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好莱坞之王 >

第102部分

好莱坞之王-第102部分

小说: 好莱坞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魅力,和斯皮尔伯格心目的辛德勒的形象至少有8分相似。

他看了看阿德里安又看了看手中的照片,随即将第二张照片抽了出来。看到画面上的人物后,斯皮尔伯格再次深吸了口气,照片上的人坐在打字机前,穿着简单的工作服,左胸贴着代表犹太人的六角星,戴着圆片眼镜一脸严肃认真。他认得这个演员,虽然是黑白照片,在给阿德里安的演员资料中就有这个人的,但是他从未像现在这样认为这个人如此适合出演犹太人会计师斯泰恩。

斯皮尔伯格迫不及待的抽出了第三张照片,果然,他没有失望,照片上的人穿着党卫军制服目光冷冷的,大理石般的五官仿佛是用刀削出来的,因为有些背光,让他的眼睑看起来有些低垂,但同时给人冷峻中带着邪恶的感觉。如果仅仅只是从造型看的话,恐怕除了照片上这个人外,没人能扮演艾蒙·高斯了。

长长了出了口气,斯皮尔伯格捏了捏自己的鼻梁,他忽然有种晕乎乎的感觉。

“根据剧本提供的有关辛德勒形象的描述而做造型的演员叫利亚姆·尼森,今年刚好40岁,爱尔兰人,参加过不少舞台剧以及电视、电影的演出,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阿德里安这时解说了起来,“根据斯泰恩的形象做造型的演员,相信你应该认识,在55届奥斯卡上凭《甘地》拿到最佳男主角的本·金斯利,虽然他的父亲是印度裔,但母亲有着犹太人血统,从气质上来说他也很合适这个角色。至于最后一个,党卫军军官艾蒙·高斯,那是英国演员拉尔夫·费因斯,虽然作品不多,但是相当有潜力,我认为他的气质很适合这个角色。当初为了能让他拍摄这张照片,和他进行接触的人差点被他打一顿,直到签了份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后才算搞定,不过现在看起来,这样做似乎是值得的。”

“说实话,艾德,我现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斯皮尔伯格直起身体,苦笑的看着阿德里安,做了几个手势却说不出话来。

这三张黑白照已经完全的获得了他的认可,他不认为还有比这三个人更合适的演员了。

“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阿德里安笑了笑,显得很诚恳。

斯皮尔伯格忽然感到了迷惑,他不明白为什么阿德里安要这样如此大费周章的为这部电影奔波。当初他会愿意投资《辛德勒的明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执导并制作《侏罗纪公园》,他完全不需要如此热情的对待这部电影,不是吗?事实上,他今天邀请他过来,也已经打定主意简单谈谈,表示对投资人的尊重,然后就将其赶走了事。

没想到的是,阿德里安来了之后,首先帮忙解决了一个电影的关键问题,跟着又提供了三个异常合适的演员人选,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关于服装道具,尤其是两万多临时演员的服装,我倒是有个想法,”见斯皮尔伯格没有说话,重新翻看起资料的阿德里安便自顾自说了起来,“相信波兰人手中还有很多30、40年代的衣服,剧组完全可以从他们手中收购,而且他们也会很乐意卖掉的。另外就是,临时演员我认为可以邀请部分幸存者或者他们的后裔出演,一来让他们亲身感受下当时的那种绝望,二来可以让这部电影显得更加的真实……当然,这都只是我的建议。”

说到这里顿了顿,阿德里安才有想起什么的继续道:“还有就是,我希望你在波兰拍摄的时候尽量安排好保卫工作,当年纳粹对波兰的占领至今让不少波兰人仍认为那时的德国人是好人,再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冲击剧组这种事情也许不会,但对剧组不友好是很有可能的,必须做好保卫工作,防止发生冲突。”

斯皮尔伯格愣愣的看着侃侃而谈的他,仿佛已经停止了思考。

“其他方面我就……哦,对了,还有配乐,我想约翰·威廉姆斯不会拒绝你的邀请,这样的话我建议以小提琴为主要乐器,这样我们可以邀请到伊扎克·帕尔曼先生担任演奏,从而从多个方面更好的表现那段历史。”阿德里安又想到了什么。

揉了揉鼻子,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涌上了斯皮尔伯格的心头,他勉强笑了笑,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艾德,为什么……你会对这部电影如此热心?”

“因为,”阿德里安笑了笑,语气带着一种很特别的平静,“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是你……应该做的?斯皮尔伯格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他居然可以说这种话,正当他想要继续追问下去的时候,翻着那些资料的阿德里安忽然皱起了眉头:“史蒂文,你打算在克拉科夫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进行实地拍摄?”

斯皮尔伯格一愣:“有什么问题吗?”

“我不认为这很合适。”阿德里安摇了摇头,举起手中的影像资料,“这不是个好主意。”

“为什么?”斯皮尔伯格顿时变得激动起来,“为什么不能去实地拍摄?你知道吗,艾德,半个多月前我去波兰进行实地考察时的感受吗?我无法想象要怎么在摄影棚里把这样的场景搭建起来,我也无法在摄影棚将想要的东西拍摄出来!”

“冷静,史蒂文,冷静!”阿德里安严肃的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也赞同你的看法。但是,我依然认为去克拉科夫以及奥斯维辛进行实地拍摄不妥当……别激动,听我说完好吗?你可以去波兰,你可以在离克拉科夫以及奥斯维辛较远的地方重新搭建全新布景,完全以你的构想搭建一个一模一样的布景,不需要担心资金,不够的话我可以再追加投资,1000万、2000万,都没有问题但是,请不要去克拉科夫和奥斯维辛,请不要去惊扰那些逝去的灵魂,请让他们安息!”

