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文化帝国 >

第674部分

重生之文化帝国-第674部分

小说: 重生之文化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真有什么后台的话,至于落到那种丧家犬的地步吗?”

“还有这回事?那随便你吧,不过我跟你说,要做什么事情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我这边可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卢老头就摆摆手,原本认为带秦丕过去看一下阳一文化的定制青瓷,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现在也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

八面玲珑,外加小心谨慎,就是这老头子的行事准则,多年以来对于这个行事准则的坚定贯彻,也是他成功走到今天这一步最关键的依仗。

所以哪怕秦丕再三保证,可他还是顾左右而言其他,到底推托掉了带着对方过去的打算。

见事不可为。卢老头表现出了异常的坚持,秦丕也就不再说什么,不过心里却丝毫没准备轻轻放过。虽然打那些青瓷的主意,未必能从根本上打击到阳一文化,但老头儿不是说了么,设计定稿的是国画大师,最终制作烧制的是青瓷大师。那么也就可以想见,这一批订单,对方是下了大力气,花了大心血的。如果这批定制的青瓷最后出了问题,阳一文化的那头胖猪和小狗崽子,会不会非常心痛。非常恼羞成怒?

一想到对方可能有的激烈反应,秦丕明知道所有的一切都还是自己的臆想,却也忍不住快*感连连,仿佛自己真的报仇雪恨了一样。

但在卢老头面前,他却表现的没有丝毫不快情绪,毕竟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哪怕最后事情发生以后对方猜测是自己所为。也一样要咬紧牙关不松口。

所以当老头子表示还有事情需要处理,接下来他自己随便参观一下的时候,秦丕也就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两人分道扬镳,卢老头不知道去了哪里,不过秦丕并不在意,而是直接回到了镇上。他是龙泉市龙泉镇人,虽然高中读完以后就出门闯荡去了,可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以前那些狐朋狗友也没断了联系。现在回去,就是准备联系几个昔ri的一丘之貉,好好筹划一下怎么去行业协会的仓库里面,把阳一文化定制的那一批瓷器给毁掉。

……

远在龙泉市所发生的情况,杨一自然是不知情。就算身为重生人士,他也不可能掐指一算就算出秦丕居然是龙泉人,而且离家多年以后。在当地依旧有不少的关系,算是半条地头蛇了。

催促胖总的事情有了眉目,龙泉那边的青瓷行业协会传来消息,第一批样品的烧制非常成功。如果需要检验,随时可以过去。只等检验通过确定订单以后,就要开始大量生产。

算算时间,一个礼拜后就是新年,所以罗戈的看法是哪怕现在过去检验了样品,对方也不可能在华夏最重要的节ri里面赶工,说不定因为无心工作,还会影响到青瓷的烧制质量。不过杨一在通盘考虑一番后,觉得年后的安排也比较紧张,到了那个时候未必能腾出时间过去检查,所以就还是决定抽空过去一次。

罗戈自然是无所谓的,就和少年一道,二人抽了一天时间过去。好在是省内,交通也算是方便,所以当天去当天回,倒是没有耽误太多时间。

回到了公司这边以后,等着两个人的,就不是工作任务安排了,而是年终总结和放假事宜的统筹。事实上每年的这个时间,无论前世还是现下这个时空,无论是国外五百强还是小县城里面的工厂,几乎没有人还能有工作的心思,还能压得住那颗已然心猿意马的心。

当然,这是指普通员工,小部分工作狂或者是事业心太重的人,自然是不在此列的。

杨一算不上工作狂,理想主义者有相当大的可能是工作狂,但却并非百分百适用。对于一个重生后的理想主义者来说,事业固然重要,但生命中其他一些东西,份量同样是沉甸甸的。

这段时间,他花在《帝国的崩塌》上面的jing力,也少了很多,倒是临时兼职的翻译韩菲,因为高薪酬的刺激,保持了和之前差不多的jing神状态。所以这两天看到男生偶尔走神的时候,就不免偷偷暗笑,心道虽然是个天才,但受年龄所限,毕竟也有少年人的一面。不过背地里偷笑归偷笑,却是始终没勇气当面调侃。

又是两天过去,华夏大地上的“年味儿”,已然是愈发浓厚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阳一文化内部的所有工作安排,差不多都处于放假前的状态,经常会有人在不知不觉中犯下一些小错误。不过杨一并不负责具体事务,所以还不知道公司里的这种情况。最后还是总裁办总助理薇安在某次会议上罕见地发了脾气,才把这种风气扭转过来一些。

阳一文化的总裁办,就相当于其他公司的总裁办加综合行政部,所以权责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而且又是面向两位oss直接负责,所以几乎是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正因为知道总裁办的特殊xing,所以薇安在往常的公司ri常运作中,并不会过多干涉具体事务。免得在公司员工那里留下一种,自己和罗戈开夫妻店,把杨一给哄骗蒙蔽起来的形象。

这一次是因为公司新进搬迁到了魔都之后,吸收补充了大量职工,然后又因为两个老板尤其是杨一很少直接发号施令,让一些人觉得小老板很好说话,所以才出现了部分职工连连犯错的情况。而为了保证正常运转。不因为部分人的小错误影响到大家,薇安才少有地出面做河东狮吼状。

但效果还挺明显,最起码接下来两天的首位工作中,总算是没人继续犯错了。

腊月二十七号这一天,是公司的年终总结会,而明天就是最后发奖金和分红。然后大家聚餐的ri子。按照道理来说,这个时候,杨一是应该到处露一下小脸,表示出“与民同乐”的做派才对。

