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二号首长 (1+2部) >

第23部分

二号首长 (1+2部)-第23部分

小说: 二号首长 (1+2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谷瑞丹说,你没时间就算了。到时候,我给你打电话,你和他们说几句话。

第五卷 逼上梁山的权力交换 逼上梁山的权力交换05

唐小舟很想说,我说话能有用吗?转而一想,现在自己的身份不同了,说话不仅有用,应该是很有用。用黎兆平的话说,他是通往省委书记的那根独木桥,谁不想有办法有机会踩在他这根独木桥上,走到省委书记的彼岸?尽管他自己觉得,是否能够在这个位置坐稳,还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毕竟在别人眼里,那是绝对不一样的。他于是说,好吧。不过,要看时机,如果赵书记刚好在身边,我恐怕什么话都不能说。

谷瑞丹说,就算书记在你身边,你和朋友说几句话也不行?

唐小舟不想和她纠缠,甚至根本就不想和她说话,便说,再说吧。赵书记有一个接待任务,马上要走了。我挂了。说过之后,也不管她是否恼火,挂断了电话。

刚刚挂断电话,新的电话进来了,拿起一看,是任大为。

任大为在电话里说,哥,是我,大为。

唐小舟说,大为啊,什么事,你抓紧时间说,我马上要和赵书记出去。

任大为说,我提拔了,小雨的调令也发出了,到市电视台。

唐小舟有点吃惊,说,小雨去市电视台?她能做什么?

任大为说,他们说先进来再说。

唐小舟想,这一定是丁应平起了作用。自己当时是害怕这个秘书当不长,只想抢在尘埃落定之前,将他们俩的事情搞掂。令他没料到的是,书记秘书这个身份还真是管用,努力了几年都没有结果的事,竟然在半个月之内完成了。他的心中,总算一块石头落地。这两件事解决了,就算他被退回报社,妹妹和妹夫的事,大概也不会更改吧。

他说,好,我知道了。

任大为知道他要挂电话,便抢着说,还有,我现在正陪丁书记一起来雍州,丁书记和你说话。

很快,手机传到了丁应平的手中。丁应平说,小舟你好,我是丁应平。

唐小舟立即说,丁书记您好。

丁应平说,我去雍州办点事,可能有一两天时间。不知这两天赵书记有没有空?

唐小舟说,我找机会吧。如果定下来了,我会和志光联系。

丁应平说,志光没有跟我来,我临时拉了大为的差,你打电话给大为吧。

赵德良的时间,一个星期之前,就已经排定了,综合一处那么多人,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排这个时间表。时间表排好之后,交给余丹鸿最后审核。也就是说,整个江南省的干部,若想见赵德良,必须走这道程序。丁应平之所以通过任大为打这个电话,是希望绕开这个程序。绕开这个程序的惟一办法,就是由赵德良首肯,再由唐小舟安排。唐小舟知道,赵德良有一个时间是可以安排的,那就是每天晚上九点到十点,赵德良会用一个小时练书法,大多数情况下,他会一边练字一边思考。如果有必要,他也会在练书法的时候接见下面的领导人。当然,这个时候接见的领导人,肯定不是一般意义的。

第五卷 逼上梁山的权力交换 逼上梁山的权力交换06

中午,赵德良是陪一个企业家吃饭。省委书记陪企业家吃饭,多半只是一种姿态,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肯定,并不一定有实质性内容。这类饭局与纯粹的官场饭局是不同的,官员们在一起吃饭,可能会谈一些与工作相关的话题,许多甚至是绝密的敏感话题,这类话题,身为秘书,并不适宜知道,所以,官场饭局,有些,唐小舟可以上桌,有些不能。能不能上桌,不在他掌握,而在赵德良的意愿。和企业家吃饭就不同了,没有那么多讲究和规则,唐小舟上了桌子。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唐小舟知道赵德良要休息一会儿,便替他整理了一下里面的房间。赵德良走入房间时,唐小舟趁机说,雷江的丁书记来了雍州。

赵德良说,哦,应平同志来雍州了?什么时候到的?

唐小舟说,刚到。

赵德良说,去北京之前,我正想和他谈一谈,今天能不能安排时间?

唐小舟说,除了晚上九点,没有别的时间。赵德良说,那好,你叫他九点钟到办公室来。

唐小舟按照这个时间通知了任大为,可他没料到的是,有人插队了。

插队的人是省长陈运达,他人已经到了楼下,才给唐小舟打电话。对于赵德良的习惯,陈运达是知道的,他显然就是要撞这个时间。

晚上,赵德良宴请江北省省委副书记颜春,常务副省长彭清源作陪。这三位高官,是中央党校的同期同学,赵德良来江南省任职时,颜春还在国外担任职务,不久前才调任江北省。

江南和江北是邻省,也都属于中部不发达省,相对而言,江南省的经济底子更差一些。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江南省一方面背负广东,另一方面领导人也更具开拓精神,发展速度比江北省快。江北省因此将江南省当成了假想敌,在各个方面对江南省予以制肘。江南省的产品进入江北省受到了严格限制,如烟酒等,不仅采取行政手段在市场上禁绝,而且派了公安、税务、城管、交通等部门,在各交通要道口设障检查。一经查到,作走私处理。省内的有关门店,除了极少数应付上面检查的店能够获得特证经营之外,其余店,只要发现经营江南省的烟酒,一律没收执照。长期以来,这两个省的关系极其微妙,除非上面召集的会议,两省从省到市到县,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

这次颜春到江北省当副书记,显然是想在两省关系方面有所作为,才会在上任之初,便赶到江南省来会自己的老同学。

这样的宴会,唐小舟自然没有资格上桌。他同彭清源的秘书以及颜春的秘书司机等,在隔壁房间里吃饭。

谷瑞丹果然在这个时候打了电话过来,唐小舟只好起身,走到外面去接。唐小舟站在走廊上,用左手捂着手机,小声地说,赵书记和彭省长宴请江北省颜副书记,就快结束了。一会儿我还要陪赵书记回办公室。有什么事,你快点说。

谷瑞丹说,主要是瑞安的事,我们找了市委办公厅的梁处长,他答应帮忙。等一下,我把电话给梁处长,你和他说几句话,帮瑞安敲敲边鼓。

第五卷 逼上梁山的权力交换 逼上梁山的权力交换07

唐小舟说,我不认识梁处长呀。

谷瑞丹突然有些火了,说,你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帮瑞安?

