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鬼马喜剧之王 >

第203部分

鬼马喜剧之王-第203部分

小说: 鬼马喜剧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龙得到王精这部剧本之后,如获至宝连忙向公司申请立项。虽然这剧本是王精首次操刀,但这故事写的还是非常不错,让洪京宝、曾智伟、麦佳等人都看的啧啧称奇。曾智伟更是连呼走宝,早知道就先把王精给拉过来了。

现在公司实行新的分红制度之后,越多开戏就赚得越多,而七人小组会议则卡住了烂剧本,所以令得公司之中编剧成了抢手货。编剧剧本写的好,通过的概率高,那么就容易立项,就容易赚到更多钱。

但好的编剧始终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曾智伟就非常羡慕程龙的狗屎运,怎么就被他捡到这么一个宝?!

不过曾智伟脑筋却也机灵,知道王精现在只是实习期,回头开学之后还是要回去上课的。到时候再回到公司,就说不定再跟着谁了。所以他灵机一动就起了挖墙角的念头。

除了程龙有新戏开了之外,桂治洪,这位在学校呆了半年多,几乎被大家遗忘的导演,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公司。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面,桂治洪的表现还算ok,教课倒也算兢兢业业,学生对他的评价都不错,同事与他相处的也算和睦。

许贯武见他的表现还好,本着是人才就不要浪费的想法,重新让他回到了公司,重新坐回导演的宝座。

只是《大哥成》去年就已经拍完上映了,而且论口碑和票房,都比他之前的《成记茶楼》好上不是一成,所以桂治洪现在就落到无戏可拍的地步。

不过他也算是能干,第一天回到公司,就立刻交上了一大摞剧本,打开一看,《香港奇案之纸盒藏尸》、《吸血贵利王》、《碟仙》、《午夜幽魂》……单看这些剧本的名字,都透着一股阴森森的味道。

许贯武见了也不禁皱了皱眉,怎么和那么多青春阳光的年轻学生呆了半年,传道授业解惑了那么长时间,怎么这桂治洪还是满身戾气。就不能写一本稍微正常点的剧本么?

不过也许这就是桂治洪的特色吧,少了这股子戾气,估计他也成不了邪典之王了。

“这些剧本我会帮你送去审核的。”许贯武点了点头,“不过这次你再做导演,我不想再发生去年那桩事,否则你就不要再想着做导演了。”

桂治洪坐了快一年的冷板凳,也早就尝够了苦处了,“我会克制自己的了,许先生,你就放心吧。”

“恩。虽然你这么说。我还是要派人时刻盯着你。”许贯武点了点头。“在你拍片的过程中,制片会全程监督你的工作,如果发现有任何不妥之处,他会立刻采取断然措施。”

“其他导演也要这样么?”桂治洪听了。不禁愣了一下问道。

如果照许贯武所言,那他只能是拍电影的工具了,一切生死大权全都由制片人掌控,随时都可以暂停拍摄,让导演卷铺盖走人。

这对习惯独断专行的桂治洪来说,无疑是给他挂上了一个重百斤的大枷,让他根本没有腾挪的本事了。

“不是所有导演,目前公司享受此待遇的只有你一个。”许贯武实话实说道,“如果你随后表现好的话。我们会逐渐提升你的权力,所以你也不用太过灰心。”

桂治洪听许贯武这么一说,也不禁有些尴尬,“我知道了,许先生。我会注意的了。”

……

桂治洪的剧本随后被许贯武复印了六份之后,交给其余六人,然后在小组会议上讨论。

其中《香港奇案之纸盒藏尸》马上就通过了审批,基本上大家都没有任何异议。

原因就是这件案子最近宣判了,成为这些天来香港民众最关注的热门话题。除了这宗案件的受害人是一位年仅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外,还因为她死之后被人丢弃在纸箱之中,而且弃尸在大道上,是一宗情节非常恶劣的凶杀案。

