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鬼马喜剧之王 >

第310部分

鬼马喜剧之王-第310部分

小说: 鬼马喜剧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做试验小白鼠的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也并不傻,达瑞尔。扎纽克之前也做过缜密的市场调查,并且还把许贯武这个公认的最有投资眼光的家伙一起拉了过来。由他提供一半的资金,担了一般的风险,这才让20世纪福克斯公司决定投资。

《超人》电影一开始就要拍摄两集,投资高达伍仟伍佰万,是当下好莱坞投资最高的电影。如果能够收得回成本自然好,收不回成本的话,20世纪福克斯将会成为全美国的大笑话,而许贯武的投资不败神话也将被打破。当然华纳兄弟公司也会从此死了漫画英雄改编电影的心。

不过事实却是《超人》第一部上映之后,马上掀起一片观影狂潮。超人漫画虽然陷入到了滑铁卢,但其实还是有很人喜欢这个超级英雄的。虽然他们年纪大了,已经不再是看漫画的年龄,但是超人依然还在他们的心中。依然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所以当这个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年轻时代的超级偶像登上大荧幕时,很多成年人都跑到影院去观赏,借此来怀念一下自己的小时候。而超人这部漫画又是今年投资最高的科幻电影,正好赶上了《星球大战》带动的科幻热潮。再加上在这部电影之中,超人也是长得相当帅气,而且还和一位美女谈起了恋爱。同样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口味,所以不少年轻人也涌进了影院欣赏。

于是一时间,《超人》成为了美国最热的影片,不仅成年人看了之后很受感动,少年人看了之后也同样大呼精彩,着实让20世纪福克斯公司喜出望外。也让华纳兄弟公司坚定了改编英雄漫画电影的想法。

其实《超人》电影的火爆,与几年之后《变形金刚》电影的火爆原因一样。既用怀旧回忆的元素来吸引成年观众,也用经过重新包装的故事。华丽的特效,宏大的场面,以及俊男美女的组合来吸引年轻的观众,达到双管齐下,事半功倍的目的。

《超人》漫画的故事本就精彩,经过这次的重新包装,加入了大量的感情元素,又有工业光魔特效公司提供特效制作,让《超人》这部电影的特效也十分之华丽。再加上饰演超人的克里斯托弗。里弗是有名的帅哥,而饰演路易斯的玛格。基德同样是位很有气质的女人。更不要说电影之中还有一位万人的偶像,马龙。白兰度。更为《超人》这部电影增添了不少的光辉。

不过马龙。白兰度却也并非那么容易请的,为了请他来出演超人的父亲,20世纪福克斯公司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三百七十万美元的酬劳,外加11。75%的票房分成,最后马龙。白兰度只凭这部电影就拿到了一千九百万美元,当真算得上是天价片酬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笔钱出的还算值,因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同样轻松就赚回了成本,并且还拥有了后续的各种受益的大头。而许贯武也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分成,虽然后续收益方面少了一些,不过许贯武却并不在意。

他虽然知道像《超人》这种卖座电影,后续无论是周边产品开发也好,录影带的出租零售也好,电视台的转播权也好,都将带来非常大的收益,而且不夸张的说,很有可能比电影票房赚的要多。

但是这种收益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经营的,而且需要在好莱坞有着极广的人脉才可以。许贯武恰恰缺少的就是时间和人脉,所以他宁愿舍弃一部分后期的收入,而多换取现在的电影票房分成。

……

而随着电影《超人》的上映,许贯武去年投资的电影,开始陆续登上了荧幕。《月光光心慌慌》,《洛奇2》两部电影都将在万圣节与圣诞节档期上映,相信又将会创造票房神话。而他投资的另外两部电影《异形》与《夺宝奇兵》看来今年是完成不了拍摄了,而要做好电影的后期制作等等,至少也要等明年年中才能上映了。

美国那边的电影陆续启动上映,为许贯武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香港这边张建导演执导的《猛龙过江》也即将杀青。他这部电影虽说与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电影同名,但其实故事却是大不一样。

李小龙演的那部《猛龙过江》,是唐龙前往罗马帮助当地的华人餐馆教训当地黑x会的事。而张建导演的这部《猛龙过江》,是南越难民逃难来到香港,为了避免被欺负结成帮会,最终于香港本地帮会血拼的事。

该片在香港最臭名昭著,最富传奇色彩的九龙城城寨实地取景,算是开创了香港电影史上的先河了。虽然城寨之中有不少黑恶势力,还有窝藏有许多逃犯。但是剧组在那里拍摄数天,却是平安无事,没有早受到任何刁难,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过来捣乱收陀地费。

原因就是许贯武的名声如今在道上实在太响亮了,已经连着有两个大社团栽在他手里。这些九龙城寨的黑x会虽然够狠,但却也分对谁。对平头百姓他们就是天,但是真碰上惹不起的人,他们也只能认怂。

而洪京宝,程龙,元飚师兄弟三人合拍的《a计划》,则还在紧张的拍摄之中,预计要到明年才能够拍摄完成了。

许氏兄弟合拍的《富贵黄金屋》则照例是在春节档期上映,目前正在紧张的做后期。而麦佳,楚原,桂治洪等,他们的作品或是还在拍摄之中,或是已经杀青在做后期,或是已经开始上映,总之都是各有各的忙。

第四百零七章 丽的变天

但就在大家都忙着拍戏的时候,香港娱乐圈却又发生一件大事,就是何佐治辞去佳艺电视台董事长一职,交由邵艺夫爵士来担任。而邵艺夫爵士也早通过不同手段,将其他数位股东手中的股票购买了过来。

