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281部分

功高权重-第281部分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发财绝对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年轻时留学法国、最近亲自访问过美国的贤圣同志知道,将田地这么分下去,变成了一个个零碎的地块,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根本就是背道而驰: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无法进行现代化的统一防病治虫,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规模化灌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张三的棉huā出现了病害打农yào,害虫很可能跑到李四的地里,当李四发现自己的地里有虫害而打yào时,害虫又飞到王五家的地里,王五家喷洒农yào的时候,害虫很可能又重新回到张三家。因为农yào的有效期是有限的,杀虫的效果远远没有统一进行好,还làng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个无奈之举是中国的现状

    i的,分田到户虽然是一个麻烦,但总比继续搞大集体大家一起饿死强得多,如果继续大集体的搞法,国家将很快崩溃。

    贤圣同志深深知道中国的出路、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还是得靠现代化,还是靠工业才行。巨大的农业人口如何平稳的、安全地转化为工业人口,如何创造比农业多得多的工业利润,他自认没有经验,最多就是mo着石头过河。他现在有点寄消于眼前这个小子,寄消这个既懂组织管理、又对国外情况熟悉、还具有长远目光的小子能探索一条新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子出来,以彻底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

    探索这条路子绝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远比郭拙诚发明几项专利、远比开发几个轰动美国的新产品、远比为国家赚钱几亿美元、远比他带出一个师一个军……,意义重大得多。

    之所以让郭拙诚直接下基层,不让他直接掌控一个县甚至一个地区,是因为这样做风险最小,受到的阻力最小,中央也好控制,毕竟这只是mo索,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如果他真的在小地方成功了,再让他掌控更大的地域不迟。

    反正他还年轻,不,可以说是年幼,时间对他充裕得很,即使十年年又何妨?就算十年之后,很多孩子才刚刚大学毕业呢。

    对于郭拙诚似是而非地回答他如何知道阿富汗战争的爆发,贤圣同志没有在深究。对于他口无遮拦的说出那些在国际上只重利益的说辞,贤圣同志只是笑了笑:小子,你还不知道人穷志短是什么概念,等你到了基层你就知道只谋求利益是如何的艰难。你真以为第一代开国领袖都是傻子,都是拿着钱当纸片luàn扔的二世祖?支援其他穷国都是有目的的!

    想到这里,他越发下定了决心,让郭拙诚到基层好好锤炼锤炼。

    说完这些,两人还就西环电子公司所派人员的监视问题进行了jiāo流。虽然贤圣同志不相信郭拙诚所说的,什么他之所以能分析出苏联入侵阿富汗,就是因为从西环电子公司的人员中得到了情报,但对于防止西方国家就此派间谍、特工进来是必须做的,为了减少麻烦,为了不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坏,这些外国人必须监视。

    因为郭拙诚之前说过那些话,此时的他只好自认倒霉,附和着要对外国人监视,支持贤圣同志有关限制外国人的活动区域,限制外国人接触的秘密等级,以及对自己国家的人员进行相关的保密安全教育。

 第三八八章 一件大事

    第三八八章一件大事

    俗话说小心没大错,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真要阴沟里翻船了,到时候他就是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因为郭拙诚的使命完成,在天亮后不久就被工作人员“驱逐”出了大内,并通知他:一个月内赶到鲁河省仓沭地区报到等待分配工作。

    虽然赶“赶出”了大内,但上级还是安排他住进了一家军队的招待所,因为他在京城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没有完成,上级自然不会就此放他走:向钱雪森这个科学泰斗汇报有关重大科研项目裁撤问题的想法。

    因为上级说目前钱雪森同志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暂时不能接待客人,郭拙诚只好耐心等待〉际上来自前世的郭拙诚知道,钱雪森并非真的病了,而是在沪盒主持某型号的洲际导弹研制任务,这是一种一箭多星的新型战略导弹,能够发射多个弹头,不仅可以同时摧毁多个敌对目标,让敌人防不胜防,还能欺骗对方的跟踪,让敌人一筹莫展。不说现在的美国无法防御,就是前世美国建立了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无法应付,这是中国少有的杀手锏之一。

    这个型号的洲际导弹从研制到发射到定型本来是极密的,按道理前世郭拙诚虽然是正厅级的市长,但也无权知道,之所以后来人人皆知,是因为发生了一件严重的泄密事件。

    1981年9月20日,中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人造卫星,国内的简短报道虽然语焉不详,但国际间反应却是爆炸性的,因为这极可能标志着中国已掌握

    了“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的高科技。各国驻华武官均受命向中国官员和一切可能的渠道查探详细消息和资料。

    中国官员当然是守口如瓶,其他渠道也毫无结果。可万万想不到的是,卫星发射后仅仅三天,京城一家电台即播出题为《太空奥秘夺桂冠》的广播稿。次日,京城一家报纸干脆登出《我国第九颗人造卫星》的详细报道,并附有三颗卫星的图样以及卫星在车间实施组装的照片。

    前后两稿都翔实报道了这三颗太空飞行物的运行轨道、无线电遥测频率等等。国外情报部门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中国情报部门却大惊失色,立即严查。一查之下,原来是某部一工程师之“杰作”。该人不经请示,稿子在火箭发射前已写好,卫星升空后传送电台、报社,并谎称已经“送审”。