同时该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捕,也并没有直接的目击证人,是香港首宗通过科学鉴证定罪的案犯。而该犯罪嫌疑人在被捕之后,始终坚称自己是无辜的。而且该案件同样还有诸多疑点无法解释。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审理,最终该犯罪嫌疑人被判死刑,但是这宗案件始终疑点重重,扑朔迷离,该案犯也始终拒不认罪,一时成为香港市民争论的焦点。

桂治洪这部《香港奇案之纸盒藏尸》就是根据这宗案件改编而来,讲述一位花季少女被杀之后,警方各种搜寻证据,最后将嫌疑人抓捕归案。但经过连番审讯甚至刑事逼供,始终都无法令犯罪嫌疑人认罪,而该犯罪嫌疑人的亲属也在四处游走,替他喊冤上诉……

该部剧本算是去年桂治洪帮嘉禾拍的《香港奇案之凶杀》的姊妹篇,同样是以在香港轰动一时的凶杀案为素材,以暴力、性、变态与警方为求认罪不惜刑讯逼供等为卖点,全力渲染惊悚、恐怖与无法无天的气氛。

鉴于现在香港现实题材电影都能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大家都对桂治洪这部《香港奇案之纸盒藏尸》非常有信心。

将热门社会新闻改编搬上荧幕,吴思源算是第一人,他在前年将《廉政风暴》搬上了荧幕,大受好评之后,随即就将《七百万大劫案》再度搬上了荧幕,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

而这种将热门新闻搬上荧幕的现实题材电影的大卖,也吸引了邵氏这家老店的参与。程刚、华山等导演的《香港奇案》、《天网》等陆续搬上了荧幕,同样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桂治洪另辟蹊径的《成记茶楼》、《大哥成》虽然同样取材于现实,但却脱离了真实案件的藩篱,将故事改编的更加艺术化,戏剧冲突感更强,不过却因为缺少必要的话题性,所以票房总体而言,不如这些奇案题材的电影。不过论创新性,还是桂治洪要技高一筹。

毕竟奇案不是年年都会发生的,香港终归还是一座比较安全的城市,所以奇案题材始终有限,越用越枯竭,到最后始终需要再重新创作故事。桂治洪的《成记茶楼》就是提前走了一步,可惜步子迈得太大就扯到蛋了。

……

七月初,内地不十分平静,又一位伟人去世,令神州同悲。

传到香港,许贯武忽然想到一件事,貌似这位伟人死后不久,燕赵山唐就地陷了。

“我擦!必须要想法阻止这件事啊。”许贯武忍不住叫道。

第二百八十三章 地震来了

七六年,对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一月份,周总理突然去世;三月份,吉霖突降罕见陨石雨;四月份,四五天门时间;七月份初,再失一员国之柱樑;七月份末,山唐大地震,死伤近四十余万;八月末,天府之国突遇地震;九月份,太祖宾天……

从迷信来讲,七六年当真是频现异变,陨石雨谓之天塌,大地震谓之地陷,前后文臣武将国之栋梁相继离世,最后太祖龙驭宾天,一个月后江山变色。

许贯武虽说不相信有鬼神之类的存在,但对如此巧合之事也是颇有些疑惑。不过他都能够穿越时空回到以前,这世上有其他秘密也在所难免。

许贯武不太记得山唐大地震的具体时间,不过他依稀记得好像在朱委员长死后没多久。

不记得具体的发生时间倒不是最大问题,关键在于许贯武如何让内地相信,在山唐附近会发生大地震。

他既不能说出自己来自未来的这个秘密,也不能说自己做梦或者算卦得知,身为党员是绝对不允许搞封建迷信这一套的。

没法向他们解释自己消息的来源,但是如果闭上嘴巴不去管,那几十万人命又实在可怜。许贯武不知道倒还罢了,但现在他是唯一知道会发生如此惨祸的人。那几十万人的性命,压得他几乎都喘不过气来,晚上做梦都会被吓醒。