“啪嗒!”因为激动而抓在手中的笔忽然掉在了桌上,斯皮尔伯格呆呆的看着阿德里安,看着那张真诚而肃穆的脸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他有些恍惚的挥了挥手,似乎还沉浸在震惊当中回不过神,不过下一秒钟,他忽然站了起来,面对阿德里安举了一个90°的躬,鼻子几乎就要贴在桌面上了。

“嘿,史蒂文,你这是干什么?”阿德里安赶紧站了起来让到了一边。

“感谢你的提醒,艾德,如果不是你的提醒,我差点就会犯下大错!”支起身体的斯皮尔伯格再次弯下腰来,“我以前误解了你,我为我的行为向你道歉。”

“不用这样,史蒂文,”阿德里安抓住了他的肩膀,“你只是因为太忙,太想制作好这部电影,所以没能考虑得那么全面。而且,我相信即使没有人,也会有别人提醒你的。”

“不管怎么说,谢谢你的提醒,非常感谢。”斯皮尔伯格抓住他的手,用劲握了握。

两人相视一笑,随即重新坐了下来。

“虽然如此,我还是想问问,”斯皮尔伯格看着他的眼睛,“艾德,我想知道,为什么你会对《辛德勒的名单》如此的热情?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因为……”阿德里安的手指在桌上敲了敲,眼中射出缅怀的神色,“我的祖母是犹太人,虽然她很早就过世了,可我依稀能记得在她怀里的感觉。当我决心振作的时候,我翻阅了很多家中长辈的日记才知道,她在四十年代曾为‘战时难民救济会’工作过……”

第一卷奠基第一百四十一章很重要

从斯皮尔伯格的办公室出来后,阿德里安长出口气,总算搞定了,也不枉他如此辛苦一场。他很清楚因为《侏罗纪公园》的事情,斯皮尔伯格对自己的感观不太好,所以一直将底牌留着,直到今天才打了出来。

得到的结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不仅赢得了斯皮尔伯格的尊敬……想想看,一个你一直认为很功利,不怎么讨自己喜欢的人,忽然有天站到你的面前,费尽心思帮你完成着你的最大心愿而且不求回报,你会不会好奇?会不会想要一探究竟?然后经过深入了解,你忽然发现他其实有着和你相同的心愿,并不计成本的始终为之努力,他是如此的高尚,你最开始的判断完全是错误的,那么你的思绪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后又会怎样的影响到你?

不得不承认,阿德里安的演技很不错,那一刻连他自己都差点认为自己真的是如此高尚和伟大。如果不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说不定还可以去演电影。这是第一个收获,而第二个,就是将《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彻底的握在了手中,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这样做都是必须的。

谢谢你,我的……祖母。将车子驶上街道的时候,阿德里安在心里如此说道,嘴角同时泛起了微笑。根据父亲的日记记载,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当时家里很多人都不太喜欢祖母,甚至就连安德森叔叔成年之后都很少和母亲来往,和祖母关系最好的除了祖父就是父亲,所以阿德里安现在才能很好的利用到这个身份。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辛德勒的名单》不过是部不错的,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充满着艺术气息以及人道主义关怀的作品。最多也就是,感叹下拍摄的巨大工作,导演的严谨精神以及这是在60年代之后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的黑白片等等。

但是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在二战结束后,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被世人所知,全世界的犹太人团体都在为一件事努力,那就是想尽办法将犹太人的苦难上升成为整个人类的苦难。

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和这方面有关的文学、电影数不胜数,最著名的当属《安妮·弗兰克日记》,以小女孩的眼睛观察那段非常时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还在70年代被改编成了电影。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本日记都是犹太家庭的必读之物。

可是,即使这类关于大屠杀,关于犹太人血泪史,关于西方世界对不起犹太人的作品出了不少,但始终缺乏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巨大波澜的类型,直到《辛德勒的名单》的出现。

斯皮尔伯格永远知道观众们最想看什么,也知道要怎样才能打动观众,所以即使《辛德勒的名单》用黑白胶片拍摄的,即使它有着这样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卷走了3亿美元的票房,这就是阿德里安当初所说的娱乐性。

正是这部具有着别的关于描写大屠杀电影所没有的娱乐性的《辛德勒的名单》……好吧,娱乐性这个词或许有些尖刻,无论其带着什么样目的,从电影本身看的确是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所以可以这么说,斯皮尔伯格用一种更为贴近观众,甚至近似讨好观众的方式讲述了这段历史,并很好的把握住了其中的尺度,于是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就像阿德里安在《鬼马小精灵》的首映式上对艾瑞克说的那样,观众们进电影院首先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探寻什么人生哲理,当他们因为电影得到了快乐的、感动的、悲伤的满足感之后,才会在闲暇之余抽空思考下电影想说的是什么。

对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团体来说,这样一部可以充分调动观众情绪的,展现大屠杀这段历史的电影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只要想想电影上映后,那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各种英国版的辛德勒、瑞士版的辛德勒以及……中国版的辛德勒就会明白传媒的力量有多么巨大。

当然,这固然有电影本身质量非常出众的原因,但和犹太人团体的卖力宣传也不无关系。阿德里安相信,即便《阿甘正传》和《辛德勒的名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