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469部分

反转人生-第469部分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兴建了三峡大坝,有兴建了几座核电站之后,可是对于我国的电力供应来讲,一旦到了每年的用电高峰之际,依旧是有着严重的短缺。

这样一来,我国为了解决用电短缺的问题,就不得不大量的兴建火电厂。

可是因为锅炉技术的落后,我国的热电转化效率,一直是维持在百分之三十八左右的水平, 这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火电转化水平来讲,实在是有些落后的离谱。

要知道在西欧的德国,和北欧的丹麦,人家的热点转化率已经差不多可以做到百分之五十了,这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家就已经开始使用超临界锅炉了,到现在人家已经开始像超超临界锅炉方面进行升级了,而我们才不过做到亚临界锅炉的状态,和人家的差距已经被拉大到了两倍!

“嗯,怎么说呢?这超临界锅炉把,比起咱们现在用的热电锅炉的热电转化效率,就提高了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每年节省燃煤6000吨以上。如果要是能够做到超超临界锅炉的话,那么就会比这超临界锅炉的热电转化效率在提高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燃煤节省的就更多了,可是咱们国内的技术不行,说到根子上还是材料不行……”

说到这李广利还买了个关子似地摇了摇头,他这卖关子,李逸帆倒是没什么,毕竟这超超临界锅炉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毕竟后世他曾经和伙伴们,为了这超超临界锅炉的技术,曾经在北欧一代出生入死,可是这个关子却是把老爸的胃口给吊了个十足。

“嗨!广利,我说你就别买关子了,赶紧说……”

“嘿嘿!爸。不是我卖关子,其实是因为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这还是那天是去和那个热电厂的李厂长一起吃饭,才听人家提起过的呢,他说他们现在也在搞这个超临界锅炉,就凭国内现在的技术,超超临界锅炉,咱们就别想了,先把超临界的攻克了再说。其实我说这些呢,倒也不是想强调这个锅炉,怎么怎么牛B,我想说的是这超临界锅炉上用的材料。”

李广利说到这,李逸帆不由得也竖起的耳朵,上辈子的时候,他和自己的伙伴,在北欧丹麦几国,一度是出生入死,喋血街头,就是为了能够搞到这他们的超超临界锅炉的资料,后来资料是搞到了可是也付出了非常严重的代价。

再者说那时候他是搞特工的,对于这些工业数据不太感兴趣,所以也没有太多的了解过这超超临界锅炉所要使用的材料,还有这材料的报价。

但是现在既然自己要搞这特种金属材料了,而现在听姐夫的意思,好像是说这种所谓的超临界锅炉,就能用得上这样的特殊金属材料,那么这样一来,这个市场可就绝对称得上是前程广大了。

“你快说吧,别卖关子了?”

老爸听得很是心急。

“嘿嘿,那好我接着说,那天我听那李厂长说,这种锅炉最关键的部位,就是其中的一个部位叫做水冷壁,这玩意具体是干嘛的我不太知道,就知道是一块板材后面用的是那种螺旋的水管,做水冷用的。不过这玩意咱们国内自己生产不了,因为要耐压耐高温,所以必须要从国外进口,而咱们进口的主要是人家rì本的,听说这还是rì本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三菱的技术,现在早就过时了。可是即便是这样,进口这样的水管,一米长的价格要十万块,A4纸一张大小的板材,就和一辆路虎揽胜的价格差不多……”

李广利刚把这话说出来,对面的李立强就是‘噗’的一口,把刚刚和进嘴里的茶水都给吐了出来。

“多少?多少?”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听李厂长说,光是那么一个水冷壁的造价,就要上千万,整套的锅炉设备下来,那就更了不得了,绝对上亿……”

这一下子不光是李立强不说话了,就是李逸帆也不说话了。

现在国内的火电市场有多大,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这一点就从最近开始不断攀升的煤炭价格就可以看得出。

而且瞅现在这架势,未来几年,国内肯定还会兴建很多的火电厂,而这些火电厂到时候难道还会使用现在这样的落后的老锅炉技术吗?

现在国内的科研人员就在公关这超临界锅炉,难道十年之后,咱们连超超临界锅炉还鼓捣不出来?

估计能鼓捣出来,毕竟咱们不差钱,大不了从国外引进一套,拆开逆向研究就好了,可是难点就难在于,就算你知道怎么做,可是你就是做不出来,因为你没有人家那样过硬的材料。

这也正是华国科研人员的悲哀,后世李逸帆他们在北欧出生入死,为的就是那些特殊板材和管材的资料而已。

如果这辈子自己要是搞这种特殊金属材料的生意,暂且别说去和军方做生意了,只要自己能够搞来这样的材料, 那么就是和这些火电厂打交道,就都 够自己赚的了。

一想到这里,李逸帆顿时就是砰然心动了,看样子自己是必须要往rì本走一趟了。

毕竟这年头,rì本人手里是有太多的好东西是自己想要的了,尤其是这种材料上面的东西……

而且自己对于rì本来讲也是熟门熟路了,他们的很多好东xī zàng在哪里,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但是自己却知道呢。

614章 轻轨项目

说起rì本来,哪里李逸帆上辈子的时候,也没少去过,哪里可确实是有不少的好东西等着他过去开发呢。

“对了,逸帆,你对于轻轨建设方面有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如果有的话,能不能帮忙介绍几个过来?”

