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衙内 >

第1307部分

重生之衙内-第1307部分

小说: 重生之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永明很清楚,房地产阶层,在国内的势力是何等强大。或许以柳俊在玉兰市的威望,他要强行对房地产限价,是可以做得到的,玉兰市的房地产商人,包括靳有为与丁灵在内,均不会也无力与柳俊对抗。但柳俊如今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的一举一动,不能仅仅以玉兰市委书记来衡量。因为他家老爷子柳晋才的原因,柳俊在玉兰市的很多施政措施,会被很多人解读,以此来揣测柳晋才的下一个经济大动作。
  柳俊此时推出限制房价,与全国各地的地产飙涨的“大形势”完全背离。
  柳晋才入掌中枢,随即对国务院进行了酝酿已久的机构改革。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是国家发展和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二字,彻底从国务院最重要的部委名称中去除。
  这个可不仅仅是改一个名字,换一个招牌那么简单。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入,市场完全放开,由市场规律主导经济发展。此外,撤销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组建商务部,也体现了这一精神。
  而这个时候,柳总理的儿子,却在玉兰市以行政手段限制房价,不是倒退吗?
  与自家老子打擂台?
  钟永明很谨慎地将自己的疑虑向柳俊说了出来。搁在以前,钟永明是绝对不敢的。那个时候,他正在努力向柳俊靠拢,对柳俊的任何指令,均是毫不犹豫地予以执行,百分之百不打半点折扣,更不会提出疑问或者相反的意见。
  钟永明这个策略,事实证明非常成功。
  成为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便是最好的证明。尽管级别仍然还是副厅级,但柳俊乃是严柳系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前程无量!
  有鉴于此,钟永明更是自动自觉将自己当成了柳俊的亲信心腹,既然身为柳俊的副手,便有责任提醒柳俊,不要头脑发热。
  对钟永明的疑虑,柳俊比较赞赏。
  柳俊从来也不喜欢只会唯唯诺诺的干部。他看重的是人才不是奴才。当然,这种不同意见必须是善意的,如果是挑衅,柳俊也会进行毫不犹豫的还击。
  “永明,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是,你要记住一条,一个让居民住不起房子的市长或者说市政府,绝对不能算是合格的。”柳俊没有与钟永明长篇大论,只是简简单单说了这么一句。
  但柳俊眼中坚定的神情,让钟永明明白,柳俊决心已定。大凡柳俊决定要干的事情,一般都不会半途而废。钟永明便不再多言,开始领着一班子秘书人员和专业人员,制定周密的计划。
  柳书记大气磅礴,看问题高瞻远瞩,但对具体工作的要求很细致,凡是追随柳俊时间稍长的干部,都知道柳俊这个要求,对柳俊交代的工作,谁也不敢敷衍了事。
  说起来,我们的干部队伍,不乏能干之辈。甚至很多干部是非常能干的。但这些才干使用在哪个方面,取决于主要领导干部的作风。在一些私欲甚重的领导干部看来,下属能不能干主要是体现在是否能让领导个人满意。故此官场上流行“执行领导指示不过夜”的做法。很多干部,工作上一塌糊涂,却照样受提拔受重用,原因就在于他“很会为领导着想”对领导的个人要求满足得十分到位。而柳俊对干部们没有个人要求,只有工作要求。在柳俊手下工作,是否提拔重用最好的判别标准,就是你的工作是否出色。
  向柳俊个人“进贡”只要是熟悉柳俊的干部,早就没了这个心思。
  纯粹找不自在!
  钟永明制定出来的限价方案,非常的严谨,从源头开始控制,举凡出售土地的价格,手续,地产商开发的时间限制,质量要求,利润空间,宣传手段等等,无一不列举详细。据钟永明向柳俊汇报,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员之中,包括了省会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初稿形成之后,钟永明甚至带着这个计划,北上京城,找了好些个全国知名的经济学专家,请他们出谋划策,予以斧正。
  故此这个方案交给柳俊审阅之后,柳俊很是满意。
  不过柳俊并未急着向钟永明表态,他拿着这个方案。又再请教了相关的专家学者,最终才定了下来。
  钟永明在市长办公会议上提出来的这个限价方案,便是经过柳俊最终审定的。一直等到李焘上任之后,钟永明才提出来,其实也是对新市长的一个尊重。
  毫无疑问,这个政策一旦实施,对于玉兰市今后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意义也非比寻常。柳俊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可。
  但是很显然,李焘被钟永明提出来的方案吓了一大跳。
  方案很详细,也很长。差不多有两万字。市长办公会议上,钟永明不可能全文宣读,只是摘录重点,不过耗时依旧在一个小时以上。
  钟永明一边解释这个方案,一边在观察李焘的神色。
  无疑,对于这位邰惟清亲自要过来的干将,玉兰市的副市长们也都带着几分好奇,当然也带着几分戒备之意。不管怎么说,能够得到邰惟清如此推重,这位李市长肯定不简单,绝非易与之辈。尽管谁都不怀疑柳俊的强势,但邰惟清终归是省委书记。不是做省长时可比的。
  所有与会人员,均在观察李焘。
  李焘毫不掩饰地蹙起了眉头,随着钟永明解释的深入,李焘的眉头皱得更紧。
  副市长们的心也便悬了起来。
  看上去,新市长不是很感冒这个方案啊。