    想到泄密,郭拙诚突然想起了京城某制药厂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发明的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的方法。虽然中国根据这个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赚取了巨额外汇,但也由于有人在杂志上泄密,导致技术流失,让中国独享的技术与西方国家分享。

    郭拙诚一下坐不住了,立即打电话到国家计委办公室,请求紧急会见虞罡秋副总理。接电话的人问清了郭拙诚的姓名和代号后请他等候他们的通知。

    让郭拙诚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二十分钟,独臂将军就出现在他面前。

    看着等得有点不耐烦的郭拙诚,虞罡秋哈哈大笑道:“怎么,就这点时间都等不得?老子见贤圣同志都比你等的久。”

    郭拙诚尴尬地说道:“谁知道您亲自过来啊,我以为您即使不在部里,那些人也应该告诉我,别让我在这里傻等。”

    虞罡秋笑道:“你小子都说是有紧急情况汇报,我敢不重视?有些事电话里很难说清楚,你又不像我一样有车可以代步,所以就直接过来找你了。说吧,什么事,要不要其他人回避。”

    见郭拙诚犹豫,虞罡秋将跟他而来的秘书以及过来泡茶的工作人员赶开,问道:“是不是关于与日本人谈判的事情?我们昨天可是按你的意思将与日本谈判的消息透露给了美国驻我们国家的新闻记者。就在昨天晚上,不,应该是今天凌晨,美国外交部紧急召见我国驻美国大使,目前还没有消息传来,肯定是有关阿富汗入侵的问题。我相信中美关系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透露与日本谈判的内容,肯定有助于我们的设备进口。”

    郭拙诚说道:“我说的不是这件事。对于这件事,我相信您的判断,这些设备肯定可以进口,而且其数量、规模都将大大超过我们以前的计划。等到苏联完成占领阿富汗的主要地区和战略要点后,为了赶跑他们,为了遏制他们进一步扩张,中美的关系肯定会更进一步,相关的技术交流和设备采购会更上一个档次。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甚至根本没有想过的技术都会随之进来,就看我们的谈判技巧和我们自己的实力了。”

    虞罡秋虽然有点怀疑郭拙诚的话,不相信美国会真的向我们出售高端技术,但此时的他没有表示质疑更没有反驳,而是问道:“那你说的是什么事?”

    郭拙诚说道:“我说的是有关京城制药厂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的方法。据我所知,这个方法已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鉴定,很快就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奖励。我从滇南大学过来的时候,西环电子公司的人向我透露,有美国大企业想购买这项技术‰问我们会不会出售。”

    郭拙诚又栽赃到西环电子公司上,采用另外一个角度来提醒虞罡秋,免得他怀疑自己是神仙。

    虞罡秋果然大惊,问道:“我们的这个发明才出来,外国人是怎么知道的?”

    郭拙诚没有一点说假话的心虚,而是很镇定的说道:“还处于保密吗?是啊,外国人怎么知道的呢,这个名称这么长又拗口,他们怎么就记住了呢?肯定是我们有些同志不注意保密,说给熟人朋友听了,结果几经辗转让外国人知道。”

    为了避免虞罡秋回去后大动干戈,郭拙诚又说道:“不过,我从对方那里知道,他们只知道这个名称,只知道一点点粗略内容,还不知道具体的方法,要不他们也不会出钱购买。虞副总理,我们出售吗?”

    虞罡秋反问道:“你认为呢?”接着,他又说道,“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买卖,就看价格如何。你们的星火计算机不也卖了吗?”

    郭拙诚摇头道:“如果是我,当然不卖了♀可是一个商业用途极其广泛的技术,与计算机根本是两个概念n火计算机只不过是理念走在别人的前头,只有靠专利来保护。因为星火计算机只要走向市场,有心人一下子就能破解,就能逆向设计,没有不可逾越的门槛。我们不申请专利,人家也会申请专利,然后反过来指责我们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逼得我们非申请专利,非公开技术不可。

    但他们这个方法不同,按照这个方法制造出来的产品人家根本无法逆推。大家卖的都是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产品跟别人一模一样,怎么逆推?根本无法从产品窥视为什么我们的生产量这么大、我们的成本为什么这么低、我们的质量为什么这么好。只要我们严守秘密,他们就不可能迈过这道槛。”

    虞罡秋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不申请专利,也不把这个方法买出去,而是加强保密,坚决不让这个秘密泄漏?”

    郭拙诚说道:“是的。只有闷声发财才是最好的。等待苏联入侵,我们国家和美国、欧洲国家的关系正常化之后,我们的产品就可以大量地打进他们的国家赚钱巨额的外汇。远远比现在卖技术好得多。当然,如果预计到会发生技术泄密,那说什么也没有用,赶快申请专利吧。”

    虞罡秋说道:“我会安排人员对这个产品的用途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行仔细的调研,会大力加强安全教育,绝不让这个技术泄密。”

    虽然虞罡秋如发誓地保证了,但郭拙诚还是不放心:引起前世这个技术泄密的渠道是一个并不出名的学术刊物,也是一个参与研究的技术人员为了出名而发表了相关文章。当时根本没有人注意到,直到这篇泄密文章发表好久了、外国企业开始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