑着开口道:“李行长谬赞了,我就是提了个意见而已,大方向都是罗哥和镇的长辈们做主。不过我这里也是有些有关银行服务的想法,希望能提出来供您参考一下。”

呃?

李士觅一愣,下意识看向罗戈的时候,发现那位罗总也是眼中略有诧异神色。

难不成这小家伙要说的事情,居然不是事先商量好的?

不过他自然是不能让场面冷下来的,虽然意外中也很是不以为意,可李士觅还是笑着点头:“没问题,小杨同学你说你说。”

“是这样的,刚刚我们来的时候,发现这里的营业窗口虽然不少,可还是有些不够用。而且一些顾客可能是心急,也没有按照次序排队,咨询问题都是挤在队伍旁边!既不雅观,其他顾客也会抱怨。而且这还是正常工作日,要是碰周末或者节假日,那岂不是更加混乱了?光是排队都要站几十分钟!”

李士觅心下顿时有些哂然,暗道这种现象的存在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内四大行千多营业点,哪一家哪一户不都是这样的情况?他在银行干了十几年,从来也没有变过。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建行一家,大家都是这个样子,也就见怪不怪了!”杨一心知这位行长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很多时候,惯性力量的强大,是超乎人们想象的。

“不过我个人还是有些粗浅的看法,说出来还请李行长不要介意。”

“没问题,你说你说,有了思路就是要提出来嘛,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进步是不是。”李士觅笑得倒是诚恳,虽然他到现在也没弄清楚杨一的底细,不过能跟着罗戈一同前来,他怎么也不好扫了这位胖总的面子。

而且罗戈能放任这小孩子如此说话,想来也不会没有道理。

“那我就不客气了。比如建行在越州城区的四个支行营业点,营业大厅的面积都那么大,我个人以为是可以拿出来做做文章的。譬如在利用不到的空白区域放一些订制的座椅,可以供顾客休息,是不是比较人性化一点儿呢?想必大家对于这样的储蓄环境,会更加认同喜爱的!”

“呵呵,这倒是。”李士觅心道还以为能听到什么震聋发聩的见解,原来也不过如此嘛!

杨一所说的这些建议,以前在银行内部也不是没有人说过,可是这样一来就没法解决次序问题,反而会引发储户更多的不满。

难不成还能强求储户们按照次序去坐座位?

于是笑了两声后,就很是耐心地解释道:“小杨同学的建议很好,不过呢,其实同样的看法,我们也有内部职工提起过!但是大家都解决不了一个排队的问题,要是前一个人办理完了业务,其他都在休息的人很容易就会一起涌来……”

杨一微笑:“叫号啊,现在国外流行的电子化办公,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就是有一种类似电脑的机器,功能很简单,就是打印数字条码。您要是在营业大厅门口也放这么一个,顾客前来办理业务,都必须先取号,就和医院看病挂号一样。然后这个机器的程序连接到柜台那边的终端,按照顺序叫号办理,这不就解决了嘛?”

电子化办公,叫号,程序终端之类的名词,还有杨一所描述的整套流程,李士觅都听得似懂非懂。

但是这不影响他作为一个银行行长的敏锐直觉,让他嗅出了杨一的话里,所蕴含的某种机遇。

关注,声望,形象!

李士觅的眼睛止不住地开始发亮,一时间,就连窗外明媚的春光也有些掩盖不住。

307。老年人心理疏导员

“来来,小杨同志,你来给我仔细说说!那个打印号码的机器我懂,不过现在国内有没有卖的?还有那个柜台那边的什么终端,都是什么意思?”

正是因为李士觅在银行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对于节假日以及存取款高峰期的人流,也经历了头痛——谈之色变——麻木这一过程。虽然他现在身为支行行长,对于这些基层业务,完全可以做到眼不见心不烦,但要是能够改善服务质量,提升银行的形象,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只要操作得当,这件事情一经曝光后,除了建行形象的提升之外,对于他自己的好处更是无可估量。

银行系统领导人主动求新求变,把为储户服务的口号落到实处,这是多么好的宣传题材?那时迎来媒体关注简直是板钉钉,要是家里面再出几分力气,就此从越州市的城中区支行二级跳,直接进入省分行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他才会有些难以自持,那份激动之情几乎是溢于言表。

这边罗戈和杨一见了,心里面不免把李士觅和唐泽明放在一起比较,到底是后者多了几分深沉,也难怪能跟在姜建漠身边。

不过金融系统自成体系,李士觅虽然也算比较年轻的干部,但毕竟一个位置待的时间久了,总会是有几分其他的心思。现在陡然间窥到了一丝进步的契机,略微有些喜形于色,倒也是人之常情。

“是这样的,那个打印号码的机器李行长应该知道,家用电脑再附带一个打印机就行了。我说的功能要求更加简单明了,就只需要一个内置的单一程序,绝对没有个人电脑复杂。至于终端什么的,就是说这个程序和柜台那边连接,这里打印出号,那边就自动进入排序等待状态。然后可以在大厅安装一个扬声器之类的播音设备。你们的职工处理完一个排序状态的号码,就自动注销进入下一个,同时播音设备叫号……”

看到李士觅越听反而越糊涂的模样,杨一也是讪讪一笑,看来还是自己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想了想后,就直接道:“这个东西说起工作原理也要费些口舌,总而言之,就是储户在门口拿号码,然后柜台的另外一台机器自动统计分配。反正也就是一个软件程序的问题,功能单一,很容易实现的。您只需要去找一个软件公司,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他们,其他的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还是罗戈三言两语说得明白:“小一的意思啊,就是门口一个机器,柜台一个机器,一个负责打印排号,另一个负责按照排号点名。不过这些东西是电脑编程人员捣鼓出来的东西,你们外包出去就行了。”

李士觅连连点头,虽然还是不太清楚编程的工作原理,但看两人笃定的样子,又想到平时接触的信息中,都把电脑这东西吹捧的神乎其神,就也暗暗在心底计较开来。

“哎哟,真是怠慢了。”不经意间李士觅瞄到了两人的茶杯空了下去,也顾不叫办公室主任,直接就自个儿阵,端着热水瓶给两人续杯。

这个举动,无疑是彻底放低了姿态,而且在这位行长的心中,就未免没有继续从杨一这里套出点新鲜东西的打算。

随随便便一个思路,就解决了困扰银行基层营业厅好些年的问题,看样子还是年轻人脑子活泛一些。就是不知道这小家伙对银行和金融系统的了解有多少,他想出来这个法子,到底是灵机一动还是由于长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

“哎,好啊,真是好啊!这个办公系统要是搞成了,我们银行的基层员工,还有千千万万建行储户,那都是要感谢小杨同学的。”李士觅感慨了一声后,就笑着试探道:“不知道小杨同学家里是不是也有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