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1148部分

反转人生-第1148部分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直接让人把那几口表现不好的井眼给堵住了,然后我下了封口令,给了那些人丰厚的奖金,让他们闭嘴。所以这件事,现在只有咱们三个人知道,而这也是我想要把这迪拉姆公司卖掉的最主要原因。”

李逸帆的这番说法,终于是把海蒂和李安妮给说服了。

“原来是这样…”

“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之前这油田单日最高的产量,曾经高达两万五千桶,现在却变成了一万桶?”

“我还以为真的是你们向外界所说的那样,是因为管道建设,和运输的问题呢。”

“呵呵,那怎么可能?”

李逸帆和李安妮一问一答的说道,李安妮作为那家迪拉姆公司的监理人,对那家公司的情况也是一直非常关注的,所有关于迪拉姆公司的新闻,她都有看。

“那那些在电视上,每天出来吹嘘这迪拉姆公司油田的专家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海蒂看到李安妮和李逸帆一问一答的样子,好像是对迪拉姆公司很熟悉的样子,有点不甘心,也问了这个问题,以显示她对这家公司也是非常熟悉和关心的。

李逸帆看了她一眼,然后微微一笑说道。

“你以为为了点钱,然后帮忙你站出来摇旗呐喊的人,就只存在于天朝吗?这样喜欢拿钱的砖家,在国外也一样有的是。”

然后他咧嘴一笑,而海蒂和李安妮只能低声骂道:“你可真够卑鄙的!”

李逸帆倒是耸了耸肩,对两人这样的说法是毫不在乎,那些砖家确实是拿了他的钱,而他们在电视上露面,或者是在报纸上写文章,鼓吹他的迪拉姆石油公司,当然是李逸帆希望,凭借着他们这样的鼓吹,然后到时候在卖掉公司的时候,拿到一个更好的价钱。

现在看来这帮砖家还是相当管用的,最起码他们是吧海蒂和李安妮这样的精明人都给忽悠住了。

“好啦,现在不说 那些了,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一样事情,要先搞明白,那就是到底是谁在搞迪拉姆公司的股票,而他们那样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逸帆说道,而另外一边的李安妮也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是李逸帆交给她的任务,毕竟子啊东南亚 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地方,还得是靠她这样的地头蛇才最有能力搞清楚这背后的道道。

而在李安妮转身告辞离去之后,海蒂则是一下子就跳到了李逸帆的身上,恶狠狠的掐住他的脖子。

“说,你和这个女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你们之间,到底有没有那个…”

“你开什么玩笑,我和她能是什么关系,我和她的关系,还没有你和她的关系那么紧密呢?至于你说的那个,到底是那个?”

李逸帆带着满脸的坏笑,很是玩世不恭的回答到,而就在他回答的同时,他悄悄伸出去的手,已经滑过了海蒂那柔软的肩头,直接攀上了她胸前的一抹胸围之上,伸出两个手指,在哪胸器顶峰的两颗娇嫩上轻轻一扭…

1502章 幕后黑手

“查出来了,背后在捣鬼的人是,西太平洋银行,和澳纽联合银行。”

不得不说李安妮的情报收集能力真的很强,这才不过一个下午的功夫,在第二天一早,关于是谁在背后对迪拉姆公司下手的事情,她就已经查了个一清二楚。

李逸帆眉毛一挑,心里暗叹到,原来是他们,不过这背后肯定还有其他的黑手吧,这澳洲的两大银行联手起来,背后肯定就不止是这两家银行这么简单了。

“西太平洋 银行,和澳纽联合银行,他们下手的地方,正好就是我们在维京群岛注册的那个马甲,洪山资本。因为这家公司的背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源头,所以他们通过给澳洲政府施压的方式来扰乱迪拉姆公司的正常运行,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关于迪拉姆公司的负面消息,都是他们找人放出去的。比如什么国家安全委员会,要对迪拉姆公司的背景进行调查,说这家公司的投资人的背景很有问题, 有可能会造成澳洲的国有资产流失等等说辞,反正正是这些说辞,导致了昨天股市上的恐慌情绪。昨天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很多关于迪拉姆公司的负面消息传了出来,而这 也给迪拉姆公司的股价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昨天就出现了很多大手笔的抛盘。到昨天收市为止,迪拉姆公司的股价。已经从开盘时候的高位,三十澳元。下挫到了二十八澳元,整整下跌了两块钱呢…”

李安妮把她所了解 到的情况,都给李逸帆说了一遍,李逸帆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这帮澳洲佬还真特么够狠的。

一下就掉了两块钱,这可是让自己的资产缩水的不少,原本是想让公司的股价,在往上冲一冲,然后找个冤大头把这家公司给卖掉呢。

可是现在到特么好。还没等自己出手呢,这帮孙子居然开始对自己下黑手了,真是他叔叔可以忍,他婶婶不能忍啊!

“如果是这两家银行出手的话,这里面肯定 不会那么简单的吧?银行一般可是把石油公司都当成祖宗的,他们这么和石油公司对着干,这就说明,他们背后肯定还有别人。”

李逸帆想都没多想就直接说道,李安妮也是神情一愣。从她掌握的消息上来看,直接动手的还真就是西太平洋银行,和澳纽联合银行,至于他们背后 还有什么人。她还真就没想到。

“还能有谁,这件事的幕后黑手,出了麦格理银行。恐怕 还有一个就会是必和必拓了,其他人。不太可能。”

这时候海蒂端着一杯冒着亮起的香槟酒,很是优雅的来到了他们两人的面前。看到他们那诧异的眼神,海蒂举起了手里的酒杯。

“怎么样?你们要不要也来一杯?”

