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乱弹水浒-水浒别传 >

第32部分

乱弹水浒-水浒别传-第32部分

小说: 乱弹水浒-水浒别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 
  宋江到死都不知道心腹小弟的奇妙心理,他将“忠义双全”这块遮羞布牢牢地捏在手里,为大宋政府扫开了最后一块绊脚石。李逵死了,他死在最心爱的人身边,了无遗憾,生为宋江的人,死为大哥的鬼,从此一了百了,再无牵挂。 
  宋江、李逵刚死,美男花荣就投缳殉情了,军师吴用也畏罪自杀了,他们用生命唱响了人生最后一曲挽歌。可笑的是,宋江的亲弟弟,梁山结义兄弟宋清却没有亲自来给大哥上坟!不知宋江泉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 
  李逵一生,只爱过一个人,而这个人,只用了十两银子就收买了他的一生,这个人,就是宋江。   
  为了梁山大计,晁盖必须归天(1)   
  晁盖在梁山三代领导人当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梁山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并且由继承人宋江完成从巅峰到衰落的抛物线路径。 
  晁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王级英雄!梁山上真正的英雄好汉并不多,鲁智深、史进、朱仝、朱贵和晁天王是难得的好汉。 
  晁盖在落草前,是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的大地主、当村保长,大约就是如今的村长兼村支书角色,为人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出于对黑暗的现状强烈不满,因此当刘唐将生辰纲的消息透露给他的时候,晁盖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两人一拍即合,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一个生活安乐的富裕地主,能够抛家弃业铤而走险,为了“劫富济贫”的崇高目标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晁盖可谓真好汉! 
  黄泥岗劫生辰纲是架构梁山强盗公司的第一笔原始资金,在这场出山第一战中,晁盖等人运气不错,顺利从杨志手中骗得十万贯金珠。 
  七雄劫生辰纲,前戏破绽百出!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作为地方名人,晁盖竟然不知道避嫌。港台枪战片中,打架斗殴事件都是小弟挥着斧头上,真正的老大戴着墨镜幕后操作,而晁盖却不能很好地学习、贯彻和领会这种精神。晁盖是一个好大哥,却不是个好领导,他能够做到身先士卒,却忘记伪装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明白“将在谋而不在勇”的真理,结果被黄泥岗派出所所长何涛的弟弟何清认出,要不是宋江知法犯法前来通风报信,晁盖极有可能在监狱中度过下半生。 
  最不可思议的是,宋江早晨巳时报信,晁盖开始收拾家产,一直收拾到晚上一更都没能结束!其间共有九个钟头的宝贵时间没能有效利用起来!而正是他的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直接导致了郓城全体公安干警的前后合围!要不是朱仝徇私舞弊,晁盖还是逃不脱恢恢法网! 
  由此而来七雄只能在晁盖的领导下投靠梁山,晁盖天真地认为王伦会喜不自禁——既得到大批部下,又得到无数金银,可谓“人财两得”。晁盖办事,颇有点理想共产主义,把人性想得太简单、太善良,在他的概念里,大宋政府的下属人员,除了极个别的如宋江、朱仝,其他都是坏的;而和朝廷作对的,都是好的。晁盖不如吴用,吴用为人如我前文所说,是个彻头彻尾的狗头军师,大事屡屡弄巧成拙,拨小算盘陷害人却是一把好手。 
  晁盖没有看清楚王伦的真面目,吴用不简单,不仅看出了,而且还看出林冲的复仇心态。而事情的发展也和吴用预料的一样,梁山发生大火并,人格魅力低下的第一代领导人王伦自取灭亡,而晁盖则一步登天,成为梁山的新老大,梁山的命运从此改写! 
  晁盖上台后,出手不凡。首先大赏功臣,犒劳三军,迅速稳定了人心,然后修理寨栅、打造兵器,做好后勤工作,接着才是安排船只、训练士兵,提升梁山的作战能力。这一套“先发展再争霸”的策略,完全符合当时的形势需要,正是这“三步走”的正确方案,导致随后的济州剿匪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团练黄安也被梁山生擒,最终病死强盗窝。 
  在这场家门口的水泊保卫战中,晁盖很好地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指挥全军大获全胜,从此开创了梁山的新局面。但是随后的另一场攻坚战却使我对晁盖的指挥水平大摇其头!可谓失败之极!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江州劫法场之战。 
  宋江“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浔阳楼头触犯了文字狱,进而连累了戴宗的落水。晁盖当然不能背着“没有义气”的黑锅,留下吴用、公孙胜、林冲、秦明看守大本营,自己亲率梁山大军去劫法场! 
  如前所说,晁盖义气当头,勇气可嘉。但是他的计划相当混乱! 
  晁盖带领十六员头领,四路化装混入江州,并且顺利靠近法场周围,看起来一切都很成功,但是晁盖忘记了一个重要环节——谁来解决行刑刽子手?! 
  电影电视作品里面,大凡法场杀人,通常选择午时三刻这个时间段,而刽子手是时间观念相当严格的人物,听见号令,天大的事情也阻拦不了他们动手。晁盖所带部下,除了花荣施神箭可以射倒一个,另一个恐怕会顺利砍下戴宗的脑袋!现代特警营救人质,要求生还率达到百分之百,假如江州之战,人质死亡率达到百分之五十,怎么看也不像是场成功的战例。 
