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官家 >

第611部分

官家-第611部分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对刘伟鸿是十分佩服的。

李开怀与张轶群又对视了一眼。

看上去他们并未十分注意刘伟鸿与程辉,事实上时时刻刻都在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刘伟鸿表现出来的沉稳镇定,当真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青峰市是青峰地区机关驻在地,不过和当时所有的内地xiǎo城一样,规模不大。整个城区只有几条像样的街道。计程车这样的jiāo通工具,当时还没有。真正的出租车是两轮摩托车和后三轮摩托车。

刘伟鸿径直将三位首都来的客人领到了“五香饭店”,笑着介绍道:“李叔、张叔,这是一家个体饭店,在青峰市算得比较有名气的,尤其是五香牛ròu,做得很地道,是青峰市的特产。几位远道而来,尝尝地道的本地风味吧?”

李开怀和张轶群都有三十几将近四十岁的样子,比刘成家xiǎo不了几岁,刘伟鸿便给了尊称。

“好,好,就是要尝尝本地风味。”

李开怀笑眯眯的,连连点头。

说是饭口,其实还只有十一点多,客人不多。刘伟鸿要了个包厢。

包厢里只有风扇,空调是肯定没有的。就算地委书记办公室,那会也没有空调。好在只是阳历五月初,天气还不热,有风扇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参加篮球赛,刘伟鸿这几天一直都穿着球服,尽管今天轮空,也一样穿着球服。原本打算下午组织一场训练赛的。除了他,李开怀张轶群和程辉都是衣冠楚楚,连程辉都一身合体的灰西装。这样的装扮,在当时的青峰市还是很引人注目的。

饭店的老板认定这几位客人来头不xiǎo,亲自进来包厢,向大家问好,手里拿着菜谱,充当点菜员。

刘伟鸿微笑说道:“李叔、张叔,你们远来是客,你们点吧。”

李开怀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正因为远来是客,所以我们都不知道本地的风味特sè,还是你点吧。”

“也好。”

刘伟鸿也不再客气。

“老板,五香牛ròu来一份,其他的,你看着配菜,都要最地道的本地风味……嗯,配四个热菜,两个凉菜,一个汤就可以了。记住,不能太辣,我的朋友都是北方来的,不大能吃辣。”

老板一迭声地答应。

李开怀笑着说道:“伟鸿啊,想不到你这么细心。我还好,以前在隔壁的益东省工作过一段时间,能吃得辣,老张和xiǎo程就差点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叫得很正规,“刘伟鸿同志”。如今刘伟鸿开口李叔闭口张叔,他们自然也不能再板着了。人家一个xiǎo字辈都有这种气度,两位高级干部可不能叫刘伟鸿比了下去。而且,他们此番前来,就是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与刘伟鸿将关系搞好了,拉近一些,十分有助于他们完成任务。

“重油重盐重辣,是楚南菜的特sè,吃起来酣畅淋漓,满头大汗,很过瘾。”

刘伟鸿笑着说道。

“是啊,主席就曾经说过,吃得了辣椒的人,革命立场才坚定嘛。”

李开怀开起了玩笑。

张轶群也笑了起来:“老李,你这个话我可不苟同啊,这么说,我和xiǎo程的革命立场就不坚定了?”

包厢里响起一阵笑声,气氛活跃了不少。

刘伟鸿笑道:“楚南菜太辣,也未必见得全是好处。有时候,辣味太重反倒把菜肴的本来味道遮掩住了,不是那么鲜。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吃茄子没有茄子的味道了。北方菜系在保持菜肴的原sè原味上,做得比楚南菜好。”

“对,是这个理。”

PS:感谢七剑开天兄的万赏,恭喜七剑兄成为《官家》新舵主!

感谢tin0717、哾堝、峰舞九天78等等书友的打赏!!!

推荐票现在颇有起sè,请诸君继续支持,不吝赐予!!!

 第21章 惊涛骇浪(五)

饭店的老板知道来了贵客,让厨师打叠jīng神,做的几个菜sè香味俱全,辣椒的份量也把握得恰到好处。 一顿饭吃得大家都很满意。

尤其是五香牛ròu,李开怀和张轶群吃得赞不绝口,说是要带点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刘伟鸿就吩咐老板nòng了三大碗,以塑料袋密封起来,每人一碗,算是礼物。

临了,刘伟鸿主动会的账。

李开怀要争着会账,说是不好意思,怎么能叫刘伟鸿掏腰包?他们回去可以报销的。

刘伟鸿笑着说道:“不要紧,就是十几二十块钱的事情。两位领导大老远的过来,怎么也该让我尽尽地主之谊。等我回了首都,两位再请我吧。”

李开怀和张轶群便连声说好。

张轶群脸上略有尴尬之sè。

刘伟鸿看在眼里,就知道张轶群比李开怀面嫩。他们大约觉得,刘伟鸿这一回算是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虽然有老刘家的大牌子罩着,大事是不会有的。但刘伟鸿背了这么个名声,等他回到首都,张轶群自问,绝不会再和刘伟鸿有什么jiāo集的。

彼此的身份都太敏感了。

自始至终,程辉都不怎么说话。别看他年轻,自幼受家庭熏陶,等级观念是很严格的,知道在中央机关工作,论资排辈的风气很严重。既然有李开怀张轶群在,就轮不到他说话。

吃完饭,李开怀沉yín了一下,说道:“伟鸿,你中午有时间吗?如果方便,一起去宾馆坐坐,有些事情,我们jiāo流一下情况?”

