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衙内 >

第427部分

重生之衙内-第427部分

小说: 重生之衙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两人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这段时间我爸比较关心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没事,我爸很和气的,从来不摆架子。”柳俊将车泊好,向已然亮起灯光的指挥部办公室走去。
  腾飞公司如今家大业大名气也大,尽管这个工业园才开始建设,来视察的领导和参观的客户也已不少,因此工地建设指挥部建的也是砖瓦结构的二层楼房,像模像样,不似一般的建筑工地,就是个铁皮棚子,冬天冻死,夏天热死。
  走进办公室,里头很热闹,一大堆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当中一人,赫然正是大宁市委书记柳晋才。和一堆工地的工程人员一道,围坐着一张很大的桌子,十七八个人吃饭。
  “呵呵,小俊,你怎么来了?”一位穿着洁白衬衣,打着黑色领带,头发油光发亮的中年男子惊喜地给他们打招呼。
  不消说得,这位仪表堂堂的人物就是腾飞实业发展总公司总裁柳兆玉先生了。
  柳总裁这个时候也端着一个老大的海碗,吃得汗流满面的。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我正饿得慌呢,如此叨扰了。”柳俊笑了起来,又向自家老子打招呼:“爸,你怎么也在这吃饭?”“你赶得巧我不也赶得巧吗?来吧,一起吃饭。”堂堂市委书记,也是一般的端着大海碗,吃得还很来劲。
  谢意祥便即起身要去给柳俊盛饭,早有腾飞公司的人端了大碗米饭过来,交到柳俊三人手头,大家又挤了挤,挪出一点位置来。
  菜肴还算丰盛,鸡鱼肉俱全,都是大海碗堆尖一碗,油盐下得很重,铺着红红的辣椒,让人一见之下便即胃口大开。看来大家也都是才上桌不久,菜肴还没怎么动筷子。
  柳俊也不客气,夹起油腻腻的五花肉块子放进嘴里,吃得满嘴流油。
  易寒张晓曼端着碗,哪里记得吃饭,只是望着柳晋才发呆。
  在他们心目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该是何等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竟然和一堆搞建筑的“下里巴人”围坐一起,吃这种完全上不得台面的饭食。
  若不是亲耳听到柳俊叫这人做“爸爸”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和蔼的学者模样的中年人会是大宁市的“一哥”柳晋才也注意到这两人的异样,便和蔼地一笑:“吃饭吧。”“哦……哎哎……”易张二人才如梦方醒,赶紧低头吃饭。
  不过这么一愣神间,柳俊手头大海碗里的米饭,已经消失了差不多一半。
  工地上的施工人员也是第一次和市委书记同桌吃饭,都有些拘谨。见了柳俊这等“猛恶”模样,均是相视而笑,气氛顿时宽松不少,说说笑笑地吃了起来。
  柳晋才素日在家,一碗即饱,居然也破例多填了半碗。吃完之后,放下碗筷,惬意地道:“啊呀,很久没有吃得这么畅快了。”柳俊笑道:“这个好办,我每天送你到这里来吃饭,交生活费给兆玉哥就是了。”一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柳兆玉笑道:“十二叔要是天天来我这里吃饭,工地至少提前半年竣工!”工地的炊事员紧着收拾好了碗筷,又给大家一一奉上茶水来,凉沁沁的。
  柳兆玉忙吩咐道:“给十二叔上热茶,多放茶叶。”柳晋才这个习惯,亲近的人都知道。
  “没事。”柳晋才摆摆手,端起冷茶喝了两口。
  “爸,你今天又来视察这个高新区?”柳俊随口问道。