  晁盖百密一疏,由此戴宗性命攸关!退一步讲,即便花荣神箭及时出手,也未必快得过刽子手的利刃和惯性!哪怕梁山好汉事后将两名刽子手大卸八块,宋戴二人终究是拼不起来了! 
  作为小说男主角,宋江运气不错。正在危急之时,改变战局的人物——李逵出现了!李逵由此正式拉开他的处子秀,只见他露出其标志性的赤条条身躯,像人猿泰山一样,从十字街头的茶楼凌空一跃,伴随从天而降的是他的霹雳怒吼。刽子手长这么大,什么都见过,就唯独没见过这个同事表演皇帝新装空降版,这“有声有色”的一幕实在骇人,刽子手一时看呆了,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结果被李逵一斧一个,身首分家。 
  有这个良好的开端打头,一切水到渠成,晁盖率领大军,顺利扰乱了市场秩序,救走人质宋江、戴宗。这时候,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晁盖根本没安排断后的人员和撤退的路线,一大帮人,像没头苍蝇一样胡闹!好在监斩官早就吓得逃之夭夭,要是有人镇定指挥,关起门来打狗,恐怕晁盖等人要全军覆没!   
  为了梁山大计,晁盖必须归天(2)   
  而这时候,晁盖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全军跟随李逵前进——他以为李逵本地人,知道路线。其实李逵自己也是个胡闹大王,哪里有什么善后处理计划!当时杀红了眼,不管官兵还是百姓,只要挡在前面,统统大斧排头砍去。砍得晁盖都看不下去了,拉住李逵的手大喊:“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李逵杀得性起充耳不闻,带领大部队杀出城门,一直到浔阳江边——终于无路可走了。 
  花荣便道:“哥哥,你教众人只顾跟着李大哥走,如今来到这里,前面又是大江拦截住,断头路了,却又没一只船接应,倘或城中官军赶杀出来,却怎生迎敌?将何接济?”李逵便道:“不要慌,我与你们再杀入城去,和那个鸟蔡九知府一发都砍了便走。”戴宗此时方才苏醒,便叫道:“兄弟,使不得莽性,城里有五七千军马,若杀入去,必然有失。”阮小七便道:“远望隔江,那里有数只船在岸边,我兄弟三个赴水过去,夺那几只船过来载众人如何?”晁盖道:“此计是最上着。” 
  花荣毕竟是军官出身,眼光远大,看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可谓大智;李逵不愧是第一莽夫,除了杀人还是杀人,完全不动脑子;戴宗鬼门关上转了一圈,到现在才清醒过来,好歹还算明白形势;倒是阮小七明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给出一条正确的建议;晁盖能说什么?遇事不明,导致全员陷入困境,除了能说“好主意”又能如何?而宋江已经晕过去了,不作评价。 
  好在“主角不死”的真理再次发威,张顺率领揭阳镇同仁水路及时前来接应,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可以说,如果不是李逵和张顺的歪打正着,晁盖此行,不仅不能救出宋江,反而要将自己和部下的性命送在江州! 
  至此晁盖的性格已经袒露无疑。他急公好义,热心助人,心存善良,不肯滥杀无辜,视兄弟如股肱,但却是个有勇无谋的鲁莽汉子,遇事判断不明,行事拖泥带水,没有全局观念,这样的人,能成为好朋友,但却万万不能成为好领导。 
  晁盖空有一腔热血,又怀妇人之仁,不明白“成大事者,须当机立断”的真理,这在封建时代的黑社会团体中是完全吃不开的。杨雄石秀送上一个攻打祝家庄的天赐借口,宋江能够暗暗大喜“好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晁盖却正义感满身: 
  晁盖大怒,喝叫:“孩儿们将这两个(按:指杨雄石秀)与我斩讫报来!”宋江慌忙劝道:“哥哥息怒,两个壮士,不远千里而来,同心协助,如何却要斩他?”晁盖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仁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厮首级去那里号令,便起军马去,就洗荡了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孩儿们快斩了报来。” 
  晁盖聚义厅上如雷一吼,彻底宣告了他和宋江的决裂,晁盖依旧想把梁山建立成一个仁义为先的团体,而宋江却知道,实力才是生存最重要的保证。由此而来宋江开始慢慢疏远晁盖,狗头军师吴用也随即见风使舵迅速投靠到宋江门下,两人联手,掌控了梁山军政大权。当宋江上山后立马把所有将领人为分成晁宋新旧两派的时候,晁盖的末日也来临了。 
  不管晁天王曾头市中不中箭,他都必须要死,因为晁盖的性格,完全不符合梁山再次发展的需要。梁山的发展经历成立、成长和成熟三个时期,王伦创立了梁山公司,出于人格缺陷,不能发展壮大,所以他要让位给晁盖。同样,晁盖可以带领梁山成长,却不能导致成熟,所以他也要让位给宋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点很符合进化论。 
  晁盖最后的遗言是:“哪个捉到射死我的,便立他作梁山泊主”,看起来很有点儿戏的意思。堂堂梁山之主,岂能这么随便?如果不是这条意气性质的遗嘱,晁盖可以算做一条好汉,但正是这条或许能损害宋江、吴用切身利益的遗命,给晁盖的一生划上一个不那么光彩的句号。 
  也许晁盖看清楚了宋江的面目,不想梁山毁在他手里,但是你可以指定接班人,譬如公孙胜为正,林冲为副;又或者,你干脆大方一点,直接授权宋吴组合,给自己留个光明的尾巴——死后方知万事空。宋江才不管你那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最后通牒”呢! 
  晁盖一死,宋江马上成为代理老大,紧跟着就是把“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