但因为其他一些事情需要安排,所以杨一把会议的准备工作,全都交给了罗戈,而自己却和苏晚一道。跑去昆汕常家班那边,慰问看望一下正在勤学苦练的cos演员了。

岛国的新年在实行了新历法以后,就以公历的一月一号到三号为新年,这一点上算是抛弃了传统。所以这些从岛国过来的cos演员,已经过完了新年,并不会因为节假ri的到来,而分散心思。

可岛国人不需要过新年,但常家班却需要。对方只能算是和阳一文化签订协约的“委培机构”,没道理在过年的时候,还要照看那些岛国coser。所以男生这一次过去,也是和常鸿瞿商议一下,怎么样处理那些cos演员。

两人到达的时候,常鸿瞿不在,之前两三次接待。都站在老人身后的那位常家班大弟子,告诉他自家师傅和几个班头一道,去了镇上的茶馆商议事情,所以需要等一下。杨一倒是没有太多意见。和众人见过面打过招呼以后,就直接带着苏晚,一道去探视那些岛国演员的情况。

常鸿瞿的这个院子,本来就是先辈人传下来的东西,地地道道的戏班格局,前面练功场,后面练功场,两边学徒们休息住所的厢房,一应俱全,百多年来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动,所以平时的住宿,倒也不成问题。

不过考虑到常鸿瞿对岛国人的不待见,所以在年下时节他是否愿意继续接纳对方,杨一在考虑过了以后,还是决定不去触这个霉头,直接用给演员放假的理由,把人带走就行。一方面也是照顾老头儿的心情感受,一方面也是给被老头折腾了大半个月的cos演员,一个放松的机会。

在常鸿瞿孙女的带领下,两人来到du li开来的后院里面,还没进去,就看到了一个辗转腾挪连环前手翻的身影。

等到杨一定眼一看,发现这妞儿不正是那个之前cos彩子,然后被自己一件外套给救下来的浅草瞳么?虽然也是个元气属xing的女演员,但她什么时候会这种功夫了?

就在杨一又是惊讶又是疑惑的时候,前面带路的小女孩就笑嘻嘻转过身:“浅草姐姐可厉害了,爷爷本来安排了她反串生角,不过有一次看到她自己在偷偷练习末行的功夫以后,想了一想,说杨一哥哥你拿来的戏折子本来就不正经,干脆怎么合适怎么来的好,就准备让她扮演一个女主角。嘻嘻,一出戏里面有两个女主角,好奇怪的戏呢。”

这老家伙,当面明明认可了用《云荒》改编的剧本,转脸背后就说不正经,真是老不修。

杨一也不好跟一个小丫头计较,哭笑不得地摇摇头以后,就径直走进了院子。

一只脚刚刚踏进去的时候,里面不知道什么地方,半句袅袅绕绕略有些不工整的唱腔,忽然飘了过来。



739。进度顺畅

素服虚执扇,纤指染绯霞。

吊着水磨唱腔的那个女子,并没有丝毫妆容,只是一缕鬓发沿着腮边散乱垂下来,咿咿呀呀伴奏的调子,也是一个小小的老式收音机在播放着,磁头转动间传出来的嘈杂音响,倒是不比调子本身的音量更小。

然而杨一看过去的时候,正在檀口清唱的那人,显然并没有觉察到外面有人到来,一门心思全都放在了唱腔的练习上。

讲谈社帮着挑出来的这些演员,容貌身条这些外在的方面都不用提,不说全都是超人一等的条件,但几乎也都是水准之上。再加上不管半职业的coser,仰或那些急于出头露脸的艺人,或许没有太多舞台经验,但对于自身形象的把握,却还算是比较到位,至少比普通人强得多,因此自然而然就有一种气质流露出来。

是以哪怕连一个淡妆都没有化,但因为演唱之人本身的投入,却依旧让杨一眼睛一亮,觉得有了些自己想要的感觉。

事实上,比起之前听到常家班演员们的演出,就算是小旦,论到字正腔圆功夫到位,也要强出正在演唱的这人许多。但外国人说起中文的时候,那种独特的卷舌音断断续续吐出来的声调,却给人一种异常强烈的新鲜感。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意趣盎然。

曾经也有老外在央视的chun晚或者其他一些文艺汇演上,上台不大不小露一脸,唱京剧的比较多,其次就是说相声演小品,插科打诨。这些老外演员并非科班出身,不管是京剧的唱腔,还是相声小品的表演功力,都不能和那些名角儿、大腕相比。但一般来说看到这种节目的时候,观众们总会比较有兴趣。不但全程收看,而且看完以后还要品头论足一番。

明明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些人的表演未必就有多jing彩,但观众们为什么就喜爱看呢。

无他,还是因为有趣。

所以后院里面的这些岛国演员,尤其是中间那位正在咿咿呀呀练着嗓子的人,因为认真投入的状态。半生不熟让人忍俊不禁的吐字发音,还有其本身就比较过人的外在条件,倒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所在来。

“ri暮雪初歇,林外苍山浩远,百岁剑锋寒,映故人影清浅……浊世梦已远。抚碑话旧约,却负了华年……”

这一曲唱词,是杨一从前世记忆中的某个角落里翻出来,似乎应该是一个古风翻唱的词作。虽然前世中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那种伤chun悲秋每每还未感动别人,就把自己给感动坏了的初高中小女生。很多这种所谓的古风填词,认真说来都是生搬硬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品,大部分并没有撑得起一首词作的意境,但就像杨一改动昆曲表演模式一样,在现阶段只要能让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哪怕是幼稚化低龄化的“伪古文运动”,重生男也一样照用不误。

只有先让那些小孩子们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才有未来可以去期盼。如果最基本的受众基数都无法提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