  “李勇同志新官上任,我过来陪陪他。”柳晋才笑道。
  一旁的李勇赶忙说道:“柳书记,这么说可不敢当,我们高新区的同志,都要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啊。”李勇和柳晋才年纪相当,也是五十岁出头年纪,不过显得比柳晋才年轻,头发乌青,不见几根白发,腰杆还是挺得笔直,整个人都透出十分的精明强干。
  他是不久前才就任开发区工委书记的。
  李勇上这个工委书记,也经过一番较量。
  鉴于大宁市高新区的情况很不容乐观,柳晋才提出调整高新区领导班子,这个大家都没话说。现实情况都摆在那里嘛。但是到底让李勇担任管委会主任还是工委书记,却有不同意见。
  在书记办公会上,陶义鸥的提出来,平思宁副市长资格老,高新区一成立,就担任工委书记,不宜换下来。高新区还是要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掌掌舵的嘛。李勇同志刚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工作。
  在国内官场,有这么一句玩笑话:一把手握有绝对真理,二把手握有相对真理,其他人坚决支持真理。
  李勇这个新到任的外来户,如果做个二把手,短时间内想改变高新区的状况几乎完全没有可能。
  但是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刘岩却赞同柳晋才的意见,认为应当赋予李勇同志全盘掌控的权力,更加有利于高新区工作的开展。况且平思宁同志卸任工委书记之后,仍然是主管工业的常委副市长,对高新区的工作还是可以监管的嘛。
  书记和分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都这么坚持,陶义鸥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明着破坏组织原则,只有上了常委会再看了。
  尽管黄知非倒台,梁国强接任政法委书记,加上刘岩“倒戈”柳晋才在常委会上,也只能稳拿三票。陶义鸥暗里和几个亲近的常委打了招呼,觉得在常委会上否决这个提议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不过陶义鸥现在学乖了,不再玩那种很容易导致省委“震怒”的一面倒游戏。大致握了接近半数的票,再加上几个一贯中立,没事就弃权的常委,这就差不多了。只要反对票略多于赞成票,也不一定要过半数,李勇上工委书记的事情就得搁置起来。
  谁知到了常委会上一表决,情况却出乎陶义鸥的意料。除了两个一贯保持中立的常委忽然投了赞成票,便是平思宁自己,居然也投了赞成票。再加上警备区杜司令员也投了赞成票,这个议案便以七票赞成、五票反对、一票弃权获得通过。
  报送省委之后,自然也是无惊无险的获得了通过。
  这个戏法如何变的,陶义鸥确是煞费神思。想来想去,平思宁应该是考虑到自己就要退了,秉着不阻人前程的想法,投了赞成票。至于警备区杜司令员这个“老中立”何以忽然投了赞成票,愣是百思不得其解。
  饶是陶义鸥再聪明盖世,又焉能想到柳晋才家的小子,与大军区何参谋长竟有很深的交情?只要柳晋才往后在南方军区的管辖范围之内任职,部队这一票,便能稳稳地拿了下来。
  这一次李勇的任命,可以看做是柳晋才真正掌控大宁市常委会的开端。要取得百分之百的优势,自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本上算是站稳了脚跟。
  听了李勇的“套话”柳晋才笑着摆摆手:“好了,不说这些。兆玉啊,工业园的施工进程要抓紧,争取早日投入生产。”柳兆玉连连点头:“十二叔放心,我们一定会抓紧的。”若是在其他正式场合,柳兆玉自然也要讲究一下“避讳”不会开口闭口“十二叔”的叫。眼下是在工地,十二叔心情甚佳,柳兆玉自是不会放过这个表明自己和柳书记之间亲密的关系的机会。
