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衙内 >

第1514部分

重生之衙内-第1514部分

小说: 重生之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老一少,缓步出门,黄老的那位助手,紧紧相随。说起来,这位张教授,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在老师面前,依旧恭谨有如小学生一般。老师和人谈话的时候,只是在一旁微笑聆听,绝不随便插话。
  黄老和柳省长一出现在宾馆大堂,一大堆再次等候的官员便齐刷刷的站起身来,一迭声的问好。
  柳俊随口吩咐道:“我要陪黄老出去走走,兴平同志和圣汉同志,和我们一起去吧。其他同志,都各自回工作岗位。”柳省长既然如此安排,原南市的干部们自然不敢有何异议,恭谨受命。
  原本柳俊都不想要龙圣汉相陪的,有吴兴平在就可以了。不过考虑到龙圣汉眼下处境艰难,柳俊也就叫上了他。目前原南市的班子,要以稳定为主。柳俊不愿意人为的在书记和市长之间制造什么矛盾。
  尽管龙圣汉基本上不可能与吴兴平对着干。
  当下一行人簇拥着黄老和柳俊,安步当车,缓缓向中心公园走去。保卫人员和秘书人员,不远不近地跟在他们身后十来米处,如果不仔细看,还真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一行人里面,有首都大学的著名教授,有A省的一省之长和原南的最高“长官”天气不错,不冷不热,走在和煦的阳光下。浑身暖洋洋的,甚是惬意。
  中心公园是原南市较大的公园之一,是市民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离青松宾馆大约是两三里地的距离。缓缓而行,也只要十几二十分钟就到了。
  堪堪将要走到公园的入口,清风徐来,夹杂着一阵令人作呕的恶臭气息。
  柳省长猝不及防,差点被熏着。
  倒是黄老,似乎早已有备,伸手在鼻端扇了扇,笑着说道:“垂杨绿柳,莺飞燕舞,正是好风光。就是这阵清风,有些煞风景啊!”柳俊的脸色,微微有些不好看。
  吴兴平和龙圣汉,则是尴尬不已,相视苦笑。
  原也知道,老夫子肯定要向柳俊提这个事情,纵然心中早有准备,事到临头,还是不免惴惴。实在前头那位年轻的高官,给人的威压太大了。
  中心公园,是倚河而建的,一条蜿蜒的河流,将大半个公园包围起来,曲折东去。河岸两侧,都建了青石栏杆,一排排垂柳,在风中飞舞,风景确实上佳。
  只可惜,河水却是乌黑的,翻滚着一阵阵浊浪。
  站在河岸边,恶臭扑鼻而来,纵算无风,也是持续不断。
  “柳省长,原南市的经济要不要发展,我看可以先缓一缓再谈,眼前这个难题。必须先解决了。不然的话,赚再多的钱,只怕也不够给群众看病吃药!”黄老先生站在河边,望着翻滚的黑浪,徐徐说道。声音不大,语调也不是特别的激烈,但说出来的话,却是毫不留情。
  柳俊沉声说道:“黄老说得是。我没来之前,就已经收到了不少的举报信,反映原南市的污染问题。造纸厂太多了,而且基本没有任何环保措施,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黄老点点头,瞥了一眼身边的张教授。
  张教授便即说道:“柳省长,根据我们的了解,原南市区一共有各种规模的造纸厂五十七家。所有的污水,均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我们认为,这才是原南市当务之急,必须要立即解决的头号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黄老和张教授,可有良策?”柳俊微微颔首,很认真地问道。
  “造纸工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毒性物及噪声等,均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纸工业以水污染最为严重,用水量、排水量都很大,每吨纸浆用水在三百吨以上,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生化需氧量高,悬浮物很多,并含有毒性物,有异味,危害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影响工农畜牧业和居民用水。长年积累,悬浮物会淤塞河床港口,并产生硫化氢有毒臭气,危害十分深远。造纸工业主要工艺流程为备料、制浆、碱回收、漂白、抄纸等。原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粉尘、树皮、木屑、草末;制浆和碱回收、漂白过程中产生废气、粉尘、废水、石灰渣等;抄纸过程中产生的白水,都含有污染物。”张教授说道,表述得非常的专业。
  “要解决这个污染问题,可以分为厂内就地无害化处理和厂外废水处理两类。这个,必须和专业的环保人士探讨。目前这些没有任何环保设施的造纸厂,必须全部关闭,停止继续污染。至于后续如何处置,再商量。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继续污染下去,将对原南市所有人员和动物,造成极大的损害,有些损害,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柳省长,我们的建议,是必须要痛下决心,马上行动,不可再拖延。”
  第1748章 眼光要长远
  原南市市委办公大楼一号会议室。
  室内气氛严肃而沉闷。
  参加会议的人员不多。由省长柳俊主持,原南市委书记吴兴平、市长龙圣汉、常务副市长、主管工业的副市长、环保局长、工业局长以及新任周溪区区委书记甘可慧等人参加。
  特邀黄老与张教授与会。
  别看黄老不出席原南市委的宴会,对于这个会议邀请,却是并不拒绝,欣然应邀而来。柳俊本来要礼让老夫子坐首位的,老夫子笑着拒绝了。
  “党的会议,你是省长,当仁不让。”黄老先生微笑说道。
  柳省长便不再谦让。
  柳俊亲自主持会议,会议气氛想不严肃都难。
  这个会议的主体,就是如何解决原南市的污染问题。这已经是柳俊到达原南市的第五天。柳俊用完整的三天时间,逐一考察了原南市的主要造纸企业,察看了几乎所有排污口。还抽空去了一趟林场,站在光秃秃的大山之下,柳省长久久无言,脸色阴沉得可怕。