“你妹的,没法弄了。”许贯武呼的一下坐了起来,满头大汗的喘息道。

“阿武。你做噩梦啊?”一旁的赵雅芷被惊醒。伸手将床头灯打开。就见许贯武脸色惨白,一头湿漉漉的细汗,不禁吓了一跳。

“没事儿,我静一下就没事了。”许贯武摆摆手道。

“你到底做了什么噩梦,怎么会吓成这个样子?”赵雅芷帮他倒了一杯温水,又找湿巾帮他擦了擦脸道,凑近了一看才发现他不仅头上有汗,背后的睡衣也都潮乎乎的了。

“没什么。没什么,你先睡吧。”许贯武摆摆手,“我去冲个澡再回来,大概是冷气机不够制冷,所以才让我惹出汗吧。”

“不够冷?!”赵雅芷抹了抹身上盖得薄毯,凉的好像秋水一般,已经是非常凉爽了,不禁疑惑的看了看许贯武。

许贯武却没有再说话,起身出去在浴室冲了一个凉,然后重新换一件干爽的睡衣走了回来。

“阿武。”赵雅芷却并没有睡觉,而是睁着眼睛等在那里。“你心里到底有什么烦心事,不如讲给我听听嘛。虽然或许我帮不上忙,但是有一个人分担忧愁,比你自己一个人扛着要好啊。”

许贯武听了不禁很受感动,点了点头,“那好吧,我问你,如果有个人知道马上会有个地方会发生一个大灾难,这个大灾难会死伤很多人。但是这个人却不能够去通知那些人,因为他不能说出消息的来源,那些人也不会选择相信他。你说这个人能够怎么办?”

赵雅芷听了也不禁愣了一下,随后想了想,“如果我是这个人,即便那些人不相信他,我也要去告诉他们。当然告诉的方式也有很多,有直接坦白告诉的,也有拐弯抹角告诉的,我想出于保护自己的考虑,我会选择比较委婉的说法。”

“比较委婉的说法?”许贯武瞅了一眼赵雅芷道。

“是啊,我特意看过希腊雅典的神话故事,里面的那些先知都是被诅咒的,他们可以预见到未来,但是却不能够告诉别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赵雅芷点了点头道,“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能力,那么通常就将自己摆到了人们的对立面,人们会恐惧他疏离他最后伤害他,所以他应该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你什么时候看起希腊和雅典的神话来了?”许贯武听了,不禁握起赵雅芷的手,“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放心我会小心的。”

“恩。”赵雅芷点了点头,把头慢慢靠在许贯武的肩膀上,“阿武……”

“啊?”

“不要伤害到自己。”

“好。”

“也不要离开我。”

“恩。”

……

第二天,许贯武跑到图书馆,买了一大堆有关地震的书籍,然后命人摘抄了许多有关地震预警、地震逃生、震后救灾等小知识,大幅的刊登在了《天天日报》上,而且在tvb也专门制作了地震教育专辑。

在五月份的时候,意大利同样发生了强烈地震,许多城镇瞬间被夷为平地。所以许贯武这次报道地震有关知识,就假借这次意大利地震的名义,虽然让人感觉有些许的奇怪,因为香港地震的次数真是少到可怜。

但是许贯武还是一意孤行,美其名曰未雨绸缪,让市民多些地震逃生知识,也让大家在面临地震时会有更高的几率存活。

他是报社的大老板,又是电视台的大股东,所以他的要求也一定得到重视,所以在香港这个地震极少发生的知识,就很罕见的由许贯武引领,搞了一场地震科学知识的大普及。

许贯武随后又将购得的地震书籍印制了上万册赠给新华社,委托他们转交给内地的学校、图书馆,让内地也多一些地震防护的知识。

随同书籍一起赠送的,还有关于地震的纪录片,都是许贯武花大价钱买来的,然后录制了数百个电影拷贝,一起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