  其实也不怪李焘不感冒,其他的副市长,其实对这个方案也不感冒。钟永明搞这个限价方案,并没有保密,而是大张旗鼓在搞,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副市长们对此事早有所闻,腹诽的不少。
  柳书记又不肯消停了。
  貌似柳俊从来就不曾真正消停过。
  老实说,玉兰市的居民,是不是能住上新房子,市长们并不是那么关心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更多的时候就是一个口号。他们更关心的实实在在的政绩和好处。
  限制房价,明摆着就是跟GDP过不去,跟很多官员和商人的腰包过不去。真正实施这个限价方案之后,对很多官员和地产商人,均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柳衙内如此蛮干,得罪的人海了去了。
  饶是副市长们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钟永明这个方案惊住了。
  盖因这个限价的上限,有点离谱了。
  最高限价,甚至在目前一些楼盘的市场销售价之下。也就是说,这个方案一旦实施,玉兰市目前很多在售的楼盘,还要降价。
  好不容易。钟永明终于解释完毕,合上资料夹,端起茶杯一口气喝了小半杯茶水。一口气不停地讲解如此庞杂的方案,确实挺辛苦的。
  李焘一直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微笑着朝钟永明点了点头,表示对钟永明辛苦的一个慰问,然后目光缓缓扫视在场的每一个成员,温和地说道:“同志们都谈谈看法吧。”这个也是树立一把手权威的必备手法。
  不料副市长们的发言,竟然全都如出一辙,均是赞成,其中一两位,与钟永明交好的,还发表了一番感慨之词,对这个方案大加赞赏,说是玉兰市群众的福音。
  李焘的双眉,再次紧紧皱了起来。
  第1483章 东南数省财政收入最低的省会
  面对面与柳俊摊开谈房价的问题。李焘考虑了很久才做出决定。
  市长办公会议上,面对副市长们的“异口同声”李焘狠狠郁闷了一把。原也知道这个玉兰市长不好做,当时只是想到柳俊在常委会上的绝对优势,不料连市政府这边,也是“一言堂”不是他这个市长的一言堂,而是钟永明这个常务副市长的一言堂。
  自然,钟永明只是一个代言人,副市长们畏惧的是他身后的柳书记。
  限制房价的讨论,未曾在市长办公会议上展开,李焘不愿意刚一上任,马上就在市长办公会议上“舌战群儒”那不是一个成熟领导干部的作风。李焘的主要任职经历是在建设部,以前做过某县的县委副书记,这并不代表着他没有主政地方的能力。官场上的很多套路和忌讳,均是相似的。
  如果李焘真是个愣头青似的人物,老高家不会郑重其事地推荐给邰惟清。
  李焘暂时搁置了这个事情的讨论,说他初来乍到,还需要好好了解一下玉兰市的基本情况,才有发言权。
  这个话很是合理,大家也不能说什么。
  不过钟永明还是比较隐晦地提醒了他一下,这个方案是在柳书记的属意下做出来的。并且经过柳书记的审阅。李市长尽管去熟悉情况,但不要以此为由,将时间拖得太长。
  柳书记对办事效率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钟永明这话,再次让李焘狠狠郁闷了一回。
  柳书记要求提高办事效率,这个没错,也应该。但是,李焘并非柳俊的下属,而是搭档。党政一把手分工不同而已,钟永明却摆明将他也当做柳俊的下属对待,未免欺人。
  正因为如此,李焘整整将此事延后了一个星期,才决定当面和柳俊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一个星期,李焘基本上都在玉兰市区溜达,四处走走看看,实地了解情况去了。
  李焘如此做法,倒也令人无可厚非。
  限制房价,总得先了解一下目前的市场情况。
  当然,李焘也不敢拖得太久。谁知道柳俊的“耐心”好不好?万一将柳俊惹火了,直接在常委会上提出讨论,那他李市长就太被动了。等于是被直接打脸。
  一般来说,柳俊再强势,也要注意个影响,不会这么明摆着“欺生”不过那也建立在李焘自己识趣的基础之上。若是李焘主动去招惹柳俊不开心,被人小小“教训”一下,十分正常。
  一个星期之后,李焘主动求见柳俊。
  “市长来了。呵呵,请坐请坐!”柳俊对李焘比较客气,亲自从办公桌后迎出来,与李焘握手寒暄,脸上的笑容很像那么回事。
  “谢谢书记!”李焘微笑着,等柳俊落座之后,才在一侧的沙发上坐下,坐姿相对比较端正。
  柯启帆给两位领导奉上清茶,退了出去。
  柳俊微笑着问道:“市长,来了有差不多半个月了吧?”李焘忙即答道:“差不多了。”“听说这段时间,市长一直都在下基层考察情况?”柳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道。
  “是啊,先熟悉一下基本的情况……”李焘点了点头,随即有些感叹地说道:“书记,玉兰市比我预想之中要漂亮得多,尤其是正在大力推行的花园城市计划,让整座城市看上去,绿意盎然,显得生机勃勃,果然是好一座花园城市。”这个话,李焘有“拍马屁”的嫌疑。
  柳俊前年年底就任玉兰市长。随即提出了花园城市的建设计划。这个计划很庞大,计划用三年时间,将玉兰市彻底美化一遍,居民出门三百米能看到绿化带,一公里之内必定有一个上规模的公共绿化场所。市规划局做出来的规划,一共需要耗资三十七亿。去年开始正式实施,目前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略强的工程。因此现在说玉兰市是一座花园城市,还为时过早。严格来说,玉兰市现在更像是一个巨型“建筑工地”到处都在施工。
  不过李焘这么说,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第一次与柳俊正式谈话,总应该想办法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不能一上来就搞得剑拔弩张的。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谈不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