“算啦,少卖关子啦?还不给大家说说,这到底是怎么 一回事?”

李逸帆横了她一眼,然后 说道。

“你们知道,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其实赫赫有名的红盾家族,就已经失去了他们在全球的霸权,在新大陆上崛起的摩根和洛克菲勒他们,已经成了可以和他们相抗衡的家族。而在哪之后,红盾家族,也开始把目光从纯粹的金融行业当中 拔了出来,开始像洛克菲勒一样,注重资源行业。之后他们着手控制了巴库油田,可惜后来的二次世界大战,给这个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他们在 欧洲大陆上花费数百年来所建立的金融秩序,和搜刮到手的资产,全部被没收,或者打破啦。等到二战结束之后,这个家族已经元气大伤,早就没了二战之前的实力。而在二战之后的世界新秩序的划分当中,他们是再度遭受了重创,他们在东欧地区的资产,全部被华约国家给划归了国有。而他们在西欧地区的资产也一样被砸了个稀巴烂,法国的戴高乐把罗斯才尔德家族的财产没收了一大半,德国更是早就已经化成了一片废墟,而位于荷兰和比利时这些国家的资产,也被其他的后起之秀们给分走了一大半,最终得以完全保留下来的也就剩下,英国的部分。”

海蒂没有急着说明,为什么会是必和必拓和麦格理,在打迪拉姆公司的主意,而是先给李逸帆和李安妮讲起了欧洲大财阀的历史,不过虽然她还没有进入正题,但是李逸帆和李安妮,感觉他们好像已经都从海蒂的话里面,听懂了一些什么。

“二战后,美国,英国等几大国家,重新划分了世界秩序,而美国人毫无疑问是最强势的。英国只能渐渐的走上没落的道路,而罗斯才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上的财产,基本已经损失殆尽,就算拿回来一些,也都不怎么值钱。最后他们只能把目光从新集中到,英国原来的那几个附属国,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地方,事实上后来,他们也正是靠着这些国家的发展,才渐渐的恢复 了元气。而澳洲的必和必拓,就是罗斯才尔德家族们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年 正是靠着必和必拓,不断的在资源上的开发,他们才能接着二战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尽最快的速度恢复元气,需要大量资源的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攫取到最大额度的资金。在二战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犹太人的资本,开始慢慢的渗透到澳洲这个国度,并且渐渐的掌握了对这个国家的控制权,而必和必拓在 这个国家的发言权也越来越大。1992年,他们干脆直接就把他们最熟悉的那一套资本运作手段,拿到了这里,然后就 有了麦格理集团,只不过这一次,这帮犹太人一直是不声不响,不像以前那样的嚣张,这个集团还有他们的银行,就是在这样的不声不响当中,靠着澳洲本土丰厚的矿产资源优势,还有地理优势,飞速的发展成长。到去年的时候,他们手里可以 运作的资本,已经达到了1200亿美元,而麦格理银行,也已经在不声不响中成为了世界上排名第七的大型投资银行…”

海蒂说道这里的时候,李逸帆 不由得是大吃一惊,事实上麦格理银行,他之前倒也不是没听说过,只是他从来没有 和这家银行有过什么交集。

所以对这家银行的概念,也就是停留在理论上,而现在当海蒂说出 这家银行在国际上的排名,和他们手里的资本规模的时候,他不由得大吃一惊。

之前当他在李安妮收集到的资料里,看到这家银行业出现在高盛那一伙人里和罗久 他们对赌的时候,他还稍稍的有那么一点意外。

因为这家银行,可以说是其他那几个小伙伴里,最不怎么出名的一家,可是没想到,他们居然有这样的实力…

不光是李逸帆大吃了一惊,就连李安妮 也同样是大吃了一惊,这麦格理银行,她当然比李逸帆要熟悉的多,但是她只是没想到,原来这家银行背后的家族,居然是在二战之后,就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罗斯才尔德家族。

看来这个家族,果然是在二战当中吸取了足够多的教训经验,而转入了幕后,只不过他们 在转入幕后之后,居然依旧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这就不能不说,人家的真本事确实够厉害了。

“之前,安妮说了,主导对你动手的是西太平洋银行,和澳纽联合银行,我敢和你们打赌,只要你们仔细的去查,肯定能够发现这两家银行,和麦格理银行之间的联系。而麦格理银行作为红盾家族,在澳洲的金融联合体,他肯定是要为他们在澳洲的另外一家企业 必和必拓服务的。要知道必和必拓可是澳洲最大的资源开发公司,他们旗下的资源,包括铁矿,煤矿,铝矿,还有 铀矿等等诸多的矿产资源,可是现在算下来,却唯独缺乏一种,那就是石油。你说如果他们看到有那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居然在 澳洲的外海,找到了两块高产油田,他们会不会动心思 ?”

海蒂的话带着很强的引导性,听她这么一说,李逸帆感觉自己瞬间就是豁然开朗了。

确实澳纽联合银行, 和西太平洋银行,突然对 迪拉姆公司下手,而这里面的猫腻,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在告诉其他人,这迪拉姆公司,已经是被红盾家族给看上了,其他的人,比如日本人,和美国人,你们走远点。

要知道红盾家族出面,那帮家伙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们面子的。

而那两家澳洲本土银行,无疑就是他们的看门狗,让他们出手,就是给其他的外来者一个警告。

接下来,他们的运作手段,无非就是给迪拉姆公司制造一系列的负面消息,在市面上打压迪拉姆公司的股价,然后他们趁机大手笔的吸入公司的股份。

等到他们手里掌握了足够的筹码的时候,他们就会来找自己谈收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