刘伟鸿笑着点头。

于是一行四人离开饭店,去了青峰宾馆。

这个宾馆以前就是青峰地委招待所,前两年才改名为宾馆的,算是紧跟时代cháo流。青峰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缓慢一点,改革开放的chūn风,还是吹了进来,人民的观念逐渐在转变之中。

李开怀三人此番前来青峰地区,低调异常,并没有泄lù自己的真实身份,用的是首都某个企业单位的介绍信和工作证,住的也是普通的单间,不是青峰宾馆的高干房。

说起来,青峰宾馆是当时整个青峰地区档次最高的宾馆了,条件也是有限得很,还不如后世xiǎo县城一个普通的招待所。

但八十年代末期,全国绝大部分内陆城市的服务行业,都是这么个水平,也挑剔不了。

“xiǎo程啊,你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一来到李开怀的房间,李开怀便即吩咐程辉道。

程辉此番过来,就是个“灭火器”的身份,现在刘伟鸿态度这么好,料必这个灭火器是用不上了,李开怀便将他支使开了。虽然是老程家的子弟,正式身份毕竟只是实习生,有些事情,还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程辉一离开,张轶群便亲自为刘伟鸿沏了茶水,然后坐在chuáng上,在膝盖上摊开了笔记本,做好了记录的准备。青峰宾馆的条件太简陋,书桌还是有的,不过两人并未拉开“讯问”的架势,免得气氛搞僵了,刘伟鸿犯起浑来,不好收场。

李开怀缓缓从公事包里拿出两本杂志,一看就知道是《号角》。

五月一日出刊的那期杂志,刘伟鸿昨天收到了,如他所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也已经在《号角》上刊登出来。

老贺家还是很“配合”的。

“刘伟鸿同志,我和张轶群同志这次过来,是想就一些问题,找你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

李开怀坐直了身子,比较严肃地说道。

既然谈到了公事,自然要换一个样子了,太客气了肯定不行。

“我明白。”

刘伟鸿平静地点了点头。

“这是我们的工作证。”

李开怀按照标准的程序,和张轶群一起,向刘伟鸿出示了各自的工作证。

李开怀的工作证显示,他的正式身份是中央办公厅某局的副局长;而张轶群则是在中组部某局工作。无疑,这都是挂名,他们的真实工作,是在最高首长办公室。

这也很正常。

刘老爷子身边的工作人员,除了卫士隶属于中央警卫局,其他人也都有类似的身份。

“李局好,张局好。”

刘伟鸿礼貌地和两人再次打了招呼。

“伟鸿同志,实话说,你的表现让我们有点吃惊。”

李开怀脸上浮现出一种笑容,语调也不是那么严肃了。

刘伟鸿笑道:“两位来之前,肯定也了解过我的一些情况……呵呵,刘伟鸿就是一个喜欢胡闹的xiǎo年轻,xìng格很叛逆,是吧?”

李开怀哈哈一笑,说道:“看来传言不可信。实事求是地说,你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要成熟稳重,也非常礼貌,有教养,不愧是刘老的孙子,果然是家教渊源。难怪文章也写得这么jīng彩了。”

这句话,就有些意思了。

李开怀嘴里说着奉承的话,但内里的意思,却绝不简单,尤其是最后加上的那一句,明显带有“yòu导”之意在内。

他和张轶群都是最高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不假,但这不代表着,他们的政治理念就是完全一致的。李开怀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此刻面对的,并非是一个真正的二十岁青年,这个年轻的躯体内,包裹着一个饱经沧桑的灵魂。

这个李开怀,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后来成为了一个大人物,官居政治局委员。而他的政治立场,就与老贺家比较靠近,甚至被传是老贺家的中坚干将。老贺家在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之中,站队正确,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后来更是成长为共和国一等一的豪mén大族,自成体系,成为共和国高层政坛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老贺家与老刘家不对路,刘伟鸿是知道的。

这位李开怀,固然不敢故意弯曲事实,向最高首长汇报他们和刘伟鸿的谈话内容,但在谈话的过程中,故意引yòu刘伟鸿说一些“不当”的言辞,却是完全可以的。只要是刘伟鸿说的,他都能如实向最高首长汇报,不用担任何风险。

在现阶段来说,老贺家无疑是非常愿意看到老刘家与月华同志“闹翻”的。而现在,大家都认为,月华同志是最高首长认定的接班人。

只要老刘家与月华同志彻底决裂,在最高首长那里,肯定也不会留下什么好印象。

“李局过奖了,尊重长辈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刘伟鸿不动声sè。

李开怀点点头,装出很坦诚的样子说道:“伟鸿同志,说说你写的这篇文章吧……这篇文章是你独立完成的吗?有没有查阅过什么资料或者请教过什么人指点?”

李开怀说着,打开了两本《号角》杂志,轻轻递到了刘伟鸿面前。

刘伟鸿接过来,但没看。昨天他就已经仔细看过了。

“这文章是我写的。怎么,李局,这篇文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还是我说错什么话了?”

刘伟鸿有些奇怪地反问道。

李开怀不防刘伟鸿会这样反问。在他想来,自己正式向刘伟鸿亮明了身份,必定能给刘伟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再是老刘家的嫡孙,上下尊卑观念还是有的。如此一来,李开怀就能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谁知第一句话,刘伟鸿就开始反客为主了。

“啊,没有没有,单纯就文章来说,文字功底很深厚,理论基础也很扎实……伟鸿同志,听说你在楚南农业大学学的动物科学?”

李开怀沉yín稍顷,说道。

“是的,我的专业就是动物科学。”

“这个可真是难得,一个学动物科学的农大学生,写出了这样扎实的纯理论文章,就算是政研室那些笔杆子,恐怕还写不出这样的水平。果然是家教渊源。成胜部长以前就是中组部有名的笔杆子……”

李开怀看似无意,却千方百计想要将话题引到刘成胜身上去。

刘伟鸿就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