唐小舟很想大吼一声,你什么意思?我凭什么要帮他?可这里毕竟是迎宾馆,四周全都是省委省政府的领导,谁都说不清会被哪个人碰上,他只好忍着,不说话。

谷瑞丹说,算了算了,你这人就是这么没意思。我懒得跟你说了,随便你怎么跟梁处长说吧。显然,她打这个电话的时候在外面,此时正在往里面走,说话的语气,也大变了,显得十分温柔多情。她说,小舟呀,梁处长知道你很忙,他为人很大度的,不会计较你。你要跟梁处长说几句话?好好好,你等着。

很快换人了,传来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语气显得很恭敬,说,首长好,我是梁国栋。今天原本想和你好好喝几杯的,你有事不能来,真是遗憾呀。

唐小舟只好说,梁处长,请你叫我小唐或者小舟好了。你这样叫,别人听到会误会的。

梁处长连忙说,好好好,我以后就叫你小舟。

唐小舟说,这就对了。我是什么身份,你在市委办公厅工作,自然是很清楚的。你才是首长呀。以后,还要请首长多关照呀。

梁国栋说,小舟你这样说,我就有点坐不住了,以后,你应该多关照我才是。你放心好了,你大舅子的事,我心里有数。

唐小舟被逼上了梁山,不得不说句场面上的话,那就太感谢梁处长了。他实在不想掺和这事,便说,对不起,梁处长,赵书记出来了。下次再联系。说过之后,匆匆挂断了电话。

打完电话回到餐厅,他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却又不能表现出来。他有一种预感,将来,谷家还不知会打着自己的招牌干些什么事,得想个什么办法才好。问题是能有什么好办法?除非是离婚。然而,离婚是否影响到他的前途,他又确实无法评估。

带着这种不能表露的愤懑,和赵德良一起回到办公室。

进入办公室后,赵德良甚至没有坐下来,而是拿了一些卫生纸,又出了门。

唐小舟知道,赵德良有便秘的毛病,大便从来都不正常,有时候,甚至两三天才来一次,尤其到了江南省这个无辣不欢的地方,便秘似乎更加厉害。赵德良的便秘属于老毛病,据他说,他的母亲就是如此,每次蹲厕,没有几十分钟出不来。以前也曾找很多医生看过,效果不是太理想,时好时坏。唐小舟知道这件事后,曾经找过一些人,希望打听到什么偏方之类。别人说了不少方法,每一种方法,唐小舟都找相关人员求证,大多数被他否决了。也有些明显无害的,他会试一试,比如在他喝的茶里放一点蜂蜜之类。不知是由于时间不够还是方法不对,目前的效果不是太明显。

唐小舟第一时间给赵德良泡了一杯茶。晚上,他喝了几杯酒,每次喝过酒后,都习惯喝些浓茶。他人还在赵德良的办公室,手机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响起来。他以为是丁应平来了,立即返回来,没有看号码便接听了,打电话的竟然是陈运达。

第五卷 逼上梁山的权力交换 逼上梁山的权力交换08

陈运达说,小舟,我是运达呀。德良同志晚上没什么安排吧?

书记晚上有什么安排,唐小舟当然不能告诉省长,却又不好直接说,只能说,首长您好,有什么需要效劳?

陈运达说,我就在楼下,如果德良同志晚上没什么特别安排,我就上去坐坐。

这事让唐小舟有点棘手。赵德良已经约了丁应平,唐小舟虽然不清楚丁应平见赵德良所为何事,可领导间这种会面,被另一个领导知道毕竟不好。他只好说,赵书记上厕所去了,等一下他回来,我问问他。

知道赵德良没有这么快出来,唐小舟抓紧时间给任大为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让丁书记别急着过来,在这里碰到陈运达不好。他的电话刚刚放下,陈运达已经出现在自己的门前,他立即热情地迎上去。陈运达竟然像他还是记者那样,主动伸出手,和他握手。他却已经没有了当记者时的理直气壮,身子半躬着,双手送出去,和他相握,松开手时,已经将身子更弯低一些,做出一个请坐的动作,等陈运达坐下之后,又立即替他沏上茶。

唐小舟和陈运达的交情,算起来已经不短了。唐小舟刚刚分到报社的时候,跟一位老记者跑地市州,陈运达当时刚刚到柳泉市委当书记,两人一起对陈运达做了专访,回来后,由唐小舟执笔,写了一篇长篇通讯,将陈运达大大地吹了一番。那是唐小舟写的第一篇长通讯,写得文采飞扬,激情四射。这篇文章为陈运达博得了很好的名声,为此,陈运达专程赶来省城答谢,给那位老记者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唐小舟只是蹭了一顿酒喝。一年的见习期结束,唐小舟不再跑地市州,所以,同陈运达也就没有了联系。但四年后,陈运达调到了省里,担任副省长。唐小舟恰好跑省政府,便又常常和陈运达走在一起。每次,只要是与陈运达有关的新闻,唐小舟就格外努力,总希望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可实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