当然因为佳艺电视台之前创台时,向港英当局所做出的保证,任何一位股东的股份不得超过15%。佳艺电视台本身有五个大股东,商业电台,《工商日报》,《华侨日报》,《星岛日报》,邵氏,以及怡和洋行,其余还有一些零散股东。,所以邵爵士还特地安排了几个人头。

而貌似这些股东其实也早就巴不得要离开了,佳艺电视台从七五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处在收视低迷的状态,收视率如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无线电视台,甚至连丽的电视台也竞争不过,成为香港三家电视台中,万年吊车尾的第三台。

而收视率的低迷不振,自然就影响到了广告销量。同时段,无线电视台每秒钟广告数千块,丽的电视台有上千块,而丽的电视台只有几百块而已。相差足有十数倍之多。再加上佳艺电视台先天不足,每天还有四个小时的黄金时间,需要用来播放教育节目,当中不可以插播任何广告,这就更让佳艺电视台损失惨重。

再者丽的电视台,无线电视台都有两个牌照,可以同时开设粤语与英语广播频道。同时开设两个频道,电视剧粤语频道播完,还可以换到英语频道继续播放。这样一来自然可以分摊成本,而且广告费都可以收两次。

但是佳艺电视台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牌照,电视剧这个频道播完了之后。如果想多要多放几次来收回成本,那就要比无线电视台,丽的电视台多放一倍才可以。

无线电视台的电视剧一般晚上首播,而第二天下午会再重播一次。这种放映时间的调整,既可以满足普通朝九晚五上班族,一家人晚上开开心心的看电视节目。也可以保证好像上夜班的人,在上午好好休息之后在下午欣赏节目。

这种重复放映的模式因为针对不同观众需求,所以非但观众不会方案。反而觉得无线电视台很有人情味。而这招后来也被丽的电视台学去了。但是佳艺电视台如果令电视剧成本下降,则要比无线电视台与丽的电视台再多播两次才可以。

也就是说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放映一天之内放映两遍的话,那么佳艺电视台则需要放映四遍才能够收回成本。因为它比人家少一个频道,如果要在成本上和人家看齐,就必须在单一频道上多播放两遍。

但是如果播放两遍是亲民,播放三遍是扰民。那播放四遍的话,简直就是逼人换台了。佳艺电视台最后搞得只有大制作的电视剧,才会在早中晚各播放一遍。其他小成本的电视剧则都只能播放两遍而已,即使如此佳艺电视台的电视剧,成本还是要比无线与丽的来得高。

成本居高不下,收入却又差人一截,久而久之,丽的电视台自然入不敷出,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但是在这佳艺的六大股东之中,除了怡和洋行财大气粗,不把这点亏损看成大事之外,像《华侨日报》、《工商日报》这等报纸又怎么能够等闲看之。

虽然它们是亲台的报纸。在财政上会享受到湾湾当局的补助,但是仅凭那点补助也不够他们这样挥霍的。再说之前报纸销量本来就已经《天天日报》严重冲击到了。收入已经大幅度的衰减,再加上这几年蒋校长去世,蒋公子上位,而中美关系持续改善,现在岛内已经不再奢望能够反攻大陆,虽然口号还是要喊上遗憾的。但是当局发展的重点已经放在了改善民生上。

所以像《华侨日报》,《工商日报》这等只懂得叫嚣反攻宣言,却没有多少其他作用,又是连年处在亏损边缘的报纸,基本上就已经被湾湾那边给放弃了。之前《华侨日报》,《工商日报》每刊登一则攻击内地的文章,都会获得湾湾当局奖赏的特殊奖励,但现在当局主要精力都放在改善民生上,所以像这样的每年四五百万港币的特殊补助,也就放在了取消的名单之中。

失去了湾湾当局的财政补助,报纸的销量又大幅下降,近几年《华侨日报》和《工商日报》的日子很不好过,自己泥菩萨过江都自身难保了,怎么还架得住佳艺电视台持续亏损?!因为这两家报纸早就有退出的念头。

只是佳艺电视台连年亏损已成事实,连最后加入的久经沙场的邵大亨都难以力挽狂澜。其他有心想要入股的佳艺电视台的也要多琢磨琢磨了。

再加上之前筹备佳艺电视台的时候,每位股东都是出了一大笔钱的,而且这几年也着实是亏得比较厉害,所以《工商日报》,《华侨日报》这俩股东想抛股份,但是却又把价格定得高高的,想把成本给捞回来。

盈利前景本来就已经不好,价格又定得那么高,自然原本就算有心想要接手的,听到高价之后也望而却步了。

而另外几家股东如《星岛日报》,商业电台等,虽然家大业大,钱还是能亏得起的,但是长久这么不盈利也实在不是办法。再加上佳艺电视台本身的财政已经出现严重的赤字,大股东何佐治与《星岛日报》总裁胡仙儿有心想要重新注入资金,但是《华侨日报》,《工商日报》干喊口号就是不出钱,逼得其他几位股东也没有办法。

不注入资金的话,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佳艺电视台破产重组,当然这并算不上什么好消息。如果真的要走到最后这一步的话,那拥有大部分债权的银行就要接管佳艺电视台,而这样一来他们这些股东的利益就会大幅受损。

在这时候,邵爵士出面以他的老资格。与几位大股东经过数次斡旋之后,终于成功将此事圆满解决。邵爵士帮忙引来了几位新股东,以相对厚道的价格接手了《华侨日报》,《工商日报》两个股东的股份,然后又将一些零散股东的股份收购回来,最终成功掌握了过半的股权。

不过他却没有把商业电台,怡和洋行,与《星岛日报》三大股东赶出董事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