  柳晋才点点头,问柳俊道:“小俊,你怎么这个时候跑来了?这两位,是你的朋友还是同事?”柳俊本没打算将七岭冲中学的事情告诉老爸,自己找柳兆玉嘀咕一下,捐赠些钱过去,通过青基会运作一下,给七岭冲盖座新中学就是了。
  但现在既然老爷子当面闻起来,却不好隐瞒了。
  “爸,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叫易寒,这是易寒的爱人张晓曼。都是我在华南大学的同学。这两位的‘事迹’,很令人感动啊!”柳俊将易寒张晓曼介绍给柳晋才,随即说了他们的“故事”自然,七岭冲学校的情况也要做个说明了。
  柳晋才的眉头便皱了起来,很是不悦。
  “这样的事情,宁北县教委,还有县委县政府,为什么都视而不见?数十名教职员工和数百名学生在危房里生活、读书,万一出了事故,那就是天大的事故……简直乱弹琴!”谢意祥就赶紧掏出小本子,将书记的话记录下来。
  他追随柳晋才也有些日子了,渐渐熟悉柳晋才的脾性,估计柳书记会追究这个事情。
  “爸,宁北县经济不发达,这样的情况,应该不止七岭冲中学一家。要让县委县政府一一去解决,怕是需要一段时间。我还是先帮易寒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再说。”柳俊微笑着说道。
  “你打算怎么给他们解决?”柳俊便望向柳兆玉,笑道:“这个可全着落在兆玉哥这个大阔佬身上了。我带易寒和晓曼过来,本就是想打兆玉哥的土豪的。”在十二叔面前,柳兆玉自然要图个表现,马上拍了拍胸脯,很豪气的说道:“没问题,小俊你只管开口。要多少钱我都包了!”易寒两口子对视一眼,都是惊喜不已。他们可是知道腾飞公司的名气,再看看腾飞工业园在建的规模,就知道这位是真正的“有钱人”没想到困扰了他许久的大难题,人家随口一句话就给解决了。
  “我也不知道要多少钱。”柳俊笑着答道,转向易寒:“易寒,你做过预算没有?”易寒深深吸一口气,慑定心神,说道:“如果只翻新校舍,那么旧房子的砖头和木料,还有一些可以使用,只需要大约二十万就差不多了。如果要把操坪和篮球场也整一下的话,还要多花五六万块左右……”“没问题,我给你拨三十万过去。”柳兆玉大手一挥,毫不在意。
  “谢谢,谢谢兆玉哥……”易寒不知道柳兆玉在腾飞公司是何种职位,也跟着柳俊叫他兆玉哥。
  “兆玉哥,先做三十五万的预算吧。他们那个老学校,还是五十年代修建的,我估计那砖头和木料,基本上都不能用了。要建就建个全新的。”柳俊多要了五万。
  “就是这话。你说多少就是多少。”柳兆玉异常豪爽大气。
  柳晋才微微颔首,说道:“兆玉啊,这是好事,不要耽搁了,马上就动手。”“哎,好的。”易寒与张晓曼又再对视一眼,均是喜上眉梢。若说这事光柳兆玉答应了还不保险的话,柳晋才叮嘱这一句,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柳俊笑道:“兆玉哥,易寒,晓曼,虽然是好事,但还要照程序来。我明天去青基会和王毅然理事长汇报一下,兆玉哥将捐款交给青基会,再由青基会以援建的名义拨到宁北县去,这才没话柄留给人家。”柳晋才听了,又是微微一笑。
  这个儿子,办事越来越稳重了,知道“出风头”是官场大忌!
  第403章 有人要反击
  这人做事太漂亮了。
  当柳俊脸色平静地向王毅然汇报了七岭冲中学的事情之后,王毅然心里油然生出这么一个念头。这件事情,由头至尾都是柳俊一个人促成的,若直接由腾飞公司将款子拨过去,任谁也没有话说。
  可是他依旧要坚持按照规矩来,让这笔款子在青基会的账上走一趟,再以青基会的名义给宁北县拨过去,一来一往,青基会不费分毫力气,便得了个彩头。募捐和援建的功劳簿子上各各加了一笔。
  尤其难得的是,自己不久前还得罪过他,却毫不计较。一个奉命过来“帮忙”的外单位干部,对自己这个青基会理事长的尊重,丝毫不亚于本部门人员。
  一时之间,王毅然有些情不自禁,拍了拍柳俊的肩膀,感慨地叹息了一声。
  “柳俊,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