“嗯?什么意思?姐夫你打算开始参与都市轻轨建设方面的工程了吗?”

还沉浸在对rì本的美好回忆里的李逸帆,不由得被大姐夫的话给勾回了神。

“嗯,前段时间认识了个朋友,他打算插手咱们滨城的轻轨线的建设,所以我打算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大姐夫略微带着一些自傲的神色说道,这几年来他掌管的曙光建设,一直发展的顺风顺水,可是他也知道,之所以曙光建设能够发展的这么顺利,其实主要靠的还是李家人背后的背景,一方面是有李逸帆的姑姑背后的欧洲财团,另外一方面是有杨玉河在背后的照拂,这才使得他这家新成立的曙光建设,能够发展的如此迅猛。

就比如市里的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如果不是人家杨玉河的面子,他们曙光建设哪里能够参与的进去?

所以他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全靠裙带关系的软脚虾。

而他现在曙光建设的老总,外加李家的女婿的身份也给他提供了很好的色彩加成,这样的一个平台,让他最近认识了很多平时他根本接触不到的角色。

就比如前不久他认识的一个家伙,这人隶属中铁建设分局的一个小官员,可是背景却很是不简单,正好最近滨城正筹划一条连通开发区到市区的轻轨,于是两人就琢磨着,想要看看能不能从这个项目上分一杯羹。

而姐夫的话,也是让李逸帆陡然之间想起了滨城轻轨的发展,作为一个滨城人,这条轻轨的发展历史,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滨城作为北方最大的海港城市,尽管地理位置优越,可是其实在地形地貌上却并不怎么有优势,周边多山,而且市区内部也大多是丘陵地段,凹凸不平,这就让滨城的公共交通一直很是问题。

再加上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区的建设跟不上,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滨城交通rì益拥堵的事实。

而且因为地形地貌的缘故,也造成了滨城市区土地面积rì益稀缺的情况,早在上一任一把手齐满天在位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

后来齐满天更是一手cāo办,建成了全国最大也是最吸引眼球的第一个经济开发区,银州开发区。

银州在古代的时候就存在,明末清初的时段,还曾经是辽东地区的兵家要地,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滨城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扶持,哪里也就逐渐的没落了下去,后来更是沦为了滨城下属的一个小镇。

其实如果论地形地貌的话,哪里比起滨城来说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哪里的地形比较平整,比较适合各种工业园区的建设。

齐满天把银州设定为开发区的角色,并且大力的引进一些工业项目落户到银州之后,哪里就成了滨城的工业基地。

最近几年发展的也挺不错,甚至还一度成为了全国各地大肆兴起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原版。

随着银州发展的rì益迅猛,哪里也逐渐的从一个小镇变成了一个上等级的滨城的卫星城,而且人口也逐渐的增多,但是银州距离滨城主市区,大概有三十公里左右的距离,而在交通方面,却只有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连通,这也逐渐造成了两地经济交流的不便。

银州开发区是当初的滨城一把手齐满天一手组建的,而杨玉河在滨城上位之后,就一直想要尽可能的淡化银州开发区的影响,淡化齐满天对滨城的影响。

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不太关注银州开发区,甚至他还从原来的隶属主城区的甘区,划分出一块土地,搞了一个高新产业园区,打算和银州开发区厂对台戏。

虽然他这个想法很好,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他的任期将至,而他所主推的高新产业园区才不过刚刚具备雏形,而且他也不知道今后他的继任者,会不会将他所主导的项目进行到底。

而另外一方面他所主政滨城期间,尽管在打造滨城旅游城市的品牌当面很有建树,但是对于滨城的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却并不多,所以他必须要在这个方面有所破局。

于是他就不得不把眼光在转回到齐满天建立起来的银州开发区上,可是现在的银州开发区已经逐步的走向成熟,他在想插手又谈何容易。

于是就只能从其他的地方想办法来破局,正好现在银州开发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个交通上的瓶颈,于是他就正好想到了建设一条轻轨线路,把银州开发区和滨城的主城区,连接起来的想法。

这样的线路一旦建成,就立马能够在银州开发区的发展历史上,写上他浓重的一笔,并且给他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政绩。

所以这个项目,在他提出,并且经由市zhèng fǔ开会讨论之后,很快就获得了通过。

之所以这么大的一个市政项目,能够这么快的获得批准,一方面是因为杨玉河现在在滨城政局里的强势,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在滨城主城区和银州开发区之间,确实是需要这么一条快速的通道,来连通两地的经济,加速人员和物质的流通。

这样的轻轨建设,一般都肯定是逃不出中铁建设局的腰包的,不过现在的中铁建设局里面也充斥着很多的关系庞杂的官家子弟,这样好的一块大肥肉,谁不想上去咬两口?

于是各种承包,分包的项目正在不断的上演,而李广利这次所接触的那个人,却恰好是中铁建设里面的一位,而且这家伙的背景还很是浑厚。

将来从这个项目上承包下来一段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不过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他肯定是不能亲自来运作这样的项目,肯定会找一个合适的代理人,而他所选定的代理人就正好是李广利。

要知道李广利的曙光建设现在在滨城也是风生水起,再加上他背后杨玉河的关系,这对于将来他们承包工程的数量也是有加成的。

两人是合则两利的双赢局面,所以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