  陪同的吴兴平,两天之内,不知道出了多少趟冷汗。
  原南市的市委书记,不是那么好当的。
  尤其是有柳俊这样的省长,这个市委书记就更不好当。
  “兴平同志,谈谈吧,打算怎么处理这个事情。”柳俊的眼神。缓缓在与会成员的脸上一一扫过,落在身边的吴兴平脸上。
  吴兴平与身边的市长龙圣汉对视一眼,沉声说道:“省长,我和圣汉同志商量了一下。造纸业是我们原南市的支柱产业,这几年为原南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大的利润,也解决了很多就业的难题……不过,污染如此严重,是我们以前没有想到的。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比较起来,经济利益当然是次要的了。所以,我们的意见,是造纸企业分批整改,逐渐达到环保要求……”说着,吴兴平打开了面前的笔记本,开始逐条向柳俊汇报市里的措施。
  根据吴兴平的方案,原南市区的五十七家造纸厂,将分三批进行整改。第一批是实力相对比较雄厚,规模较大的企业。市里将让这些造纸厂暂时停产,停止向河流排放污水,增加环保设施和环保流程。待到环保验收合格,才能继续生产。其后两批企业,也是照此办理。
  吴兴平列出的规划,是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这个流程。据初步测算,要完成所有造纸厂的整改,至少要投入三个亿以上的资金,才有望达成基本目标。
  柳俊静静地听完吴兴平的计划。不置可否,转向黄老和张教授,说道:“黄老,张教授,对于原南市这个方案,两位有什么建议?”黄老淡然瞥了张教授一眼。
  张教授点点头,说道:“柳省长,吴书记,原南市这个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在污染治理的措施上,不是完善……根据相关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来看,造纸业对环境的污染可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三类。固体废弃物有腐浆、浆渣、树皮、碎木片、草、草根、草末、含硅白泥、石灰渣、硫铁矿渣、煤灰渣等,它们侵占场地,沥滤出来的浊水污染水体和地下水源。另外还有噪声公害,也是造纸工业的一大问题……”张教授也打开了自己笔记本,开始进行详细的解释。
  真正做学问的人,均是这么一丝不苟的态度。
  “要进行污染防治,可分厂内就地无害化处理和厂外废水处理两类。厂内治理包括:一,加强备料(除尘、除泥沙、去皮、去髓等)采用水膜除尘器。减少备料车间粉尘污染,收集废料,燃烧回收热能,如使用树皮、木屑、草末烧锅炉;二、节约用水,白水回收,一水多次重复使用;三、提高蒸煮黑液提取率,加强管理,增加逆流洗浆段数,减少随洗后浆带走的蒸煮黑液量,并采用完善的蒸煮废液回收化学品和热能的技术,如碱回收,以及其他的废液综合利用技术;四、采用二氧化氯或氧碱法漂白,或过氧化氢漂白,以减少废水中氯化木素、氯酚等毒性物的排放;五、污冷凝水采用汽提法净化后回用,减少废水中还原硫和可溶性有机物排放量;六、收集跑冒滴漏黑液、绿液、白液,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测量其浓度,自动送回相应的槽缶,减少排污;七、回收流失纤维,减少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八、提高松节油硫酸盐皂的回收率,减少毒性物的排放;九、处理固体废弃物,采用燃烧回收热能、综合利用和填坑三种处理方式;十、处理粉尘,可用电除尘、水膜除尘和旋风分离器等设备……大气污染处理,收集各车间臭气,包括污冷凝水汽提出来的臭气,经冷却、脱水、防爆等措施,送锅炉、碱回收炉或石灰窑燃烧处理……噪声治理,采取消除振动、隔音措施及改用低噪声设备。”张教授一口气将造纸工业污染的处理方式都例举出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发言。
  “关于厂外废水处理。可以用如下程序:全厂总排出口的废水在排入水体前,进行一级或二级处理,然后排入水体,或将废水用于灌溉,利用土壤和植物净化废水。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悬浮物,有沉淀过滤及气浮等方法,也可在废水中加絮凝剂,去除部分溶解性胶体有机物,如木素和色素等。二级处理为生化处理。有氧化塘、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活性污泥法,包括吸附再生式、加速曝气式、接触氧化式等方式……原南市的造纸企业,如果要继续进行下去,污染环保处置措施,必须要彻底,要到位。不然就不能有效控制污染。只是一个急速污染和慢速污染的区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张教授这个意思,就是要彻底的关闭造纸厂,不达标坚决不许开工。
  柳俊的眼神,有回到吴兴平的脸上。
  吴兴平有些为难地说道:“省长,张教授,我们也知道污染不控制不行。但是方法上,是不是考虑一下?太急了,一刀切,先不说财政受不受得了。就是一下子这么多工人下岗,上万人,也不好安置,搞不好就是社会问题……”应该说,吴兴平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他才是原南市的一把手,考虑问题不能像张教授那样,纯粹从技术角度出发,还得考虑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等等一大堆的事情。
  张教授沉默不语。
  他是专家,不是党政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不好怎么表态。
  柳俊想了想。说道:“兴平同志,我认为张教授的意见是对的。急病就该下猛药。总是强调这样或者那样的客观困难,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解决。但是污染却在一天一天持续下去,群众的身体,可不见得能够承受那么长时间的污染。”吴兴平咬了咬嘴唇,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